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液体光度法测生姜中微量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子液体光度法测生姜中微量铁
陈新
【摘要】实验采用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 Bmim][ BF4]作为萃取剂,以邻二氮菲为显色剂,建立了离子液体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分析方法。
同时优化了体系pH、离子液体用量等实验条件,并对生姜中的铁进行测定,方法准确度高。
%Trace iron in zingiber officinale rosc was determinated by spectrophotometry with 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tetrafluoroborate [ Bmim] [ BF4 ] as an extractant and with phenanthroline as a chromogenic agent. The effect of pH,the amount of ion liquid and other conditions were optimiz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has a high accuracy.
【期刊名称】《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5(000)006
【总页数】3页(P51-53)
【关键词】微量铁元素;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萃取剂;分光光度法;生姜【作者】陈新
【作者单位】南京晓庄学院环境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11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07.3
生姜,又名姜、黄姜,为姜科植物姜的鲜嫩茎,属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其以根茎入药,是药食两用植物.李时珍对姜的多种用途大为赞赏,曰:“姜,辛而不荤,去
邪辟恶,可蔬可和,可果可药,其利博矣”[1].现代研究表明生姜营养丰富,含多种氨基酸、可溶性多糖、姜酚、黄酮、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有效成分.故具有多种功效,如解表散寒,温胃止吐,止咳化痰、健胃解毒、延缓衰老、降低胆固醇、抗癌和抑菌等[2-4].
目前,大家主要集中于对生姜抗菌和抗氧化活性方面的研究,对其中微量元素的测定不是很多,用离子液体为萃取剂测定生姜中微量铁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实验在邻二氮菲光度法测铁的基础上,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作为萃取剂,利用磷酸二氢钾的盐析作用,生成离子液体-盐水双水相体系,亚铁离子与邻二氮菲生成的络合物富集在离子液体相中,用分光光度法对其进行测定.该方法方便快捷,准确度高,重复性好、污染小.我们利用该方法对新鲜生姜中的微量铁进行了测定.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UV-17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7230G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精科),KQ-200KDB型高功效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ZD-2型自动电位滴定仪(南京科环分析仪器有限公司),Anke TDL-4飞鸽牌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制造),LENGGUANG比色皿(中国上海)
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兰州奥力科化工有限公司,99%)、六水合硫酸亚铁铵(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A.R.)、盐酸(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A.R.)、邻二氮菲(天津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A.R.)、盐酸羟胺(南京化学试剂有限公司,A.R.)、醋酸钠(南京化学试剂有限公司,A.R.)、磷酸二氢钾(南京化学试剂有限公司,A.R.).
1.2 实验方法
1.2.1 样品处理
市售新鲜生姜洗净切片,放入烘箱低温烘干后粉碎.取生姜粉1 g于25 ml容量瓶
中,加入20 ml去离子水或超纯水都可,超声振荡20 min后,用去离子水或超纯水都可定容,在70℃的水浴下,进行30 min的超声振荡,静置备用.
1.2.2 实验方法
移取1.2.1生姜溶液或1μg/m l亚铁标准溶液5.0 ml于具支试管内,加入100
g/L盐酸羟胺溶液1 ml,静置2 min,然后加入1.5 g/L邻二氮菲溶液2.0 ml,
摇匀,再加入3 mol/L醋酸钠缓冲溶液1.0 m l,摇匀静置之后,加入1.5 ml的
离子液体和2.0 g的磷酸二氢钾,待其溶解后,在70℃的水浴下,进行30 min
的超声振荡,出现分层,上层为离子液体相,下层为盐水相.将溶液移入离心管中,转速为3000 r/min下离心5 min,取上层离子液体相,用光度法进行吸光度测定,通过标准曲线求算出铁的含量.
2.1 离子液体萃取相紫外吸收光谱绘制
移取5.0 ml亚铁标准溶液于具支试管中,按照1.2.2实验方法得分层溶液,取上
层离子液体相,以试剂空白作参比,进行紫外-可见光谱扫描,得吸收光谱图.从图看出,最大吸收波长为510 nm,故将其选择为实验的测定波长.
2.2 萃取体系的pH值
按照实验方法,固定其它条件不变,不断调节溶液的pH值,测定离子液体相吸光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当pH值在1.0~5.0时,随着pH值的增加,吸光度逐渐增大;pH值在5.0~6.0之间,吸光度值变化趋于平缓;当pH值>7.0时,随着pH值的增加,吸光度逐渐减小.这是因为当溶液酸度高时,亚铁离子与邻二氮菲络合缓慢;而酸度低时,离子又易水解.因此选用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体系来控制实验的
pH值.
2.3 离子液体的用量
按照实验方法,固定其它实验条件,改变离子液体的用量,测定离子液体相吸光度值的变化.结果表明,离子液体用量为0.1 m l~0.75 ml之间,吸光度的值很小,
且变化不大;当离子液体用量增大到1.0 ml时,随着离子液体用量的增加,吸光度值明显增大;当离子液体用量增加到1.5 m l,吸光度值达到最大;用量大于1.5 ml
之后,吸光度呈下降趋势.这是因为离子液体用量小于1.5 m l时,亚铁络合物不能被完全萃取;当离子液体用量大于1.5 ml时,络合物在离子液体相中被稀释,导致吸光度降低.因此,离子液体的最佳用量为1.5 ml.
2.4 磷酸二氢钾的用量
加入磷酸二氢钾,是为了利用其盐析效应,形成一个上层为[Bmim][BF4]离子液体富集相和下层为盐水相构成的双水相体系[5].
按照实验方法,固定其它实验条件,加入不同量的磷酸二氢钾,测定离子液体相吸光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磷酸二氢钾用量小于0.5 g时,分层不明显;用量在0.5~1.5 g时,分层明显,且离子液体相的吸光度值随着磷酸二氢钾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磷酸二氢钾用量在1.5~2.5 g时,离子液体相吸光度值变化不大;用量超过2.5
g后,会有无法溶解的磷酸二氢钾沉积于溶液的底部.因此实验选择磷酸二氢钾的
用量为2.0 g.
2.5 邻二氮菲的用量
按照实验方法,固定其它实验条件,改变邻二氮菲的用量,测定离子液体相吸光度的变化,同时观察两相的现象.
结果表明,当邻二氮菲的用量在0.5~2.0 ml时,离子液体相吸光度值随邻二氮菲用量的增加而增大;邻二氮菲用量在2.0~2.5 ml时,吸光度值最大且稳定.这是因
为邻二氮菲用量小于2.0 m l时,络合反应不能进行完全.而因此邻二氮菲的用量在2.0 ml时最为合适.
2.6 萃取温度
按照实验方法,固定其它实验条件,考察了萃取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温度小于60℃时,随着萃取温度逐渐升高,离子液体相的吸光度值也逐渐增
大;当萃取温度在60℃~70℃时,吸光度值的变化趋于平缓,并在70℃时达到最大;此后,温度继续升高,吸光度值开始减小,可能是因为温度过高,铁与邻二氮
菲形成的络合物不稳定分解.故70℃为最佳萃取温度.
2.7 萃取时间
按照实验方法,固定其它实验条件,考察了萃取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时间过短,亚铁络合物难以完全被离子液体萃取出来,导致吸光度值偏低;萃
取时间过长,吸光度值也会减小.这是因为萃取时间过长,会导致更多的水转入盐
水相中,离子液体相变少,络合物被离子液体萃取出来的量减少.因此,30 min为最佳的萃取时间.
2.8 离子液体的富集功能
准确配制1μg/m l、2μg/ml、4μg/ml的亚铁标液,按照上述最佳条件加入离子
液体进行测定,并分别与相应不添加离子液体的亚铁标液测定值进行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在低浓度亚铁溶液的情况下,离子液体对其具有较强的富集功能.
2.9 标准曲线与检出限和定量限
准确配制不同浓度的亚铁标准溶液系列,用试剂空白作参比,按照最佳实验条件进行吸光度值的测定,绘制标准曲线.结果表明,亚铁浓度在1~8 μg/ml范围内与
吸光度值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0.0566x+0.1721,R2=0.9902.对
7份空白溶液进行平行测定,通过计算得出该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
0.0535μg/ml和0.168 μg/ml.
按1.2.1与1.2.2方法测定生姜中铁的含量,并进行了加标回收率实验.结果见表2和3.
由上述两表可知,市售生姜中微量铁元素的含量为18.48μg/g,实验的加标回收
率范围为96.00%~104.00%,说明用离子液体[Bmim][BF4]作为萃取剂测
定生姜中铁的含量时准确度高,重复性好.
【相关文献】
[1]李时珍.本草纲目[M].武汉:崇文书局,2012.
[2]丁培峰,吴文荣.姜汁、芒果汁复合饮料的研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0,31(9):110-112.
[3]刘雪梅.生姜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成药,2002,24 (7):539-541.
[4]杨洋.生姜黄酮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2,23(4):45-50.
[5]Keith E.Gutowski,Grant A.Broker,Heather D.Willauer et al.Controlling the Aqueous Miscibility of Ionic Liquids:Aqueous Biphasic Systems of Water-Miscible Ionic Liquids and Water-Structuring Salts for Recycle,Metathesis,and Separations[J].J.Am.Chem.Soc.,2003,125,6632-6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