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级-国际商法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国际商法 教学大纲

国际商法 教学大纲

国际商法教学大纲国际商法教学大纲一、引言国际商法是指涉及不同国家之间的商业交易和争议解决的法律体系。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国际商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教学大纲旨在介绍国际商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实践,并探讨其在国际商业领域的应用。

二、国际商法的基本原则1. 合同自由原则合同自由原则是国际商法的基石。

它强调当事人在商业交易中的自主权,即当事人可以自由选择合同对象、条款和适用法律。

然而,合同自由原则也受到国家法律和国际公序法的限制。

2. 公平交易原则公平交易原则是国际商法的核心价值观。

它要求当事人在商业交易中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不得采取欺诈、垄断或其他不正当手段。

公平交易原则的遵守有助于维护国际商业秩序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3. 国际合理期望原则国际合理期望原则是国际商法的重要原则之一。

它要求当事人在商业交易中应合理预期对方的行为,并根据这种预期进行合理的商业决策。

国际合理期望原则有助于减少商业争议和解决纠纷。

三、国际商法的主要内容1. 国际贸易法国际贸易法是国际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涉及国际货物买卖、国际货物运输、国际支付和国际仲裁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国际贸易法的学习有助于了解国际贸易的法律框架和规则,从而提升国际商务活动的效率和可靠性。

2. 国际投资法国际投资法是国际商法的重要领域之一。

它涉及外国投资者与国家之间的投资保护和争端解决问题。

学习国际投资法有助于了解国际投资的法律环境和保护机制,从而促进跨国投资的发展和合作。

3. 国际知识产权法国际知识产权法是国际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涉及知识产权的保护、转让和争议解决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学习国际知识产权法有助于了解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体系和规则,从而促进创新和知识产权的价值实现。

四、国际商法的实践应用1. 跨国公司的国际商法合规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商业活动时,需要遵守各国的法律法规和国际商法的规定。

学习国际商法有助于跨国公司制定合规政策和管理风险,确保其在国际商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国际商法》教学大纲

《国际商法》教学大纲

《国际商法》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国际商法英文译名: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Law计划学时:32学时课程类型:必修课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地位、作用和任务本课程介绍国际商法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从事国际商事活动法律实务的操作能力。

本课程与其他相关专业课程具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安排在高年级学习。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国际商法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培养学生运用国际商法理论知识分析有关国际商事活动及国际商事活动中发生的问题和纠纷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正确理解国际商法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国际上普遍适用的国际商法公约、国际惯例等,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相关知识正确地分析相关案例。

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与其他相关课程,如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的专业知识相结合,以便于理解和掌握,并做到融汇贯通。

学习本课程,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尝试并逐渐掌握运用国际商法理论、知识分析和处理国际商事活动中的法律实务问题。

三、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四、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部分章节运用案例分析进行教学。

同时,根据学时特点,适当进行讨论课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试,成绩由两部分组成:1、平时成绩:依据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及纪律情况打分,占20%2、期末考试成绩:采取闭卷笔试方式,占80%教学大纲内容(一)绪论掌握国际商法的概念和范围;掌握西方国家两个主要法律体系的特点以及国际商法的渊源。

了解国际商法的产生和发展,1、国际商法的概念和范围2、西方国家两个主要法律体系的形成及其特点3、国际商法的渊源(二)商事组织法掌握国际商事组织的三种主要形式及规范商事组织的重要性;重点掌握公司的设立、组织、经营等有关知识;掌握我国外商投资企业法的有关规定。

了解合伙的法律特征、合伙的成立、合伙的内外部关系、合伙的解散和清算等。

1、公司2、合伙3、我国的外商投资企业(三)商事代理法掌握代理的定义、代理的产生、代理的终止;掌握被代理人与代理人之间、被代理人及代理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关系。

国际商法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商法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商法》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8110103课程名称:国际商法课程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Law课程所属单位(院(系)、教研室):经贸管理学院课程面向专业:市场营销、国际贸易课程类型:选修课先修课程:法学基础、经济法学分:1.5总学时:32 (其中理论学时:32 实验学时:0 )二、课程性质与目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化,经济发展知识化,国际商务电子化的特点,使得国际商法在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通过学习,要求掌握国际商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有关的法律问题。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一)国际商法导论1、教学内容:(1)国际商法概论大纲(2)西方两大法系2、教学要求:了解和掌握国际商法的基本概念、调整对象及其渊源、两大法系的特点。

3、教学重点和难点:国际商法的基本概念、调整对象及其渊源、两大法系的特点。

(二)合同法1、教学内容:(1)合同法概述(2)合同的成立(3)合同的履行(4)合同的消灭2、教学要求:了解和掌握:合同成立的必要条件,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则与违约的形式,违约的法律后果与补救办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大陆法与英美法对要约与承诺的不同法律规定。

(三)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法1、教学内容:(1)概述(2)国际贸易术语(3)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成立(4)卖方与买方的义务(5)违约补救办法(6)货物所有权与风险的转移2、教学要求: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术语中三个最常用的贸易术语的基本内容,买卖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对违反货物买卖合同的补救办法,货物所有权与风险是如何转移的,中国外贸实践中有关实盘与虚盘的规定。

3、教学重点和难点:国际贸易术语中三个最常用的贸易术语的基本内容,卖方的权利担保义务,中国外贸实践中有关实盘与虚盘的规定。

(四)产品责任法1、教学内容:(1)概述(2)美国的产品责任法(3)中国的产品责任法(4)其他国家的产品责任法(5)关于产品责任法律适用的国际公约2、教学要求:了解和掌握:产品责任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美国产品责任法的三个理论,中国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

国际商法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商法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商法》课程教学大纲执笔人:张颖颖审核人:许玲编撰日期:2008年2月一、课程概述(前言)国际商法是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法律事务专业的职业技术选修课,属于 A 类(纯理论)课程, 4 学分,计划学时72 学时。

国际商法是调整跨越国界的商事关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它所调整的商事关系不仅包括国家之间、国际组识之间的商事关系,而且还包括不同国家的公司、企业、个人之间的商事关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我国的涉外经济和国际贸易活动必将更加活跃,并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国际商事方面的法律和法规。

国际商法课程是在专业基础课和其他专业课之后开出的一门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员掌握基本商事法律、法规,并利用好这一工具,更好地从事对外经济与贸易活动,保护我国的经济利益,维护我国的正当权益。

二、教学内容描述第一章国际商法导论[ 教学目标与要求]1、掌握国际商法的基本含义2、掌握国际商法的渊源3、了解国际商法的历史沿革4、熟悉国际商法的基本原则[ 重点名词]1、国际商法 2 、大陆法系 3 、英美法系[ 重点问题]1、国际商法的渊源。

2、资本主义国家两大法系的区别。

3、国际商法的原则第二章国际商事组织法[ 教学目标与要求]1、掌握公司的基本法律制度:公司概念、特征、类型;公司的设立、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公司资本;公司治理结构。

2、了解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的相关法律制度。

[ 重点名词]1、公司 2 、公司法 3 、公司合并 4 、公司解散 5 、无限公司6、有限责任公司7 、两合公司8 、股份有限公司[ 重点问题]1、简述公司的特征和种类。

2、简述公司的成立条件以及两种成立方式的程序。

3、三种公司资本制度的概念以及资本三原则。

4、公司债券和股票的区别。

5、简述公司治理结构。

6、简述公司合并的种类和后果。

7、简述公司解散与清算程序。

《国际商法》教学大纲

《国际商法》教学大纲

一、编写说明《国际商法》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高级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法律课程,《国际商法》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有关国际商事法律的基本知识,增强法律观念,为毕业后从事对外经济贸易工作,签订课外经济合同和外处理课外经济争议打下法律基础。

《国际商法》课程共包括七章:第一章导论,第二章合同法,第三章买卖法,第四章产品责任法,第五章代理法,第六章商事组织法,第五章票据法。

其中合同法是本课程的重点。

因为在课外经济活动中,合同是基本的法律文件,订好合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至于“导论”一章,则是为以前没有系统学习过法学概论和法制史课程的国际经贸专业的学生特设的,以使学生从中学到一些与国际商法关系密切的法制史基础知识。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案例讨论或模拟裁庭或模拟法律。

其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法律基本原理基础上,懂得如何将所学的法律原理用来解决实际商务纠纷。

本课程的先行课是《国际贸易》、《国际贸易与实务》、《国际金融》等,学生应在修完上国际经贸易的课程的基础上,才进入本课程的学习。

本课程授课时数为54学时。

(每周3课时,18周)本教学大纲由国际贸易学贾海基教授担任主编,经贸学院国际贸易系进行审稿讨论。

希望今后在使用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并根据形势的发展,在适当时候对教学大纲的内容做必要的调整和修改。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教学目的和要求]明确资产阶段法律的阶级本质:了解资本主义国家法律的主要结构,特点及历史发展;掌握资本主义国家大陆法系与英美法学的主要区别。

[教学重点]阐明英美法和大陆法的渊源及其特点。

[教学内容]第一节国际商法的概念及渊源一、国际商法的概念国际商法是调整国际商事交易的商事组织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二、国际商法的渊源国际商法有两个渊源:一是国际条约;二是国际贸易惯例。

第二节资本主义国家两个主要法律体系的形成及其特点.一、大陆法系1.大陆法的地区分布状况大陆法系的国家主要包括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等欧洲国家,整个拉丁美洲,非洲的一部分,日本,土耳其等亚洲国家,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和加拿大的魁北克省等地区。

《国际商法》教学大纲

《国际商法》教学大纲

《国际商法》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国际商法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课程学分:_____学分课程总学时:_____学时授课对象:_____专业学生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际商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法律体系,掌握国际商事交易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及解决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国际商法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国际商务活动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国际商法的渊源、发展历程和主要法律体系。

(2)掌握国际商事主体法、合同法、国际货物买卖法、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法、国际产品责任法、国际知识产权法、国际商事仲裁法等核心内容。

2、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国际商法的基本原理和规则,分析国际商事交易中的法律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具备起草和审查国际商事合同的能力,防范法律风险。

(3)能够参与国际商事仲裁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增强遵守国际商法的自觉性。

(2)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的商务环境。

三、课程内容(一)国际商法概述1、国际商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和范围2、国际商法的渊源3、国际商法与相邻法律部门的关系4、国际商法的历史发展(二)国际商事主体法1、商事组织的基本形式(1)个人独资企业(2)合伙企业(3)公司2、各国商事组织法的比较3、国际商事代理(三)合同法1、合同的概念、特征和分类2、合同的成立(1)要约与承诺(2)对价与约因3、合同的效力(1)合同的有效要件(2)合同的无效与可撤销4、合同的履行(1)履行的原则和规则(2)违约及其救济方法5、合同的变更、转让和终止(四)国际货物买卖法1、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概念和特征2、《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1)公约的适用范围(2)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3)违约及救济措施3、国际货物买卖中的风险转移(五)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法1、国际货物运输法(1)海上货物运输法(2)铁路货物运输法(3)航空货物运输法(4)国际货物多式联运法2、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法(1)保险合同的订立与履行(2)保险险别(3)保险责任的起讫(六)国际产品责任法1、产品责任的概念和特征2、各国产品责任法的比较3、产品责任的国际统一立法(七)国际知识产权法1、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1)专利法(2)商标法(3)著作权法2、国际技术转让法(八)国际商事仲裁法1、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和特点2、国际商事仲裁机构3、国际商事仲裁协议4、国际商事仲裁程序5、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系统讲解,使学生掌握国际商法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体系。

《国际商法》教学大纲

《国际商法》教学大纲

《国际商法》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国际商法总学时:42学分:3开设专业:开课教研室:开课系: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2.课程任务:本课程介绍国际商法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从事国际商事活动法律实务的操作能力。

本课程与其他相关专业课程具有密切的联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国际商法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国际商事活动的法律规定,培养学生熟练运用国际商法理论、知识处理有关国际商事活动及国际商事活动中发生的问题和纠纷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国际商法概述第二节西方两大法系概述※第二章国际商事组织法第一节商事组织法概述第二节个人独资企业※第三节合伙企业法律制度※第四节公司法※实验:模拟公司设立流程第三章商事代理法第一节代理法概述第二节代理权的产生与代理关系的终止※第三节无权代理与特殊代理※第四节代理的内部与外部法律关系※第五节中国的外贸代理制度实验:外贸代理权的申请与取得第四章国际商事合同法第一节合同法概述第二节合同的成立与生效※第三节合同的履行※第四节合同的变更、转让和终止※第五节合同的违约责任与救济※实验一:合同条款的制定实验二:模拟合同纠纷当事人进行辩论第五章产品责任法第一节产品责任法概述第二节美国的产品责任法※第三节关于产品责任的国际公约中国的产品责任法※实验:产品责任的确认第六章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法第一节知识产权法概述第二节专利法第三节商标法第四节著作权法第五节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实验一:模拟专利侵权各方当事人辩论实验二:模拟商标侵权各方当事人辩论实验三:到法院旁听相关法律纠纷庭审第七章票据法第一节票据概述第二节票据关系、票据行为与票据权利※第三节汇票、本票和支票第四节国际支付方式实验一:模拟票据纠纷当事人辩论实验二:到法院旁听相关法律纠纷庭审第八章国际商事争议的解决第一节国际商事争议第二节国际商事仲裁※第三节国际商事诉讼※实验:模拟国际仲裁程序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本课程以讲授国际商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为核心内容,强调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结合,在把握理论知识的系统性的同时,着重课堂教学中采用了精讲、案例、讨论、观摩、辩论等多种教学形式,将课程教学延伸到实践环节之中。

《国际商法》教学大纲

《国际商法》教学大纲

《国际商法》教学大纲第一部分:教学要求一、授课对象:经济类专业的本科、专科学生二、先修后续课程:本课程涉及国际商事交易的很多方面,知识范围广泛。

一方面,国际商法作为法律体系的一部分,它包含着法的一般特征和原理,尤其是它与民法、经济法的一些基本原理十分相似,因此,要求学生在学完《法学概论》、《经济法》后方可修此课。

另一方面,《国际商法》是对国际商事交易的规范,因此要求学生应在修完《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货物运输》、《国际结算》、《保险》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学习。

三、学时学分的分配(1)学分:3学分(2)学时分配:教学内容教学时数第一章导论 3第二章国际商事组织法 3第三章合同法10第四章国际货物买卖法 6第五章产品责任法 6第六章代理法 4第七章票据法10第八章国际上海上、铁路、航空货物运输法10第九章海上保险法 2第十章国际电子商业法自学第十一章国际商事争端的解决自学总计54第二部分:教学内容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是通过《国际商法》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培养,让学生初步掌握有关国际商事法律的基本知识,增强法律观念,为毕业后从事对外经济贸易工作,签订各种国际商事合同打下法律基础。

基本要求如下:本课程适用于经济类各专业的学生。

要求学生在系统学习本课程的基础上,掌握国际商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重视理论实际;结合国际经贸实务进行学习,以增强感性认识,同时提高学生将来在国际商事交往中,站在法律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思路上要求学生:首先,应全面系统地学习各章节的内容,记忆应当掌握的基本概念、名词,深入理解基本理论,弄清其内涵。

其次,采取综合与比较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注意各章之间的联系,区分相近概念和相似问题。

再次,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重点,有目的的地深入学习重点章节,并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二、讲授内容★掌握,▲理解。

第一章导论教学要求:了解资本主义国家法律的主要结构、特点历史发展;掌握资本主义国家两大法系的主要区别。

《国际商法》教学大纲(两篇)

《国际商法》教学大纲(两篇)

引言概述:国际商法是指涉及跨国商业交易、合同法律关系、国际商事纠纷解决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和实践。

本文将对《国际商法》课程进行教学大纲的制定,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国际商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实践,培养学生在国际商务领域的法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正文内容:一、国际商法的基本概念与发展1.国际商法的定义与范畴a.国际商法的定义与内涵b.国际商法的适用范围与对象2.国际商法的历史与发展a.国际商法的起源与演变b.国际商法与国际经济的关系二、国际商法的主要原则和规则1.国际商法的主要原则a.自由自治原则b.诚实信用原则c.平等待遇原则2.国际商法的主要规则a.合同的形成与效力规则b.合同的履行与违约规则c.法律制裁与争议解决规则三、国际商事合同的要素和特点1.国际商事合同的要素a.合同的当事人及其主体资格要求b.合同的客体与内容要求c.合同的形式与效力要求2.国际商事合同的特点a.合同的国际性与跨境性特点b.合同的灵活性与多样性特点c.合同的风险与监管特点四、国际商事争议解决机制与实践1.国际商事争议解决机制a.仲裁制度与实践b.诉讼制度与实践c.调解与争议解决规则2.国际商事争议解决实践案例分析a.仲裁案例分析b.诉讼案例分析c.调解案例分析五、国际商法的发展与前景展望1.国际商法的发展趋势a.国际商法与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b.国际商法与国际投资的发展趋势2.国际商法的前景展望a.国际商法应对全球化挑战的策略b.国际商法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结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国际商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实践,培养国际商务领域的法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本课程还将使学生对国际商法发展趋势与前景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并为他们未来从事跨国商务和法律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国际商法教学大纲引言:国际商法作为商业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指在国际商业交易中适用的法律原则和规则。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商务合作愈发频繁,对于了解和应用国际商法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商法》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735006
【开课对象】:四年制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学分】:3
【总学时】:48
【实践学时】:0
【先修课程】:《国际贸易实务》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
《国际商法》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技术学科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应初步了解国际商法的基本原理,掌握国际商法中合同法和货物买卖法的理论知识,熟悉国际商事活动范围内问题的解决程序和有关法规。

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参与国际商事活动,分析国际商事纠纷,综合处理国际贸易活动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要求
本课程涉及商事组织法、商事代理法、合同法、买卖法、票据法、产品责任法、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与保险等内容。

在教学过程,一方面讲授基础理论知识,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另一方面,通过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案例分析的讲评,使学生处理纠纷能力得到加强。

第一章国际商法概述
本章内容包括国际商法的概念和历史发展,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大法律体系,普通法与英美法的差异,中国的商事法律制度。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国际商法的概念、作用和历史发展。

2、了解资本主义国家两个主要法律体系的形成及其特点。

3、了解中国法律制度。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大陆法法的结构、渊源及其特点;普通法的结构、渊源及其特点。

2、难点:大陆法与英美法的区别。

第二章商事组织法
本章内容包商事组织的概念、合伙企业法和公司法。

合伙企业法包括合伙企业的概念、合伙企业的当事人以及其法律责任、合伙企业对外的法律责任;公司法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律规定。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商事组织的法律形式。

2、理解合伙的概念及其各形式之间的关系。

3、理解公司的概念及其各种形式。

4、掌握采用各种商事组织的条件和策略。

(二)重点、难点
重点:合伙企业法中合伙人的权力和义务;有限公司与股份有限中股东的权力与义务。

难点:公司法关于股东的权力与义务规定;董事会的职权范围。

第三章商事代理法
本章内容包括代理的概念、代理法中的当事人(代理人、被代理人和第三人)的概念和法律责任,代理法中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代理关系与居间、行纪的区别,中国的外贸代理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代理法概念和特点。

2、理解本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关系。

3、理解本人及代理人同第三人的关系。

4、承担特别责任的代理人。

5、我国的代理法与外贸代理制。

(二)重点、难点
重点:代理人的权力与义务;被代理人的权力与义务。

难点:被代理人、代理人同第三人的关系。

第四章合同法
本章内容包括合同的概念和特点,合同中的当事人权力与义务,要约与承诺
的概念和法律责任,合同的履行与违约救济措施,合同的消灭及消灭后的法律责任。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合同的基本概念及其作用,各国相近及不同的法律规范。

2、理解合同成立的条件。

3、掌握合同的履行及违约。

4、了解合同的让与以及为第三人利益签订的合同。

(二)重点、难点
重点:有效合同成立的条件。

难点:违约的责任及救济方法。

第五章买卖法
本章内容包括买卖法概念,买卖法与国际贸易惯例和国际公约的区别,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买卖双方的权力和义务,违约及违约的救济方法。

(一)教学要求
1、了解有关货物买卖的国内立法、国际条约与国际贸易惯例。

2、理解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成立,卖方和买方的义务。

3、掌握对违反买卖合同的补救方法,货物所有权与风险的转移。

(二)重点、难点
重点:要约与承诺的成立条件;买卖双方的权力与义务。

难点:违约的救济方法;货物的所有权和风险转移。

第六章票据法
本章内容包括票据的经济作用,汇票的概念、汇票中当事人的权力和义务,本票的概念和法律责任、支票的概念和法律责任。

(一)教学要求
1、了解票据的产生及其经济作用。

2、掌握汇票概念、法律特点及其使用方式。

3、掌握本票与支票。

(二)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汇票的法律规定与特点,适用条件和策略。

难点:汇票中出票人、受票人、持票人的法律责任。

第七章产品责任法
本章内容包括产品责任法概念、产品责任构成,美国产品责任法的诉讼依据和赔偿原则。

(一)教学要求
1、了解美国的产品责任法。

2、了解欧洲各国的产品责任法。

3、掌握产品责任法的法律适用公约。

(二)重点、难点
重点:美国的产品责任法诉讼依据和赔偿原则。

难点:产品责任法的法律适用公约。

第八章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与保险
本章内容包括:国际海上运输的特点、国际海上保险的特点,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中托运人、收货人、船公司的法律责任,国际海上保险中保险人、被保险人的法律责任。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在国际货物买卖中的重要性。

2、理解海上货物运输公约与我国国内法的区别与联系。

3、掌握海上保险的特点与险别。

(二)重点、难点
重点: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国际法律规范;保险合同当事人的义务与责任,海上保险合同的主要险别。

难点:国际海上保险的基本原则。

第九章商事争议与解决
本章内容包括商事争议的概念、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与特点、国际商事诉讼的概念与特点,国际商事仲裁协议与程序,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国际商事交易中的各种关系。

2、掌握国际商事仲裁、诉讼的法律特点及程序。

3、了解世界主要商事仲裁机构及仲裁规则,理解其适用条件。

(二)重点、难点
重点:国际商事仲裁协议与程序,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

难点:国际商事诉讼管辖权,国际司法协助。

四、学时分配表
五、教材、参考书
1、推荐教材:《国际商法》,屈广清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二版。

2、参考书目:
《国际商法》,陈伟,姜波编,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

六、考核方法
本课程采用笔试(开卷)的考试方式,以百分制计分,其中考试成绩占50%,平时成绩占50%。

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案例讨论及出勤情况综合评定。

七、说明
提高学生商务法律知识和商务案例分析能力是本课程的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学习基本的商务法律知识,理解商务组织法、合同法、买卖法等内容是学习本课程的基础,学会运用理论知识进行法律问题的分析是学习难点。

教学过程应注意以下几点:
1、案例导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注意案例的选择,使案例符合教学要求,同时又有典型代表性。

2、课堂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小组讨论方式,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意案例点评,使学生理解案例分析的要领。

4、本课程大纲按48学时编制,可根据教学进度,调整理论讲授和案例讨论时间分配。

执笔者:答百洋
审核者:赵秀英
完成日期:2010年6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