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2012年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检测考试 试卷抽样分析报告
甘肃省2012届高三第一次高考诊断试卷
![甘肃省2012届高三第一次高考诊断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5898907901f69e31433294ad.png)
甘肃省2012届高三第一次高考诊断试卷数 学 试 题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所有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其中,选择题用2B 铅笔填涂,其余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 参考公式: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 P (A +B )=P (A )+P (B ) 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 P (A ·B )=P (A )·P (B )如果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kn kkn n P P C k P --=)1()( (k=0,1,2,…,n )球的表面积公式 24R S π=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球的体积公式 343V R π=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第I 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理科)设复数1213,1z i z i =-=+,则12z 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文科)设全集{2,1,0,1,2},U =--集合{1,2},{2,1,2}A B ==-,则()U A C B = ( )A .UB .{-2,1,2}C .{1,2}D .{-1,0,1,2}2.已知向量(1,2),(1,)a b λ==-,若a b b +与垂直,则实数λ的值为 ( )A .-2或0B .-2或12C .2-D .123.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并且满足:对任意的[)12,0,x x ∈+∞(12x x ≠)都有2121()()f x f x x x --0<,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3)(2)(1)f f f <-<B .(1)(2)(3)f f f <-<C .(2)(1)(3)f f f -<<D .(3)(1)(2)f f f <<-4.(理科)已知不等式||1x m -<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1132x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A .14(,)23-B .φC .14[,]23-D .13,,24⎛⎤⎡⎫-∞-+∞ ⎪⎥⎢⎝⎦⎣⎭(文科)已知a ,b ,c ,d 成等比数列,曲线223y x x =-+的顶点是(b ,c ),则ad 等于( )A .3B .2C .1D .-25.已知a ,b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且,a b αβ⊥⊥,则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 )A .若//,//a b αβ则B .若,αβ⊥⊥则a bC .若a ,b 相交,则α,β相交D .若α,β相交,则a ,b 相交6.(理科)函数||2x y =的定义域为[a ,b],值域为[1,16],那么当a 变动时,方程()b g a =表示的图形可以是( )(文科)将函数()2cos 2f x x =的图象按向量(,2)4a π=-平移,则平移后得到图象的解析式是( )A .2sin 22y x =-B .2cos 22y x =-C .2cos 22y x =+D .2sin 22y x =+7.若曲线4y x =的一条切线l 与直线480x y +-=垂直,则切线l 的方程为 ( )A .430x y --=B .450x y +-=C .430x y -+=D .430x y ++=8.(理科)若数列{}n a 满足*111(,)n nd n N d a a +-=∈为常数,则称数列{}n a 为“调和数列”。
正宁一中2012年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数学考试试卷分析
![正宁一中2012年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数学考试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77c5cc3da38376baf1fae29.png)
一、试卷的基本情况1.试卷形式2012年庆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整个试卷由选择、填空和解答三大部分组成,其中,选择题共12小题,60分;填空题共4小题,20分;解答题共6小题,70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在试卷形式、结构、分值上与高考试卷基本保持一致,三种题型的分值比例为6:2:7与去年高考完全一样,这套试题,总体求稳,稳中有变,变中求新,适当调整了试卷难度,体现了稳中求进的精神.考查的知识涉及到函数、三角函数、数列、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组合、概率、复数等几章知识,重视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同时侧重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的考查.整套试题知识覆盖全面,在有关材料的选取和组合上全面又突出重点,严谨而不失灵活、巧妙,试题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梯度和区分度,真正起到了检测、区分学生对有关数学知识掌握程度和数学思维能力水平的作用.以它的知识性、思辨性、灵活性,基础性充分体现了考素质,考基础,考方法,考潜能的检测功能.试题中无偏题,怪题,起到了引导高中数学向全面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方向发展的作用.试题紧扣概念、定义、定理、公式,源于课本的基础知识,重视了考通性、通法和基本数学思路的运用.2.试卷分布理科文科具体分布如下:二、答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第一大题:选择题,最高得分:50分,最低得分:20分,平均得分:38分;在所抽取的理科30份样卷中各题得分如下: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最典型的错误是知识遗忘严重,故在教学中要加强及时复习,提高知识的巩固率.第4题:本题考查不定式性质及命题的相关知识,在解答过程中,学生不会将两个条件间的互推关系转化为k的取值,或者缺乏选择题的做题技巧.第5题:奇偶性概念不清,导致求值问题不会进行符号转化.第6题:对三角函数的性质模糊,不清楚三角函数的对称性,或对k的取值范围缺乏明确认识.第8题:本题考查利用排列组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计算量不大,但知识与方法的含量高,是排列组合部分一道典型的复习题. 许多学生对“先从有限制条件的元素入手,分类讨论求解.”理解不深,排列组合问题思维混乱,解题方法掌握还欠熟练. 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约束条件的排列组合问题没有明确的思路,教学中应该注意该类问题的强化训练.第10题:这是一道向量和不定式的综合题,本题考查向量的基本运算及均值不定式,试题出现在知识的结合部,客观上增加了难度,学生失分率较高.第11题:离心率的考查历来是高考的热点,学生在该题的得分率低,主要原因是缺乏求解离心率问题的一般思路,导致失分较高.第12题:本题考查点线距离,要求学生根据题意,做出距离,再结合正弦定理,得出结果,故学生的解答过程或者没有正确作图,或者缺乏相应的计算技巧,层层障碍,导致错误.第二大题:填空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求值,二项式定理的通项公式,立体几何中组合体问题,解析几何直线和圆锥曲线的关系,抛物线的焦半径公式,相对以往,比较简单,得分率稍高.第17题考查三角函数的相关运算,问题主要反映在公式记忆不准,导致计算问题较大.第18题考查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学生主要问题是理解题意不清,不会分析在1≤y−x≤3时所反映出变量分布类型,从而导致错误.第19题为立体几何的综合题,既可用传统的解法,也可用空间向量的方法.综合考查了线线关系,线面关系及二面角的相关知识.这些都是立体几何中的重点与难点,也是高考中的热点.部分学生这部分知识欠缺太多,得分不够理想,另一方面,本题中含有三垂直,用向量法求解,方便快捷,但学生思维不够灵活,或在应用向量法的过程中出现不该有的计算错误.第20题主要考查数列的基本性质、由数列的递推关系式求通项公式及由数列的单调性求相关参量的范围.学生主要错误出现在以下几点:(1)不会用叠加的方法求通项公式;(2)不会利用题目条件建立关于m的不等关系式.第21题:本试题为解析几何的综合题,以椭圆为载体,结合平面向量,以及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考查学生的实际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许多学生或者运算能力较差、或者考虑问题不全面,导致解题失败.第22题:本试题为函数,导数,不等式知识的综合应用,对学生的思维和能力要求较高,但由于复习进度滞后,学生答卷情况不够理想.三、今后的教学建议:通过对学生答卷情况的认真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仍旧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和责任感均有一定的问题;2、对于典型题型和基本题型的基本思路和解法掌握不熟练;3、书面表达和做题基本功不过硬,书写格式不规范,逻辑混乱;4、计算基本功和变形能力欠佳;5、观查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够,思维推理的能力和层次太简单;6、克服困难、摆脱困境、积极寻找思路的信心、勇气不足.对今后教学的建议:1、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多注意有意识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思考.,在平时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不仅要讲解和传授思维的原理、方法和技巧,而且也要经常鼓励和支持学生对问题大胆思索、敢于尝试,树立信心、勇于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与思路.2、通过讲、练、测等方式让学生熟练掌握一些基本题型和典型题型的基本做法及思路.为进一步做难题做好铺垫并打下坚实的基础,技能与训练有关,老师要加强对训练的指导,加强定时训练,针对性训练及小专题训练.3、知道思路并不等于会做,更不等于能作对.把自己知道的思路用文字熟练、清晰、规范、准确的表达出来是每个学生都要努力练就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不会表达、字迹潦草、眼高手低、毫无逻辑顺序、书写不规范是许多学生常犯的错误,我们每位教师平时要注意纠正.4、加强运算的训练,数学题中几乎每一道题都要经过灵活、严密的变形和计算.倘若没有过硬的计算基本功作为做题的保障,也许很多自己原本会做的题也会前功尽弃、半途而废.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过硬的计算和变形基本功,努力做到快、准、巧、活夯实解题基本功.5、加强解题基本功的训练,“会而不对,对而不全”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会而不对”是拿到一道题目不是束手无策、而是在正确的思路上,或考虑不周、或推理不严、或书写不准,最后答案是错的.“对而不全”是思路大体正确,最终结论也出来了,但丢三落四,或缺欠重大步骤,中间某一步逻辑点过不去;或遗漏某一极端情况,讨论不够完备;或是潜在假设;或是以偏概全等,这个老大难问题应该认真重视,并综合治理加以解决.高考复习的一个基本点是夯实解题基本功,而对这个问题的一个片面做法是,只抓解题的知识因素,其实,解题的效益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最基本的有:解题的知识因素、能力因素、经验因素、非智力因素.学生在答卷中除了知识性错误之外,还有逻辑性错误和策略性错误和心理性错误.。
甘肃省2012届高三第一次高考诊断试卷文综
![甘肃省2012届高三第一次高考诊断试卷文综](https://img.taocdn.com/s3/m/d5317963a26925c52cc5bfa8.png)
甘肃省2012届高三第一次高考诊断试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说明: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所有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
其中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其余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
第1卷(选择题共140分)一、选择题(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图l为某地理兴趣小组所绘的“25°N附近某区域示意图”,为正确标注该图的方向,他们测得M城2012年3月15日日出、日落分别在X、Y方向。
读图完成l一2题。
1.河流XM段的流向为A.自东南流向西北B.自东北流向西南C.自南向北D.自西向东2.该日之后的一周左右时间内A.地球公转速度由慢变快B.M城日落时间逐渐推迟C.昼半球的范围逐渐扩大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图2为某沿海地区表层洋流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
3.甲洋流可能为①北半球中低纬度寒流②南半球中低纬度寒流③北半球中高纬度寒流④南半球中高纬度寒流⑤北半球中低纬度暖流⑥南半球中低纬度暖流⑦北半球中高纬度暖流⑧南半球中高纬度暖流A.①⑥B.②⑦C.③⑧D.④⑤4.若图中的海洋位于太平洋中低纬海区,当甲洋流远离海岸且沿岸水温异常升高时,受其影响,农业灌溉需求猛增的地区最有可能出现在A.美国B.智利C.乌兹别克斯坦 D.澳大利亚图3为我国北方某城市某季节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单位:mm),读图完成5—7题。
5.该季节,该市城区的降水量最有可能为A.360mm B.392mm C.405 mm D.418mm6.下列有关该市城区降水量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距海近,水汽多,降水多B.气温高,气流上升强烈,降水多C.尘埃多,雾天多,降水少D.植被少,水汽蒸腾少,降水少7.如果该城市的交通线格局为放射式,则该城市的等地租曲线分布模式图可能为图4中的(曲线内空白表示城市功能区占地大小)区位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是衡量产业在地区间分配均衡程度的量化指标,系数值越大,说明产业集聚程度越高。
2012届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文综试卷分析
![2012届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文综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75a0207f78a6529647d53a8.png)
2012届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文综试卷分析一、试题特点1、遵循高中教材,突出考查主干知识考试内容主要依据高中必修及选修,主干知识在试题中均有一定的体现,具有较广的覆盖面。
2、创设问题情境,突出地理思维能力的考查试题以材料,图表、图像为载体,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注重了知识和能力以及原理和案例的结合,突出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较好地体现了高考大纲的要求。
3、试题难度适中,对以后的复习有较好的导向作用本次考试,紧扣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和教材,没有偏题、怪题,试题内容较多的取材于教材,考查方式更加接近常规教学,试题难度适中,满足了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
特别是突出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考查,对后阶段的复习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各科具体情况分析政治科:历史科:历史单项选择题12个共48分;非选择题是37题32分;39题20分总分100分。
符合高考的命题的题型和分值分布的要求。
试题中中国古代史占21分;中国近现代史占29分;世界近现代史占50分。
考查了27个知识点。
分值布局不合理,考查的知识点较少。
试题考查的内容上看,37题是儒家思想的内容和影响,这种内容和命题的思路在近几年的考题不断出现,比较陈旧。
试题的参考答案上看,12题答案D明显错误,正确答案应该是B。
非选择题答案较为简单和古板,没有考虑到其他可能正确的答案。
从学生答题情况看;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准确,不牢固,或者掌握了也不能灵活应用,单项选择题失分较多,非选择题有不少学生分析理解错误,答非所问;有不少学生书写潦草,也造成了失分;有少数学生非选择题没有做答,也造成了大量失分。
地理科:(一)试题分析。
1、遵循高中地理教材,突出考查主干知识考试内容主要依据高中地理必修及选修,适当兼顾初中地理,试题突出了对地理基本事实、原理及规律的考查,充分体现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结合以及系统地理和区域地理的结合,地理教学内容各部分的主干知识在试题中均有一定的体现,具有较广的覆盖面。
2012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2)
![2012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2)](https://img.taocdn.com/s3/m/88eecb02a8114431b90dd8fe.png)
2012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数学试题(理科)(本试卷共5页,21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已知集合(){},|0,,A x y x y x y R =+=∈(){},|0,,B x y x y x y R =-=∈,则集合A B =( )A .)0,0(B .{}0C .{})0,0(D .∅ 2.复数ii+-11的值是( ) A .1 B .1- C .i D .i -3.已知向量a =(1,2)-,b =(,2)x ,若a ⊥b ,则|b |=( ) AB.C .5D .204.已知11()122xf x =--,()f x 则是( ) A .奇函数 B .偶函数 C .非奇非偶函数 D .既奇且偶函数 5.已知直线l 、m ,平面βα、,则下列命题中: ①.若βα//,α⊂l ,则β//l ②.若βα⊥,α⊥l ,则β//l ③.若α//l ,α⊂m ,则m l //④.若βα⊥,l =⋂βα, l m ⊥,则β⊥m ,其中真命题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6.给出计算201614121++++ 的值的一个程序框图如右图,其中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 ).A .10>iB .10<iC .20>iD .20<i 7.“lg ,lg ,lg x y z 成等差数列”是“2y xz =”成立的( )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非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8.规定记号“⊗”表示一种运算,即2a b ab a b ⊗=++ (,)a b 为正实数,若31=⊗k ,则k =( )A .2-B .1C .2- 或1D .2(第6题图)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11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每小题5分,满分30分) (一)必做题:第9至13题为必做题,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9.6)1(xx -的展开式中的常数项是 .(用数字作答)10.右图是底面半径为1,母线长均为2的圆锥和圆柱的组合体,则该组合体的侧视图的面积为 .11.设平面区域D 是由双曲线1422=-x y 的两条渐近线和抛物线28y x =-的准线所围成的 三角形(含边界与内部).若点D y x ∈),(,则目标函数y x z +=的最大值为 .12.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数据的分组及各组的频数如下表:(其中*,x y N ∈)则样本在区间 [10,50 ) 上的频率 .13.已知数列{}n a 满足12a =,*121()n n a a n N +=+∈,则该数列的通项公式n a = .(二)选做题:第14、15题为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做其中一题,两题全答的,只计前一题的得分。
2012屇高三化学一模试卷分析2012
![2012屇高三化学一模试卷分析2012](https://img.taocdn.com/s3/m/b9803d27647d27284b73511d.png)
2012屇高三化学一模试卷分析2012/3/26一.试卷总体情况本次质量检测的试题注重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重视积累.试题的难易的搭配顺序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试题数目、题型及排布序与考试说明中提供的典型例题完全相符,难度偏低,无怪题、偏题,符合目前化学学科在新形势下的高考的地位和现实需求.重视实验的考查,注重了能力、过程和方法的考查,使试题在能够准确客观评价教学的同时,起到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的作用.具体特点有如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基础、淡化纯理论及化学计算的考查本卷绝大部分都是涉及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化学与社会的一些基本常识.涉及纯理论方面内容的考查题只有5、14、15和21题的部分共约20分.本试卷中纯计算题难度不大,分值为4分,所有涉及计算的总分是8分,与上学期期终考试一至,比考试说明上要求的13%(及15.6分少了一半).2.注重能力的考查本卷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有明确的侧重,如第9、10、14、16(2)和(5)、17(3)和(5)、18(5)和(6)19(2)、(3)和(4)、20(4)题是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强化化工生产流程及实验能力的考查本卷加强了化学实验能力的考查,如在第7、10、13、16(5)、19(1)(2)、20(2)题考查化学实验共20分,其中16、17、19、20四个大题都是与化工生产流程有关.二.学生答卷总体情况学校人数最高分最低分均分达B率%华实高33 83.0 22.0 54.82 12.12省华中270 115.0 41.0 83.53 84.44实高复15 95.0 59.0 78.33 73.33市金沙164 90.0 14.0 49.91 14.02市四中122 93.0 26.0 55.50 13.11市一中211 103.0 24.0 65.66 38.86市直中43 59.0 8.0 36.77 0合计858 115.0 8.0 65.19 42.42从题型分类看:第一类选择题比较好,第二类选择题尚可,非选择题除华中和一中的部分学生外其他学生得分率很低.从知识层面看:理论部分的知识总体回答较好,但本次考试中有关物质结构部分的知识没有上学期期终考试得分率高.有关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和有机化学部分的知识不理想.从能力层面看:对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和用化学用语表达微粒已基本到位.有机合成路线图的判断和选择、无机生产流程题中有关实验操作和新情景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溶液中浓度大小的判断等能力仍严重不够.三.具体得分情况题号华实高省华中实高复市金沙市四中市一中市直中1 1.71 1.91 1.88 1.88 1.86 1.88 1.732 1.31 1.77 1.38 1.36 1.46 1.79 0.913 1.03 1.63 1.62 1.28 1.64 1.44 0.684 1.26 1.71 1.75 0.85 1.14 1.57 0.685 1.09 1.45 0.62 1.38 1.44 1.18 0.826 1.09 1.82 1.88 1.56 1.65 1.67 1.097 1.49 1.82 1.75 1.44 1.68 1.74 1.188 0.97 1.38 1.62 0.85 1.16 0.99 0.509 1.03 1.33 0.50 1.12 1.27 1.13 1.0010 1.14 1.71 1.50 1.24 1.21 1.54 1.1411 2.74 3.40 3.00 2.98 2.70 2.96 2.7312 0.91 2.03 1.50 1.38 1.65 1.84 1.5413 1.94 3.08 2.75 2.46 2.51 2.72 3.0014 1.94 3.08 2.75 1.53 2.00 2.33 1.1415 2.29 3.56 3.38 2.45 2.60 3.38 1.7316 4.37 7.86 5.75 3.71 4.99 6.76 2.5917 5.17 9.67 8.69 4.42 5.38 7.78 2.9618 6.69 9.13 7.62 5.69 6.42 7.76 4.8219 4.43 7.45 6.69 3.29 3.40 5.42 2.4820 3.66 8.37 9.81 4.10 3.60 4.04 1.7521 5.43 8.44 7.00 3.44 3.97 5.42 1.48四.具体错误分析第5题和14题.两题都是考察了溶液中离子共存和离子溶液大小分析的知识,得分率都很低,这是一个涉及多种能力要求的题目,一直是中学生较难把握的试题.第8题.是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察题,因可涉及的知识点十分广,几乎无所不包,故得分率低也是在意料之中的.第9题.是有关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简单框图题,得分率低于想象,说明高一教学中的缺漏并没有通过高三的前轮复习得到明显改善第12题.考察的主要内容虽然包括电解、有机加成、化学反应方向判断等知识点,但问题本身并不难,如此低的得分率,说明学生对多个知识点同时出现是有比较大的恐惧感的,这可能不是个知识和能力的问题,而是态上的问题.第16题.主要错误是:(1)①氧化锂的化学式不会写.②用氧化物表达硅酸盐时氧化物之间未用""连接且化物的书写顺序前后颠倒;(2)末读懂流程图,以为沉淀含氢氧化铝和碳酸镁;(3)阳极、阴极判断错误;(4)末抓注'试说明前后浓度不同的原因',前者:一般只答沉淀了钙离子,末答防止锂离子沉淀.后者:一般答沉淀了锂离子,末答使锂离子沉淀完全或有利于碳酸锂的生成.第17题.主要错误是:(1)第2问对苯甲醛易被空气氧化有的性质不熟知;(2)第2问中主要是错写有机物的名称或关键字写错,对反应类型的判断错误率也很高;(3)第3问①找有关同分异构体时,不知母体是什么.②找到的同分异构体不符合题意;(4)第4问写有关化学方程式时,反应条件写错或不配平或聚合写错;(5)第5问是要求写有机合成流程,主要问题是学生不知道用题中给出的信息或根本就不会(其实这一小题本就是拉差距的,只有少数上位学生能得分).第18题.主要错误是:(1)运用盖斯定律书写热化学方程式不到位,主要是物质状态、热量符号以及单位漏写或错写;(2)①肼在碱性条件下氧化生成氮气的信息没有用好.②负极上氢氧根放电错认为生成氧气;(3)①转移电子数的分析不对,特别是对第2个化学方程式的分析中,绝大多数学生不知它并无电子转移;(4)学生不能从图像中读取有用信息.第19题.主要错误是:(1)容量瓶不写容量规格;(2)离子方程式不配平或不会利用题中给出的信息书写相关化学方程;(3)①滤液中含有的离子书写不全,部分学生因错写了其它离子而造成本小题完全不能得分.②末能结合题意和信息排除铬离子和氢离子;(4)①末能根据题意中PH与离子的关系,分析PH等于8时对离子的影响.②末能总结性描述错误操作对铬离子的影响.第20题.主要错误是:(1)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①错写成铁与氯气的反应.②配平时末注意电荷的守恒;(2)对蒸发结晶的实操作表达不规范,如"加热"、"升温"、"结晶"等;(3)表达铁离子浓度时不写单位;(4)对滴定终点的描述除语言不完整外,还存在不知用什么指示剂和终点颜色变化的描述错误.(5)关于计算题:①找不到硫代硫酸根与铁离子间的物质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②计算时在有数据和符号存在的情况下,学生极易搞错.第21题.主要错误是:(1)审题不清,如第一空要求用元素符号填写须序,但有相当一部学生仍用原字母填写;(2)核外电子排布式书写错误较多;(3)常见配合物的化学式不能正确书写,不知道一般情况下配位数等于中心离子所带电荷数的两倍;(4)氢化铜的化学式不能正确书写出来,且氢化铜与氯气反应的产物也不能正确书写出来.五.前一轮复习后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试题的阅读不细心从上述学生答题的主要问题可看出,有许多学生失分情况看似审题不清,但有相当一部的失分点并不需"审",只需要"看清".语言表达不精准相当一部的学生在已会做的情况下因语言组织能力不强,而造成言不达意或用词、用字不对的失分情况,特别是存在化学用语表达中一些关键字写错的情况.基本知识和技能仍有缺陷在基本知识方面,如下知识点学生设用掌握到位:(1)用氧化物表达硅酸盐;(2)电池与电解池的阳极、阴极判断;(3)化学实验主要操作、现象的关键字词的书写和表达.主要化学实验仪器的名称和规格;(4)主要有机化官能团的关键字;(5)主要或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命名;(6)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的常见有机化合物及对应生成物,以及机化学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7)特殊有机化学反应的条件;(8)晶体空间结构与化学式的关系;(9)分子空间结与化学键和杂化形式的关系;(10);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及与工业生产间的联系.在基本技能方面存在能力不足的是:(1)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书写中的配平,新情景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判断;(2)运用盖斯定律书写热化学方程式;(3)电子排布式书的书写;(4)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5)常见配合物的化学式,一般情况下配位数与中心离子所带电荷数的关系;(6)有机化合物同分异构体的识别和分析;(7)溶液中离子共存和离子溶液大小分析.六.下一轮复习的教学建议利用课堂教学时间适当多一些针对基本技能方面的训练.将上述知识点以微型专题的形式嵌入到试卷讲评中,对该回顾还是该提升的一定要分清,并分别对待,力争高考前将上述知识点全面覆盖一次.金沙中学和第四中学要进一步重视有关物质结构部分的知识的回顾和训练.省华中和市一中要适当加强有机合成路线图和无机生产流程题的训练.金坛市教育研训中心。
甘肃2012高三第一次高考诊断精析版-理综物理(精)
![甘肃2012高三第一次高考诊断精析版-理综物理(精)](https://img.taocdn.com/s3/m/11c53bf48bd63186bcebbc34.png)
甘肃省2012届高三第一次高考诊断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试题总评:试题按照大纲版全国卷命制,考查范围覆盖高中物理全部知识,重点考查主干知识,题目新颖,难度适宜,具有一定的信度和区分度。
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所有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
其中,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 16 Na- 23 S- 32 Cl-35.5 Cu -64第I卷(选择题共21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得0分)14.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9.0级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造成大量放射性物质外泄。
其中,放射性污染物主要有碘—131、铯—137和锶—90等。
3月29日,在我国部分地区空气中也监测到来自日本核事故释放出的极微量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
关于这些放射性物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碘—131的半衰期是8天,铯—137和锶—90的半衰期是30年左右,相比之下碘—131的危害更严重B.碘—131、铯—137等放射性尘埃会污染空气、食物和水,通过呼吸和饮食进入人体,其射线会伤害人体组织,甚至诱发癌变C.碘—131进入人体会蓄积在甲状腺,锶—90会进入骨骼,它们与其非放射性同位素化学性质有所不同D.碘—131发生一次β衰变后,生成的新核为氙—13215.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由三位物理学家分享。
其中,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在光纤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美国科学家博伊尔和史密斯则发明了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
光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透明的标准平面样板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B.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彩色光带是因为光发生了色散现象C.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像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D.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活塞封闭在气缸中的一定量的气体,外界对其做功,其内能可能减少,但其压强一定增大B.用活塞封闭在气缸中的一定量的气体,温度升高时,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其压强也一定增大C.一定量气体的内能等于其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D.可以制作一个装置从海水中吸收内能全部用来做功而不产生其它影响17.如图所示,相隔一定距离的两个相同的圆柱体A、B固定在等高的水平线上,一轻绳套在两圆柱体上,轻绳下端悬挂一重物。
高三年级一模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高三年级一模考试质量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21adba2cc7931b764ce1513.png)
高三年级一模考试质量分析报告9月12日至9月14日高三年级组织了一模考试,语文、数学、外语分别为150分,其余六科均为100分。
理科班最高分为682分,是430班的成德良同学。
文科班最高分为645.5分,是428班的王雨昕同学。
一、学生考试情况分析,.1、尖子生情况表1 理科班尖子生情况统计表2、各班各名次段人数情况比较(1)理科各名次段以及完成指标数情况表3 理科重点班情况(2)文科各分数段以及完成指标数情况表5文科重点班表6文科普通班二、教师各科均分比较分析表7 理科各班均分比较表8文科各班均分比较表9理科教师各科、各班比较表10文科教师各班、各科比较表11 理科教师各科、各班比较表12 文科教师各班、各科比较注:①此表排序是以教师成绩的合作达率为依据;②教师左边的数字是同科教师排名,右边的数字是同班教师排名五.各班完成指标情况六、各班各科分数段比较理科班:文科班:七、一模考试分析1.尖子生情况:在本次期中考试中,理科最高分670分,650分以上的只有2人,640分以上还是2人,600以上的有24人;文科最高分621.5分,600分以上的只有5人, 580分以上的14人。
理科刘睿宇、宋晓峰、郜泽飞、李晋、秦世杰、牛芝尹等同学的成绩比较稳定。
这次期末考试理科的普通班431班的张一超进步很大,考出了全校第四的好成绩,值得鼓励。
文科的李浩宇、贺芸柯、刘艺芬、常淑琪、毕利鹏、王雨昕等同学的成绩比较稳定。
2.各班名次段差距相对比较大,理科重点班100名以前最多30,最少14相差16人;重点班400名以前最多57人,最少50人,普通班400名最多34人,最少17人;文科重点班200名以前最多25人,最少15人相差10人次;希望班主任关注一下班里各段的变化情况。
3.各班的均分情况在某些科目差距过大,表现在:理科:语文:重点班最高430班110.8分,最低439班105.3分,相差5.5分;数学:重点班最高430班110.1分,最低439班100.7分,相差9.4分;普通班最高434班95.14分,最低433班77.53分,相差17.61分;英语:普通班最高432班92.39分,最低433班84.14分,相差8.25分;物理:重点班最高440班77.4分,最低439班71.45分,相差5.95分;普通班最高434班63.55分,最低444班50.39分,相差13.16分;化学:重点班最高430班76.87分,最低439班67.31分,相差9.56分;普通班最高433班61.34分,最低441班52.93分,相差8.41分;生物:普通班最高431班53分,最低441班46.74分,相差6.26分。
2012年一测质量分析报告(印刷)
![2012年一测质量分析报告(印刷)](https://img.taocdn.com/s3/m/84ab691afad6195f312ba666.png)
新密市2012年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分析报告为了分析当前高中毕业班的教学工作现状,总结经验,理清思路,强化措施,科学备考,争取使我市高中教学质量能在郊县(市)第二位次的基础上稳步提升。
现就我市高中毕业班教学工作作简要的分析和总结,并对下阶段毕业班教学工作作初步的安排。
第一部分一测基本情况分析一、命题指导思想(一)试题形式1、模拟新课标全国卷。
2、重视基础,突出学科核心知识兼顾知识覆盖面。
3、兼顾学期特点和复习进度。
(二)试题内容上,突出新课程命题特点1、注重对学科主干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考查2、注重对近几年新课程高考试题的改造,突出能力立意。
3、注重新情境的运用,试题新颖。
4、关注学科思想与方法的考查5、合理控制试题难度,易、中、难比例适当。
二、数据分析(一)全市总体情况今年一测我市考生共计4476人,其中文科2266人,理科2210人。
一本过线人数298人(文57人,理241人),二本过线人数981人(文316人,理665人),三本2225人(文810人,理1415人),专科过线人数3358人(文1319人,理2039人)。
表1考试类型一本二本三本专科2011年一测226 791 1543 26212011年二测255 879 1746 28222011年高考300 995 2215 35792012年一测298 981 2225 3358 通过与去年一测、高考数据对比分析可以看出:1、与去年高三一测对比,一本增加72人,二本增加190人,三本增加682 人,专科增加737人。
2、与去年高考相比,一本、三本基本持平,一专减少22人,这与一测有相当部分的艺术生没有参加考试有关。
(二)郑州六(县)市情况(表2)1、我市文科一本、二本过线人数分别比新郑少63人、33人,三本、专科过线人数分别比新郑多46人、148人。
2、我市理科各批次过线人数均比新郑少。
3、全市文理合计。
一本、二本过线人数与第一的新郑比分别少200人、231人,仍有一定的差距。
2012——2013学年度第一次模拟检测语文试卷调研分析及
![2012——2013学年度第一次模拟检测语文试卷调研分析及](https://img.taocdn.com/s3/m/6d1573147fd5360cbb1adb1f.png)
2012——20XX学年度第一次模拟检测语文试卷调研分析及复习备考建议一、命题设想及难度这次模拟检测安排在3月中旬底,各初中九下语文均已学完,所以命题以九年级所学内容为主,适当联系其他各册,模仿本省中考语文考点内容和考试题型设题,以偏难的程度呈现,以比较全面地考查这届学生语文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较多地暴露欠缺和弱项,为后期复习备考提供针对性较强的指导意见。
二、调研情况3月18、19日紧张地调阅了实验学校、芦集一中百余份试卷,作了简要分析,基本情况如下:三、存在问题(一)积累与运用掌握不牢1、语言感受能力较差,在领会语句内部的逻辑关系,抓关联词理清语句连贯方面有欠缺,造成第3题错一处而全失分。
2、文学常识掌握的少、辨析不细失分。
如白居易,号香山居士,而不是六一居士,不少学生了解区别不细失分。
3、找两个形近字,发挥想象,写一句有哲理的话及写串台词是较新题型,部分同学把握不住特点失分。
4、古诗文积累背不牢、写不准。
如围绕“雨”“日”的诗句的误写,或写成了两句,不符合要求,造成了严重失分。
5、名著阅读,本都是课内学过的,但因概括不准,记不清也照成一定的失分。
(二)现代文阅读理解有失分之处。
主要方面:一是没有很好地读文章就匆忙作题,整体感知能力差。
如第11题答“我”的前后有什么变化,答案就在相关的段落内,文章中已有所提及,但竟有不少学生答不完全或不准确、不贴切。
二是理解赏析能力差,如第12题“结合具体语境,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就过于笼统和宽泛。
三是未能很好地重点阅读,结合具体情况回答问题,如第XX题,就有不少答题因没有突出静蕾老师改变了自己对自己的影响大因而想做教师这一点,而把重心移到了母校上,因而失分。
四是对新的题型无所适从,不知如何作答失分,如第15题的“小议读书”不是中心论点,其理由是什么就失分严重。
五是议论文有关知识欠缺,议论文阅读理解能力较差,如第17题,本不是难题,却因把握不好论点与论据的关系,辨析不清,选择错误,照成严重失分。
2012年甘肃省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数学试卷分析
![2012年甘肃省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数学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068c0210722192e4536f683.png)
2012年甘肃省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数学试卷分析一、试卷分析:(一)试卷整体评价试卷贯彻了《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试卷中试题分值完全按照《考试大纲》中规定的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的分值分别占40%、13.3%、46.7%的比例设置。
题目难、中、易比例适当,贴近高考,较好的体现了试卷的评价功能及导向功能。
试卷结构与近年全国高考数学试卷(Ⅱ)完全一致,共有22道题,满分150分。
其中12道选择题共60分,4道填空题共20分,6道解答题共70分,理科试题难度与2011年高考题相当,文科略高于于2011年高考试题难度.(二)试卷内容评析本次数学试卷注重基础,突出重点.试题选材新颖,联系实际,重视对通性、通法的考查,重视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考查,重视对学生的数学能力考查。
12道选择题中理科第11.12题稍有难度,其他都属于基础题,只要概念清楚,公式熟,入手容易,稍加思考便知。
4道填空题 (14)(15) (16)是中档题,第(13)题需要对复数的模的概念有所掌握.大部分学生不知道概念而得零分.6道解答题文理科试题对知识点的考察顺序一致,但都在主干知识上命制,全面考察了历年高考考察的重点知识,体现了既全面又重点的原则,考查主线把握得当。
(三)与2011年省二模试题比较今年省二模试卷中试题分值与2011年省二模试题分值一致,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的分值分别占40%、13.3%、46.7%的比例设置,共有22道题,满分150分。
其中12道选择题共60分,4道填空题共20分,6道解答题共70分,文科试题难度略高于2011年,理科于2011年试题难度相当.今年的试题对知识的考察更灵活,尤其文科解答题考查知识的次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能更好的检验学生的知识能力及临场的应试能力.理科题对学生的要求高于去年,对知识的细节考察更多点,要求学生不仅会做题还要做对做全.理科试卷得分情况与去年同期考试相当稍多一些,文科及格人数则有所减少.二.考生答卷情况分析(一)试卷抽样成绩分析表(文理各100份的平均得分,取近似整数)理科文科客观题解答题小计客观题解答题小计集合复数 1 1 4 4函数、不等式、导数8 6 14 11 9 20平面向量、三角9 6 15 6 6 12数列 6 5 11 5 8 13立体几何 9 9 18 8 7 15解析几何 8 1 9 8 2 10概率.二项式定理 6 0 6 5 0 5(二) 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轮复习刚结束,开始了二轮专题复习,计划的六个专题只有做了两个,这对学生成绩的提高来说,比第一阶段有所提高但是还是很不理想,没有对前面复习过的内容系统复习巩固,这样就造成这次考试学生成绩提高不是十分理想,而且文科试题偏难,导致及格率较低.从试卷中反映出以下几个问题:1.和前次一样学生对一些基本的概念,公式要么没记住,即便记住了,不能够灵活运用,导致复数,数列问题及部分选择题没做对.平时对已学知识复习巩固不够,一部分知识及解题方法含糊不清导致出错.2.熟练程度不够。
2012高三一模政治试题分析
![2012高三一模政治试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8deef54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03.png)
2012高三一模政治试题分析一、总体情况文综政治试题满分100分,其中客观题48分,主观题52分。
试题难度值为0.53,其中客观题难度值为0.68,主观题难度为0.39。
相对去年高考政治0.47的难度值而言,一模政治试题偏易。
全市政治平均分52.98分。
具体数据见下表。
学科 满分值 平均分 最高分 最低分 得分率% 难度 区分度政治 100 52.98 92 2 52.978 0.53 0.4二、客观题分析政治客观题共12题,满分48分,难度0.68。
全市平均得分32.51分。
题 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正选项 B A C C D A D B C B C A满分值 4 4 4 4 4 4 4 4 4 4 4 4均得分 1.95 2.43 3.16 3.56 2.97 3.22 3.64 2.83 1.3 3.39 2.63 1.42难度值 0.49 0.61 0.79 0.89 0.74 0.81 0.91 0.71 0.33 0.85 0.66 0.35正选率 48.8 60.9 79.1 88.9 74.5 80.7 91.1 70.9 32.6 84.9 65.9 35.5零分率 51.1 39.0 20.8 11.0 25.5 19.3 8.9 29.1 67.4 15.1 34.1 64.5选A率 37.4 60.9 17.8 3.6 16.7 80.7 5.0 20 0.5 13.0 4.0 35.5选B率 48.8 15.1 1.7 6.4 3.1 16.8 3.0 70.9 14.8 84.9 27.1 22.9选C率 8.3 10.2 79.1 88.9 5.6 1.0 0.9 4.2 32.6 0.8 65.9 24.8选D率 5.3 13.7 1.2 0.9 74.5 1.5 91.1 4.9 52.1 1.3 2.9 16.8 从数据分析来看,客观题第12题、13题、20题、22题、23题较难,第15、17、18、21题较易。
2012年高考一模考试试卷分析
![2012年高考一模考试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d2e97dfad51f01dc281f14a.png)
(1)试分析上述城市内涝严重的原因。 (2)如何解决我国的城市内涝,请你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3.从图中获取信息、进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 加强
右图中实线为锋线且正向东南方向移动,虚线范围内为雨区。读图回答 6~7题。 6.该天气系统形成的典型天气是 A.一场春雨一场暖 B.一场秋雨一场寒 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D.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7.若该锋线两侧a、b、e三点的气压 对比是a=b>e,则下列气压对比正确 的是 A.e>c B.b>d C.c=d D.d>a
2.通过提供新情景、新材料,强化学生地 理能力的考查
在注重基础考查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地 理能力的考查,如学生的计算能力、读图分析 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以及论证和 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 3.通过图表承载信息,突出地理特色
无论地理单科试题还是文综试题的地理部 分,几乎都是通过图表来承载地理信息,学生 答题需要对各种图表进行分析,充分体现了地 理学科的基本特色。
1.注重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
• • • • • • • • • • • • 试题涉及到的主要知识有: 地图的基础知识 等高线的判读 区时的计算 天气与气候 地壳变化及地质构造 自然带的地域分布规律 人口的变化及人口问题 城市交通、农业布局 产业转移、区域经济发展区位分析 跨流域调水、3S技术 土壤次生盐碱化和荒漠化及城市内涝大气污染等生态 环境问题
5.地理教学中经常用一些示意图来表示地理现象的发 生与变化。下列四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地理现象发生与变化 的是
2012学年高三一摸分析
![2012学年高三一摸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c0a0a07804d2b160b4ec07e.png)
高三(2)班高三一摸班级质量分析杨巧一.整体情况本次考试,我班共有51人参加考试,其中1人借考,成绩不计入班级成绩;1人(何俊安)上本A,该生在外校借读。
年级前65名有13人,比市调研增加2人;本B以上5人,完成任务36%,比市调研增加3人;专A上线人数26人,比市调研增加了10人。
一.整体情况三.指标分析1.上本B线以上共5人,分别是何俊安,李俊毅,黄麟斯,李凤仪,梁玮,比市调研多3人。
李俊毅,黄麟斯,李凤仪,梁玮市调研均只上了专A线,这次上了本B线。
陈洁莹市调研上了本B线,这次只上了专A线,与本B线相差13分,主要是历史和地理两科不上线。
2.上专A线共26人,比市调研多10人。
具体名单:蔡嘉欣,李楚瑶,梁宇轩,陈洁莹,余诗楠,徐乐诗,赖曦敏,谢嘉慧,赵杏芳,郑家慧,黄藴泓,侯国贤,何学俊,潘德信,梁晓珺,谭婉丽,胡嘉敏,李可欣,关莹莹,黄洁清,赵展熙,蔡洁静,杨琳,李嘉慧,吴宇聪,冯颖妍其中蔡嘉欣,谢嘉慧,郑家慧,梁晓珺,胡嘉敏,李可欣,关莹莹,黄洁清,赵展熙,杨琳,吴宇聪,冯颖妍上次不上专A线,这次上了专A线。
3.进步较大的学生卢迪莎,关莹莹,何洁媚,余诗楠,吴宇聪,李子欣,李凤仪,李俊毅,梁晓珺,黄洁清,黄麟斯,蔡嘉欣,潘德信4.重点培养上本B线名单冯颖妍,关莹莹,何学俊,余诗楠,李凤仪,李可欣,李俊毅,李楚瑶,李嘉慧,陈洁莹,郑家慧,侯国贤,胡嘉敏,赵杏芳,赵展熙,徐乐诗,梁玮,梁宇轩,梁晓珺,黄藴泓,黄麟斯,谢嘉慧,赖曦敏,蔡洁静,蔡嘉欣,谭婉丽,潘德信(1)陈洁莹、徐乐诗、梁玮、侯国贤,赵杏芳成绩较稳定他们语文、政治、历史较好,数学、英语、地理较弱。
(2)潘德信、李俊毅,何学俊容易受情绪的影响,成绩不稳定。
(3)黄麟斯,李凤仪基础较好,政治、地理均上本B线,数学、英语、历史的上升空间较大。
(4)邱倩仪、徐乐诗、梁玮、李楚瑶语文、政治、历史较好,需加强数学、英语、地理的学习。
(5)赖曦敏、黄麟斯、蔡洁静文综较好,急需加强数学、英语的学习。
2012高三模拟一文综地理试卷分析
![2012高三模拟一文综地理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4a44add6f1aff00bed51eb9.png)
2011-2012学年高三高考考前适(一)文综地理考试试卷分析一、试卷分析本次考试相对于之前的适应性考试试题,稳中有变,其中地理试卷部分总体来看质量较高,体现了高考大纲能力立意的要求,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色,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实用性,依然是注重生活中的地理的考察,符合高考学习有用的地理的要求,试题贴近生活,联系热点,知识点考察全面。
以现实为背景,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
优点:1.重点突出考查了地图、地球运动、大气状况、水循环、人口的变化、地质作用与地貌、自然环境与农业和工业、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区域地理一般自然环境特征的分析等主干知识。
2.注重考查能力考查了学生地理位置判定、图表判读、、材料分析等能力。
3.突出地理特色图表应用很多,考查了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例如,36、37题考查了学生读图、材料分析能力、从图文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4.选择题难易比例适当。
二、学生答题状况分析选择题44分,11道题,错误集中在2、5、7、8、10、11题等,失分较高。
非选择题56分,其中36题分析思路犯严重错误,暴露了学生存在的知识和能力缺陷,也为后一段的复习确定了目标。
(一)答题情况有1、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待提高: 1、3、4三道选择题学生不会把文字信息转换成地理特征、规律,原理、理论基础欠缺。
2、区域定位还是有问题:7~9题涉及我国北纬30度附近的主要地形区没有判断出来,影响特征分析。
37题也涉及到定位分析自然环境特征。
3、分析图表、材料,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10~11题关于正午太阳高度于纬度的关系以及地方时于经度的关系运用、计算能力存在问题,选修选做题44题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答题不够全面,答的较不理想。
(二)存在的问题1.运用地图、知识迁移等能力尚需加强。
第37题的(1)小题,涉及到地理位置分析,其中海陆位置大部分判断为临海国。
所以学生并未对图中的国界线加以分析,该国东侧的国界线是以河流为界,并非是海岸线。
【庆阳市高一历届试卷】庆阳市20XX年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检测考试,试卷抽样分析报告
![【庆阳市高一历届试卷】庆阳市20XX年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检测考试,试卷抽样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946f4e126fff705cc170a91.png)
【庆阳市高一历届试卷】庆阳市20XX年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检测考试,试卷抽样分析报告庆阳市20XX年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检测考试试卷抽样分析报告庆阳市20XX年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检测考试试卷抽样分析报告我市20XX年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检测考试工作已经结束,为了及时掌握我市高考备考情况,肯定成绩,发现问题,交流信息,改进工作,切实增强高考冲刺阶段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全市高考质量再上台阶,我们组织相关学科骨干教师对本次考试的试题特点及学生答卷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意见,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语文一、试题特点1、“一模”试题主要根据近年全国高考语文考纲命题,命题模式参照近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
试题中涉及了考纲所规定的知识点。
2、题型分析,“第I卷”分值为30分,其中“语言知识与运用”12分,“现代科技文阅读”9分,“文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第Ⅱ卷”分值为120分,其中“古诗文翻译、鉴赏、识记”23分,“现代散文阅读”22分,“现代汉语言运用”15分,“写作”60分。
3、试题涉及的主要知识点:(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3)辨析病句。
(4)理解现代文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5)筛选并整合现代文文中的信息。
(6)根据现代文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7)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古文中的含义。
(8)筛选文言文信息。
(9)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言文中心意思。
(10)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
(11)鉴赏古诗文文学作品的语言。
(12)分析概括作者在古诗文中的观点态度。
(13)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15)理解现代文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16)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17)分析概括作者在现代文文中的观点态度。
(18)正确运用词语。
(19)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20)仿写、扩展语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庆阳市2012年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检测考试试卷抽样分析报告我市2012年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检测考试工作已经结束,为了及时掌握我市高考备考情况,肯定成绩,发现问题,交流信息,改进工作,切实增强高考冲刺阶段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全市高考质量再上台阶,我们组织相关学科骨干教师对本次考试的试题特点及学生答卷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意见,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语文一、试题特点1、“一模”试题主要根据近年全国高考语文考纲命题,命题模式参照近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
试题中涉及了考纲所规定的知识点。
2、题型分析,“第I卷”分值为30分,其中“语言知识与运用”12分,“现代科技文阅读”9分,“文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第Ⅱ卷”分值为120分,其中“古诗文翻译、鉴赏、识记”23分,“现代散文阅读”22分,“现代汉语言运用”15分,“写作”60分。
3、试题涉及的主要知识点:(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3)辨析病句。
(4)理解现代文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5)筛选并整合现代文文中的信息。
(6)根据现代文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7)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古文中的含义。
(8)筛选文言文信息。
(9)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言文中心意思。
(10)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
(11)鉴赏古诗文文学作品的语言。
(12)分析概括作者在古诗文中的观点态度。
(13)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15)理解现代文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16)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17)分析概括作者在现代文文中的观点态度。
(18)正确运用词语。
(19)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20)仿写、扩展语句。
(21)写作。
二、试题类型:不难看出这次一模试卷,是在10年考纲以及10年的试卷的基础上,精心比对,挑选而出的题目。
比如在“语言运用新题型”、“作文命制”等方面做了一定的探索,以便考生在进入高考前能得到一次适应性的检测。
具体情况如下:第一点:第一二小题字音、词语的考查,所选的题目都贴近生活,属于常见字词,应引起考生的特别关注,平时的复习中应该把目光投向这些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近义词等方面。
第二点:在“语言运用”这个板块上,提高了理解和应用的难度。
除了仿写这一常规题型外,也出现了一些创新题型。
例如:第18题词语填空和第19题补写总括性的句子,有一定的难度,语言还要简明、连贯、准确。
这些创新题型关注生活中的语言现象、体现了语文“工具性、人文性”的特点。
所以,平时的复习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关注生活实际,在表达运用上,要注重体现生活情景中的语言要领。
让学生真正在生活中学语文,在运用中学语文。
三、分数统计:第Ⅰ卷得分统计(以理科应届1班为抽样数据)题号应得分平均分得分率选择题1-4 1211.8 39.3% 5-7 98-10 9第Ⅱ卷得分统计题号应得分平均分得分率第四题23 14.30 62% 第五题22 14.60 66% 第六题15 9.40 62% 作文60 47.10 78% 合计120 85.40 71%四、答题情况选择题是本次考试失分严重的地方之一。
选择题中,又以语言基础部分的4个小题的失分最为严重,后面的科技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情况稍好一点。
(一)语言基础:①第1、2小题字音、成语的考查。
注音字形声字居多,有的能念声旁,有的不能,多音字声调有变化,受方言的影响很大,很多考生不能准确判断。
第3小题考查了“寡见鲜闻、侧目而视、安之若素”等成语(熟语)的运用。
很多学生还是搞不清词语使用范围、感情色彩而望文生义,以致无法辨析。
第4小题考查了病句的辨析,三个句子的语病都很典型,只要记住语病的几种类型,就可以轻松拿分。
②科技文阅读:节选了毛崇杰的《多元文化对话中的文化自觉》文段。
全文专业性强、与考生生活实际有一定距离,考生在这三道题的得分相对偏低,一部分考生理解、筛选、推断文章能力不强,导致丢分。
③文言文阅读:采用了《明史列传第二十九》中关于齐泰的传记文,共设臵了4个小题。
第1小题实词考查,很多考生选择了A或B项,对“间”或“患”字没有结合语境进行分析,导致失分,实际是D项。
在阅读中,学生粗心大意,对文章读得不细,不能很好地把握文意,第10小题做错的非常多。
(二)非选择题总体情况比选择题要好一点,但是从抽样的情况来看,文言翻译、诗歌鉴赏和第六大题语言运用题的得分率较低。
①第四题:文言翻译、诗歌鉴赏、名句默写第11题文言翻译得分太低,大部分学生不能准确译出关键词,不能一一对应,不能直译,一部分学生干脆脱离原句和语境,导致句意背离原文,如通假字“止”和活用字“墨”等。
第12题诗歌鉴赏中,一些学生对题目要求视而不见、理解不当,没有联系词作的上下文意思,也不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解答时不能用诗歌鉴赏的术语去组织语言,答案杂乱无章,导致失分严重。
第13题名句默写主要问题是没有记住特殊要求的句子,错别字较多。
②第五题:散文阅读这道散文阅读题情味浓厚,除了16题相对简单外,其他几题更多考查的是学生综合分析知识的能力。
这样既要求考生能找到关键语句,又能读懂文章。
得分最低的就是第17小题,因为这道小题要求考生对全文要整体把握,并能把多个层次进行归纳,大多考生只得到一半分数。
③第六题:语言表达第18小题填词连句,一部分考生没有搞清上下句意,凭感觉去填;第19小题要求考生对主要信息把握准。
很大部分考生不看题目要求,用很长的句子作答,缺乏概括性。
④第七题:作文本次作文采用了10年高考的作文形式。
给出了一则关于梁母教子的材料,这种材料贴近生活,易于学生立意,学生看过关于“坚强”或者“感恩”题材的作文不少,人人有话说,审题难度不大,写作的天地比较开阔。
既可避免因缺少限制而产生的种种弊端,又给了考生适当的、自由发挥的空间。
同时,有利于对考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责任感,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而且有许多优秀的文章,比如,《一路风雨一路晴》《阳光总在风雨后》《让感恩之花常开不败》《挫折,让生命辉煌》《90后要站直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等等,角度新颖,文思敏捷,行文流畅,语言优美朴实,主题思想鲜明,情感积极明朗,显现出很多学生的写作水平已经得到了提高。
但是,作文中也存在不少问题:第一、构思上不合理、不成熟。
部分学生思维混乱,中心分散,不够集中、鲜明。
第二、结构混乱,字数不够。
有写了三、四百字的文章。
第三、书写不够规范,字迹难以辨认,缺少必要的标点符号。
五、今后复习的策略及建议1、夯实基础知识。
针对“一模”语言基础题出现的一些问题,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在第二、三轮复习中,进一步做查漏补缺工作,要突出薄弱环节,夯实基础,弥补不足。
文言文复习时,加强背诵,督促学生背诵规定的篇目。
2、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审题马马虎虎,是“一模”表现出的最大问题。
提醒学生看清楚题目要求和给定的范围,培养抓题干关键内容的习惯。
一定要在题目要求下回答问题,千万不要脱离题干的要求,另起炉灶。
3、加强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要明白遇到什么问题,怎么去想,这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形成良好的答题心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总结解题规律,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所在。
把问题要求的所有点在文本中找出来,不要脱离文本,凭借自己的主观想象作答。
语言运用题要加强训练,描述和阐释要科学、准确地表述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描述和阐释要注意使用学科语言、学科术语,注意语言的逻辑性、层次性。
必须清楚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
4、作文方面应该抓住后期有限的时间,加强对审题能力的训练,材料作文一定要进行深度挖掘,要抓住材料的灵魂,平时作文多写一些作文提纲。
既省时间,又利于思维的条理化。
加强作文常规要求,平时作文批改时,注意错别字、标点的纠正,杜绝在作文题目上写错别字的现象。
5、重视教材。
高中教材第五、六册,有哲学随笔、文艺学理论、中国现代小说、西方现代派文学、科技文、诗歌、中国古典小说、文言文等,是帮助学生拓宽视野、积淀文化素养的好教材。
如果能认真用好高中第五、六册教材,也将会成为提高高考应试能力的一条便捷之路。
这些,不光是对学生的写作将有直接的帮助,而且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将有极大的提高。
思维上层次了,阅读理解自然也高一个等级。
(执笔:镇原中学安建辉何影)数学一、试题分析1、整体分析:试题所考查的目标来说比较合理、明确,考查内容比较准确、适度,基本符合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和高考新大纲的具体要求。
题型设臵严格按照高考真题式样,三种题型中基础题、中档题和难题所占的比例也较为适宜,但整个题的难易程度较高考真题有所降低。
整个试题对于高中数学主要知识的覆盖比较广泛、全面。
试题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梯度和区分度,真正起到了检测、区分学生对有关数学知识掌握程度和数学思维能力水平的作用。
2、命题知识点和考点的分析:从整个试题的设计来看,试题仍然围绕高考应试模式进行命题与考核,所以,对于有关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教育三维目标来说,本试题还是比较注重考查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掌握和运用的熟练程度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注意到了对于有关高中数学重要方法和思想的考查,注意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考查,注意考查学生对于重要数学思想、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归纳分析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相关考点的分布情况也较为科学、合理。
各个题目考查的知识点及思想方法如下:第一大题为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5分,满分60分。
第1小题为基础题,主要考查复数的运算及共轭复数的概念。
第2题为基础题,主要考查反函数的有关知识,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学生只要根据互为反函数定义域值域之间关系以及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就可以解答此题。
第3题为基础题,考查等差数列有关知识。
第4小题为中档题,考查不等式性质,充要条件等知识第5小题为中档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奇偶性,给出了x≧0,函数的解析式,求f(-3),学生只要根据f(0)=0,求出a,计算f(3),根据奇函数定义就可解答此题第6小题为基础题,主要考查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及三角函数的对称轴第7小题为中档题,考查正棱柱,二面角,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等有关知识。
第8小题为中档题,考查排列组合综合应用问题第9小题为中档题,考查圆的切线等问题第10小题为基本题,考查平面向量有关知识第11小题为中档题,考查双曲线有关知识。
第12小题为中档题,考查立体几何有关知识,以及正弦定理的应用第二大题为填空题,共4个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第13小题为基础题,考查三角函数运算,二倍角正弦公式。
第14小题为基础题,考查二项式定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