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课件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第二单元 第三节
新课导入
在古代,为什么“蜀道”那 么难?现在的“蜀道”还那 么难吗?
蜀道之难四,难川于盆上地青天四!周多高山,山高谷 蚕丛深及。鱼在凫(古fú代),,开交国通何茫设然施!落后(人力和 尔西来当畜四太力万白)八有,千 鸟进岁道,,出不可蜀与以地秦横塞绝需通峨要人眉翻烟巅。。山越岭, 地崩通山行摧较壮士难死,,因然后而天“梯蜀石栈道相难钩”连。。
东北林区
2. 分析我国林地分布的特征,说明其与地形的 关系。
西南林区 东南林区
多为山地,地形崎岖、海拔较高、 坡度较陡,土层浅薄、土壤肥力低, 适宜发展林业。
核心归纳 山地的坡度对农业生产影响深刻
坡度超过25°,不适宜 发展种植业,应发展林
业或进行自然保护。 坡度越大,土壤越易被 侵蚀,坡度超过7°,要
• 海拔低、水热条件好的平原,模适大宜、发粗展放以式农。作物栽培为主的种械植化业水平较低。
• 海拔较高、水热条件较差的高原,适宜发展畜牧业
• 海拔较低、水热条件较好的丘陵,适宜发展果树栽培、粮食作物栽培等种植业
• 山地中,海拔较低、水热条件较好的坡段,适宜发展林业
河网密布的平原6页,回答下列问题
地表形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江苏里下河平原垛田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
赣南丘陵果园
武夷山速生杉木林
(1)分别展示了什么样的农业景观与生产特征?这些农业景观的形成与地表形态 有什么样的关系?
干旱、半干旱的高原地
水热条件较好的山地地
区,以畜牧业为主,规
区,发展立体农业,机
修筑梯田才能耕作;
核心归纳 山地的坡向对农业生产影响深刻
坡向不仅会影响太阳辐射,也会影响水分条件,不同坡向水热组合状况会有差异, 进而会影响农作物生长。
阳坡光照充足,有利于作物进行 光合作用;阴坡气温低、蒸发弱, 水分条件较好; 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水分条件 好;山地的背风坡降水少,水分 条件差。
平原地建区设的公路 技术
成本
难度
平原
低
小
山区
高
大
受限 程度
较小
较大
山线区路的公路 线路
密度
形态
大
网状分布
小
“之”字形 公路
合作探究3
地表形态对运输方式的影响
2.山区道路为什么要设计成“之”字形? 3.通过生活观察,我们知道山区道路多以公路为主,铁路较少。这是为什么呢?
合作探究3
地表形态对运输方式的影响
平原地区的公路
山区的公路
1.看图直观感受平原地区和山区在交通运输上的差异,并通过列表比较的方式, 分析、讨论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方式及线路布局的影响。
合作探究3
地表形态对运输方式的影响
看图直观感受平原地区和山区在交通运输上的差异,并通过列表比较 的方式,分析、讨论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方式及线路布局的影响。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huī),砯(pīng)崖转石万壑雷。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学习目标
结合区域资料,总结不同地形区人口、农业、 交通分布特点,并分析地形对其分布的影响。 (区域认知)
结合区域图、景观图,分析地形对人类活动的 影响。(综合思维)
合作探究1 读巴西的地形分布图和巴西人口分布图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原因:热带高原和山地的一定海拔范围内,气候凉爽,雨量适中,排水通 畅 ;这一海拔超出疟蚊分布上限,人民可免受疟疾等疾病袭扰。
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还是亚马孙平原?原因是什么? 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东南部,亚马孙平原人口较少;热带地区人口分 布在海拔较高的高原或者山地。
(4)一般来说,在山区,人口主要分布在哪?为什么? 在山区生活的人们,一般将居住地选择在河谷或山间盆地 原因:地势相对较低,气温条件相对优越;地形、水源等条件好
(5)什么样的地形会导致人烟稀少?为什么? 地表崎岖的山地、寒冷干燥的高原人烟稀少 原因:山地地表崎岖;高原寒冷干燥;高原和山地大都土壤贫瘠、交通不便
林业景观,人工参与 为主的集约经营特征。
合作探究2
地表形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看P37页,读图2-3-7,完成下列任务
1. 说明我国耕地主要成片集中分布在哪 几个区域,分析其与地形的关系。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平原地区地势低平,面积广阔,土 壤肥沃,适宜农耕。
合作探究2
地表形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看P37页,读图2-3-7,完成下列任务
通过对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关系的认识,进一 步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理念。(人地协调观)
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
01
02
03
04
05
人口分布 聚落形成 工农业生产 交通运输 其他方面
预习考查
判断题
(1)在海拔500米以下的地区分布了世界上约60%的人口。
(2)山区只适合发展林业。
() ()
(3)地表坡度超过10°,就要修建梯田才能耕作。
预习考查
(1)从垂直方向上看,人口占比随海拔有什么变化特点?
预习考查
(2)海拔500米以下的地区,人口占比是多少?海拔200米以下的地区呢? 海拔500米以下地区世界人口占比80.2%,海拔200米以下地区占比56.2%
预习考查
(3)为什么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平原地区呢?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与交通联系,成为人类理想的居住地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现尚不在得四过川,猿的猱交(通náo条)件欲度有愁了攀很援。大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改(善sh:ēn)高历速井公仰胁路息加,密以手成抚网膺、(y高īng铁)坐从长叹。 问君无西到游有何时、还内?河畏途运巉输(的chá提n)升岩、不可成攀都。机 但又见闻场悲子建鸟规成号啼古夜通木月航,,,雄愁飞空基雌山本从。实绕林现间“。蜀道通”。
()
(4)山区公路呈“之”字形,是为了降低建设成本。 ( )
预习考查
结合教材P35、P36页图2-3-2回答下列问题
(1)从垂直方向上看,人口占比随海拔有什么变化特点? (2)海拔500米以下的地区,人口占比是多少?海拔200米以下的地区呢? (3)为什么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平原地区呢? (4)一般来说,在山区,人口主要分布在哪? (5)什么样的地形会导致人口稀少?
第二单元 第三节
新课导入
在古代,为什么“蜀道”那 么难?现在的“蜀道”还那 么难吗?
蜀道之难四,难川于盆上地青天四!周多高山,山高谷 蚕丛深及。鱼在凫(古fú代),,开交国通何茫设然施!落后(人力和 尔西来当畜四太力万白)八有,千 鸟进岁道,,出不可蜀与以地秦横塞绝需通峨要人眉翻烟巅。。山越岭, 地崩通山行摧较壮士难死,,因然后而天“梯蜀石栈道相难钩”连。。
东北林区
2. 分析我国林地分布的特征,说明其与地形的 关系。
西南林区 东南林区
多为山地,地形崎岖、海拔较高、 坡度较陡,土层浅薄、土壤肥力低, 适宜发展林业。
核心归纳 山地的坡度对农业生产影响深刻
坡度超过25°,不适宜 发展种植业,应发展林
业或进行自然保护。 坡度越大,土壤越易被 侵蚀,坡度超过7°,要
• 海拔低、水热条件好的平原,模适大宜、发粗展放以式农。作物栽培为主的种械植化业水平较低。
• 海拔较高、水热条件较差的高原,适宜发展畜牧业
• 海拔较低、水热条件较好的丘陵,适宜发展果树栽培、粮食作物栽培等种植业
• 山地中,海拔较低、水热条件较好的坡段,适宜发展林业
河网密布的平原6页,回答下列问题
地表形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江苏里下河平原垛田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
赣南丘陵果园
武夷山速生杉木林
(1)分别展示了什么样的农业景观与生产特征?这些农业景观的形成与地表形态 有什么样的关系?
干旱、半干旱的高原地
水热条件较好的山地地
区,以畜牧业为主,规
区,发展立体农业,机
修筑梯田才能耕作;
核心归纳 山地的坡向对农业生产影响深刻
坡向不仅会影响太阳辐射,也会影响水分条件,不同坡向水热组合状况会有差异, 进而会影响农作物生长。
阳坡光照充足,有利于作物进行 光合作用;阴坡气温低、蒸发弱, 水分条件较好; 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水分条件 好;山地的背风坡降水少,水分 条件差。
平原地建区设的公路 技术
成本
难度
平原
低
小
山区
高
大
受限 程度
较小
较大
山线区路的公路 线路
密度
形态
大
网状分布
小
“之”字形 公路
合作探究3
地表形态对运输方式的影响
2.山区道路为什么要设计成“之”字形? 3.通过生活观察,我们知道山区道路多以公路为主,铁路较少。这是为什么呢?
合作探究3
地表形态对运输方式的影响
平原地区的公路
山区的公路
1.看图直观感受平原地区和山区在交通运输上的差异,并通过列表比较的方式, 分析、讨论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方式及线路布局的影响。
合作探究3
地表形态对运输方式的影响
看图直观感受平原地区和山区在交通运输上的差异,并通过列表比较 的方式,分析、讨论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方式及线路布局的影响。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huī),砯(pīng)崖转石万壑雷。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学习目标
结合区域资料,总结不同地形区人口、农业、 交通分布特点,并分析地形对其分布的影响。 (区域认知)
结合区域图、景观图,分析地形对人类活动的 影响。(综合思维)
合作探究1 读巴西的地形分布图和巴西人口分布图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原因:热带高原和山地的一定海拔范围内,气候凉爽,雨量适中,排水通 畅 ;这一海拔超出疟蚊分布上限,人民可免受疟疾等疾病袭扰。
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还是亚马孙平原?原因是什么? 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东南部,亚马孙平原人口较少;热带地区人口分 布在海拔较高的高原或者山地。
(4)一般来说,在山区,人口主要分布在哪?为什么? 在山区生活的人们,一般将居住地选择在河谷或山间盆地 原因:地势相对较低,气温条件相对优越;地形、水源等条件好
(5)什么样的地形会导致人烟稀少?为什么? 地表崎岖的山地、寒冷干燥的高原人烟稀少 原因:山地地表崎岖;高原寒冷干燥;高原和山地大都土壤贫瘠、交通不便
林业景观,人工参与 为主的集约经营特征。
合作探究2
地表形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看P37页,读图2-3-7,完成下列任务
1. 说明我国耕地主要成片集中分布在哪 几个区域,分析其与地形的关系。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平原地区地势低平,面积广阔,土 壤肥沃,适宜农耕。
合作探究2
地表形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看P37页,读图2-3-7,完成下列任务
通过对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关系的认识,进一 步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理念。(人地协调观)
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
01
02
03
04
05
人口分布 聚落形成 工农业生产 交通运输 其他方面
预习考查
判断题
(1)在海拔500米以下的地区分布了世界上约60%的人口。
(2)山区只适合发展林业。
() ()
(3)地表坡度超过10°,就要修建梯田才能耕作。
预习考查
(1)从垂直方向上看,人口占比随海拔有什么变化特点?
预习考查
(2)海拔500米以下的地区,人口占比是多少?海拔200米以下的地区呢? 海拔500米以下地区世界人口占比80.2%,海拔200米以下地区占比56.2%
预习考查
(3)为什么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平原地区呢?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与交通联系,成为人类理想的居住地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现尚不在得四过川,猿的猱交(通náo条)件欲度有愁了攀很援。大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改(善sh:ēn)高历速井公仰胁路息加,密以手成抚网膺、(y高īng铁)坐从长叹。 问君无西到游有何时、还内?河畏途运巉输(的chá提n)升岩、不可成攀都。机 但又见闻场悲子建鸟规成号啼古夜通木月航,,,雄愁飞空基雌山本从。实绕林现间“。蜀道通”。
()
(4)山区公路呈“之”字形,是为了降低建设成本。 ( )
预习考查
结合教材P35、P36页图2-3-2回答下列问题
(1)从垂直方向上看,人口占比随海拔有什么变化特点? (2)海拔500米以下的地区,人口占比是多少?海拔200米以下的地区呢? (3)为什么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平原地区呢? (4)一般来说,在山区,人口主要分布在哪? (5)什么样的地形会导致人口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