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联考(11月)试题-人教版高一全册地理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安、连城、泉港、永安、漳平一中,龙海二中”六校联考2015-2016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60分。


北京时间2015年9月29日,美国宇航局公布有关火星的重大发现:火星表面一些陨坑坑壁上观察到的暗色条纹说明火星上存在液态水。

据此回答1~4题。

1.火星是人类迄今所知的与地球最为相似的天体,下列地理事物不属于天体的是()
A.轮廓模糊的星云
B.天空中飘动的云朵
C.太空中的航天飞机
D.行星爆炸瞬间的碎片
2.火星属于()
①类地行星②地月系③银河系④太阳系⑤河外星系⑥总星系
A.①③④⑥
B.②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②③④⑤
3.晴朗的夜晚,用肉眼可见的绝大多数天体是()
A.彗星
B.行星
C.星云
D.恒星
4.火星上的空气非常稀薄,气压只有地球的1%,据此可推测出()
A.火星上不存在生命
B. 火星与太阳的距离大于日地距离
C.火星的质量只有地球的1%
D. 火星昼夜温差大
对地球来说,太阳是最重要的天体。

回答第5-6题。

5. 太阳()
A.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它是宇宙中最大的恒星
B.吸引地球围绕其旋转,构成最低一级天体系统
C.与地球的距离最近时,正值一年中最热的季节
D.辐射能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
6.下列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黑子每 11 年出现一次,与自然灾害的发生密切相关
B.耀斑爆发时,会发射强烈电磁波从而干扰大气电离层
C.是地球上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动力来源
D.释放出高能带电粒子流干扰地球磁场,使全球可见极光
右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由图可知,关于三大行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大行星都属于类地行星
B.②星公转轨道半径最长
C.①星表面温度最高
D.①星比②星离地球更远
8.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
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
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右图为太阳辐射总量随纬度的变化坐标图,读图完成9~10题。

9.关于图中A、B、C三条线所代表的地理含义的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 A.A线—全年 B线—夏半年 C线—冬半年
B.A线—夏半年 B线—冬半年 C线—全年
C.A线—冬半年 B线—夏半年 C线—全年
D.A线—全年 B线—冬半年 C线—夏半年
10.关于B线的解释,正确的是( )
A.辐射总量与纬度呈正相关
B.辐射总量与纬度呈负相关
C.由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赤道出现辐射总量最大值
D.由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20°N附近出现辐射总量最大值
11、下图中的虚线表示物体水平运动的原始方向,实线是其偏转方向,正确的是()
12、下列日期中,北京市的正午太阳高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国庆节、教师节、儿童节、元旦
B.元旦、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
C.元旦、国庆节、教师节、儿童节
D.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元旦
13、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中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 )
读“地球圈层结构的局部图”和“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图层的划分”图,回答14~15题。

14.下列有关上图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在海洋中常常缺失 B.岩石圈的范围是指①②的全部和③的大部分
C.②是软流层 D.①层和②层属于地壳
15.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
A.莫霍界面附近 B.上、下地幔之间 C.古登堡界面上部附近 D.内、外核之间读秀丽的黄果树景观图,回答16~18题。

16、图示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7、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
A. 水圈
B. 岩石圈
C. 生物圈
D.地壳
18、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
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19.读某地气温、降水资料,回答问题: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24.7 24.4 21.2 16.5 11.7 8.2 6.9 7.9 10.6 13.7 17.9 21.5 降水(mm)18 25 65 79 80 107 132 122 77 72 61 44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地—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

下图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

读图结合材料完成20-21题.
20.地—气系统内存在着能量传递与转换,传递与转换形式多样,其中能促使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B.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C.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D. 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21.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低的月份是
A.1月B.4月C.8月D.12月
右图为某气压场中的受力平衡风向图,读图回答22-23题:
22.图中字母代表风向的是
A.a B.b C.c D.d
23.该图表示的半球为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北半球
右图表示大气的受热过程,序号分别表示各种辐射作用。

读图,完成24~25题。

24.①到④的粗细变化,是由于
A.大气逆辐射 B.地面反射
C.大气削弱作用 D.大气保温作用
25.关于①②③④的含义,描述正确的是
A.①是长波辐射
B.②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C.③削弱了太阳辐射
D.④表示大气逆辐射
26.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27.下图四幅等压线分布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力由大到小的正确排序是 ( )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④>③>①>②
下表为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和正午太阳高度,据表分析完成28~29题。

日出时间日落时间正午太阳高度
二分日6:40 18:40 50°
夏至日5:10 20:10 73.5°
冬至日X Y 26.5°
28.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
A.100°E、50°N B.110°E、40°N
C.125°E、40°N D.130°E、50°N
29.图中X、Y的时间可能为( )
A.8:00、17:00 B.7:50、17:10
C.8:20、17:00 D.8:10、17:10
30.中国人民解放军天安门国旗班同志升旗与日出同升,3月21日升旗的北京时间为
A.6:00 B.早于6:00 C.晚于6:00 D.不能确定
二、综合题:(本题3大题,共40分)
31.读“北半球某地区等压面状况图”,完成下列问题。

(12分)
(1)a、b两个等压面中数值较大的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4分)
(2)C、D两处气压较高的是______。

(2分)
(3)仅考虑热力因素,在图中A、B、C、D间画出海陆间的热力环流。

(2分)
(4)此时,北半球为________季节,判断理由是____ 。

(4分)
32.下图为地区公转示意图,按照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图(I) 图(II) (1)在图(I)甲图中作图用箭头表示太阳光线(光线画在甲图左侧)、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4分)
(2)在图(I)A至B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甲图中Q点所在晨昏线属于线(晨线或昏线),该点上的太阳高度角为。

(4分)
(4)在图(I)C至D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对应图(II)的。

(2分)
33.下图为气压带风带(图I)和季风环流图(图II),按照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6分)
图(I)图(II)
(1)据图(I)填出气压带名称C.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 (4分)
(2)在图(I)中画出风带D的风向;(2分)
(3)据图(II)回答:(6分)
此时为北半球的_________ 季节;
B的风向为___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下图甲、乙、丙、丁中,对应图I由A和B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为 ____________,对应图(II)B地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

(4分)
甲乙丙丁
“华安、连城、泉港、永安、漳平一中,龙海二中”六校联考
2015-2016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一地理答题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命题人:漳平一中 张建彬 审题人:漳平一中 苏金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60分。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综合题(本题3大题,共40分)
31.读 “北半球某地区等压面状况图”,完成下列问题。

(12分) (1)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2)______。

(2分) (3)作图(2分)
(4)________季节,判断理由是____ 。

(4分)
32.下图为地区公转示意图,按照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1)作图。

(4分)
(2)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 线; 。

(4分) (4) 。

(2分)
33.按照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6分)
(1)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作图(2分)
班级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______
……………………密……………………封………………………………装……………………订……………线…………………
(3) _________ 季节;风向为____________,
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4)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地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华安、连城、泉港、永安、漳平一中,龙海二中”六校联考
2015-2016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A D D D B A A A D B C A D C 题号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A B C D B C D C B D A B D C 二、综合题:(本题3大题,共40分)
31.(12分)
(1)b 海拔越低,空气密度越大,气压越高。

(4分)
(2)C (2分) (3)顺时针(2分)
(4)夏陆地是低压,海洋为高压(4分)
32.(12分)
(1)见右图(4分)
(2)公转速度渐慢,过远日点后逐渐变快
(或快→慢→快)(2分)
(3)昏 0°(4分)(4)d→e(2分)
33.(16分)
(1)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4分)
(2)见右图(2分)
(3)夏西南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6分)
(4)甲乙(4分)
20 15 —20 16 学年度上期高一“四地六校”地理第二次考试命题
双向细目表
说明:(1)考查能力层次:Ⅰ、了解Ⅱ、理解Ⅲ、应用
(2)命题选材: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及高一学生的认知特点,联系学生生活体验,选取或设计符合学习标准的材料或图形作为命题背景材料或者信息载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