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_Ren Shen Qi Gan Nei Dan Zhi Yu Ji Zhen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_Ren Shen Qi Gan Nei Dan Zhi Yu Ji Zheng
一概述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临床上以皮肤瘙痒和胆汁酸上升为特征,主要危害胎儿,使围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
该病对妊娠最大的危害是发生难以猜测的胎儿突然死亡,该风险与病情程度相关。
本病具有复发性,本次分娩后可快速消逝,再次妊娠或口服雌激素避孕药时常会复发。
ICP发病率0.8%~12.0%,有明显地域和种族差异,国内上海和四川省发病率较高。
二病因
目前尚不清晰,可能与女性激素、遗传及环境等因素有关。
1.妊娠期胎盘合成雌激素
孕妇体内雌激素水平大幅增加,雌激素可使Na+-K+-ATP酶活性下降,能量供应削减,导致胆酸代谢障碍;雌激素可使肝细胞膜中胆固醇与磷脂比例上升,流淌性降低,影响对胆酸的通透性,使胆汁流出受阻;雌激素作用于肝细胞表面的雌激素受体,转变肝细胞蛋白质合成,导致胆汁回流增加。
上述因素综合作用可能导致ICP的发生。
临床讨论认为,雌激素不是ICP致病的惟一因素,可能是雌激素代谢特别及肝脏对妊娠期生理性增加的雌激素高敏感性引起的。
2.遗传与环境因素
流行病学讨论发觉,ICP发病率与季节有关,冬季发生率高于夏季,
且在母亲或姐妹中有ICP病史的妇女中ICP发生率明显增高,表明遗传与环境因素在ICP发生中起肯定作用。
3.药物
一些削减胆小管转运胆汁的药物,如肾移植后服用的硫唑嘌呤可引起ICP。
三临床表现
1.瘙痒
几乎全部患者首发症状为孕晚期发生无皮肤损伤的瘙痒,约80%患者在30周后消失,有的甚至更早。
瘙痒程度不一,常呈持续性,白昼轻,夜间加剧。
瘙痒一般先从手掌和脚掌开头,然后渐渐向肢体近端延长,甚至可进展到面部,但极少侵及黏膜。
这种瘙痒症状平均约3周,亦有达数月者,于分娩后数小时或数日内快速缓解、消逝。
2.其他症状
严峻瘙痒时引起失眠、疲惫、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
3.体征
四肢皮肤可见抓痕;10%~15%患者在瘙痒发生数日至数周内消失轻度黄疸,部分病例黄疸与瘙痒同时发生,于分娩后数日内消退。
同时伴尿色加深等高胆红素血症表现。
ICP孕妇无急慢性肝病体征,肝大但质地软,有轻压痛。
四检查
1.血清胆酸(胆汁酸)测定
是诊断ICP最有价值的方法,也是ICP最主要的特异性证据。
胆汁
中的胆酸主要是甘胆酸(CG)及牛磺酸,其比值为3:1,测定孕妇血清甘胆酸是早期诊断ICP最敏感方法,对推断病情严峻程度和准时监护、处理,均有参考价值。
2.肝功能测定
大多数ICP患者的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轻至中度上升,为正常水平的2~10倍,ALT较AST更敏感;部分患者血清胆红素轻—中度上升。
3.病理检查
产后胎盘病理检查可见胎盘及羊膜均呈不同程度黄色和灰色斑块,绒毛膜板和羊膜有胆盐沉积,滋养细胞肿胀、数量增多,绒毛基质水肿、间隙狭窄;ICP患者肝组织活检见肝细胞无明显炎症或变性表现,仅肝小叶中央区胆红素轻度淤积,毛细胆管胆汁淤积及胆栓形成。
电镜切片发觉毛细胆管扩张合并微绒毛水肿或消逝。
五诊断
有典型临床症状的患者,依据试验室检查,ICP诊断并不困难。
六鉴别诊断
诊断ICP需排解其他能引起瘙痒、黄疸和肝功能特别的疾病。
若患者消失猛烈呕吐、精神症状或高血压,应考虑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和子痫前期;转氨酶水平轻、中度上升应考虑妊娠合并肝炎,尤其是妊娠合并慢性肝炎。
七治疗
治疗目的是缓解瘙痒症状,恢复肝功能,降低血胆酸水平,重点是
胎儿宫内状况的监护,准时发觉胎儿缺氧并实行相应措施。
1.一般处理
适当卧床休息,取左侧卧位,以增加胎盘血流量,赐予间断吸氧、高渗葡萄糖、维生素类及能量合剂,既保肝又可提高胎儿对缺氧的耐受性。
定期复检肝功能、血胆酸、胆红素。
2.药物治疗
能使孕妇临床症状减轻,胆汁淤积的生化指标和围生儿预后改善的药物有:
(1)腺苷蛋氨酸治疗ICP的首选药物。
该药可防止雌激素上升所引起的胆汁淤积,爱护雌激素敏感者的肝脏。
临床中可改善ICP的症状,延缓病情进一步的进展。
(2)熊去氧胆酸服用后抑制肠道对疏水性胆酸重汲取,降低胆酸,改善胎儿环境,从而延长胎龄。
瘙痒症状和生化指标均可明显改善。
(3)地塞米松可诱导酶活性,能通过胎盘削减胎儿肾上腺脱氢表雄酮的分泌,降低雌激素的产生,减轻胆汁淤积;能促进胎肺成熟,避开早产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可使瘙痒症状缓解甚至消逝。
(4)苯巴比妥此药可诱导酶活性和产生细胞素P450,从而增加胆汁流量,改善瘙痒症状。
3.产科处理
(1)产前监护从孕34周开头每周行无刺激胎心监护(NST)试验,必要时行胎儿生物物理评分,以便及早发觉隐性胎儿缺氧。
NST、基线胎心率变异消逝可作为猜测ICP胎儿缺氧的指标。
每日数胎动,若
12小时内胎动少于10次,应警惕胎儿宫内窘迫。
定期超声检查,留意有无羊水过少。
(2)适时终止妊娠孕妇消失黄疸,胎龄已达36周、无黄疸、妊娠已足月或胎肺已成熟者、有胎盘功能明显减退或胎儿窘迫者应准时终止妊娠。
应以剖宫产为宜,经阴道分娩会加重胎儿缺氧,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