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高年级快乐读书吧板块与阅读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语文高年级快乐读书吧板块与阅读教学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统编教科书)《快乐读书吧》板块的设置,其目的在于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习基本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一.《快乐读书吧》板块定位
整本书阅读对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有重要意义。
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义务教育阶段对阅读整本书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并设置了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由此可见,整本书阅读势在必行。
《快乐读书吧》旨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快乐”代表着一种阅读的心态,是一种轻松、快乐的心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阅读的状态,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阅读。
“读书”是核心,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阅读情境和阅读方法的指导下爱上阅读,学会阅读。
“吧”字读轻声,当语气词时,它是一种号召,一种热情的呼唤,在呼唤孩子们“快乐地读书吧”;“吧”字读一声,当名词时,是“场所”之义,那阅读的场所可以是教室或者家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向自主独立的阅读,并影响家长也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形成学生自读、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等不同的读书共同体,以此形成阅读的合力。
二.《快乐读书吧》教材内涵
高年级《快乐读书吧》由“题目”“导语”“你读过吗”“小贴士”和“相信你可以读更多”五个内容组成。
(一)认识“题目”的重要性
在阅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题目的重要性。
五年级下册“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揭示“古典名著”这一主题,通过阅读古典名著,走进故事人物,品读精彩故事。
六年级上册“笑与泪,经历与成长”概括了主人公阿廖沙从三岁到十岁的心路历程,阿廖沙从一个可爱、弱小的孩子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二)“导语”阅读初体验
好的导语能深深吸引学生,让他们情不自禁地投人阅读中。
作为《快乐读书吧》的开头,阅读的主要内容会让学生获得初次体验,继而开启阅读之旅。
五年级上册的民间故事单元,导语把“从前有座山〞这个仿佛语言游戏一般讲不完的故事作为引子,拉开了民间故事阅读的序幕,表现出民间故事口语化的特点。
(三)“你读过吗”激发兴趣
“你读过吗”通过列举经典故事、简要介绍故事内容等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六年级下册“你读过吗”介绍《鲁滨逊漂流记》是一本令人无限惊讶的书。
你想认识一位身处困境却积极乐观的朋友吗?你想知道如何在荒无人烟的岛上生存吗?鲁滨逊凭借自己永不放弃的精神和辛勤的劳动,在荒岛上独立生存二十八年,成就了不一样的人生。
教师的适时引导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相信学生对此书的兴趣会更加浓厚。
(四)“小贴士”里藏方法
“小贴士”会提示阅读方法和习惯,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支架。
五年级上册“从前有座山”的小贴士,让学生了解民间故事的
特点,如重复的段落、固定的类型等。
六年级下册“漫步世界名著花园”小贴士,提示学生要沉下心来阅读,可以先大致了解名著的写作背景,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价值。
读书的时候可以做一些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
(五)“相信你可以读更多”助力阅读
统编教科书从单元课文到《快乐读书吧》整本书阅读,再到同类书籍的阅读,形成完整的阅读链。
六年级下册“相信你可以读更多”推荐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爱丽丝漫游奇境》四本世界名著。
阅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四本世界名著在语言表达、结构布局、故事设置、人物特点等方面的异同,产生新的阅读发现,提高思维能力。
三.阅读教学策略
常见的阅读课型为“导读课”“推进课”“交流课”。
导读课以“导读”为主,重在激发学生兴趣,引发阅读期待;推进课以“指导”为主,重在指导阅读方法,促进阅读的展开;交流课是阅读活动的总结,以“交流和展示”为主,重在分享阅读的收获,展示阅读的成果。
在整体规划中,教师要运用有效的阅读策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指导学生学习阅读方法,还要关注学生阅读的情况,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促进阅读交流,实现有价值的阅读。
(一)设置情境任务,激发阅读兴趣
设置真实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布置有意义的语文任务,有利于
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基于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和整体结构的认识,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把“快乐读书吧”内容前置,设置“民间故事”分享会的真实情境。
教师根据“快乐读书吧”导语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民间故事的相关知识后,布置一个“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故事”的学习任务,学生通过寻访长辈,听他们讲述祖祖辈辈口耳相传的经典民间故事,记录民间故事收集卡,在班里交流分享。
在活动收集过程中,学生自然会感受到经典民间故事所承载的智慧和情感,以此激发学生自主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二)借助阅读方法,促进学生阅读
统编教科书六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的编排,意在激发学生阅读世界名著的兴趣,初步学习名著阅读的基本方法。
“快乐读书吧”中的“学习小伙伴”就阅读方法展开了交流。
1.空白处批注。
学生可以在页面的空白处写下自己阅读时的疑问、感触和理解。
一般来说,在空白处批注是第一次阅读时会用到的方法,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批注。
2.摘录式批注。
学生看到特别喜欢的段落,可以摘抄下来,并标注页码。
摘录式批注是建立在重读的基础上,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摘抄并解释原因。
这样的批注方式能够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人物图谱及结构图。
世界名著中的人物名字很难记忆,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学习小伙伴”提示学生可以面人物图谱。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图谱支架,引导学生利用各种图谱对整本书进行梳理。
画图谱是学生再次与作品和作者的交流,能够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读完整本书以后,还可以写下全书的结构以及作者的想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人物塑造、角色关系、情节安排等方面去梳理,进行有意义的阅读,有价值的阅读。
(三)通过多种形式,展示阅读成果
阅读展示课:教师通过一节精心策划的阅读展示课来检测学生阅读情况。
五年级下册古典名著单元,针对《三国演义》一书,教师可以上一节“漫游三国”的阅读展示课,通过“遨游知识园”“走进故事王国”“慧眼识英雄”等环节来检测学生对小说主要故事情节的了解程度以及主要人物形象的理解情况。
读书作品展:教师要充分利用黑板报、展板等学校资源和微信朋友圈、小程序等多媒体资源来展示学生的读书作品,如读后感、读书笔记、摘录卡、手抄报等作品,为学生的作品展示搭建平台,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享受到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同时还能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快乐读书吧》作为统编教科书新增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板块,有其独特的价值。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不断地更新观念,创新方法,才能够有效地推进阅读指导,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