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录音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视录音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实施细则一、教师信息
姓名:涂晓职称:副教授办公室:徐汇教苑楼A206办公室电话:
i包子邮箱:手机:
答疑时间:9/23、11/11, 12/23中午11: 15-12: 00
徐汇校区南大楼115二、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影视录音技术课程英文名称:VIDEO RECORDING TECHNOLOGY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类别:实践体脸类
课程代码:
周学时:4X2总学时:128 学分:4先修课程:无
开设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三、课程简介
运用多媒体及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创作理念构架、录音技巧的熟悉和运用、剪辑合成等主要环节探索影视声音创作和录音制作技术的规律,阐述影视音乐艺术的视听综合功能,并将影视声音艺术建于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的背景中加以比较,从而增强对影视艺术全面透彻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学生的鉴赏和运用能力,提高艺术修养。

四、课程目标《影视录音技术》是影视专业(制作、编导)的专业基础课。

期待学生通过这门课,掌握影视中的声音艺术属性、影视声音的录音技术,及与当代影视类型片的关系,并且通过对音响、语言、音乐的知识点传播,训练学生对不同声音的感知力、辨析力和科学创新的运用能力,有助于我们发现影视声音美学定位的潜在规律、有助于了解和挖掘影视声音历史存在的价值,从而使我们能从创新的视角、创新的理念、创新的范畴和创新的价值去揭示影视声音理论的美学底蕴,并形成一种不断进展、不断完善和不断创新的现代意义上的电影声音学科的思维观念和理论思想。

具备一个影视声音设计师和录音师基本的策划、辨析和实施的能力,丰富影视制作的表现手段。

本课程试图通过实脸晋级、课内外的积极互动,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

相信精诚合作,教学相长。

本课程采取面授,包括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研究实践结合的教学形式:面授30学时,研究实践18学时。

实践环节的实施细则:
1、第一次课面授(课堂讲授)后,学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确定一个研究的小课题,小课题必须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的,学生必须说明这个选题的具体理由,并完成500字左右的选题说明作业。

2、第二次面授(小组讨论),师生就学生选题的合理性进行课堂讨论,课后学生修改选题,设计研究方案,并完成50()字左右的研究设计说明。

3、第三次面授(佳作课堂分享),师生就学生研究设计的合理性进行课堂讨论,课后学生修改研究设计。

4、第四次和第五次安排学生研究实践,学生按研究设计,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进行研究,分组选取最佳方案实践检验。

并写实践总结报告。

5、第六次为面授(课堂讨论),师生就学生的研究报告撰写进行讨论。

6、学生完成研究报告。

六、修读要求必须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
课程考核依据包括作业质量、课堂参与度、期末考试三个方面。

学生无故缺席三次将被视为自动放弃本课程学习,取消考试资格。

必须履行请假手续。

学生可通过电子邮件在课外与教师联系或讨论,面谈请事先约定。

七、学习评价方案
本着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鼓励学生在规定的教学内容上积极拓展,勇于创新,自主学习
课程考核方式及评分标准平时作业(包括出勤率)60分
考核40分分数范围
分数范围(%)
八、课程资源教材自编
参考书目:
《电影也视声音创作与录音制作教程》,姚国强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年出版《录音技术》,朱伟编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出版
网络、课件、作业交流、学习讨论、思考题等九、其他需要说明的事宜
实践内容按实践大纲执行本学期实践部分主要包括拾音和剪辑两部分。

其中,拾音分户外和室内两部分交叉操作。

拾音和剪辑均以小组为单位,整个声音创作理论和录音实践的比例尽可能控制在对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