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司他丁联合肺复张法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 P <005
2两组治疗前后呼吸力学指标对比。治疗后,实验组
通讯作者
患者气道峰压(PIP)、平台压(Pplate)较对照组明显偏低,肺
顺应性(Cst)较对照组明显偏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见表 2)。
(下转第 135页)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著的抗炎、抗免疫损伤的作用,有研究证明乌司他丁联合机 械通气能起到很好的治疗 ARDS的效果[12]。随着国内外 学者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尽管 ARDS在临床治疗上不断 进步,但是单纯的采用抗炎、小潮气量、个体化的 PEEP治疗 ARDS,死亡率依然居高不下,预后极差。为了探寻更好的 治疗方法,验证乌司他丁联合肺复张法对 ARDS的疗效,做 如下研究。
3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和呼吸力学指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病死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动脉血
气和呼吸动力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实验组治疗后病死率仅为 323%,低于对照
组的 1935%,差异显著。结论:乌司他丁联合肺复张法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效果好,值得在临
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6年 第 4期
· 135·
附表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项目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满意度(%)
观察组(n=42) 18
22
2
0
对照组(n=42) 9
18
13
2
2
χ
273648 280305 240673 197215
P
00278 00204 00315 00443
100 6667 510375 00000
是 RM方法中 PEEP递增法,即首先设定气道压上限,一般 为 3540cmH2O,保持通气压力不变,然后 PEEP每 30s递增 5cmH2O,直到 PEEP到达 35cmH2O,维持 30s,随后每 30s递 减 PEEP5cmH2O。严密观察并记录治疗过程中动脉血气分 析、呼吸力学指标的变化。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用 40ml氯化钠注射液稀释的 200万 u乌司他丁注射液,静脉 推注,2次?d,持续 7d为 1疗程。
[关键词] 乌司他丁;肺复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DOI:103969?jissn10021701201604070
[中图分类号] R44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1701(2016)0401320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的氧浓度(FiO2)升至 10,持续 510min,同时辅以适当的镇 具有顽固性低氧血症的特点。近年来发现乌司他丁具有显 静剂,以利于患者耐受持续的高气道压力。本研究采用的
3观察指标。(1)动 脉 血 气 指 标;(2)呼 吸 力 学 指 标; (3)病死率和并发症。
4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 t检 验,χ2检验和方差分析。
二、结 果 1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对比。在经过治疗后, PaO2、PaCO2、PaO2?FiO2 都有了不同程度 的 改 善,实 验 组 显
· 132·
●临床研究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6年 第 4期
乌司他丁联合肺复张法治疗急性呼吸窘迫
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缪时星,耿延青,宋于康
(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 温岭 317500)
[摘要]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肺复张法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有效性及预后分析。
方法:将 62例 ARD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实验组(常规治疗 +乌司他丁),各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择 2013年 3月2015年 3月我院收治 的 6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年龄 2875岁,男性 35 例,女性 27例。诱发因素:胸外伤 16例,多发伤 12例,肺挫 伤 10例,重症肺炎 8例,胆道手术 7例,重症胰腺炎 5例,烧 伤性休克 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 31例。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2方法。对照组 31例 ARDS患者均给予肺复张法及有
PaO2?FiO2
对照组 实验组
治疗前 治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治疗前 治疗后
731±095 744±048 736±071 741±051
6422±1031 8117±917 6479±1014 9809±979
4367±1004 4147±771 4335±1011 3526±613
12715±1811 22678±2045 13023±1786 30262±2016
三、讨 论 目前临床上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 发病机制还不明确,但有研究认为,该疾病可能是因为可能 发生表皮松懈的毒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引起的,这是一种 凝固酶阳性噬菌体 2组 71型的病原体,这种毒素主要能够 通过蛋白水解的过程来发挥作用[3]。其能够破坏患者皮肤 颗粒层细胞间的桥粒组织结构,进而使其颗粒层出现严重的 裂隙,最终 产 生 了 松 懈 性 大 疱,也 可 导 致 患 儿 的 表 皮 脱 落。 这种毒素一般主要是通过肾脏进行排除,但是因为红婴幼儿 的肾脏功能发育尚不完整,所以毒素的排泄相对较为缓慢, 使脐带血中出现蓄积现象,最终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 皮肤综合征的发病。从当前的研究来看,对于该疾病的治疗 一般主要采用头孢类药物进行干预,但是治疗效果一般,近 年来采用球蛋白对该疾病进行治疗,开始在临床上普遍推 广,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分析头 孢替安,联合免疫不到球蛋白对金黄色葡萄菌烫伤样皮肤综 合征的治疗效果,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 显优于对照组,证明了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该疾病的价值明 显优于单纯采用头孢类药物治疗的价值。头孢替安是第二
效的抗感染、纠正酸碱平衡、改善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在 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 pH值差异无统计学
肺复张(recruitmentmaneuvers,RM)法应用前,应将吸入气体 意义(见表 1)。
表 1 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比较 (x±s)
组别
时间
pH
PaO2(mmHg)
PaCO2(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