促排卵药物不可长期使用
如何预防促排卵药的副作用
![如何预防促排卵药的副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b55e41aa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9d.png)
如何预防促排卵药的副作用引言促排卵药是一种常见的用于治疗不孕不育症的药物。
它们通过调节女性的激素水平,帮助促使排卵并增加受孕机会。
然而,促排卵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如情绪变化、体重增加和多胎妊娠等。
本文将介绍一些预防促排卵药副作用的方法,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促排卵治疗。
1. 谨慎选择合适的促排卵药在开始促排卵治疗之前,确保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不同促排卵药物的优缺点。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以减少副作用的风险。
一些促排卵药物可能会导致更高的多胎妊娠率,因此如果你不希望多胎妊娠,请与医生详细讨论并选择适合的药物。
2. 遵循医生的指导促排卵治疗需要严格遵守医生的指导,包括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和时间。
不要自行调整剂量或停止使用药物,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3. 注意饮食与运动通过健康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预防一些促排卵药的副作用。
建议选择低脂肪、高纤维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蛋白质的摄入。
避免高糖和高盐的食物,以减少水潴留和体重增加。
适量的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和代谢率,促进身体健康。
4. 心理健康护理促排卵药物可能会对情绪产生一定影响,包括焦虑、抑郁等。
在治疗期间,要注意保持好的心理状态。
可以尝试一些有助于放松的活动,如瑜伽、冥想、读书等,或与亲友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
如果情绪波动严重,建议及时向医生咨询,寻求帮助。
5. 定期复查与记录定期复查是预防促排卵药副作用的重要环节。
定期检查激素水平、卵泡生长情况和子宫内膜厚度等指标,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治疗进展,调整药物剂量。
同时,自己也可以记录体重、身体症状和情绪变化等信息,以便及时与医生交流和参考。
6. 重视休息与放松治疗期间要重视休息与放松。
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恢复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
平时可以通过听音乐、散步、泡澡等方式放松自己,减轻压力。
7. 寻求社会支持在治疗期间,合理利用社会支持资源可以帮助预防促排卵药副作用。
与家人、朋友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心理需求,也可以加入相关的不孕不育支持群体,与有相同经历的人交流分享。
常用促排卵药物及作用机制
![常用促排卵药物及作用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11253fddd15abe23482f4dae.png)
#专题笔谈#促排卵药物的规范应用及并发症防治常用促排卵药物及作用机制张迎春1,石玉华2,陈子江2(1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山东济南250013;2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促排卵药物常用于辅助生殖治疗,如何选择药物、剂量和个体化治疗方案是关键。
现将常用的促排卵药物及作用机制简述如下。
1枸橼酸克罗米芬(CC)CC为非类固醇类抗雌激素制剂,具有弱雌激素效应,因此能竞争性结合下丘脑细胞内的雌激素受体,解除雌激素对下丘脑的负反馈,刺激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释放,间接使促卵泡素(FS 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升高,促进卵泡生长发育,常作为诱导排卵的首选药物。
CC促排卵有效性约80%,但妊娠率仅35%~40%。
其主要原因是CC局部抗雌激素作用使宫颈黏液稠厚不利于精子穿行,并影响子宫内膜发育,虽有优势卵泡生长但子宫内膜过薄影响受精卵着床。
CC副作用较轻,约10%可能发生卵巢增大、腹部不适,少数有头痛、恶心、呕吐。
单用CC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 SS)的可能性较小,停药数周即可消失。
不推荐长期应用促排卵药物,不利于卵巢的休息和功能恢复。
2促性腺激素(G n)G n是体外受精常用药物,也用于诱导排卵。
G n促排卵方案基于卵泡发育的阈值理论,效果满意。
常用的G n制剂有人绝经期尿促性腺激素(HM G)、高纯度FS H(FS H-HP)、基因重组FS H(r-FS H)、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 G)等。
HM G是一种糖蛋白激素,每支含F S H、LH各75I U。
FS H刺激卵泡发育成熟,所产生的雌激素通过正反馈使垂体分泌足量LH而诱发排卵。
对宫颈黏液及子宫内膜影响不明显,因此对CC效果不佳者疗效较好,且价格优势明显。
但HM G易诱发OH SS及多胎妊娠;且使用不当易造成募集卵泡期间和卵泡发育早期LH浓度超过大部分成熟卵泡的/阈值0水平,会抑制颗粒细胞增生,导致卵泡闭锁或卵泡过度黄素化,影响卵子质量。
两种药物滥用卵巢提前衰老
![两种药物滥用卵巢提前衰老](https://img.taocdn.com/s3/m/3bf45d947fd5360cbb1adb3e.png)
两种药物滥用卵巢提前衰老
作者:暂无
来源:《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6年第6期
文/刘艳
紧急避孕药易致月经紊乱
长期大量地服用紧急避孕药,很容易导致月经紊乱,有的在多次吃药后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导致盆腔炎性疾病,加大了不孕不育、异位妊娠的风险。
无论是哪种成分的紧急避孕药,都含有大剂量的孕激素,为的是迅速起到抑制排卵的作用,但同时会使宫颈黏液变黏稠,还会影响子宫内膜改变,阻止受精卵着床或者子宫功能性失调出血。
特别是对于少女而言,多次服用紧急避孕药容易使月经紊乱,加上少女的一些内分泌生殖
器官还未发育成熟,如果服避孕药的话,对卵巢、子宫的发育都有不好的影响。
最终由于内分
泌紊乱,对卵巢造成不可逆的影响,甚至造成卵巢提前“衰老”。
促排卵药伤害卵巢
不少女性希望通过使用促排卵药来怀上宝宝,而也有些育龄期妇女一来就诊就明确表示想
要双胞胎,能不能用点促排卵药,专家表示,这样做母子都有风险。
健康女性一般每月排一个卵子,应用促排卵药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双胎妊娠率,但人为
使用促排卵药物,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卵巢囊肿、头晕恶心、肝
肾功能损害等。
而且多胎妊娠使母儿风险增加,如母亲易出现妊高症、流产、早产等,胎儿易
出现出生缺陷、生长迟缓、双胎输血综合征等。
吃催卵药有什么影响
![吃催卵药有什么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09dd66d504a1b0717fd5dd58.png)
吃催卵药有什么影响
一、吃催卵药有什么影响二、各种常见催卵药的介绍三、使用催卵药的注意事项
吃催卵药有什么影响1、吃催卵药有什么影响
因为这类药物可能引发一些并发症,正常人若服用促排卵药,排卵突然增多,正常人体是很难承受这种变化的,从而还会引发其他并发症的出现,如卵巢囊肿、卵巢破裂、栓塞、电解质紊乱、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等,给孕妇带来肝、肾功能衰竭、胸腹水等后果,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截肢、休克。
一般治疗女性患者因不排卵而造成的不孕症。
但使用促排卵药物的副作用十分明显,卵巢在药物的刺激下不断排卵,容易造成女性月经不调、卵巢早衰,出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少数人则会罹患卵巢肿瘤。
在临床上医生并不提倡患者随意使用促排卵药物,即使产妇通过药物形成双胞胎或多胞胎,母亲在孕期将承担巨大的风险,容易造成各种产科的合并症,胎儿也容易出现营养不良、体重偏低、生存能力差等问题。
2、催卵药什么时候吃
一般促排卵的药在月经的第五天开始服用,促排卵的药物在有很多种,病情不同用药的方法及剂量是完全不同的。
促排卵药不可随意服用,卵巢在药物的作用下会不断排卵,容易造成月经不调、卵巢早衰等症状,对宝宝的影响则是容易出现营养不良、体重偏低、生存能力差都等问题。
服用促排卵药一定要确诊为不孕症者才可使用。
因此在服用促排卵药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医嘱,避免产生副作用。
3、哪些人需要催卵药
3.1、下丘脑障碍:有功能性和器质性之分。
前者包括特发性间脑性。
促排卵药品药品管理制度
![促排卵药品药品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fd28a5d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ba.png)
促排卵药品药品管理制度一、前言促排卵药品是用于促进卵巢排卵的药物,广泛应用于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症等疾病的治疗。
由于促排卵药品具有较强的药效和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及医疗机构的合规运作。
本文将重点讨论促排卵药品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二、法律法规1. 《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是我国药品管理的法律依据。
该法规明确了药品的生产、流通、使用和管理等方面的相关规定,包括促排卵药品在内的所有药品都需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管理。
2. 《药品管理条例》《药品管理条例》是对《药品管理法》的具体细化和规范。
在该法规下,促排卵药品的生产、流通、使用以及药品质量与安全管理等方面都有着详细的规定,医疗机构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管理。
3.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对医疗机构的管理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促排卵药品的配备、使用和管理等方面也有相应的规定。
以上法律法规对促排卵药品的管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医疗机构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规定进行管理。
三、促排卵药品管理制度的建立1. 管理机构医疗机构应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促排卵药品的管理工作。
管理机构应包括管理负责人、药事管理人员、临床药师等专业人员,确保管理工作的专业性和高效性。
2. 药物配备医疗机构应根据患者的需求和临床需要,合理确定促排卵药品的配备量。
同时,医疗机构要做好采购工作,确保促排卵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3. 药品使用和配药医疗机构应根据患者的临床需求,合理使用促排卵药品。
配药工作应由临床药师或其他合格人员进行,确保药品的正确使用和用药安全。
4. 药品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促排卵药品管理制度,包括药品存储、配药、使用、监测和报废等方面的规定,确保药品管理的严格执行。
5. 药品监测医疗机构应建立促排卵药品的监测系统,对药品的使用情况、不良反应等进行监测和记录,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6. 药品培训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促排卵药品的使用和管理培训,包括医护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
促排卵药管理制度
![促排卵药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ec3e899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4d.png)
促排卵药管理制度一、前言促排卵药是一类用于治疗排卵障碍和不孕症的药物,有助于促进卵巢的排卵过程,增加成功怀孕的概率。
然而,由于促排卵药的特殊性,其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合理规范的促排卵药管理制度能够有效保障药物的安全使用,减少不必要的风险和副作用,同时也能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增加患者的满意度。
在当前医疗体系下,促排卵药的管理制度尚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以确保促排卵药得到科学、合理、安全的使用。
因此,本文将围绕促排卵药管理制度展开探讨,着重于促排卵药的管理规范、药品的合理使用、不良反应的监测及处置等方面的内容。
二、促排卵药的管理规范1. 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制度。
医生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处方,明确标注使用方法、用药剂量和注意事项,避免滥用和误用促排卵药。
同时,医生需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告知和建议,确保患者明白使用促排卵药的目的和方式,并严格要求患者按照处方用药,不得超量使用或自行停药。
2. 强化药物管理。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促排卵药物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具体操作流程,合理规划促排卵药的采购、储存、配送和管理,并建立相应的档案和台账,做到有案可查。
3.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医院应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促排卵药的认识,加强对药物的安全使用和不良反应的监测与处理能力。
医护人员要求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不得擅自调整患者的用药方案或剂量,确保用药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4. 完善监督检查制度。
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促排卵药的质量监督,加大对医院和药店的定期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确保促排卵药的质量安全。
5. 完善用药信息追溯制度。
建立完善的用药信息追溯制度,确保促排卵药的来源可查、有效期可追溯,及时收回失效或不合格的药品,防范安全风险。
三、促排卵药的合理使用1.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开具处方。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合理开具促排卵药处方,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避免“一刀切”的现象。
促排卵药物的副作用
![促排卵药物的副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95bc4857d1f34693dbef3e55.png)
引言黄体期促排是一种辅助生育技术,常用于治疗习惯性流产、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卵巢功能不全等问题。
然而,尽管黄体期促排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育成功的概率,但它也存在一些弊端和风险。
本文将探讨黄体期促排方案的弊端,并提出一些潜在的改进方案。
1. 高成本黄体期促排方案涉及到多次的药物治疗,包括黄体酮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使用。
这些药物价格昂贵,加上频繁的医疗检查和随访,使得黄体期促排成为了一项经济负担较重的治疗选择,不是所有患者都能够负担得起。
2. 长期使用的安全性问题黄体期促排方案需要多周期或多月的治疗,长期使用黄体酮和hCG可能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这些药物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激素水平,导致内分泌紊乱或其他副作用,如情绪波动、恶心和乳房胀痛等。
此外,药物治疗也可能增加多胎妊娠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风险。
3. 对卵子质量的影响黄体期促排方案通常在本轮的月经周期中使用。
然而,黄体期促排方案可能会对卵子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卵子在黄体期开始时就已经发育成熟,黄体期促排方案的使用可能影响卵子的品质和受精能力,从而降低了妊娠成功的可能性。
4. 忽略患者身体状态的差异每个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生理周期都有所不同,然而,黄体期促排方案并没有考虑到这些个体差异。
每个患者可能需要更加个人化的治疗方案,而不是一刀切的标准化处理。
忽略了患者的身体状态差异,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或副作用的加重。
5. 忽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黄体期促排方案注重促排卵的过程,忽视了患者的心理健康。
不孕不育本身对患者来说已经是一种心理负担,而黄体期促排方案的长时间治疗和不确定的结果可能会加重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焦虑。
因此,在黄体期促排方案中应该注重心理支持和咨询,以保障患者的心理健康。
6. 缺乏长期效果的研究尽管黄体期促排方案用于辅助生育已有一段时间,但长期效果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我们需要更多的长期随访研究来评估这种方案对患者生殖健康的影响,并制定更加科学的治疗方案。
育儿知识:促排卵针的副作用
![育儿知识:促排卵针的副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0100a5d5700abb68a982fb29.png)
促排卵针的副作用
相信很多人在多次怀孕未果的状态下,会选择进行促排卵针的帮助,但是,在非正常排卵的状况下,备孕者选择这种方法,会有什么样的副作用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查看下这个问题吧。
加速更年期到来
不少备孕的人,在备孕期间,由于多次未怀孕,会经常使用促排卵针,但是,这些方法,会加速女性朋友更年期的到来,从另一个角度讲,就是让女性朋友老得更快,因为,女性的卵泡的数量有限,长期促使卵泡加速发育成熟,这势必就会让人快速变老。
雌激素水平过高
促排卵针的使用,会让女性的身体状况长时间处于一个雌激素水平过高的状态下,那么,就容易造成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内分泌紊乱、水电解质失衡、盆腹腔积液甚至是血栓,甚至是加速乳腺肿瘤、卵巢囊肿的生长。
引起妊娠并发症
使用促排卵针,很容易就让人怀上双胞胎,甚至是多胞
胎,在带给大家惊喜的同时,很容易就引起妊娠并发症,孕妇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早产、流产的概率会大大增加,孕妇的心、肝、肾也会超负荷运转,造成不可挽回的危险。
以上的这些危险,在你选择使用促排卵针的时候,都是潜在的,所以,在选择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慎重。
促排卵药的副作用
![促排卵药的副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61f4b927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f2.png)
促排卵药的副作用
促排卵药物是恢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正常功能,从而促使卵泡正常地发育、生长和排卵,但是药三分毒,使用不当,对人体也存在影响,那具体促排卵药的副作用有哪些?
一、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
促排卵药物属于激素类药物,一般治疗女性患者因不排卵而造成的不孕症。
但使用促排卵药物的副作用十分明显,卵巢在药物的刺激下不断排卵,容易造成女性月经不调、卵巢早衰,出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少数人则会罹患卵巢肿瘤。
二、滥用排卵药导致疾病上身
这类药物可能引发一些并发症,正常人若服用促排卵药,排卵突然增多,正常人体是很难承受这种变化的,从而还会引发其他并发症的出现,如卵巢囊肿、卵巢破裂、栓塞、电解质紊乱、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等。
三、多胞胎引起妊娠并发症
促排卵药物可能致使女性怀多胞胎,如五胞胎、六胞胎等。
多胞胎会引起妊娠并发症,孕妇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早产、流产的概率会大大增加,孕妇的心、肝、肾也会超负荷运转。
在生产时,大多会出现大出血、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功能衰竭甚至休克。
所以,在临床上医生并不提倡患者随意使用促排卵药物,即使产妇通过药物形成双胞胎或多胞胎,母亲在孕期将承担巨大的风险,容
易造成各种产科的合并症,胎儿也容易出现营养不良、体重偏低、生存能力差等问题。
四、打乱女性排卵规律
卵巢的寿命与生俱来,卵泡的数量也早已确定,不会因为任何因素再生。
女性一生中,一般只有400-500个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
正常女性一个月一般排出1个卵泡,当体内的卵泡都排完之后,卵巢的功能也就开始退化了。
如果一个月排3个,可能30多岁就要面临卵泡枯竭,更年期就提前来到了。
二甲医院促排卵药管理制度
![二甲医院促排卵药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9cc2c46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58.png)
一、总则为规范我院促排卵药物的使用,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使用促排卵药物的所有医护人员、患者及管理人员。
三、管理制度1. 医疗人员管理(1)医疗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了解促排卵药物的使用原则、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2)医疗人员在使用促排卵药物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评估患者的生育能力,确保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3)医疗人员应严格按照医嘱开具处方,不得擅自增加或减少用药剂量,不得随意更换药物。
2. 患者管理(1)患者在接受促排卵治疗时,应如实告知医生自身病情,包括病史、用药史、过敏史等。
(2)患者应按照医嘱服用促排卵药物,不得自行停药或随意调整用药剂量。
(3)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药物管理(1)促排卵药物由药房统一采购、储存、分发,不得私自购买、储存、分发。
(2)药房应建立药物库存管理制度,定期对促排卵药物进行盘点,确保药物数量准确。
(3)药房应定期对促排卵药物进行质量检查,确保药物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4. 监督检查(1)医院设立促排卵药物使用监督管理小组,负责对促排卵药物的使用进行监督检查。
(2)监督检查内容包括:医疗人员用药规范、患者用药情况、药物储存与管理等。
(3)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医院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四、附则1. 本制度由医院医务科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五、具体措施1. 医疗人员在开具处方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评估患者病情,确保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2. 医疗人员在开具处方时,应严格按照医嘱开具,不得擅自增加或减少用药剂量,不得随意更换药物。
3. 医疗人员在患者用药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药房在分发促排卵药物时,应核对患者信息、药物名称、剂量、规格等,确保药物准确无误。
5. 医院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促排卵药物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促排卵药物的认识和使用水平。
服用促排卵药损害身体
![服用促排卵药损害身体](https://img.taocdn.com/s3/m/4db4ff3387c24028915fc33f.png)
( 即每个月 ) 有一 个卵子生长 、 仅 成熟 者 多感觉 为取 卵后腹 胀 、 痛 、 腹 恶心 、 后 逐渐吸收 不成大碍 , 但对于供 卵的 和排卵 ,所 以如果想 在 自然周 期取卵 呼吸困难 、少尿 等 ;由于体液转移至 未生育过 的妇女 , 出血可能会 导致输 卵管粘连 , 为其今后正 常生育埋 下祸
YOUS NGHUO ・ 人健 康 HE 达
服 用 促 排 卵 药 损 害 身 体
文 /中国医科 大学附属盛 京医院辅 助生殖 中心主任 王 秀霞
卫生部明确规定 ,严禁任何形 式 相应 的副反应。
卵巢切除。这 样的发生率在促排卵患 者 中可达 01%。 . 3 第三, 取卵手术 虽然不 是太复杂 的手术 ,但凡是 手术就有 其并 发症 。 在各 生殖 中心都有取卵后 出血感染 的
细 血管 通透性明显增加 ,导致 体液大
止血 。即使 没有 达 到需 要 手 术 的程
度 ,但取卵过程 中一定会 有出血 。对 于不孕症 患者取卵中的少量出血在术
促 排卵并发症可能导致不孕 正 常生 育 年 龄 的妇 女 每 个周 期
量 外渗 而出现腹水 、胸水 甚至弥漫性
水肿 ,常见 的是外 阴 、腹 壁水 使
的话 ,最多也 只能取 一个 ,或 者由于 胸腹腔 或皮下 ,使 血容量减少 ,血液 取 卵时机 的不合适或取 卵手术 本身的 浓缩 ,严重者 出现肝 肾功 能障碍或动 技术 问题可 能根 本就取不到卵子 ( 一 静脉血 栓 ,已有多例报道 因此病死 亡 般获卵率在 8 %左右 )所 以要 想达到 或发生脑血栓及脑血栓导致 的植物人。 0 。 捐 卵的 目的必须进行促排卵 ,即用促 排卵药物刺激 卵巢使 多个 卵泡 同步发 其次 ,促排卵后卵巢增 大 ,而取
促排卵药物给女性身体带来的伤害
![促排卵药物给女性身体带来的伤害](https://img.taocdn.com/s3/m/1d96ce0a580216fc700afd4d.png)
促排卵药物给女性身体带来的伤害许多女性特别想当妈妈,可是小房子每一个月才送出一个卵子,有时还会因为忙碌的生活给错过了,需求大于供给,那可怎么办呢?有些迫切想要宝宝的女性选择了吃排卵药物来打破生理平衡,增加自己的怀孕机会。
可是促排卵药物真的对身体好吗?
一般来说,正常女性一生中会排400~500个卵子。
正常排卵期期间,为了能让精子更加容易得通过阴道,阴道的分泌物会变多,并呈现水样透明清亮,从而增加女性怀孕的可能。
然而单一频繁的使用促排卵的药物达到排卵效果,只是通过刺激卵巢增加雌激素,并不能让身体真正进入排卵期的状态,因此成功受孕的几率也不高。
更糟糕的是,促排卵药对女性卵巢伤害很大,严重的的时候还会让女性得卵巢刺激综合征,除非是试管婴儿需要,我们不建议女性自己使用促排卵药物,因为女性一生的排卵数是有限制的,排出一个少一个,不会再生,一旦卵子耗尽,卵巢功能衰弱就不可避免了。
盲目使用排卵针 卵巢很受伤
![盲目使用排卵针 卵巢很受伤](https://img.taocdn.com/s3/m/71edd87d2b160b4e767fcfe6.png)
盲目使用排卵针卵巢很受伤*导读:促排卵针是治疗不孕的一种方式,但促排卵针有利也有弊,若频繁使用大剂量的促排卵药物,容易导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造成卵巢提前衰老。
……“单独二孩”政策的开闸让深圳不少“单独”家庭生两胎的愿望变成了现实。
然而,对于已过35岁高龄的女性而言,想要生二胎却面临重重压力。
从产科角度看,超过35岁的女性并发症会明显增多,胎儿患上先天性疾病的概率也明显增加。
为了尽快怀孕,“超级排卵针”近年来受到不少人青睐。
但专家认为,促排卵针有利有弊,若频繁使用大剂量的促排卵药物,容易导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造成卵巢提前衰老。
专家提醒,怀孕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要在生理和心理准备充足的情况下进行。
*头胎如是剖腹产二胎最好隔两年尽管目前没有明确的概念说哪个年龄段不能生育,但从产科角度看,超过35周岁就是高龄产妇了,女性的并发症会明显增多,很容易出现内分泌紊乱、心血管病、内分泌系统紊乱、糖尿病等问题,胎儿患上先天性疾病的概率也明显增高。
对于35岁以上的孕妇,医院都会进行高危监护。
在各种并发症中,糖尿病会影响胎儿智力发育,但血糖调节不好可进行治疗和预防。
深圳远东妇儿科医院妇科主任王玉洁表示,怀孕26—28周后要进行糖筛,血糖异常则要调理。
然而高龄产妇生二胎,除了面临高龄的风险外,还要面临若第一胎剖腹产后可能产生的问题。
目前,剖腹产作为一种解决难产及解除母婴危险状态的方法,在各级医院相当普及。
随着产科检测方法的改进及对高危妊娠认识的提高等原因,剖宫产率大大提高。
王玉洁介绍,国际上的剖腹产率一般不超过15%,但国内一些医院的剖腹产率却高达60%—70%,因此,很多打算生二胎的女性,第一胎都是剖腹产。
不过,这是否意味着第二胎也要剖腹产呢?深圳妇儿医院妇产科主任王忠表示,这要视情况而定。
“不管是顺产还是剖腹产,都是看是否有利于分娩,要对妊娠做全面评估”。
如果第一胎剖腹产是因为骨盆狭窄、孕妇有先天性心脏病等不适合顺产的情况,那么生第二胎也会面临这些问题,只能剖腹产。
黄体期促排方案的弊端
![黄体期促排方案的弊端](https://img.taocdn.com/s3/m/1c9ebf29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42.png)
引言黄体期促排是一种辅助生育技术,常用于治疗习惯性流产、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卵巢功能不全等问题。
然而,尽管黄体期促排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育成功的概率,但它也存在一些弊端和风险。
本文将探讨黄体期促排方案的弊端,并提出一些潜在的改进方案。
1. 高成本黄体期促排方案涉及到多次的药物治疗,包括黄体酮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使用。
这些药物价格昂贵,加上频繁的医疗检查和随访,使得黄体期促排成为了一项经济负担较重的治疗选择,不是所有患者都能够负担得起。
2. 长期使用的安全性问题黄体期促排方案需要多周期或多月的治疗,长期使用黄体酮和hCG可能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这些药物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激素水平,导致内分泌紊乱或其他副作用,如情绪波动、恶心和乳房胀痛等。
此外,药物治疗也可能增加多胎妊娠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风险。
3. 对卵子质量的影响黄体期促排方案通常在本轮的月经周期中使用。
然而,黄体期促排方案可能会对卵子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卵子在黄体期开始时就已经发育成熟,黄体期促排方案的使用可能影响卵子的品质和受精能力,从而降低了妊娠成功的可能性。
4. 忽略患者身体状态的差异每个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生理周期都有所不同,然而,黄体期促排方案并没有考虑到这些个体差异。
每个患者可能需要更加个人化的治疗方案,而不是一刀切的标准化处理。
忽略了患者的身体状态差异,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或副作用的加重。
5. 忽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黄体期促排方案注重促排卵的过程,忽视了患者的心理健康。
不孕不育本身对患者来说已经是一种心理负担,而黄体期促排方案的长时间治疗和不确定的结果可能会加重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焦虑。
因此,在黄体期促排方案中应该注重心理支持和咨询,以保障患者的心理健康。
6. 缺乏长期效果的研究尽管黄体期促排方案用于辅助生育已有一段时间,但长期效果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我们需要更多的长期随访研究来评估这种方案对患者生殖健康的影响,并制定更加科学的治疗方案。
促排卵药副作用大 专家不建议私自服用
![促排卵药副作用大 专家不建议私自服用](https://img.taocdn.com/s3/m/b538f6a56bec0975f465e2ae.png)
促排卵药副作用大专家不建议私自服用*导读:专家称,私自服用促排卵药物,可能会会产生副作用。
对于可以正常怀孕的女性,不建议服用促排卵药实现怀双胞胎。
毕竟孕育健康的宝宝才是最重要的。
……
网传服用促排卵药会增加多胞胎的概率,专家解释称促排卵药会增加女性排卵的数量,所以在理论上来说,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怀多胞胎的机率。
但大家都知道,受孕不只是卵子的事,精子先生是关键,通过促排卵药刺激排卵,会使得精子进入输卵管更难。
毕竟,是药三分毒,卵子变多了,可精子能不能成功找到她,还不一定呢!
对于可以正常怀孕的女性,服用促排卵药其实是没有必要而且是危险的。
促排卵药作为一种临床药物,原是用于治疗不孕症的,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
1、下丘脑障碍:有功能性和器质性之分。
前者包括特发性间脑性无月经、功能性高催乳素血症、心因性无月经、神经性厌食症;后者包括间脑部肿瘤,头部外伤后,脑炎后。
2、垂体功能障碍:垂体腺瘤,结核或梅毒肉芽肿,席汉综合征。
3、卵巢功能障碍:包括卵巢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
前者包括特纳症候群等。
后者包括卵巢器质性损害、卵巢早衰等,比如肿瘤、炎症等造成的卵巢功能损害。
专家称,私自服用促排卵药物,可能会会产生副作用,例如打乱女性排卵规律、造成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增加胎儿发育畸形的几率、形成高危妊娠和使女性更年期提前等。
因此,希望通过促排卵实现怀双胞胎的准妈妈们,不要再抱侥幸心理了,毕竟孕育健康的宝宝才是最重要的。
备孕想生双胎?促排卵药需谨慎使用
![备孕想生双胎?促排卵药需谨慎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b498de9aeefdc8d377ee3269.png)
备孕想生双胎?促排卵药需谨慎使用很多备孕夫妻都渴望能一举两得,生一对双胞胎小宝宝,有些女性不清楚人体器官都是有自身的运行规律,为了更好的能怀上双胞胎宝宝擅自吃促排卵药物,会导致身体机能被干扰。
有可能不仅沒有得偿所愿怀上双胞胎,而且使自身健康遭到损伤,或者即便怀上了双胞胎也担负着各种风险。
女性的生孕系统由三大人体器官构成,包含子宫、双侧卵巢、阴道。
比较正常的适龄女性,每个月由双侧卵巢排出来一个卵子,而另一个子宫卵巢会处于关闭的状况。
所以一般情况下一次只能创造一个生命体,怀双胞胎的几率很低。
每一个女性卵巢中的卵子是固定不会改变,大概有400-500个左右。
如果按每个月排一个卵细胞测算,假如十二岁女孩初潮大概到五十岁卵细胞基本就排完了,随后女性会进入到更年期,这是所有正常女性必经之路。
盲目吃促排卵药物的伤害有多大吃促排卵药物,每个月会排出多个卵子,卵细胞拍完卵巢便会提早衰退,提早进到女性更年期。
其次,每个人体的器官都是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假如,因为人为因素盲目用药而更改正常排卵规律,会对人体造成非常大的损伤。
轻则出现停经、月经失调等,重则出现恶性肿瘤、病变等。
而且吃排卵药也不一定能怀上双胞胎,创造一个生命体除开要有高质量的卵子,男性精子也十分重要。
假设男性精子在一条有用过药的"通道",是难以游到卵细胞之中。
卵子再多没有精子可以抵达也是瞎忙活。
是药三分毒,即便怀上双胞胎宝宝出现畸型的概率也比自然条件下大很多。
促排卵药物有很多的不良反应这一点毫无疑问,可是也不是说这类药品不能用。
排卵药的关键功效便是促进排卵期。
一些女性因为下丘脑垂体阻碍、脑垂体功能障碍、卵巢功能阻碍等各种原因没法正常排卵。
服药时一定要遵行医生叮嘱吃药,切不可善作主张增加药物使用量,任何事情都存有两面性。
因此广大女性在使用促排卵药时一定要谨慎,切莫单纯想怀双胞胎而私自服药。
促排卵药物对身体有害吗
![促排卵药物对身体有害吗](https://img.taocdn.com/s3/m/4995921fcc7931b765ce15ff.png)
促排卵药物对身体有害吗?
恒健泰国试管资深顾问--赵顾问
泰国试管婴儿促排卵药物对身体有害吗?常规试管婴儿技术是通过药物诱导排卵,将精子卵子在体外形成胚胎后进行移植。
为了获得较多且质量良好卵子以提高胚胎存活率,医生都会对行试管婴儿治疗的女性进行药物促排卵,促排卵期一般在8天左右,大剂量的促排卵药物的应用下,女性患者们难免有疑问,试管婴儿促排卵的药物对身体有伤害吗?促排卵药物是什么成分?
试管婴儿的治疗过程中所采用的促排卵药物主要成分为促性腺激素,药物中含有促卵泡天生和黄体天生素;另一类是人类基因重组的促性腺激素,由于是基
因重组的药物,所以稳定性好,纯度高,引起过敏反应少,促卵泡发育的效果也较好。
一般在用药过程中,有极个别患者会出现对促排药物的过敏,主要表现为皮疹、水肿、乏力、头痛等症状,但没有严重并发症,也不影响整个试管婴儿治疗过程。
而且很多资料表明,利用促排卵药物来辅助生殖,并没有出现患病的机率。
需要注意的是:促排卵药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无论选择哪一类药物要根据不同的年龄、卵巢功能、内分泌水平而定。
因此,这也就对生殖医生的操作技术水平有很高的要求,建议患者一定要在正规医院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促排卵药物不可长期使用
女性输卵管粘连、排卵异常、男性精液异常是不孕不育的三大主要问题。
近年来,女性排卵异常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医院生殖助孕科主任说,由于生活习惯的改变、饮食结构的变化、工作压力增加引起了女性内分泌失调患者增多,而内分泌失调可直接排卵异常。
目前,不孕不育的女性患者中有近30%是排卵异常。
不孕不育近1/3排卵异常排卵是女性有生育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月经是否正常可以判断排卵是否正常。
龙晓林说,临床上有一部分患者是因为月经不调来就医的;还有一部分患者本身就是看不孕不育,一检查,月经不规则,排卵异常。
林小结婚半年没怀孕而来就诊。
她每次月经稀稀拉拉,下腹还有点痛。
医生问诊后得知,林小姐去年初做了一次药物流产,因为没有流干净,半个月后又做了一次清宫。
随后月经就不准了,不是提前就是延后,而且也只有一点点。
“月经很大程度上能反映排卵的状况。
”主任说,“如果月经规则,90%以上排卵正常;如果月经不规则,大多数是排卵紊乱。
”在所有排卵异常的患者中,最常见的表现就是月经稀发或闭经,这主要是下丘脑-垂体-卵巢功能异常所致。
促排卵药物不可长期使用月经稀发、闭经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不排卵,因此,促排卵就成了治疗排卵异常的主要方法。
龙晓林说,西医多数是采用促排卵药物或促性腺激素来诱发卵巢“加班加点”多排卵,而这种方法取得的排卵效果也不错。
据统计,服用了促排卵药物如克罗米芬,80%的不孕患者会排卵,但因为有些卵子不成熟或达不到受孕要求,成功怀孕的概率只有30%-40%。
而服用促性腺激素促排卵率80%-90%,其受孕率达50-60%。
但龙晓林说,长期使用促排卵药物,导致卵巢过度刺激,容易患上卵巢囊肿,甚至可能引起卵巢肿瘤,尤其是促性腺激素,这种药物的适应征很难掌握,其最大的并发症就是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严重的临床表现就是腹胀、腹痛、呼吸困难,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因此,专家提醒不孕症患者,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促排卵药物,并且最好是服用一个周期,停用一个周期,让卵巢有时间恢复,否则连续刺激卵巢,容易导致卵巢功能过早衰退。
保证定期来一次月经女性一生大约有400次排卵,而每一次排卵都应该来一次月经。
一般来讲,当体内的激素水平达到了平衡稳定的状态,月经就会每月准时见面。
但是如果遇上情绪紧张,环境改变等都有可能导致内分泌的紊乱,使雌激素分泌增减,从而使得月经变得没有规律。
不规则的月经可能代表着不排卵或者黄体功能不佳,这都可能会引起不孕症。
因此,专家认为,月经不仅仅是一种生理现象,更是女性内分泌是否正常的一个重要标志。
有些女性,月经从未正常规律过,有些甚至长期闭经,这些都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
龙晓林说,当子宫内膜越长越厚,一旦来月经,可能就是一次“大出血”,而且子宫内膜不剥脱,时间久了还有可能发生癌变。
因此,专家提醒,无论是从生育还是健康的角度讲,女性的月经应该定期,一般月经周期在23-37天以内都算正常。
所以,女性月经不正常,就应该尽早就医,同时还要注意调节生活规律,避免情绪紧张、过度劳累。
珠海平按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