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岭革命旧址观后感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家岭革命旧址观后感
为了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在一个乌云密布的星期天,“五会”作文的老师带我们来到了承载着历史的杨家岭旧址游学。
一进门,我们先参观了中央大礼堂。
据导游讲,这是1940年建造而成的,外面是西式风格,而里面则是中式风格。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窑洞。
进入中央大礼堂后,我们会看到毛主席亲笔所写的四个大字——同心同德。
在主席台上还有六面红旗,代表着前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圆满成功,主席台上还放着五把椅子,是当时开会时重要人物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坐过的。
两侧墙上还有六个“V”型架子,代表着中国最终走向胜利的意思。
24面红旗代表着党成立24年经历的风风雨雨,就这样,中央大礼堂就参观结束了。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毛泽东旧居。
1938年11月毛泽东从凤凰山搬到这里,从1938年11月~1943年10月,毛泽东在杨家岭居住了五年之久。
在此期间,他领导了延安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制定了度过抗日难关的十大政策,写了《青年运动的方向》《纪念白求恩》《新民主主义论》《整顿党的作风》等著作。
在接见中央党校学员时指出,延安窑洞里有马克思主义,强调了学习革命的重要性。
为了克服物质困难,他以身作则,开垦荒地,自力更生,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时间过的真快,到了和杨家岭说再见的时候了,再见了,美丽的杨家岭革命旧址,我还会再来看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