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加强健康教育的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加强健康教育的体会
发表时间:2011-02-18T16:25:18.21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35期供稿作者:乐玲君
[导读] 对健康教育内容完全掌握,但由于工作、应酬等原因不能坚持运动和饮食控制。
对护士满意率96%。
乐玲君(上海中医院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200021)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35-0349-02
【摘要】利用现代化通讯工具,对出院糖尿病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指导患者做好饮食、运动、使用胰岛素及降糖药物等的护理,提高糖尿病知识和促进患者健康,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健康,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电话随访体会
电话随访是利用现代化通讯工具,在护士和家庭及家庭成员间建立有目的的互动,以促进和维护患者的健康,是一种医院走向社会且可以节省人力资源的延伸访视形式。
由于近年来住院糖尿病的增加,出院糖尿病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不能完全掌握。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院自2008年5月开始实行电话随访和部分重点人工访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访视,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出院患者1126例,男585例,女541例,年龄20~87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577例,高中263例,初中及以下学历者278例,文盲8例。
1.2方法①建立出院患者电话随访登记本,其内容包括:姓名、年龄、诊断、病案号、出入院时间、所留电话、随访时间、随访人。
②电话随访人员应对患者的病情、个性、生活行为方式、家庭支持及健康知识接受能力和程度都有较系统的了解,做到因人施教,同时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及专科理论知识,较好的沟通技巧和表达能力。
③回访方式。
患者出院前1 d由责任护士给予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后3~7 d由回访护士通过电话进行回访,同时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可随时打电话与科室联系,回访完毕及时详细填写回访记录,并将信息反馈给护士长及主管医生。
④随访内容包括:疾病宣教指导、出院指导、征求意见。
1.3电话随访责任护士必须全面了解患者情况,主要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针对病情进行用药、饮食、运动、胰岛素注射、定期复诊等方面的指导,对情绪紧张的患者给予心理疏导。
2 结果
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完全掌握率为91.5%,大多数患者比较全面的掌握了糖尿病的有关知识,能正确地进行自我保健。
部分患者约8%,对健康教育内容完全掌握,但由于工作、应酬等原因不能坚持运动和饮食控制。
对护士满意率96%。
3 健康教育内容
3.1 心理教育指导:部分患者缺乏耐心,担心寿命缩短,易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这些不良情绪可刺激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引起血糖升高,同时产生对抗胰岛素的作用,均不利于病情好转。
应给予安慰、鼓励和正确疏导,解除患者的恐惧、忧虑情绪,使之保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接受现实,积极主动参与和配合治疗。
3.2 基础知识教育: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讲解糖尿病的基本概念、病因、分型、发病机理、临床症状、常见并发症及常用药物等相关疾病知识,帮助他们对糖尿病有个正确的认识。
详细讲解、示范血糖及尿糖的监测方法及意义。
空腹血糖一般控制在7.8mmol/L以下,餐后2h血糖控制在11.1mmol/L以下。
让患者明白糖尿病虽是慢性终身疾病,但坚持不懈地治疗,使血糖等代谢指标控制良好,仍可享受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3.3饮食知识教育
饮食原则:控制饮食是治疗糖尿病、延缓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活动强度、年龄、血糖值计算每天需要的总热量,其中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0%~60%,蛋白质占15%,脂肪占30%。
按“三高二低”规则进食,即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低糖、低脂饮食。
定时、定量,避免饱餐,节假日优需注意并戒烟酒,保持理想的体重。
建议每天饮食热量分配标准,三餐可分配为1/5,2/5,2/5或1/3,1/3,1/3,也可按四餐分配为1/7,2/7,2/7,2/7。
每天食钠盐量不超过6g,伴有高血压者不超过3g。
坚果、瓜子、花生,偶尔少食。
调味品:如葱、酱油、醋、味精、大蒜、生姜、胡椒粉可任意加用。
鸡蛋、猪瘦肉、牛肉、羊肉、鸡鸭鹅肉、鱼类都可进食,但要严格定量。
每周测体重。
3. 4 运动疗法教育
运动疗法是糖尿病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作用在于增强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消除胰岛素抵抗,促进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3]。
但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个人爱好等选择合适的运动形式、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以有氧运动为宜,如体操、散步、上下楼梯、快走、慢跑、打太极拳、气功及打网球、羽毛球、篮球、保龄球等,还可实施医疗步行,即每次来回各步行400~
800m,每3~5min走200m,中间休息3min。
3.5 药物治疗教育
糖尿病是终身疾病,绝大多数患者在家治疗,患者用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长期、规律用药,不可擅自改药或停药,指导患者掌握用药时间、剂量、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3.6 低血糖识别及防治指导
让患者了解低血糖反应的原因和症状,常见原因通常为患者近来进食较差或过度运动等,但仍按原来的治疗量的胰岛素剂量或降糖药物。
常见症状为疲乏、饥饿感、头晕、出虚汗、心悸、面色苍白、脉速等,严重者可引起昏迷甚至死亡。
对于低血糖的处理,明确提出分两步,第一步给予能快速吸收的单糖,如6粒果冻,1颗糖,1匙蜂蜜等,第二步给予吸收较慢的淀粉类食物,如馒头、饼干、面包等[5],仍无改善,立即送医院治疗。
为防止低血糖的发生,除了及时与医生联系调整药物外,平时身上应备些糖果或方糖,以便出现低血糖时使用,如近期出现感冒、感染、食欲不振、酮尿及酸中毒症状等应及时就诊,防止疾病发展,发生低血糖性昏迷。
3 .7 足部及皮肤方面的指导
教会患者检查足部的方法,每天细心检查足部及趾间有无水泡及皮肤损伤,观察足趾皮肤的颜色、温度,如发现皮肤苍白或紫绀,皮温较低,应注意保暖,必要时用654-2泡脚,每天用30~35℃温水洗脚15~30min,改善微循环,忌穿尖头鞋、高跟鞋、凉拖鞋,忌赤脚走路等。
勤洗澡,勤换内衣,保持全身皮肤清洁,皮肤瘙痒时尽量少抓,以免抓破,穿宽松、柔软、透气好的衣服,合脚舒适的鞋袜,避免
烫伤、皮肤裂伤、感染和外伤等。
4 讨论
电话随访是一种经济、方便、快捷、实用且深受患者及家属欢迎的护理服务形式,可针对性的进行健康宣教,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可帮助其确认有碍于健康的因素,使患者在熟悉的环境中提高各种有利于康复的信心。
电话随访能体现护士的自身价值,提高了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交流沟通的能力;要做好随访工作,就必须掌握全面的医学知识和扎实的业务水平,这样才能高质量地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正确提供有关治疗、保健、护理的信息。
开展电话随访制度,有利于增进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通过有针对性、目的性的随访,护士把服务延伸至患者出院后的康复,使患者及家属获得了无形的心理支持,倍感亲切、温暖,由此建立起了良好的护患亲情关系。
同时,可以通过反馈住院期间的护理服务质量,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满足了患者的需求。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施行健康教育,使患者获得了健康知识、健康责任和健康行为,转变了不良生活方式,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包括监测血糖、尿糖、合理运动、胰岛素注射和足部、皮肤护理等自我保健知识,学会日常饮食结构调整,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剂量计算和皮下注射技术,并通过心理干预,纠正了患者对疾病的态度,稳定了情绪和行为,改善了抑郁症状,使患者达到最佳健康状态。
总之,电话随访是一种开放式健康教育的良好模式,使医院健康教育延伸到了患者出院后治疗和康复的全过程,增进了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张洪英,李晓林. 电话回访在外科出院病人中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1):840.
[2]伍春兰, 马翠兰, 巫向英.利用电话回访延伸健康教育[J].现代护理,2004,10(7):669.
[3]罗红,朱红艳,龚建,等.糖尿病患者运动行为的干预策略与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6):11. [4]马金秀,江仁美,顾颖萍.实践体验性教育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