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创作论文

合集下载

《鸟儿在风中歌唱》的歌词意境、曲式曲调及演唱-音乐论文-艺术论文

《鸟儿在风中歌唱》的歌词意境、曲式曲调及演唱-音乐论文-艺术论文

《鸟儿在风中歌唱》的歌词意境、曲式曲调及演唱-音乐论文-艺术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鸟儿在风中歌唱》是我国着名词作家樊孝斌和作曲家刘聪老师创作的一首当代优秀花腔女高音艺术歌曲。

该歌曲讲述了鸟儿在面对人类捕杀时的无助与凄惨,唤醒人们对越来越恶劣的生态环境的深入思考,倡导人类要爱护鸟类,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

要想处理好这首作品,使听者与歌者产生共鸣,并有强烈感染力,应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和处理。

一、歌词意境的分析《鸟儿在风中歌唱》这首艺术作品的歌词,如同戏剧一样描写一对鸟儿的爱情悲剧,歌词不长词句简洁,但寓意非常深刻,鸟儿、山岗、笼子、新娘、猎枪这五个典型的画面,把一个可悲的场景刻画得淋漓尽致,使人凄凉之感油然而生。

词作者以拟人的手法,用一只小鸟的口吻和独特的视觉角度去诉说出他(她)对在现实生活中遭受猎(捕)杀时的无助、忧伤、挣扎、呐喊,从而想唤起人类的良知。

在这首歌中有两句歌词特别引人深思,一句是有谁能理解它的忧伤,另一句是有谁能把它带回故乡,这两句是谴责,是祈求,更是呼唤。

全曲的高潮部分,用了大段的啊来表现鸟儿此时催人泪下的哀叹和绝望,仿佛是用鸟儿的哭泣来唤醒人类的觉醒。

整首作品通过拟人的手法,通过鸟儿的自述,写出了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而产生的悲惨故事。

在演唱这首作品时,应该尽量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歌词的内容和音乐形象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又一幅鲜活的画面。

鸟儿在凛冽的寒风中,不停地歌唱,不停地飞翔,却不能回到故乡。

演唱者应当把自己化作成那只歌唱的小鸟,置身于这悲戚的画境中,在演唱中做到情感的张弛有度、出神入化、丝丝入扣,才能震撼听众内心深藏的情感,才有那种凄美效果。

二、曲式曲调分析深入解读作品的曲式结构对演唱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作曲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深厚的情感都蕴藏在每个音符中,当拿到这首作品时都应该认真发掘和领会,只有对作品的理解越深,感受越深,在演唱时表达才会越纯真,越完美,越动听。

中国 当代以唐宋诗词为题材的艺术歌曲创作研究

中国 当代以唐宋诗词为题材的艺术歌曲创作研究

目录摘要……………………………………………………..IAbstract………………………………………………….III绪论……………………………………………………….1一、选题背景依据与意义…………………………………………………………1二、国内外研究现状………………………………………………………………2三、以唐宋诗词为题材的中国艺术歌曲的形态界定……………………………4四、本文的研究范围………………………………………………………………5第一章以唐宋诗词为题材的中国艺术歌曲发展概况及现状…………….7一、20世纪20年代一文革前以唐宋诗词为题材的中国艺术歌曲发展概况…7(一)青主及其作品…………………………………………………………7(二)黄自及其作品…………………………………………………………8(三)陈田鹤及其作品………………………………………………………8(四)贺绿汀及其作品………………………………………………………8(五)谭小麟及其作品………………………………………………………9(六)江文也及其作品………………………………………………………9(七)冼星海及其作品………………………………………………………9二、文革期间以唐宋诗词为题材的中国艺术歌曲发展概况………………….10三、改革开放至今以唐宋诗词为题材的中国艺术歌曲发展概况…………….10(一)罗忠镕及其作品…………………………………………………….11(二)黎英海及其作品…………………………………………………….11第二章词曲结合的形态分析…………………………………..13一、歌词内容与形式…………………………………………………………….13(一)歌词的内容………………………………………………………….13(二)歌词的形式………………………………………………………….15二、吟诵体、念白在唱腔中的运用…………………………………………….18三、音调语言相结合的形态分析……………………………………………….21(一)依字行腔…………………………………………………………….2l(二)以意行腔…………………………………………………………….23(三)词语描绘…………………………………………………………….25(四)拖腔的应用………………………………………………………….26第三章多声结构材料和形态分析……………………………….29一、音高材料…………………………………………………………………….29(一)五声性及其扩展调式音高材料…………………………………….29(三)其他调式音高材料………………………………………………….34(四)序列化音高材料…………………………………………………….35二、调性写作技术……………………………………………………………….37(一)单一、清晰的调性结构…………………………………………….38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急”字采用十六分音符作快速级进运动,生动的刻画出了作者此刻烦躁的心情(见谱例2)谱例2而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句中,为了突出“愁”字,作曲家做了两个方面的处理:首先,旋律音调从小字一组的c逐渐上行至小字二组的a,又逐渐下行至小字一组的a,音高起伏变化很大。

歌词研究论文

歌词研究论文

广东海洋大学歌词研究题目:叶倩文班级:防雷技术092姓名:陈汶文学号:200936613205指导老师:费良华叶倩文专业:防雷技术班级:092 姓名:陈汶文学号:200936613205 摘要:叶倩文,从台湾出道,在香港成名,上世纪90年代香港歌坛的天后级人物,与林忆莲的天后宝座争夺相当激烈,旗鼓相当!连续四届夺得“最受欢迎女歌星”。

她的许多歌曲都脍炙人口,如《祝福》、《潇洒走一回》、《零时十分》等,但是后来事业逐渐滑落,和林子祥步入婚姻殿堂后退出歌坛。

关键词:叶倩文、歌手、祝福,女人的弱点一、她的简介1961年9月30日,谁也没有想到在台湾某个医院会诞生一位后来叱咤歌坛的女婴,她就是叶倩文。

叶倩文,曾是红极一时的天后级歌手。

幼时随家人移民加拿大,于1980年返回台湾正式出道成为歌手。

1984年,她将自己的演艺事业转移到香港,并开始推出粤语专辑和参演多部香港电影,同年凭粤语歌曲《零时十分》开始走红。

之后成为了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乐坛天后。

1990至1993年度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中连续四届夺得“最受欢迎女歌星”和于1988年度《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中夺得“叱咤乐坛女歌手金奖”,更于1993年获得台湾第五届金曲奖的“最佳国语女演唱人”奖。

1982年出演《杀人爱情街》《宾妹》等。

1984出演徐克执导的《上海之夜》与许冠文导演的《铁板烧》。

1985年出演林岭东导演的《爱神一号》与梁普智导演的《补镬英雄》。

1986年再度与徐克合作,主演《刀马旦》,获得第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提名,是叶倩文进入演艺圈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电影奖项的提名,同年出演《最佳拍档之千里救差婆》。

1988年与周润发主演《大丈夫日记》,并出演《铁甲无敌玛利亚》。

1989年再度与周润发合作,出演吴宇森执导的《喋血双雄》。

1991年参演《豪门夜宴》和张艾嘉的《莎莎嘉嘉站起来》。

她演唱了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如电影《秦俑》的主题歌《焚心似火》,除《零时十分》外,较流行歌曲有《祝福》、《秋去秋来》、《情人知己》、《女人的弱点》和国语歌曲《潇洒走一回》、《曾经心痛》等。

世界各国国歌歌词研究

世界各国国歌歌词研究

世界各国国歌歌词研究一、课题的提出每当《义勇军进行曲》响起,中华儿女们的心潮就久久地澎湃着。

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她那短小精悍的歌词,铿锵有力的旋律,坚定了我们的信念,引领我们为民族解放而斗争。

今天,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她时刻提醒我们不忘历史,不忘民族魂。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歌,也都有自己的奋斗历史。

那么,这些国歌的歌词是否也像《义勇军进行曲》那样,字字句句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激情呢?歌词中是否也反映出了这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呢?我们能透过歌词,看到些什么吗?这些问题使我产生了对其他国家的国歌歌词进行研究的想法。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国歌是主权国家的象征,其歌词深刻地反映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魂。

通过对大多数国家国歌歌词的阅读与思考,并对某些典型歌词进行精析,来增进对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了解,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三、活动过程四、研究方法通过查阅书籍、报刊、互联网等形式,结合自己的知识,收集有关历史资料并进行深入分析。

五、成果通过对材料的组织和分析,我把研究成果写成论文《世界各国国歌歌词研究初探》。

论文的侧重点在于国歌歌词的分类及背景研究,让读者在细品歌词内容的同时能了解到相关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从而对国歌歌词的感触和体会更深一层。

全文见下文。

摘要:通过对世界各国国歌歌词的分类及研究,深入分析了各类国歌歌词的背景和由此体现出来的民族文化精神,并对具体情况进行了总结;由此初探国歌歌词背后的民族情怀,了解各国人民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

认为各国国歌是我们认识各国民族文化与精神的绝好教材和简捷途径。

关键词:世界;国歌;歌词;文化精神;分类;研究每当《义勇军进行曲》响起,中华儿女们的心潮就久久地激动澎湃着。

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她那短小精悍的歌词,铿锵有力的旋律,坚定了我们的信念,引领我们为民族解放而斗争。

今天,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她时刻提醒我们不忘历史,不忘民族魂,要为中国的繁荣富强现代化而奋斗。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歌,也都有自己的奋斗历史。

《玫瑰三愿》艺术特征论文

《玫瑰三愿》艺术特征论文

《玫瑰三愿》艺术特征论文摘要:歌曲《玫瑰三愿》是我国音乐巨人黄自先生创作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首艺术曲。

时至今日《玫瑰三愿》这首作品仍是我国艺术歌曲中乃至西方艺术歌曲库中瑰宝之作。

黄自先生巧妙的将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以及传统诗词加入西洋作曲技法很自然的将中西结合,让人不禁感叹黄自先生在创作上的神来之笔。

一、《玫瑰三愿》的创作背景与词、曲作者(一)创作背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动荡的战乱之中,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玫瑰三愿》就是在这个动荡不安,内忧外患的时期创作的。

艺术歌曲《玫瑰三愿》是由黄自作曲,龙七作词创作于1937年淞沪会战之后。

当时龙七仍在国立音专讲授文学专业,见到校园里的玫瑰受风霜雨打而凋落,景况凄凉从而心生感慨写下了《玫瑰三愿》这首词。

从此一首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玫瑰三愿》诞生了。

(二)词、曲作者作品《玫瑰三愿》的词作者是著名词人龙七,他是20世纪最负盛名的词学三大家之一。

他曾任职于国立音乐学院讲授文学专业,一生创作大量词学文献并对词学的音乐性作有大量研究。

《玫瑰三愿》就是其富有音乐性的词学代表作品。

其曲作者黄自,他是我国二十世纪重要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自小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

黄自在1916年小学毕业后考入北京清华大学曾参加当时学校的童子军笛鼓队并开始接触西方音乐。

后于公费留学于美国欧柏林学院,攻读心理学并兼修音乐。

1928年又至耶鲁大学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学习了许多西洋作曲技法也接受了许多西方文化的滋养。

1929年留学归国后他热心音乐教育事业,培养了大量的音乐人才。

二、玫瑰三愿的曲式结构《玫瑰三愿》是一首有引子无再现的单二部曲式作品。

该作品虽为中国作品但它属于大小调体系。

黄自先生巧妙的把中国传统的五声音阶与西方作曲技法自然的融合在一起。

其旋律深情优美,和声配置细腻新颖,与歌词配合默契。

作品引子部分的和声配置为变格进行,是由下属和旋进行到主和旋,预示着主题。

在前奏部分,黄自先生还运用了倚音、留音等形成大七和弦和四五度叠置的结合,使整个倾向于中国传统五声音阶式的和声。

《粤语流行歌曲歌词中隐喻分析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3600字》

《粤语流行歌曲歌词中隐喻分析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3600字》
(一)香港地区的音乐文化
(二)流行歌曲歌词喻体的实用化
四、结论
三、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如下:
(1)文献阅读法。通过上网和在图书馆阅读等方式,大量搜集国内外有关粤语流行歌曲及歌词隐喻方面的研究成果,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析和总结,找出这类研究的思路,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归纳分析法。在充分考察100首歌词语料的基础上,对隐喻的类型、认知机制以及符合再语境化的歌词语料进行分类和归纳,结合相关理论研究歌词的认知过程。
本文的研究具有如下意义:通过分析粤语流行歌曲歌词中隐喻情况,分析粤语流行歌曲歌词中隐喻的特点以及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提出使用隐喻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希望能够对粤语流行歌曲歌词的创作和欣赏、评价提供参考资料。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当前学术界关于歌词隐喻的研究成果在不断增多,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如下:张立岩的《内蒙古草原歌曲歌词隐喻的认知研究》指出,人们可以通过隐喻这一强有力的工具认识抽象概念,并以此来表达抽象的概念,因此隐喻不仅仅是语言的,更重要的是认知的。肖逸的《当代粤语流行曲歌词中的爱情隐喻相关研究》以网络为依托,以当代爱情主题的粤语流行歌曲为研究对象,从众多知名音乐网站以及软件,指出粤语歌曲歌词创作中常见的爱情隐喻,并从认知的概念隐喻视角具体分析其使用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以此帮助读者能更好地赏析粤语歌曲之美,了解关于爱情隐喻的相关知识,之后更好地使用。唐璐敏在《当代中国风流行歌词中的概念隐喻研究》中通过把方文山34首“中国风”歌曲的歌词中的隐喻表达按照始源域分成人体相关,动物植物,旅程,流水或酒,具体事物和其他七类,通过分析他们喜欢的歌词,我们发现他们和作词者有相似的意识形态。杨璐在《概念整合视角下粤语流行歌曲歌词中的隐喻分析》中将歌词中的隐喻按照概念整合的四种网络类型——单一网络、镜像网络、单域网络和双域网络进行筛选,并分别予以例证。通过分析,本文指出,在理解粤语流行曲歌词隐喻的过程中,概念整合的四种不同的网络模型都能对相应的隐喻做出分析,并揭示出歌词隐喻的意义构建过程,也充实了粤语流行歌曲歌词的研究。向婷婷在《现代流行歌曲歌词中的隐喻和转喻研究》中指出,隐喻和转喻是人类的认知方式,是在不同事物之间进行联系、比较的思维过程,在流行歌曲歌词中出现的各种类别的隐喻和转喻现象,并进行了分类分析,总结出了流行歌曲歌词中应用隐喻和转喻的作用和特点,并分析了存在这样特点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需要注意的问题。于贺馨在《英语流行歌曲中隐喻语言研究》中从认知隐喻入手,以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为基础,对英语流行歌曲中的歌词隐喻进行分析。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到另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域的映射。刘洋在《王菲歌词中的隐喻现象研究》中对王菲歌曲中的隐喻特征进行了概括,认为王菲的歌曲具有隐喻映射,以心理相似性为主,名词性隐喻较多,始源域所对应的目标域较多样化等特征。

论文《浅析陈信宏歌词的语音及修辞格的美》

论文《浅析陈信宏歌词的语音及修辞格的美》

届.别. 2014学号201014020115毕业设计(论文)浅析陈信宏歌词的语音及修辞格的美姓名田玲系别、专业中文、汉语言文学师范导师姓名、职称王喜伶副教授完成时间 2014-3-10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1引言 (1)2语音的和谐美 (1)2.1 韵脚和谐 (1)2.2 叠音自然 (2)2.3 双声叠韵 (3)2.4 衬字贴切 (4)2.5 中英混用 (4)3修辞格的多样美 (5)3.1 顶真 (5)3.2 比喻 (6)3.2.1 暗喻 (6)3.2.2 明喻 (6)3.3 排比 (6)3.3.1 成分排比 (7)3.3.2 分句排比 (7)3.4 夸张 (7)3.5 对偶 (8)3.6 比拟 (8)3.7 反复 (9)3.8 用典 (9)结语 (10)参考文献 (11)致谢 (12)摘要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日益懂得在积累物质财富的基础上,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

此时,流行歌曲顺应所需,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成份,尤其是流行歌曲的歌词更是抓住了人们的心灵。

本文主要从两大板块来浅析陈信宏歌词的语音及修辞格的美:第一板块是分析语音和谐美,主要从韵脚和谐、叠音自然、双声叠韵、衬字贴切和中英混用的角度入手;第二板块主要研究修辞格的多样美,从“顶真、比喻、排比、夸张、对偶、比拟、反复、用典”等使用频率较高的修辞格切入。

关键词:陈信宏;歌词;语音;修辞格ABSTRACTIn the modern society, a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the living standard , people begins to think about enjoying life and pursuing a higher enjoyment of spirit at the base of accumulating material wealth. At present, pop music appeal to the requirements of people and shake the eardrum of them which becomes one of the necessaries of people’s mental life , and especially for its lyrics grab people’s heart. This article mainly focus on studying the lyrics creates by Chenxinhong by presenting practical analysis and at the base of this study to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s creation. For instance, sentence pattern, phrase, emotion, etc.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r. Chen’s works. In the first part , it deal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honology which begins with the lyrics’harmoniousness of rhyme , naturalness of reduplicated words , vowel rhyme and harmonious rhyme, tone pattern , properness of lining words and miss of Chinese an English expression . The second part deals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rhetoric, through focusing on Anadiplosis, Analogy, Parallelism, Exaggerate, Antithesis, Assimilate, Repetition and Allusion to further the conclusion of the feature.Key words:Chen Xinhong; Lyrics;Rhetoric;Phonology1 引言现代社会,人们对流行歌曲的审美要求日益提升,不仅要讲究旋律的和谐,还要注重歌词的营养价值,正可谓歌词是能够被唱出来的诗,好的歌词就相当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日月同辉 祖国万岁——歌曲《祖国万岁》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体辩

日月同辉 祖国万岁——歌曲《祖国万岁》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体辩

关键词 : 《 祖 国 万 岁》 2 0 0 9国庆
思想 性
艺术 性
辩证关 系
中 图分 类号 : J 6 0 5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8 — 3 3 5 9 ( 2 0 1 7 ) 1 1 — 0 0 2 0 — 0 3


作 品 概 述
岁》 《 在爱 国 主义 的旗 帜下》 《 盛世 中国》 《 和平颂 》 《 向崇
歌 唱 家 谭 晶 以 别 具 心 裁 的 形 式 和 地 点 为祖 国祝 寿 . 为共 和国献 上这份厚 重 的彩礼 。2 0 0 9年 8月 2 2 日, 歌
境和 情愫 表 现 得淋 漓 尽致 , 入 木 分 , 将 政 治性 , 音 乐
性 , 艺术性 和诗 词言语 完美 融 为一 炉 , 绽 放 出强烈 的艺 术 表现力 。值得特 别一提是 , 第二段 副歌部 分采用 了调 式 交替 的发 展手法 , 其 中连续 使用 了三个旋律 小调 的一
诞 隆重献礼 。继而 , 我 国著名 女青年歌 唱家谭 晶对此 艺 术作 品进行 了尽情诠 释并予 以 了精彩 演绎 。
( 二) 《 祖 国, 你好 》 《 高 天上流 云》 《 山不转 水转 》 等。 其 中有 2 0 0余首作 品在 国内外获 奖 , 他那 优美
字、 “ 多” 字、 “ 地” 字上 , 目的 是 为 了 特 别 强 调 着 三个 字 的 特殊 含 义 , 用 来 表 达 内心 情 有 独 钟 , 血 脉 一 条 根 的 唯 爱
动 听的旋律 能激起你 心潮澎 湃 , 那倾 泻而 出的真情恰 似

词作 家朱海 , 中国著名 电影文艺 策划人 、 撰 稿人 、 诗

天荒地老爱心永恒--浅谈创作歌曲《断桥遗梦》的分析与演唱

天荒地老爱心永恒--浅谈创作歌曲《断桥遗梦》的分析与演唱

天荒地老爱心永恒--浅谈创作歌曲《断桥遗梦》的分析与演唱徐跃【摘要】本文从自身演唱的角度出发,着重从解析歌词文学性与艺术性的角度以及演唱技巧、情感处理方面,浅谈自己对于创作歌曲《断桥遗梦》的理解与研究分析。

《断桥遗梦》自唱响2006年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舞台以来,就一直以极高的受欢迎度流传于民族声乐爱好者之间,它独特的艺术性使得它成为了一首考核声乐人才不可多得的优秀声乐作品,演唱好这首作品对于歌唱者演唱能力具有很大的提升作用,值得广大声乐爱好者学习研究。

因此笔者谨以本文浅谈自己演唱这首作品的一些心得体会。

【期刊名称】《黄河之声》【年(卷),期】2015(000)014【总页数】2页(P75-76)【关键词】歌词的文学性与艺术性;演唱技巧;情感处理【作者】徐跃【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北京 100081【正文语种】中文天荒地老爱心永恒——浅谈创作歌曲《断桥遗梦》的分析与演唱徐跃(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北京 100081)摘要:本文从自身演唱的角度出发,着重从解析歌词文学性与艺术性的角度以及演唱技巧、情感处理方面,浅谈自己对于创作歌曲《断桥遗梦》的理解与研究分析。

《断桥遗梦》自唱响2006年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舞台以来,就一直以极高的受欢迎度流传于民族声乐爱好者之间,它独特的艺术性使得它成为了一首考核声乐人才不可多得的优秀声乐作品,演唱好这首作品对于歌唱者演唱能力具有很大的提升作用,值得广大声乐爱好者学习研究。

因此笔者谨以本文浅谈自己演唱这首作品的一些心得体会。

关键词:歌词的文学性与艺术性;演唱技巧;情感处理一、《断桥遗梦》词、曲分析(一)简介词曲作者及其创作成就曲作者:赵季平,中国著名作曲家,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

赵季平先生的创作体裁范围广泛,包括声乐曲、民族器乐曲、室内乐、交响叙事诗等,值得一提的是,赵季平先生在电影音乐界享有高度的赞誉与评价,是我国目前电影音乐界获奖最多、奖此最高的音乐家。

高中关于音乐的议论文【三篇】

高中关于音乐的议论文【三篇】

高中关于音乐的议论文【三篇】【篇一】音乐让我有很了大的收获。

喝一杯白开水,听着唐磊的丁香花,那优美的旋律,将我陶醉,那不快不慢的歌词,既潮流又有些琅琅上口。

音乐是一种语言的结晶,它比语言更进一步,它是一种风格表现,就如麻吉的口吃伶俐,一分钟唱500个字;像唐磊缓慢地表现其旋律。

音乐以它的新潮、浪漫吸引着我们,是我们对它念念不忘、对明星崇拜。

就这一点,音乐极其深刻地影响了我。

音乐深深地将我的心陶冶。

歌词是音乐必不可少的,歌词也是音乐的"前锋",它的文字表现突出了一首音乐的主题,就像"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歌词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养育之心,儿子对母亲的报答。

歌词是吸引我们的一大亮点。

歌词启发了我,有些歌词讲述人生哲理,使我心潮起伏,让我的人生修养受到了熏陶。

音乐不仅仅只流行音乐,古典音乐也是受人们欢迎的一个种类。

就让我们敞开心思来谈谈这两种音乐的含义。

流行音乐,众所皆知,要让你说出几位流行歌手,就是小菜一碟,因为这些新新人类已经听惯了流行歌曲......我是流行歌曲的忠实听者,电脑里、车里......播放的都是流行歌曲,除了跟上时代,我也从中体会到创作者的良心用苦,为了让我们大饱耳福,尽力开发新的概念,创造流行、再流行的歌曲!流行音乐,一种音乐专家开发音乐境界的成果,换句话说,我们对崇拜的明星,不都是流行音乐的宣传者么?古典音乐,音乐的另一杰作,"杰作",也许在人们看来,根本就是--烂。

我却不这么认为。

古典音乐的好处--让我们了解历史。

古典音乐表现的不但是一种音乐风格,从古典音乐的旋律、歌词之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历史的发展,那么,我们学习历史不仅不会枯燥,还可以走进那悠久的历史,不是吗?音乐不是文字和旋律的合作曲,它还有更深刻的一面,使我们获益匪浅。

音乐影响了我,音乐是我学会了人生哲理、使我丰富了......【篇二】"音乐"这两个看似简单的字眼,其实蕴藏着无穷奥妙,只有有心人才能发现它更深一层的美丽,教我古筝的林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个。

音乐创作论文优秀范文.doc

音乐创作论文优秀范文.doc

音乐创作论文优秀范文音乐创作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其中既有丰富细腻的精神体验,又有充满理性的对音乐素材和各种表现要素的驾驭。

下文是我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音乐创作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音乐创作论文篇1浅论流行音乐的创作摘要:要真正的写好流行音乐,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流行音乐传播者,绝不止这些。

我们必须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理论素质、综合艺术修养水平以及更多的实践等等,才能使我们对流行音乐的认识更深入、更成熟,从而创作起来更艺术、更科学。

关键词:流行音乐;鉴赏;情感;创作;创新流行音乐有很强的吸引力、有很酷的时尚力,有很好的亲和力。

但是,流行音乐其实也是西方一些国家的民族音调,也是创作歌曲、器乐曲的基本音调。

很长的时间里,这些音调并没有形成风潮。

自从"甲壳虫"乐队的四个年轻人登陆美国以来,或者说更早,这种文化形态开始形成,并被人们,特别是被年轻人接受,这种音乐从此开始流行。

流行音乐,自从进入我国以来,给中国乐坛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也带来鲜活以及审美。

西方流派也好,港台风格也好,不但被接受,并且逐步地和中国本土化结合。

中国不但有一大批演唱它的人群,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专业与业余的创作者。

本人因为在专业团体从事音乐创作工作,也可以算是流行音乐的追随者,传播者。

如何写好、传播好流行音乐,如何让这些西方的摇滚乐、爵士乐与民族相结合,如何使它有更多的受众,自然是我们的目标,下面,笔者想在这篇文章里谈谈我的思考:一、鉴赏是写好流行音乐的入门途径专业的创作者也好,业余的创作者也好,要想创作出好的,受人喜欢的流行音乐,就必须学习流行音乐,必须知道什么是流行音乐,流行音乐有哪些种类,有哪些特征,有哪些可以为我所用,有哪些可以进行嫁接或者移植。

有学者很早就提出,流行音乐的演唱、创作要科学化。

怎样才能科学化?当然是要真正理解流行音乐的内涵,真正知道流行音乐的缺憾。

就是说写流行音乐的人,要了解各种流派,要重视乐理知识、要熟知演唱方法,要重视音乐欣赏、重视键盘乐器的学习等等。

歌曲《多情的土地》艺术特色论文

歌曲《多情的土地》艺术特色论文

歌曲《多情的土地》艺术特色论文摘要:唱歌要感动听众,首先是要使自己处于兴奋而又激动的状态中。

“真真假假”是艺术表现的特定手法。

“假”是为了表现“艺术的真”,“假”,是表现“真”的艺术技巧。

真入假出而不失为真,才能发挥艺术的真实性和表现的真实性的统一,才能发挥艺术感染的强大作用。

1、创作背景《多情的土地》,施光南作的曲,任志萍作的词,1982年正值中国兴起了第一次出国热潮.当时中国正处于一个百废待兴的时期.很多人因为看不出今后国家的发展到底会如何.因此很多人都想到国外去有的人甚至觉得只要到国外就是扫大街也比在国内呆着强.当时任志萍在日本亲戚回国探亲时看到中国当时的物质还很匮乏,人们的生活并不是很富裕,于是亲戚们都劝他出国深造.到日本区发展,到日本的话不管怎样肯定比国内生活得好。

到底是出国还是不出国任志萍反复琢磨了一阵但最终他还是决定不出国留在自己土生土长的地方,在中国尽管这里并不是很富裕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如果要自己离开这片土地的话心里会觉得非常难过.因为只有在这里任志萍才觉得是在自己的家里觉得亲切更重要的是自从自己被打成右派直到1976年摘掉帽子再到1978年真正平反有了正式的身份后正是干事业的时候而且国内的形势也越来越好了。

他心里憋着一股劲坚信中国今后一定会好起来的.有感于这种情况他觉得一肚子的话要说有种一吐为快的冲动于是拿起笔来写下了这首《多情的土地》.完稿后任志萍直接把歌词寄给了作曲家施光南,不久歌曲获奖消息传来《多情的土地》在获奖歌曲中排在第三名。

上世纪80年代非常流行。

关牧村唱过,杨洪基唱过,佟铁鑫唱过,大学时,和校合唱队的队员一起,我也唱过。

合唱时,那伴奏的厚重、领唱的深情、合唱的排山倒海,至今还埋在心底。

忘不了,是因为,这歌词里的土地,多情;我们歌唱这土地的人,情也浓。

眼下这样全民娱乐的时代,说《多情的土地》这样歌颂祖国的正统歌曲,似乎颇有点不合时宜。

不过,前两天和一位外教闲聊中间的一段插曲,却让我真切体味到,这种对祖祖辈辈生活着土地的深情,并没有像出了车站的列车,走了,远了,没了。

歌词开头的幸福话题的作文

歌词开头的幸福话题的作文

歌词开头的幸福话题的作文一、命题作文。

解析: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

歌词往往会用各种生动的比喻来描述幸福,这个题目就要求学生以歌词般的创意来补全题目,然后展开关于幸福的论述。

例如,“幸福就像花儿一样”,就可以从幸福如同花朵绽放时的美丽、短暂却绚烂等方面进行描写,像花朵需要阳光雨露的滋养一样,幸福也需要人们用心去感受和珍惜身边的事物来获取。

在写作时,可以先从歌词中汲取灵感,比如一些流行歌曲歌词里会有“幸福是你眼睛笑起来的美丽”之类的表述,然后围绕自己补全的题目构建文章结构。

可以写记叙文,讲述自己感受到幸福如同所补全内容的经历;也可以写议论文,阐述幸福和所填内容之间的相似性以及背后的哲理。

二、材料作文。

题目:阅读下面的歌词片段,根据要求作文。

“我要稳稳的幸福,能抵挡末日的残酷,在不安的深夜,能有个归宿。

我要稳稳的幸福,能用双手去碰触,每次伸手入怀中,有你的温度。

”解析:这是一个材料作文,要求根据给出的歌词片段进行创作。

这段歌词把幸福描述为“稳稳的”,并且通过具体的情境(抵挡末日残酷、深夜有归宿、能伸手碰触、怀中的温度)来诠释这种幸福。

在写作时,可以从歌词中提炼出幸福的内涵,如稳定、安全感等。

如果写记叙文,可以讲述自己追求或拥有这种“稳稳的幸福”的故事,例如在生活遇到困难的时候,家庭给予的稳定支持就像歌词中的幸福一样。

写议论文的话,可以围绕“稳稳的幸福是现代社会人们的心理需求”这一论点展开论述,通过列举现代人在快节奏、充满变化的生活中对稳定幸福的渴望,以及这种幸福对人们身心健康、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论证。

三、话题作文。

题目:以“幸福在歌声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解析:这是一个话题作文,围绕“幸福在歌声中”展开。

学生需要思考歌声与幸福的关系。

可以是某首歌的歌词唱出了幸福的真谛,也可以是唱歌这个行为本身带来了幸福的感受。

在写作记叙文时,可以讲述自己听到某首歌而感受到幸福的故事,比如回忆童年时听到的一首儿歌,每次听到就仿佛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那种充满童真的幸福就被歌声唤起。

歌曲《赛吾里麦》的创作分析

歌曲《赛吾里麦》的创作分析

歌曲《赛吾里麦》的创作分析摘要:爱情歌曲是哈萨克族民歌中最具闪光的一部分。

《美丽的姑娘》、《可爱的一朵玫瑰花》、《赛吾里麦》等等,都是人们较熟悉的哈萨克民歌。

《赛吾里麦》作为一首哈萨克民歌,在歌词、旋律、节奏、等方面表现了极为细腻的情感,深刻地表达了新疆青年在暗恋中所经历过的一切快乐时光以及对爱人的思念,本文将从极具民族特色的哈萨克族民歌着手,从歌曲《赛吾里麦》的歌词、旋律、节奏、伴奏、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对此歌曲的研究与分析,以及近段时间大量资料的查阅,顺利完成此论文,为以后该作品的学习者提供一点点帮助。

关键词:创作;赛吾里麦;一、《赛吾里麦》的词曲分析歌曲《赛吾里麦》这首抒情性歌曲是典型的哈萨克爱情歌曲,歌词中“赛吾里麦”是哈萨克族语言,同时作为歌曲的名字有着明显的哈萨克族民歌的特点。

作品《赛吾里麦》的歌词短小、精炼,与旋律的起伏;哈萨克族中常用的3/4拍子;等音乐基本要素完美融合在一起,将整首歌曲中,哈萨克族青年回忆在暗恋中所有经历过的美好时光,以及对爱人的深深地思念,表现得淋漓尽致。

《赛吾里麦》这首作品是降E大调,降Xi(7)音、Mi(3)音、La(6)音,有着哈萨克族传统民族歌曲的调式风格。

哈薩克民歌的节拍拍子可谓是“丰富多彩”尽显中国少数民族民歌风采,常用的拍子2/4、3/4、4/4、3/8等等,歌曲《赛吾里麦》用的便是哈萨克民歌中常用的单拍子,3/4拍子。

整个歌曲的旋律线条的速度是稍慢的,从前奏开始部分第一小节,第二小节中可以看出,作品是由中弱开始,第一小节利用降E大调的一级和弦,六级和弦,七级和弦,三组和弦琶音带出作品,前奏的前半部分,轻柔、缓慢的感觉,充满着哈萨克族民歌的色彩。

紧接着,第二小节由降E大调一级主和弦稳定歌曲调性,递进到第三小节,此时,出现强弱标记符号“f”,歌曲的前奏情绪渐渐加强,这时伴奏演奏者应注意歌曲情绪的加强。

而后进行到六级和弦过度到第四小节二级和弦,再进行到第六小节属和弦,曲式结构和弦进行是开放性复式进行,再次巩固歌曲降E大调调性。

论文:艺术歌曲《玫瑰三愿》艺术特征

论文:艺术歌曲《玫瑰三愿》艺术特征

浅析艺术歌曲《玫瑰三愿》的艺术特征摘要: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在二十世纪上半叶迎来了春天,同时也体现了当代作曲家们的创作风格。

由黄自创作的歌曲《玫瑰三愿》是该时期的产物,是中华文明历史长河的见证,本文将主要从《玫瑰三愿》的艺术特征和演唱风格来论述本首歌曲的特点,共分三部分。

在详细阐述歌曲创作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对作品进行详细地分析,从而论述了该曲的艺术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了歌曲在演唱风格的处理方法。

以期达到对本首歌曲的透彻解析,对中国艺术歌曲风格有一定的把握。

关键词:演唱风格;艺术特征;旋律一、歌曲简介(一)《玫瑰三愿》创作背景1932年淞沪之战停战之后,中国元气大伤,上海沦陷。

著名词人龙沐勋(龙七)。

在上海音乐专科学校任教时,看到音专校园内玫瑰花的凋零凄惨而又落寞,心生怜爱,又因有感于淞沪抗战停止后国内一派缭乱孤寂的景象,便借自然界之物,直抒胸臆以寄感慨写下了《玫瑰三愿》。

黄自回国后对祖国没落也悲痛万分,看到这首诗歌后产生强烈的共鸣,把西方的作曲手法和中国诗词相结合为它插上了音乐的翅膀,创作成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

黄自的创作是中国艺术歌曲的启蒙阶段,他并没有脱离西方音乐思想的束缚,但是其中也不乏对民族音乐的探讨和创新。

(二)《玫瑰三愿》歌词意境《玫瑰三愿》是一首短小精炼的诗词,全诗词共分为两节采用拟人手法形象的描写了玫瑰花犹如一个瘦弱微小无力的女子,不畏命运的屈服,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和憧憬。

第一小节是由一句诗词反复两遍后所得,短短的一句诗歌却被分成了三个小短句。

玫瑰花/玫瑰花/烂开在碧栏杆下/这样就使得这句诗词充满了述说性和感叹的意味。

他在述说玫瑰花的美好处境和它的活泼自由。

这点在诗中“烂”字就可以看出,我们可以理解成玫瑰花,灿烂的开放在绿色的栏杆里,是多么的自由、欢快与惬意。

诗词的第二段是在第一段做了铺垫后展开的,写了玫瑰花的三个愿望。

三个愿望构成了排比句,“我愿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我愿那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我愿那红颜长好不凋谢/”逼真的表达了玫瑰花的迫切渴望与苦苦的哀求。

初中议论文作文:杰伦、挺你到底【自创的歌词】

初中议论文作文:杰伦、挺你到底【自创的歌词】

杰伦、挺你到底【自创的歌词】每天都会哼着你的歌每天都会听见有人骂你虚伪我只是想说你们这些人不就是看他那么红想嫉妒他吗我不明白为什么必须要用这种极端方式虽然我没权利阻止你们讨厌谁但你们有时候确实做得太过分既然你们这样说那有种就做到杰伦那样吊啊唉对于这种人我不想说太多因为那会浪费我很多笔墨别人都说人红是非多杰伦你要开心你的杰迷会一直挺你一直爱你还有喜欢杰伦的人们请留给他一点可以自由自在的个人空间让他有自己的生活爱他请尊重他他也是个人他不是超人就算是个超人也不是无所不能让他歇一歇吧也许会觉得好一些(再说超人也是人啊)………哎对了还有那些幼稚的狗仔队我不明白你们到底想怎样(听说你蛮猖啊~~)不就是为了赚点钱吗那也不可以不可以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可以说你们真的很强整天没事找事还不知不觉就会拍到自以为伟大的东西好啊既然这样你们可以去做间谍呃(整天偷鸡摸狗你糊弄谁呢你)J A Y 这么独特的名字J A Y 这么温暖的男子J A Y 你真的很有实力你身后那么多兄弟看的出你超讲义气杰伦虽然我还小可是我的梦想很大很大我要向你这样会唱歌还会钢琴曲我要向方文山那样会作词还有作曲我要向雪糕那样会跳好多的舞我要向杜国璋那样会最帅最帅的造型虽然说起来会很不现实但是我一定一定会尽力的(不过、那时什么时候)……。

.爱他请尊重他杰伦我相信你要的不是什么所谓名誉你只是想实展你自己的实力杰伦不知道我说的这些话你们会挺我吗我知道我和你的距离很遥远可是每一次听到你的音乐都会让我再一次爱上这个独特的男子杰迷们我们不要做一群嗜血的蚂蚁爱杰伦的人们留给他一点自己的空间吧让他找到正常的生活爱他请尊重他爱他请尊重他爱他请尊重他…(杰伦要记得、你的杰迷会一直挺你到底)。

徐景新艺术歌曲的创作

徐景新艺术歌曲的创作

徐景新艺术歌曲的创作关于《徐景新艺术歌曲的创作》,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篇文章目录导航:【题目】徐景新音乐作品探析【第一章】徐景新艺术歌曲的创作【第二章】歌曲《飞天》的音乐分析【第三章】《飞天》音乐歌曲的演唱分析【参考文献】艺术歌曲《飞天》的特点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前言中国的艺术文化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枚瑰宝,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文化的积淀下,我国音乐作品数量之多、内容之广、体裁之丰富都令人叹服。

在德奥艺术歌曲的影响下,中国艺术歌曲逐渐发展起来,我国源远流长的音乐艺术文化中拥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选择该论题作为我研究生的论文写作,首先是我对徐景新创作的歌曲的喜爱,在研究生期间,学习演唱了徐景新的几首作品,最开始便是从艺术歌曲《飞天》的学习演唱开始,该首作品由陈克作词,徐景新作曲,具有很美的诗画语言,曲调优美动听,歌词句句押韵,伴奏旋律虚无缥缈,把人带入一种仙境,仿佛置身敦煌,自己便是那画中的仙女一般,深深地被这首作品的艺术魅力所折服;其次,在研究生期间的音乐会中,就把该作品列入演唱曲目之一,选择这首作品的灵感,来自于笔者对作品本身的理解、领悟和演唱表现研究。

作为一名声乐专业的研究生,我对徐景新艺术歌曲充满好奇心。

触发了我深入学习的研究之心,把立足点放在声乐表演者身上,对提高对作品演唱的艺术表力的感染力。

此论文通过研究作曲家徐景新先生创作艺术歌曲的背景、风格、特点和作品《飞天》的特点、演唱分析,以及演唱者如何更好的去演绎作品本身和歌者情感的表达。

作为声乐专业研究生,通过自身的学习,从语言、情感、声音、风格等多方面进行阐述,再通过音乐会、演出和比赛对该作品的实践体会,做一些总结和研究,使自己在声乐学习的道路上,演唱水平有所提高,对歌曲的感悟及情感表达更深入人心。

第一章徐景新艺术歌曲的创作。

第一节作曲家简介及创作背景。

一、作曲家简介。

徐景新,上海奉贤县人,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

历任上海电影制片厂作曲,上海电影乐团团长,艺术总监,国家一级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音乐学会副会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追忆的不是远方的恋人,而是那时的自己1117111016 李唯11级法学2班
五月天里有一句歌词:“七岁那一年抓住那只蝉以为能抓住夏天,十七岁的那年吻过他的脸就以为和他能永远。

”当然,我并不是在追忆童年,也不是在赞颂爱情,很多歌词和诗句都会用年岁、月份、四季来描绘一幅画面,给人以一种时光变迁,岁月交替的空间感,这样很美,很文艺。

但我想说的并不是这些,老师您曾说过:“如果实在没东西写,可以将歌词、诗歌的立意转移到对政治、时局的讽刺或歌颂上。

”也确实很多诗人,在混乱的时局里,在自己人生旅途迷茫的时候,都会用诗句作为诉说自己心头苦闷的工具,抨击社会,抨击人与人之间的不公正,与此同时,政治便与作为文学的诗歌染上了边。

譬如从屈原以香草、美人喻君王,排解愁苦,到文革时期郭沫若以《女神》为代表歌颂时代。

我并不觉得以这样形式诞生的诗歌有错误,但我认为,这样的诗歌已然不是纯正的诗歌了,虽然其描述的对象似乎抽离了一般生活中的花花草草、人鱼鸟兽,一步登天的开始描绘国家、社会、制度等等,但作为一名大学生读者,或许这样的诗歌并不会吸引我,不会惹得我感慨万千。

我认为,我们写诗歌、歌词,是为了怀念所描述的那种感觉,是为了让自己感受到在我们所描绘的诗歌中的意境。

“七岁那一年抓住那只蝉以为能抓住夏天。

”词人在作词的时候必然也在怀念他七岁的童年,换句话说,词人希望回到七岁的时光,词人怀念七岁的自己和七岁时所经历的一切;“十七岁的那年吻过他的脸就以为和他能永远。

”词中那十七岁时的爱人只是词人所怀念的一部分,词人最怀念的,是十七岁的自己和十七岁时所做的风华正茂、生机勃勃的梦。

同理可推,我觉得毛翰老师您的《我的恋人在远方》亦是在追忆那个因为错失了一段感情时痛苦的年轻的自己,或许是老师与所爱的人谈了一段轰轰烈烈的感情后分开了;也可能是老师只是曾暗恋过她却未曾说出口。

但老师写的作品,每一行词、每一个字、每一段曲调,无不映射出您对这段感情的憧憬,您对那时追逐爱情的自己的无比怀念。

以下是我以自己的理论对诗句所做的理解:
“我的恋人在远方”:是不是也可以换成,那时候深陷于爱情的自己已经离现在的自己很远了呢?
“在一个幽静的小村庄”:那时候的回忆,一直在词人心中的一个僻静的角落,幽静是因为词人不愿打扰它,因为这段回忆充斥着不舍与感伤。

“有一年秋天枫叶红”:从这句开始,我们进入了词人所怀念的意境。

万物凋零的秋天,所呈现的意象却是红色的枫叶,红色的喜庆与秋的萧瑟行程强烈的对比,外加上枫叶与分离
的“分”谐音,这些全都暴露着词人心中的悲凉与无奈。

“她做了别人家的新娘”:她便是词人不愿打扰这个“幽静的小村庄”的原因,但人就是这样,得不到的反而越想要,所以使得自己无法释怀,她做了别人家的新娘,就像枫叶强强在秋天变红一样,无可奈何,无法改变。

“从此我怕见天边的月”:月总能勾起人的回忆,因为月有阴晴圆缺,即便盈满,也因为过于明亮而掩盖了周围的星光,更显孤单,词人怕月,更怕孤单。

“怕见流泪的红烛光”:烛光代表洞房花烛夜,代表离自己而去的爱人,在拟人手法下,流泪的红烛光抒发着词人心中的悲苦。

“高山流水天然调,如今都僵在琴弦上”:高山流水都是自然之物,词人自己无法移走高山,无法使水倒流,一方面表现出自己的渺小;另一方面,通过下句的“僵在琴弦上”,来表达因为爱人离开自己后似乎时间都静止了,细小的琴弦做出的对比,再次证明了诗人的忧伤。

“也曾让鸽子捎过信”:鸽子象征着爱人的信息,也承载了诗人对爱人的不舍,就像这首词一样,都是为了表达自己对爱人的思念而存在的物,也再次深化了分离后词人对爱人的不舍与感伤。

“问起过那束夜来香”:夜来香在夜里味道更加浓郁,也预示着词人在夜里对爱人的思念更加深刻,因为孤单,只能问那束两人曾经都喜爱的夜来香花,显示出词人的悲苦。

“夜来香至今无消息,鸽子也不知流落何方”:夜来香不可能回答词人的问题,词人也不知道恋人去了何方,更不可能让鸽子到达,词人明知如此却依然这么做,从词人的无奈之举中,我们看到的只有悲伤。

每一句歌词都是词人当时悲伤时的真实写照,但是词人在作词时毕竟也物是人非了,心态亦是淡然了,但词人依旧以此为素材,依旧极力还原、甚至夸张自己当时的苦痛又是为什么呢?因为惋惜那个逝去的爱人吗,我认为经历多年风雨后心态淡然的词人不会这么做;因为要讽喻当时的时代吗?我也不这么认为,如果词人把歌词强加上对政治的见解,或许诗句自己也会悲伤吧;或许词人只是有点儿怀念那时候的因为一段感情而悲痛万分的自己、那个年轻的为了爱情和自己的梦而追逐奔跑的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