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人机交互技术
第4章走进智能时代知识点人教中图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第4章走进智能时代知识点人教中图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be7cc8da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73.png)
第4章走进智能时代1.人工智能两大研究领域:模式识别和自然语言理解技术(1)模式识别应用:指纹打卡、人脸识别、语音输入汉字、手写板、触摸屏、OCR光学字符识别(2)自然语言理解应用:翻译软件,在线翻译、网络上与机器人对话2.其他人工智能应用::PDA(个人数字助理)、智能机器人、计算机博弈、智能代理、机器证明、无人驾驶飞机、专家系统等练习题1.(多选)下列应用中,体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有()A.通过天猫精灵语音控制房内电子设备B.智能翻译机实现实时语言翻译C.安装科技馆游馆 APP,系统提供选择中英文的游馆导图D.应用软件“作业帮”识别图片内容进行检索2.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工智能技术就是虚拟现实技术B.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染性和破坏性,也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体现C.烟雾探测器探测到浓烟时自动启动喷淋系统,体现了人工智能技术D.人工智能是一种模拟人类智能活动,尝试对事物进行识别、理解、学习和推理的技术4.人工智能在学习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下述关于人工智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模拟教师教学的经验和方法,对同学们实施一对一的教学B.能跟踪、记录和分析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并据此推送、传递知识C.能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学习者的情感、爱好,让学习者戒除各种恶习D.能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学习者的学习情况,为每一名学习者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制订个性化的学习方案5.用微信或支付宝付款的时候,会生成一个条形码,收银员可以扫描此条形码收款,这种技术属于人工智能中()技术。
A.人脸识别 B.语音识别 C.条码识别 D.字符识别6.的功能:按住“麦克风”按钮后,对讲话,能将声音信息识别并转换为文本信息。
这主要采用的技术是()。
A.人工智能技术 B.视频技术 C.虚拟现实 D.数据压缩技术7.通过交通信息采集系统采集道路中的车辆流量、行车速度等信息,经智能系统分析后调整各路口红绿灯时长属于人工智能在()领域的应用。
人机交互技术 第4章 ---交互技术资料
![人机交互技术 第4章 ---交互技术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8115d93482fb4daa58d4bf9.png)
Adobe Photoshop 网格线
几何约束
方向约束
• 例如要绘的垂直或水平方向的线,当给定的起 点和终点连线和水平线的交角小于45°时,便 可绘出一条水平线,否则就绘垂直线。绘制印 刷线路板、管网图或地籍图时非常有用。
• 在Word绘图中,通过锁定纵横比,在拖动线 段一个端点时,线段只是沿原来方向放缩
• 键盘 Ctrl+A • 鼠标
选择
字符串
键盘是目前输入字符串最常用的方式,现 在用写字板输入字符也已经很流行。
4.3 图形交互技术
几何约束 引力场 拖动 橡皮筋技术 操作柄技术 三维交互技术
直接操作,三维Widgets,三视图输入
4.3.1 几何约束
几何约束可以用于对图形的方向、对齐方式 等进行规定和校准。
不同的是被拖动对象的形状和位置随着光 标位置的不同而变化。
• 不断地进行画图-擦除-画图的过程
4.3.4 橡皮筋技术
4.3.5 操作柄技术
操作柄技术可以用来对图形对象进行缩放、 旋转、错切等几何变换。
先选择要处理的图形对象,该图形对象的 周围会出现操作柄
移动或旋转操作柄就可以实现相应的变换。
4.1 人机交互输入模式
请求模式 • 在请求模式下,输入设备的启动是在应 用程序中设置的。 • 应用程序执行过程中需要输入数据时, 暂停程序的执行,直到从输入设备接受 到请求的输入数据后,才继续执行程序。
程序工作,输入设备等待程序请求 遇到请求指令
输入设备工作,程序等待接收数据 请求满足
图4-1 请求模式的工作过程
• 输入设备和程序并行工作。 • 输入设备把数据保存到一个输入队列,也称为
事件队列,所有的输入数据都保存起来,不会 遗失。 • 应用程序随时可以检查这个事件队列,处理队 列中的事件,或删除队列中的事件。
人机交互技术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黑龙江科技大学
![人机交互技术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黑龙江科技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0d10a5ca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46.png)
人机交互技术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第一章测试1.人机交互可划分()三个要素。
A:计算机B:地理位置C:交互D:人答案:计算机;交互;人2.人机交互只研究计算机等机械装置,不研究人的因素。
()A:错 B:对答案:错3.微软的DOS系统主要是基于键盘的命令行的交互方式。
()A:对 B:错答案:对4.上世纪60年代中期,基于()成为大多数计算机的主要交互方式。
A:图形用户界面B:键盘的命令行接口C:触摸屏输入接口D:语言交互接口答案:键盘的命令行接口5.命令行界面,操作员主要通过操作键盘输入数据和命令信息,界面输出以()为主。
A:字符B:影像C:声音D:图像答案:字符6.图形用户界面的主要特点是()。
A:WIMP技术B:直接操纵C:桌面隐喻D:所见即所得答案:WIMP技术;直接操纵;桌面隐喻;所见即所得7.自然人机交互阶段目的是使人能以声音、动作、表情等自然方式进行智能交互操作。
()A:错 B:对答案:对8.人机交互方式多种多样,比如()等,都是未来智能交互技术发展的方向。
A:手势识别B:体感识别C:图像识别D:答案选项均不正确答案:手势识别;体感识别;图像识别9.完整的人体动作分析过程主要包括()部分。
A:动作分类识别B:答案选项均正确C:动作特征描述D:动作捕捉答案:答案选项均正确10.虚拟现实交互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远程协作手术B:远程会诊C:虚拟手术训练D:手术规划及导航答案:远程协作手术;远程会诊;虚拟手术训练;手术规划及导航第二章测试1.认知过程即是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即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反映客观事物特征与内在联系的心理活动。
()A:错 B:对答案:对2.格式塔心理学认为这个图形属于()。
A:对称性法B:接近法则C:闭合法则D:相似法则答案:接近法则3.人与计算机的交互中,用户接受计算机输出的信息,向计算机输入信息,这个过程主要通过()感知完成的。
第4章 人机交互技术
![第4章 人机交互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9dbe646852458fb770b5612.png)
4.3.2设计图形用户界面的原则
1. 一般性原则
(1)界面要具有一致性
在同一用户界面中,所有的菜单选择、命令输入、数据显
示和其他功能应保持风格的一致性。
(2) 常用操作要有快捷方式
为常用操作设计快捷方式,不仅会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
还使界面在功能实现上简洁而高效。
(3)提供简单的错误处理
(6)设计良好的联机帮助
人机界面应该提供上下文敏感的求助系统,让用户及时获
得帮助,尽量用简短的动词和动词短语提示命令。
(7)合理划分并高效地使用显示屏
只显示与上下文有关的信息,允许用户对可视环境进行维
护,如放大、缩小窗口;用窗口分隔不同种类的信息,只 显示有意义的出错信息
(8)保证信息显示方式与数据输入方式的协调一致
图形具有一定的文化和语言独立性,可以提高搜
索目标的效率。 图形用户界面中的图例可以代表对象、动作、属 性或其他概念。
隐喻的表现方法:
静态图标 动画 视频
21
隐喻的分类:
直接隐喻:隐喻本身就带有操纵的对象
如Word绘图工具中的图标,每种图标分别代表不同的图
形绘制操作。
工具隐喻:代表所使用的工具
11
4.2.2文本菜单
字符界面下的菜单方式:在菜单方式下用户必 须在有限的一组选项中进行识别和选择,更多 的是响应而不是发出命令。 用户不必记忆功能命令,缩短了用户的培训时 间,减少用户的击键次数,错误处理能力也有 了显著提高。 在这种界面中,人还是被看成操作员,机器做 出被动的反应,人只能使用手这一交互通道用 键盘输入选择信息,通过视觉通道获取信息, 界面输出只能为静态的文本字符。
现代教育技术课件第4章 多媒体环境下的教与学
![现代教育技术课件第4章 多媒体环境下的教与学](https://img.taocdn.com/s3/m/02ef7411eefdc8d376ee32eb.png)
计算机教学
是以计算机为对象的教学活动,包括计算机结 构、原理、编程、操作以及应用技巧。 信息时代向教育提出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使 未来的人都能应用计算机,并具有一定的计算 机文化修养,80年代初,人们把它称之为计算 机文化(Computer Literacy)。 具体的说,计算机文化可以归纳为一下几个主 要方面:普及计算机常识,使学生具有较强的 计算机意识,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程序设 计能力。
该框架将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分为以下四大类:
常见的CAI基本教学模式
(1)操练与练习 (2)个别指导 (3)教学测验(计算机辅助测试CAT) (4)教学模拟 (5)问题解答 (6)教学游戏
(1)操练与练习
主要用于实现教学过程中学生练习阶段的功
能,这是多媒体教学最常用的模式。
该模式并不向学生传授新知识和新技能,只
流媒体
流媒体指的是一类采用流式传输方式在网
络上播放的媒体格式。流媒体的数据流随 时传送随时播放(边下载边播放),极大 地减少用户等待的时间。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流媒体技术有: ①RealNetworks公司的RealMedia。 ②Microsoft公司的WindowsMedia。 ③Apple公司的QuickTime。 对应的采用流媒体技术的音视频文件主要 有三大“流派”。
计算机辅助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是一种新的教育
技术,被认为是人类教育史上继文字 出现、学校创立、活字印刷之后的第 四次革命。 它代表着一种新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 式,反映了一所学校教学手段现代化 的程度。
计算机辅助教学
CAI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多媒体技术
一般认为,多媒体技术是指把文字、声 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的信息通 过计算机进行交互式综合处理的技术。 即: 通过计算机用多种媒体手段来存 储、传播和处理信息的技术。 多媒体技术涉及计算机硬件、软件和图 像处理、信号处理、人工智能、网络和通信 等等广泛的技术领域。
【通用技术】必修1 苏教版 第四章 方案的构思及方法 第一节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教案设计
![【通用技术】必修1 苏教版 第四章 方案的构思及方法 第一节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92efe0d9b6648d7c0c7466d.png)
教学过程教师学生任务一寻找身边的人机关系什么是人机关系(1)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不与身边的物品发生联系。
当我们使用这些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的关系。
这种相互的关系就称为人机关系。
(2)机的含义除了人们通常所说的机器外,还包括各种各样的工具、仪器、仪表、设备、设施、家具、交通车辆以及劳动保护用具等.任务二理解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1.高效设计中,应把人和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合理或最优地分配人和机的功能,以促进二者的协调,提高人的工作效率。
2.安全人们在操作和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产品对人的身体不构成生理上的伤害,产品与人接触的部分不允许有尖角和锋利的边槽,易产生危险的地方应进行安全保护设计。
“人”有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层面,“机”也有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层面,人机关系要具体化,才有利于分析。
人与门的人机关系示意图我们设计的产品都是从人的需求出发,为人服务的,因此,人机关系也就成为设计活动中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之一。
【案例分析】阅读:----铁锹作业效率(P79)【马上行动】(3分钟)请找出下列活动中的“人”与“机”,体会其中的人机关系。
1 奶奶使用遥控器看电视2 妈妈使用洗衣机洗衣服3 司机驾驶汽车4 木工用手锯锯木头5 同学们坐在凳子上【马上行动】说出“人坐在椅子上”时人和椅子间的人机关系(3分钟)思考:“铁锹作业试验”中改进了哪些具体的人机关系而使工人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2分钟)【思维碰撞】设计台灯,需要考虑哪些人机关以进教室为例,讲述人与门板、门把手、门框及门的颜色等构成的人机关系,分析人与产品构成的多方面多层面的人机关系。
利用小组活动活跃课堂氛围利用讨论得出设计要实现怎3.健康人机关系所追求的健康,是指人在长期操作或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产品不会对人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4.舒适人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人体能处于自然的状态,操作或使用的姿势能够在人们自然、正常的肢体活动范围之内,从而使人不致过早地产生疲劳。
智能仪器课件第3版 (4)[49页]
![智能仪器课件第3版 (4)[49页]](https://img.taocdn.com/s3/m/e8c5de5aaeaad1f346933fcf.png)
4.7.1 条码的特点
(4)可携带和复印。条码作为一种平面的黑白相间的微小标 签形式,具有携带方便与容易复印的特性,是所有可流通识读 手段中最好的方法。 (5) 灵活实用。条码标识既可以作为一种识别手段单独使用, 也可以与有关识别设备组成系统实现自动化识别和自动化管理。 同时,在没有自动识别设备时,也可实现手工键盘输入。 (6) 易于制作、经济便宜。条形码称为“可印刷的计算机语 言”。条形码标签易于制作,对印刷设备和材料无特殊要求, 设备也相对便宜。识别设备结构简单,操作容易。目前,条形 码被广泛用于大型超市的商品、火车票、产品流水线、登机牌 等物品的识别。 (7)具有寿命长和不可更改的特点。条形码用保护膜方式加 以保护,便可长期保存,不会变形,不会因为时间而损失信息。 而且,条形码不能被随意更改,可防止滥用。
返回 上页 下页
4.7.1 条码的特点
(1) 可靠性高。键盘输入数据出错率为三百分之一,利用光 学字符识别技术出错率为万分之—,而采用条形码技术误码率 低于百万分之一。据统计,一维条形码的数据读入错误的概率 只有百万分之一,而二维条码的数据读入错误的概率仅为亿分 之一,相对于人工输入等其他数据录入方法来说,条形码数据 输入的方式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 (2) 输入速度快。与人工运用键盘输入相比,条形码输入的 速度是键盘输入的 5 倍,并能实现“即时输入”。如果采用二 维条码的记录及输入方式,则速度和效率会更高。 (3)采集信息量大。传统一维条形码的信息量为几十位字符, 二维条形码自身可携带有上千个字符的信息,能将标识的物品 信息全部反映出来。
返回 上页 下页
1、一维条码
一维条形码的用途非常广泛,不同的码制可用于不同 的应用领域。如
✓EAN 码是国际通用的符号体系,是一种长度固 定、无含意的条码,所表达的信息全部为数字, 主要应用于商品标识; ✓39码(Code 39)是目前用途广泛的一种条形码, 可表示数字、英文字母以及“−”、“.”、“/”、 “*” 等 44 个符号,其中“*”仅作为起始符和终止符; ✓93码(Code93)密度较高,能够替代39码; ✓ISBN用于图书管理; ✓25码主要应用于包装、运输以及国际航空系统的 机票顺序编号等。
物理学与人机交互
![物理学与人机交互](https://img.taocdn.com/s3/m/f8f1004f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94.png)
可持续发展 与环境影响
发展绿色环保的 交互技术
人性化设计 与个性化需
求
需要兼顾用户需 求和技术实现的
平衡
感谢观看
THANKS
增强现实技术是一种 技术,通过将虚拟信 息叠加到真实世界中, 增强用户的感知体验。 在人机交互领域,物 理学原理在增强现实 技术中发挥着重要作 用,为用户带来更丰 富、更直观的交互体 验。
光学原理在增强现实设备中的应用
折射、反射 应用
光学效应提升映 射质量
光学传感器 作用
实现用户交互
体积和重量 影响
交互理解
通过物理学知识更好理解 用户与计算机的交互过程
人机交互领域的发展趋势
技术进步
随着技术的不断 进步,人机交互 领域也在不断演
进
应用前景
物理学的应用将 在人机交互领域
发挥重要作用
物理学与人机交互的关键技术
01 触摸屏技术
用于用户界面的交互操作
02 姿势识别技术
识别用户的姿势以实现交互
03 虚拟现实技术
物理学与人机交互的结合
物理学与人机交互的结合将为人类带来更加智能、 便捷、真实的用户体验。通过不断深入研究物理 学在人机交互中的应用,可以为未来科技发展开 辟更加广阔的空间,推动技术不断创新。
挑战与机遇
技术融合与 创新
挑战传统技术的 边界,创造新的
交互方式
数据隐私与 安全性
保护用户数据隐 私,确保信息安
听觉
如何影响用户界 面设计
肌肉骨骼系统在人机交互中的影响
重要性
对体验的关键影响 支撑动作的重要性
生物物理学角度
应变和适应性 不同交互场景的应用
设计原则
符合人体力学的交互界面 设计 最佳实践
(计算机控制技术)第4章计算机过程输入输出通道
![(计算机控制技术)第4章计算机过程输入输出通道](https://img.taocdn.com/s3/m/99cb2cca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09.png)
03
输出通道技术
模拟量输出通道
模拟量输出通道的作用是将计 算机输出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 拟信号,以驱动各种执行机构
。
常见的模拟量输出通道有电压 输出型和电流输出型两种,它 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将数字信号
转换为模拟信号。
电压输出型模拟量输出通道的 优点是电路简单、成本低,适 用于输出信号较小、对精度要 求不高的场合。
03
输出通道的驱动能力是指其能够驱动执行机构或控制设备的能力,包 括最大输出电压、最大输出电流等参数。
04
选择具有足够驱动能力的输出通道可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04
输入输出通道的信号处 理与接口技术
信号的预处理技术
信号的放大与衰减
根据信号的幅度调整,确 保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保持 稳定。
信号的滤波
去除噪声和其他干扰,提 高信号质量。
信号的整形
将不规则或非标准信号转 换为适合传输和处理的信 号。
信号的转换技术
A/D转换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源自 于计算机处理。D/A转换
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便于 实际应用。
光电转换
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或反之。
信号的传输与接口技术
总线技术
实现多个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数字量输出通道的作用是将计算机输出的数字 信号转换为控制信号,以驱动各种控制设备。
晶体管输出型数字量输出通道的优点是响应速度 快、驱动能力强,适用于需要快速响应的场合。
输出通道的负载特性与驱动能力
01
输出通道的负载特性是指执行机构或控制设备的输入阻抗、输入电压、 输入电流等参数。
02
了解负载特性有助于选择合适的输出通道类型和规格,以确保系统的 稳定性和可靠性。
山东大学人机交互技术教案
![山东大学人机交互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38b115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f3.png)
山东大学人机交互技术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为学生提供对人机交互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的全面了解。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人机交互的基本理论,熟悉不同的人机交互技术,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人机交互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不同的人机交互技术及其应用。
3. 能够分析并设计有效的人机交互系统。
三、教学内容1. 第一章:人机交互简介人的认知与行为人机交互的历史与发展人机交互的基本概念2. 第二章:人机交互理论认知心理学在人机交互中的应用人类工效学在人机交互中的作用可用性工程与人机交互3. 第三章:人机交互技术输入设备与输出设备触摸屏与手势识别技术语音识别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4. 第四章:用户体验设计用户体验的基本概念与要素用户体验设计的方法与流程用户测试与评估5. 第五章:人机交互应用案例分析移动应用的人机交互设计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在人机交互中的应用智能家居系统的人机交互设计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
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的人机交互应用案例。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并解决实际问题。
4. 项目实践: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人机交互系统。
五、教学评估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和小组讨论。
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人机交互基础知识的掌握。
3. 项目实践:评估学生对人机交互技术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内容6. 第六章:交互设计原则与模式交互设计的基本原则常见的人机交互模式交互设计在不同领域的应用7. 第七章:界面设计界面设计的基本概念与原则界面布局与视觉设计响应式设计与移动界面设计8. 第八章:无障碍设计无障碍设计的重要性常见无障碍设计技术和策略评估和测试无障碍设计的工具和方法9. 第九章:人机交互技术与伦理问题人机交互中的隐私与数据保护与机器学习的伦理问题人在回路中的伦理考量10. 第十章:未来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趋势在人机交互中的未来应用脑机接口与意念控制技术量子计算在人机交互领域的潜在影响七、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交互设计原则、界面设计、无障碍设计等概念。
第4章 人工智能与智能控制理论——专家系统
![第4章 人工智能与智能控制理论——专家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a0fd0a10192e45361166f508.png)
• 对于给定的外部命令和任务,设法找到能完成该任务的子任务组合 • 将子任务的要求送到协调级
Uj
编译 输入 指令
机器推理 自顶向下
长期存储交换单元
机器规划 组织级
反馈
机器决策
规划 输出
协调级 YF
自底向上
最后对任务执行的结果进行 性能评价,并将评价结果逐 级向上反馈,同时对以前存 储的信息加以修改,起到机 器学习的作用。即完成推 理、规划、决策、学习和记 忆操作。
烹饪专家系统 包括的模块: 烹饪知识库模 块、烹饪数据 库模块、推理 模块、执行模 块及用户界面 模块,用户界 面模块
烹调设备包括: 控制系统、投料 机构逻辑控制系 统、出菜控制机 构、搅拌控制驱 动机构、锅具运 动机构、火候控 制系统以及上述 烹饪专家系统
大型复杂系统系统阶次高、子系统 互相关联、系统的评价目标多且目 标间又可能相互冲突等,常采用分 级递阶智能控制的形式。
组织级算法执行下列功能: 接收指令,并对它进行推理。推理表示把不同的本原活动和规则与所接收
的指令联系起来,并在概率上估计每个活动。 规划:对活动的操作。完成一规划所需的活动次序及插入的重复本原事
件。传递矩阵和传递概率用于排列动作次序和估算它们的总概率。 决策选择最有希望的规划。 用学习算法,由反馈实现对概率的更新(完成和估计每项任务之后)。 记忆交换,实现对储存在长时存储器内信息的更新。
Saridis提出的分级递阶智能控 制理论按照IPDI的原则分级管 理系统,它由组织级、协调 级、执行级三级组成的。
• 组织级代表控制系统的主导思想,并由人工智能起控制作用。根据贮存在 长期存储内的本原数据集合,组织器能够组织绝对动作、一般任务和规则 的序列。换句话说,组织器作为推理机的规则发生器,处理高层信息,用 于机器推理、规划、决策、学习(反馈)和记忆操作。
结构设计软件应用第4章
![结构设计软件应用第4章](https://img.taocdn.com/s3/m/9e5eb36a011ca300a6c3906a.png)
楼梯梯段和休息平台传到休息平台梯 梁再传到下层框架梁的集中活载:
(2.5×3/2+2.5×1.5/2)×3/2=8.44KN
楼梯梯段和休息平台传到休息平 台梯梁再传到框架柱的集中恒载:
(9.32KN/m +3.56×1.7+0.25×0.25×25 +2×0.02×0.25×17)×1.8=22.97KN
6) 输入完毕
此项选择为结束此标准层的荷载输入,程 序自动倒算荷载,提示输入下一层标准层荷载 或结束所有标准层的荷载输入。 荷载倒算:楼板自动按三种方式之一(或 按指定方式)传至主梁,或传至次梁,次梁再 传给主梁。对由楼面传给主梁的活荷载考了活 荷载折减系数,挑板的荷载按均布荷载传给梁, 但没有考虑扭矩。当某房间楼板厚度为0时,该 房间楼板上的荷载仍传到房间四周的梁或墙, 当房间内布置洞口时,洞口范围内的荷载在荷 载传导时被扣除。
③ 导荷方式
用本命令可以修改程序自动设定的楼面荷载 传导方向,程序向房间周围杠件传导楼面荷载的 方式有三种:梯形三角形方式、对边传导方式、 沿周边布置方式。
2) 梁间荷载
这里输入不能由程序自动导算的作用在梁 上的恒载或活载。对于主、次梁的自重,程序 会自动考虑,不应在梁荷输入是考虑。
① 梁间恒载、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活载输入
走廊外横墙:
[(3.3-0.45)-1.6]×3.26KN/m2 +1.6×0.45KN/m2 =4.8KN/m
楼梯踏步:
高150mm,踏面宽300mm.
楼梯梯段传到楼层梯梁的恒载:
[(0.15/2+0.12/0.894)×25+0.03×20 +17×0.02/0.894]×3/2=9.32KN/m
人体工程学2024年的人机交互技术
![人体工程学2024年的人机交互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2fc805c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ef.png)
感谢观看
THANKS
人体工程学的未 来挑战
人体工程学在技术发 展中面临着诸多挑战 和困难。未来人体工 程学的研究重点将更 加注重于解决人机交 互方面的问题,包括 智能系统的设计和人 体生理特征的匹配。 2024年,人体工程 学将通过更加智能化 的技术路径来解决当 前面临的挑战。
面临的问题
技术挑战
应用于不同人群
发展路径
人机交互技术影响
01、
生活方式
智能家居改变生活方式
智能健康管理助力健康生活
02、
工作环境
智能办公提升工作效率
远程协作改善工作体验
03、
社会互动
虚拟社交增强社会互动
数字化娱乐丰富人际交往源自04、教育培训个性化学习提高教育效果 虚拟实验推动科学研究
感谢致辞
在人体工程学领域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各位学者和 机构的支持和贡献,特别感谢广大科研人员和社 会各界对人机交互技术发展的关注和支持。展望 未来,我们将继续合作,共同推动人体工程学研 究的发展,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虚拟现实技术
01、 02、
概念和发展历程
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模拟环境让用户产生身 临其境的感觉 从最初的头戴式显示器到全息投影,虚拟
现实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创新和完善
人体工程学应用
人体工程学在虚拟现实技术中注重用户体 验,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交互界面 通过人体工程学的研究,虚拟现实设备更
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用户体验更佳
人体工程学2024年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体工程学在2024年将 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人机交互技术的不断创新 将推动人体工程学领域的发展,为用户提供更加 便捷、智能的交互体验。
● 02
第4章走进智能时代4.2利用智能工具解决问题-高中教学同步《信息技术-数据与计算》(教案)
![第4章走进智能时代4.2利用智能工具解决问题-高中教学同步《信息技术-数据与计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ffbc56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31.png)
批判性思维:学生能够评估人工智能工具的有效性和局限性,并提出可能的改进措施。
4.2.2编程开发智能工具
编程知识:学生能够理解使用Python语言开发人工智能工具的基本过程,包括安装必要的库和语料库。
活动二:
调动思维
探究新知
介绍《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强调国家对AI技术的重视和发展目标。
讲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的五大方向,如自动驾驶、城市大脑等,并展示这些技术如何转化为实际应用。
听取教师对《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介绍,理解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
观看视频或案例分析,了解人工智能平台的具体应用和技术创新。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其他人工智能工具或库的使用,培养自主学习和持续学习的能力。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幻灯片、视频演示等多媒体工具,直观展示人工智能工具的运作和效果,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小组合作学习:在实践操作环节中,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通过团队合作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质量。
调试与问题解决:在实际编程过程中,学生可能遇到各种错误和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调试和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来介绍人工智能平台的发展背景、国家规划以及各类智能工具的功能和应用。
案例分析法:使用具体的实例(如自动驾驶、城市大脑等平台)来展示人工智能技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
编程语言选择:
Python:多平台运行、强大的数据处理库、丰富的第三方库
优势:
可以自主开发智能工具,提高灵活性
示例:
开发对话机器人
人机交互复习题-4
![人机交互复习题-4](https://img.taocdn.com/s3/m/ca71efb365ce050876321309.png)
人机交互考试复习资料人机交互是关于设计、评价和实现供人们使用的交互式计算机系统,并且围绕这些方面的主要现象进行研究的学科。
人机交互技术主要是研究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方式,包括人到计算机以及计算机到人这两个方面。
人机交互技术范畴内所说的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是指计算机设计人员在计算机的设计问题上必须考虑到用户人群分类、用户使用观念诸如此类的问题,做到人与计算机之间相互的信息交换适合人的行为和思维习惯,让用户有好的计算机使用体验。
第1章:交互范式和及其5W1H描述方法;一种人机交互范式是一个基本概念框架,它可以作为人们思考人机交互问题的模型,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思考如何使用计算机,为什么使用计算机,以及在何处使用计算机的广阔平台。
其中有出名的5W+H的概括说法。
What/How:对各种计算机系统中物理的和虚拟的界面成分的深入理解对建立可用系统至关重要。
具体来说就是,用户在各种计算机系统中(what)如何使用(how)各种相关界面元素。
Where/When:从特殊的物理计算空间的角度定义计算机系统。
个人局域网的出现能够允许用户在任何时刻(when)都可以访问远程的(where)计算机。
PC机能够满足绝大部分人在(where)家里的娱乐需求。
Who/Why:物理设备所完成的任务类型以及界面组件的功能。
这些任务就给出了人们使用计算机的原因(why)。
现存的系统方便某些任务的实现,这就成为了这些任务所对应的用户(who)使用这些系统的特殊动力。
网上购物的方便和安全(why),网上购物成为不方便出去购物的群体(who)购物必不可少的一个渠道。
第2章:(1)交互的框架: 执行/评估活动周期(EEC:Execution-Evaluaction Cycle,也称为:交互模型:Donald Norman’s model : Execution/Evaluation loop)活动执行周期的四个基本组成部分:目标,执行,客观因素,评估活动的七个过程:确定具体的目标;形成相关的想法;制定详细的活动序列;执行相关的活动评估的三个阶段:预知活动后的状态;解释感知的状态;评估感知的解释(比较感知的状态与初始目标的差距)交互框架:交互活动的四个主要的组件:系统(S),用户(U),输入(I),输出(O)交互循环包括两个阶段:执行阶段,评估阶段执行阶段:定义:用户阐述目标,然后通过输入语言进行协调和连接执行:将输入语言转换为内核语言表现:使用输出语言将内核语言的执行结果表现出来评估阶段:观察:用户解释屏幕上的执行结果并且协调结果和目标之间的关系。
实验11课程实验总结
![实验11课程实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1ac8f564028915f814dc22f.png)
至此,我们顺利完成了本书有关人机交互技术的全部实验。
为巩固通过实验所了解和掌握的相关知识和技术,请就所做的全部实验做一个系统的总结。
由于篇幅有限,如果书中预留的空白不够,请另外附纸张粘贴在边上。
11.5.1 实验的基本内容(1)本学期完成的人机交互技术实验主要有(请根据实际完成的实验情况填写): 1)第1章实验:主要内容是:熟悉人机交互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通过因特网搜索与浏览,了解网络环境中主流的人机交互技术网站,掌握通过专业网站不断丰富人机交互技术最新知识的学习方法,尝试通过专业网站的辅助与支持来开展人机交互技术应用实践。
2)第2章实验:主要内容是:熟悉认知心理学和人机工程学;了解人机交互技术的研究内容;熟悉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熟悉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3)第3章实验:主要内容是:熟悉硬件人机界面设计;熟悉硬件人机界面设计的基本内容,了解硬件界面设计在人机界面设计中的作用;欣赏著名设计公司的设计成果,熟悉人机界面设计的成果表达,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和知识水平,提高对设计的鉴赏能力。
4)第4章实验:主要内容是:理解设计风格和原则;熟悉人机交互的设计风格,掌握人机交互设计的基本原则;了解 Windows “辅助功能选项”的人文设计。
5)第5章实验:主要内容是:熟悉设计管理和游戏界面设计;了解和熟悉人机界面设计过程管理的相关知识;了解和评价游戏软件的人机交互设计,提高自己的评价能力,提高自己对设计水平的鉴赏能力。
6)第6章实验:主要内容是:熟悉直接操纵界面;熟悉直接操纵与虚拟环境的基本概念和内容;了解人机交互设计师的岗位特点和职业要求欣赏手机界面设计的优秀作品。
;7)第7章实验:主要内容是:熟悉网页设计;熟悉企业网页设计的基本内容与要求;实验11课程实验总结2 人机交互技术通过因特网搜索与浏览,欣赏成功网站的设计,分析网站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学习网页设计的成功经验。
8)第8章实验:主要内容是:人机交互界面的创新设计;熟悉人机界面时尚设计的基本内容;熟悉技术进化 S 曲线及其应用与技术预测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p g f e d c b a MC14495 LE D C B A
(2)动态显示方式
是将所有数码管的8个显示笔划“a,b,c,d,e,f,g,dp ”的同 名端连在一起,每个数码管的COM为各自独立的位选信号, 当单片机输出字形码时,所有数码管都接收到相同的字形码, 但究竟是哪个数码管会显示出字形,取决于位选信号。
典型芯片OCMJ (奥可拉 )中文液晶显示模块
OCMJ内含16*16点阵的国标一、二级简体汉字和8*8点阵及
8*16点阵的 ASCII字符,用户输入GB2312区位码或ASCII码
即可实现文本显示。
OCMJ可实现一般的点阵图形液晶显示功能,提供有位点阵
和字节点阵两种图形显示方式,用户可在指定的屏幕位置上以
1. 在设计键盘接口时,解决 以下几个问题: 检测是否有键按下; 去抖动 若有键按下,判定是哪一 个键; 确定被按键的读数; 不管一次按键持续的时间 有多长,仅采用一个数据; 处理同时按键。
按键过程
>100ms
前跳沿 键闭合 后跳沿
5~10ms 5~10ms
2.独立式连接的非编码键盘
/* T0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定时1ms */
/* T0为16位定时工作方式*/ /* 预置计数初值 */
/* CPU中断开放 */ /* T/C0中断开放 */ /* 启动T/C0开始定时 */ /* 等待中断 */
4.3 LCD显示技术
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是一种新型的 显示技术,它是利用液晶材料的电光效应(如加电引起光 学特性变化)的显示器。液晶本身不发光,靠电信号控制 环境光在显示部位反射(或透射)而显示。液晶显示具有很 多独到的优异特性,比如低压、微功耗、平板型结构、被 动型显示、易于彩色化、长寿命等,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 到各个领域,从智能化仪器仪表、计算机到家用电器都可 以看到液晶显示的身影。 液晶显示器通常把驱动电路集成在一起,形成液晶显 示模块,用户可以不必了解驱动器与显示器是如何连接的, 使用时只需按照一定的要求向显示模块发命令和写数据即 可。
4.1 键盘接口设计
键盘是若干按键的集合,是向系统提供操作人员干预命 令及数据的接口设备。键盘可分为编码键盘和非编码键盘两 种。 编码键盘能够由硬件逻辑自动提供与被按键对应的编码。 此外,一般还具有去抖动和多键、窜键保护电路,这种键盘 使用方便,但需要较多的硬件,价格较贵,一般的单片机应 用系统较少采用。 非编码键盘只简单地提供行和列的矩阵,其它工作都靠 软件来完成,由于其经济实用,目前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多 采用这种办法。
MCS-51 P1.0~P1.7 P0.1 P0.0 RESET
C51程序显示“啊”和“A”
#include "reg51.h" #include "intrins.h" sbit LCD_REQ=P0^0; sbit LCD_BUSY=P0^1; void LCD_write(char cbyte) { LCD_REQ=0; // 复位 while (LCD_BUSY= =1) ; P1=cbyte; _nop_; LCD_REQ=1; while (LCD_BUSY= =0) ; LCD_REQ=0; }
+5V 8031
P1.0 P1.1 P1.2 P1.7
+5V
8031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INT0 INT1
&
(a)查询方式
(b)中断方式
3.矩阵式连接的非编码键盘
为了识别键盘上的闭合键,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种 为扫描法,另一种称为线反转法。
uchar i;
while(x--) for(i=0;i<120;i++); }
//矩阵键盘扫描 void Keys_Scan() { uchar Tmp; P1=0x0f; //高4位置0,放入4行 DelayMS(1); Tmp=P1^0x0f; //异或 switch(Tmp) //判断按键发生于0~3列的哪一列 { case 1: KeyNo=0;break; case 2: KeyNo=1;break; case 4: KeyNo=2;break; case 8: KeyNo=3;break; default:KeyNo=16; //无键或多键按下 } P1=0xf0; //低4位置0,放入4列 DelayMS(1); Tmp=P1>>4^0x0f; switch(Tmp) //对0~3行分别附加行首键值0,4,8,12 { case 1: KeyNo+=0;break; case 2: KeyNo+=4;break; case 4: KeyNo+=8;break; case 8: KeyNo+=12; break; default:KeyNo=16; //无键或多键按下 } }
4.2 LED显示器接口设计
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为了便于观察和监视系统的运行 情况,经常需要用显示器显示输入信息、中间信息、运行状 态及运行结果等数据。目前常用的显示器件有LED (发光二极 管显示器)和LCD(液晶显示器)两种。
1.LED显示技术
LED显示器主要是指由发光二极管组成的数码管显示器或 LED点阵显示模块。根据公共端的接法不同,LED数码管分 为共阴极和共阳极二种类型,在使用时,由于LED显示器的 工作电流通常为5~15mA,工作电压为1.5~2.5V,因此使用 时需加驱动及限流电阻。根据显示方式不同,LED显示有静 态显示和动态显示之分。
点为单位或以字节为单位(横向)进行图形显示操作。
中文液晶显示模块可以实现汉字、ASCII 码、点阵图形和变 标准用户硬件接口采用REQ和BUSY握手协议,简单可靠。
化曲线的同屏显示,并可通过字节点阵图形方式造字。
提供10个用户接口命令代码,编程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便。
OCMJ中文显示模块引脚说明
OCMJ(4×8)中文显示模块命令格式
例:用一位数码管显示4X4矩阵键盘按键号名称0-F。
#include<reg51.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uchar code DSY_CODE[ ]= {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 0x6f,0x77,0x7c,0x39,0x5e,0x79,0x71,0x00}; //段码 uchar Pre_KeyNo=16,KeyNo=16; //上次和当前按键的序号,序号范围0~15,16 表示无按键 //延时 void DelayMS(uint x) {
第 4章 人机交互技术
第4章 单片机的人机交互技术
4.1 键盘接口设计 4.2 LED显示器接口设计 4.3 LCD显示器接口设计
概 述
人机交互是指操作人员与计算机之间进行的现场或远程信息交换 与联系。用于人机交互的设备称为人机接口,这些设备主要有键盘、 显示器和打印机等。一般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必须要有人机交互功能, 以便操作人员可以随时输入数据传递生产命令,并通过显示和打印功 能及时掌握生产情况。 对于简单的应用场合,由于单片机本身就是一个最小的应用系统, 因此能直接满足实际应用所要求的功能,充分发挥单片机硬件结构紧 凑、设计简单、成本低的优点。当设计一些较为复杂的测控系统时, 其自身的功能往往不能够满足应用的需要,此时可利用单片机强大的 外部扩展功能,扩展各种外围电路以补充片内资源的不足,适应特定 应用的要求。
虽然程序简单,但CPU的负担较重,一次循环显示的过 程,需要几个毫秒,在这段时间里CPU不能做其它事情, 否则影响LED亮度的一致性。 在一些实时性要求较高的控制系统中,可以采用 1ms中断显示的方法控制显示,即用单片机内部定时器 每隔1ms产生一次中断。在定时中断服务程序中更新一 位显示,由于中断显示程序不需要延时,更新一位显示 只需要几十微秒,对主程序的影响较小。
void chinese_disp(char nx,char ny,char nqu,char nwei) { LCD_write(0xf0); LCD_write(nx); LCD_write(ny); LCD_write(nqu); LCD_write(nwei); } void asc_disp(char ccom,char nx,char ny,char casc) { LCD_write(ccom); LCD_write(nx); LCD_write(ny); LCD_write(casc); } void main() { chinese_disp(0x02, 0x00, 0x16, 0x01); asc_disp(0xf9, 0x04, 0x00, 0x41); while(1); }
(1)静态显示方式:
每一位显示都占用单独的具有锁存功能的I/O接口,显 示信号始终存在;LED数码管的COM端连接在一起;
dp g f
e d
c b a
dp g f
e d
c b a
8051
P1.5 P1.4 P1.3 P1.2 P1.1 P1.0 +5V
dp g f e d c b a MC14495 LE D C B A +5V
//主程序 void main() { P0=0x00; while(1) { P1=0xf0; if(P1!=0xf0) Keys_Scan(); //获取键序号 if(Pre_KeyNo!=KeyNo) { P0=DSY_CODE[KeyNo]; Pre_KeyNo=KeyNo; } DelayMS(100); } }
扫描法
原理: 第一步判断是否有键按下。让 所有行线输出为零值,检查各列 线电平是否有变化,若有变化, 则说明有键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