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电厂离心泵轴承烧毁的原因分析与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电厂离心泵轴承烧毁的原因分析与处
理
摘要:某电厂采用EHG型号单级离心泵,泵运行期间有两台烧毁,烧毁后解体泵轴承保持架已碎裂成小块,水力部件动静部件之间均有严重的磨损,对EHG 型单级离心泵进行计算分析,最终确定通过调整背叶片尺寸进而调整叶轮背叶片轴向力平衡能力,以达到降低轴向力增加轴承寿命,避免由于轴向力过大导致轴承疲劳损坏。
关键词:单级离心泵轴向力背叶片
1.
引言:
某电厂两台泵相继发生轴承烧毁现象,解体发现轴承保持架已碎裂成小块,叶轮与泵体口环、叶轮背面与泵盖、节流衬套与轴之间均有严重的磨损。
造成轴承烧毁的原因很多,本文通过理论计算和工程实践,采用调整背叶片尺寸进而调整叶轮背叶片轴向力平衡能力,以达到降低轴承轴向力,增加轴承寿命的目的,为解决同类轴承烧毁问题提供了参考。
1.
轴向力以及轴承寿命计算
1.1轴向力计算:
按照《现代泵技术手册》计算轴向力,过程如下:
盖板力:
其中,Rm——叶轮密封环半径,Rh——叶轮轮毂半径
Hp——出口势扬程,
Ht——理论扬程,Ht=H/ηh
U2——叶轮出口圆周速度,
ω——叶轮角速度,
R2——叶轮半径
2)若采用背叶片结构,其平衡力:
其中,Re——背叶片半径,Rh——叶轮轮毂半径,t——背叶片宽度
s——叶轮后盖板和壳体壁之间的间隙。
若采用平衡孔加密封环结构,其平衡力:
其中,ξm——密封环间隙阻力系数,q——密封环泄漏量
Fm——密封间隙过流面积,Rm——密封环半径,Rh——叶轮轮毂半径
3)轴头力
其中,p——叶轮入口相对压力, D——密封轴径。
该数值较小,可不考虑。
4)轴向力Fa=F1-F2-F3
注:①另外还存在动反力,因其数值较小,可不考虑。
②轴向力为正值时代表力的方向由电机指向泵,负值代表反向。
1.2径向力计算:
计算公式为:
其中:H-------泵扬程(m)
D2-----泵的叶轮外径(m)
B2-----包括盖板的叶轮出口宽度
Kr------实验系数,
Q-------泵额定工况流量
QN-----泵高效点流量
注:1)泵体为双蜗壳结构时,因为蜗壳结构对称,流体压力在流道内对称分布,因此可以认为其径向力为0;
2)径向力还包括叶轮重量等,因其数值较小,可不考虑。
1.3寿命计算:
当量载荷P
其中,Fa——根据1.1计算出的轴向力载荷
Fr——由径向力计算出的轴承支反力
X,Y由SKF轴承手册查得
2)轴承寿命
其中 a1——寿命可靠性系数,可靠性取96%,则a1=0.53;
aSKF——SKF寿命修正系数,由SKF手册查得,当查询的aSKF值大于50,使用此值已无实在意义;
C——基本额定动载荷,
P——当量动载荷;
q——寿命修正系数,对于球轴承,取q=3。
注:1)该寿命计算公式在当量载荷大于其疲劳负荷极限时仍然适用,轴承疲劳负荷极限详见《SKF轴承综合型录》中深沟球轴承数据表;
2)疲劳负荷极限的含义为当轴承的载荷小于其疲劳负荷极限时,在轴承运行环境、润滑条件较理想的情况下,轴承基本不会出现疲劳损坏。
1.
计算结果分析:
根据上述计算公式,计算结果如下:
通过对轴承分析理论分析计算,轴承使用寿命满足要求,但实际应用存在不
确定因素可能会导致轴向力过大,因为理论计算与流体实际流动状态存在偏差,
实际轴向力比理论计算值偏大,增加故障风险;泵在小流量工况运行时,其轴向
力会变大,会导致泵组振动加剧,增大轴承载荷,对轴承寿命产生影响。
轴向力过大产生的危害分析如下:
1、轴承温度:轴向力过大时由于轴承滚道与滚珠产生挤压摩擦,产生更多
的热量,此时,轴承温度会升高,但如果润滑条件良好,环境温度不高时,其热
量会及时导出,轴承温度变化不会太大,此时测量轴承温度不会明显升高,温升
范围也符合要求,但是存在隐患。
2、轴承疲劳破坏:泵在轴向力过大工况下长时间运行时,会在轴承摩擦挤
压面上产生较大的应力,并在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后,轴承某一部位产生疲劳损伤,随着泵持续运行,疲劳损伤将会加剧并扩散,此时轴承温度会大幅升高,此疲劳
损伤扩散到一定程度后,轴承将会严重破坏。
针对上述分析,并根据现场使用反馈,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向为:通过调整叶
轮背叶片尺寸,尽可能降低泵转子本身的残余轴向力,间接增大轴承使用寿命的
安全余量解决该问题。
1.
调整背叶片技术计算
通过调整叶轮背叶片尺寸,尽可能降低泵转子本身的残余轴向力,可增大轴
承使用寿命的安全余量,对于6308轴承,其疲劳负荷极限为1020N,考虑到安全
裕量,决定通过降低轴承载荷至±900N以增加轴承寿命,避免由于轴向力过大导
致轴承疲劳损坏的可能性。
技术原理如下:通过调整背叶片尺寸进而调整叶轮背叶片轴向力平衡能力,以达到调整轴向力,减小轴承负荷的目的。
叶轮背部压力分布如下图AGF曲线,在增加背叶片之后,其压力分布如下图AGK曲线,AGK与AGF曲线相差的阴影部分即为背叶片平衡的轴向力,该平衡力可以通过积分求得。
结果为:
其中,Re——叶轮背叶片半径
Rh——叶轮背叶片轮毂半径
ω——叶轮背叶片中液体旋转速度
根据斯捷潘诺夫建议,叶轮背叶片中液体旋转速度ω’与背叶片宽度以及叶轮后盖板与泵盖间隙有关,
其中,t——背叶片宽度
s——叶轮后盖板与泵盖间隙
因此从上述两公式可以得出,叶轮背部的压力分布与背叶片的半径、宽度、以及叶轮后盖与泵盖间隙等尺寸全部相关。
1.
处理结果:
通过改变叶轮背叶片直径,将轴向力减少,将轴承使用寿命增加。
型号A:将其背叶片直径由175mm 增大至195mm,其余尺寸均不变。
轴向力变为97.4N,计算寿命变为7435525.7h;型号B:将其背叶片直径由229mm 减小至210mm,其余尺寸均不变。
轴向力变为283.7N,计算寿命变为802163.6h。
通过对比得知,改变叶轮背叶片的直径,轴向力得到了降低,远远低于轴承疲劳负荷极限1020N,确保了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1.
结论
针对单级离心泵轴承烧毁问题,通过一系列计算确定了改变叶轮背叶片尺寸的技术处理措施,改变叶轮背叶片尺寸后,简单有效的解决了轴承寿命短问题,实践证明技术处理有效,为解决离心泵轴向力过大引起轴承烧毁问题积累了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 关醒凡. 《现代泵技术手册》. 宇航出版社.1995
[2] 关醒凡. 《泵的理论与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
[2] 郭惠俊. 《SKF轴承综合型录》.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