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食品理化分析》“MW”教学模式的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评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职业性 。 [2-3] 实从 2018 级开始,采取校企双主体教学的“MW”教学模式。
1 “MW”教学模式探讨
1.1 “MW”教学模式 “MW”是以学生为主体,学校教师和企业导师
共同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根据指导的关系和过程, 构建形似“MW”的形状,故名“MW”教学模式 。 [4-5] 其关系如图 1 所示。
◎ 罗双群,唐艳红,栗亚琼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河南 漯河 462300)
LUO Shuangqun, TANG Yanhong, LI Yaqiong (Luohe Vocational College of Food, Luohe 462300, China)
摘 要:本文将新型教学方式“MW”教学模式引入《食品理化分析》课程,对其进行可行性分析,并以“乳 粉中钙含量的测定”为例,探讨“MW”教学模式对学生培养的影响。经过“MW”教学过程,学生的自主学习、 团队协作、综合实践和创新创造等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提高。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19SJGLX784);河南省高等职业学校青年骨干教 师培养计划(2020GZGG112)。
作者简介:罗双群(1985—),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功能性食品。
XIANDAISHIPIN 现代食品 /125
食品科技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产教融合;食品理化分析;“MW”教学模式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new teaching mode of “MW”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course of “Food Physical and Chemical Analysis”, after the feasibility analysis, and takes “the determination of calcium content in milk powder”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d the influence of “MW” teaching mode on students’ training. Through the “MW” teaching process, the abilities of autonomous learning, teamwork, comprehensive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and creation of students have been improved.
《食品理化分析》是食品检测类专业的一门专业 核心课程,该课程的学习承接《基础化学》《食品化 学》和《仪器分析》等课程,具有实用性强、应用面
Keywords: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food physical and chemical analysis; “MW” teaching mode
中图分类号:H319.1
产教融合办学手段是职业院校培养大国工匠、能 工巧匠的重要手段,党中央为大力推进现代技术职业 教育制度系统的创建工作,2019 年在《国家职业教育 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 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要求。这一关 键文件反映出我国职业教育已经到了“产教融合”办 学的新时期 [1]。《食品理化分析》是食品检测类专业 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学习的目的在于根据测得的分 析数据对被检食品的品质和质量做出正确可观的判定
doi:10.16736/41-1434/ts.2021.18.036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食品科技
产教融合背景下《食品理化分析》“MW” 教学模式的探讨
Discussion of "MW" Teaching Mode i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alysi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MW”教学模式遵循“产教深度融合”的理念, 采取学校教师和企业导师共育的教学方式,企业导师 引导学生关注食品行业需求及行业动态,同时对《食 品理化分析》的项目进行具体的实操指导;学校教师 传授学生实践过程中所需要具备的理论知识素养,同 时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发现问 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 素养,即使学生养成良好职业信念、职业知识技能、 职业行为习惯,使学生真正走上相关岗位时能灵活运 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企业导师指导环节: 任务
实操
→细节指导
学生学习环节: 预习
讨论
实践 →理实学习
学校教师教学环节: 新知识 知识结构 →理论指导 图 1 校企双主体教学的“MW”模式图
1.2 “MW”教学模式的优势 《食品理化分析》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
即“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学生做”,但经过调 查发现,运用这种教学模式问题的能力,不具 备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对所学知识往往是知其 所以,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一旦进入工作岗位, 遇到具体的食品理化分析时,往往不能灵活运用相关 知识快速解决问题 [6]。
2 “MW”教学模式可行性分析
2.1 学情分析 高职院校食品检测类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文科
生,学生的数学、化学基础较差,对《食品理化分析》 是闻其名先胆怯,尤其是对理论部分以及数据处理兴 趣不浓,甚至有不少学生认为只要会进行试验操作即 可,还有部分同学想学好但学习方法不当。学生对《食 品理化分析》在食品行业中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对企 业的需求茫然,不知道为什么学?学了有什么作用? 学到什么程度?企业导师需通过引导学生关注食品行 业需求及行业动态,帮助学生提前度过迷茫期,增强 学生自信心和提高学习兴趣。 2.2 课程特征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