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句式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孰与……?(与……相比,哪一个
更……?)
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2、无以(没有用来…的)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鸿门宴》 3、何…为?(为什么…呢?) 何辞为?《鸿门宴》
文言小故事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
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
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韩非子》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个树桩,一 只跑地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 而死。于是农民放下锄头等在树桩旁,希望能 再得到只兔子。兔子再也没等到,而他自己却 被宋国人耻笑。
··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荆轲刺秦王》
· ……,……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注意:并非所有用了
“者、也”的都表判断。有时它们 表句中停顿或舒缓语气。 如: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2、用副词“乃”、“则”、“耳”表判断。
…乃…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 …则…
……耳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判断句 被动句
省略句
倒装句 固定结构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 况、事物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 否定判断的句子。
文言文中表判断的常见句式 有如下几种类型:
1、用“者”、“也” 表判断。 (“者”表停顿,“也”表判断。)
……者 ……也
亚父者,范增也。《鸿门宴》
· · ……者也
……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
魏武将见匈奴使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
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
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
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 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魏武帝曹操将要接见匈奴来的使节,自己认
为外貌不好,不足以震服远方的国家,于是便
1、省略主语。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烛之武)
《烛之武退秦师》
(荆轲) 既至秦, 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 臣中庶子蒙嘉。 《荆轲刺秦王》
2、省略宾语。
为(吾) 击破沛公军 《鸿门宴》
若舍郑以(之) 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
3、省略介词。
晋军 (于) 函陵 《烛之武退秦师》
见燕使者 (于) 咸阳宫 《荆轲刺秦王》
中心词+定语+者式结构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 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荆轲刺秦王》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 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 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 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 俗成,经久不变。
秦王购之 (以) 金千斤 《荆轲刺秦王》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 为“定+主+状+谓+补+定+宾+补”。 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 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这就是古汉 语中所谓的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 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 的情况。倒装句有下面几种情况:
(一).宾语前置
·
此亡秦之续耳。《鸿门宴》
·
3.动词“为”表判断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鸿门宴》
·
·
二、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 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子叫被动句。 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 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 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表示 被动意义的句子)。
1 、用“见”、“见 … 于 …”表被 动。
(二)、介词结构后置
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 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些则置后。 1、于
⑴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烛之武退秦师》
⑵燕王拜送于庭《荆轲刺秦王》
2、以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鸿门宴》
(三) 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 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 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 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 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
命令崔季扮成自己去接待,武帝则拿着刀站在
座位的旁边。已经接见完毕,命令间谍问匈奴
来的使节:“魏王怎么样?”匈奴的使节回答 说:“魏王风采高雅,非同一般;但是座位旁 边拿刀侍立的人,这个人才是个英雄。”曹操 听说这件事,连忙派人追赶,杀掉了那个使者。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 · 耻除矣。 《荆轲刺秦王》
2 .用 “为”、“为 … 所 …”、 “…为所…”表被动。 为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荆轲刺秦王》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为所
·
·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
三、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种成分的现象, 文言文中是很多的。常见的有:省略主语、 省略宾语、省略介词等等。
翻译练习: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
寡人之过也。 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翻译练习: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 欲呼张良与俱去 《鸿门宴》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 《荆轲刺秦王》
翻译练习:
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 唯才是举
1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 前置。
⑴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张衡传》 ( 2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 纳谏》
2 .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宾语, 宾语前置。 ⑴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⑵沛公安在?《鸿门宴》
3 .用“之”或“是”把宾语 提到动词前。 (1)夫晋,何厌之有?
《烛之武退秦师》
(2)唯利是图
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 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 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文言句式
文言句式,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 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句 式。(就文言文来说,这些句式却 是很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