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21《鸬鹚》教案4 浙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21《鸬鹚》教案4 浙教版
教学目标:
1.学会5个生字,理解“一望无垠”“悠然”等词语。
2.通过学习,理解课文,知道渔人是怎样利用鸬鹚来捕鱼的,作者又是怎样依照时间顺序,描写湖面平静——不平静——平静的变化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内容:
课文的第一二段。
理解湖面从平静跃动平静的过程及与鸬鹚捕鱼的关系。
教(学)具:
课文挂图;生字词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
1.出示渔人用鸬鹚捕鱼图,激趣后教师导语揭题,板书课题。
2.学习本课学习要求。
3.明确自学程序与方法和本课时的学习要求。
二、读练一——自学程序与方法一、二、三
1.清大家参照学习目标按自学程序与方法的第一、二、三条自学。
2.学生读想划批说写,教师巡回辅导。
三、知一
1.学生按先整体再重点观察近处人、物的顺序指出图中画的景物。
2.学生汇报生字掌握情况,教师加以点拨。
注意“舷”字读音、“抹”字字形和“囊”字的笔画(22笔)。
3.学生汇报新词理解情况,教师加以点拨。
悠然:悠闲安适的样子。
粼粼:水色明净,闪闪发光。
袅袅:细和柔弱的样子。
4.指名学生汇报交流分段及段意,教师点拨订正。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鸬鹚捕鱼前湖面非常平静;第二段,第25自然段,讲鸬鹚捕鱼的动态景观;第三段,第6、7自然段,讲老渔翁回去了,湖面恢复了平静。
)
四、读练二——自学程序与方法四(学习第一段)
1.教师提示学法:①读课文,边读边想,在脑中浮现出一幅图画,再与课文中的插图对照。
②读课文,找出哪些地方能体现湖面的“静”,找出有关句子。
②完成旁批中的问题和作业。
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读想划批说写,教师巡回辅导。
五、知二
1.学生读第一自然后述说脑中的画面,引导其余学生评议。
2.学生补充汇报、交流。
第一、二句讲小湖和周围的环境,第三、四、五句依次写了船、渔人和鸬鹚。
第一句可以看出湖面“静”,这句也是个比喻句,用镜子比喻湖面。
浮船浮在湖面上,渔人坐在船尾,悠然地吸着烟,鸬鹚立在船舷上,好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这几句也体现了湖面的“静”。
第五句也是个比喻句,用士兵来比喻鸬鹚。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教师指导,示范后齐读第一段。
六、练知
完成课后习题中的第一题。
教师在听写后,请同桌互换订正。
七、结
1.学生对学习方法,学习收获作小结。
2.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习惯作小结。
3、我们计划两课时学完这篇课文。
第一课时完成程序一、二,第二课时完成程序三、四。
第二课时
一、启
1.复习导人:上节课我们整体理解了课文,并且学习了课文的第一段,知道了捕鱼前湖面上很平静,那么后来湖面上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2.明确本课时的任务,学习课文第二段、第三段,完成课后习题二、三。
二、读练一——自学程序与方法四(学习第二段)
1.教师提示学法:①边读边想,在脑中浮现画出几幅图画。
②这时湖面上发生了什么变化?③完成旁批中的问题。
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读想划批说写,教师巡视辅导。
三、知一
1.读第2、3自然段后述说脑中出现的画面。
这两个自然段讲渔人赶鸬鹚下水和鸬鹚捕鱼的情景。
这两个自然段中写渔人动作的词有:抹(教师点拨“抹”字用法及好处)、抓、挤、甩,写鸬鹚动作的词有扑、钻、跳,写湖面动态的词有:荡起、跳跃;表示时间的词语:夕阳,过了一会儿,教师点拨:这些动词用得非常恰当,使画面变得生动、栩栩如生。
同学们以后在作文时要学会准确恰当使用动词。
2.学生读第4自然段后述说脑中的一幅画面。
教师点拨:这一句话写出了捕鱼最繁忙时的景象,鸬鹚不断地扑着翅膀跳上渔船;渔人不断地把鸬鹚吞进喉囊的鱼挤出来,又把它甩进水里,忙得不可开交。
这时的湖面是动荡的,不平静的。
3.学生读第5自然段后述说脑中画面。
述说:渔人停止捕鱼后给鸬鹚喂鱼吃,这过程中写渔人动作的词有:拣、抛;写鸬鹚动作的有:张开、接住、吞;表示时间变化的词是“岸上炊烟四起”,说明家家户户都在做晚饭了。
4.有感情地朗读,教师作示范和指导。
四、读练二——自学程序与方法四(学习第三段)
1.教师提示学法:①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读课文,②这时候,湖面又发生了什么变化?③完成旁批中的问题。
2.学生读想划批说写,教师巡回辅导。
五、知二
1.学生读第三段,述说脑中的画面。
2.学生述说理解内容情况。
湖面上在捕鱼前是平静的,捕鱼时就不平静了,渔人归去,湖面又恢复了平静。
“水痕”的意思是渔船划过湖面留下的痕迹,湖面这时候没有一点波纹,平静得像一面镜子,所以小渔船划过的痕迹才会如此清晰。
教师点拨:
作者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动静交织的湖面图,陶冶了我们爱美的情趣,这是因为观察仔细,认真积累的结果。
我们要学习作者的这种积累材料的方法。
六、练知
学生独立完成课后习题二、三题,教师巡回辅导。
第二题:对照课本自检。
(参考答案,括号依次为:站,拿,抹,扑,钻,失,荡,跳,跃。
)
第三题:指名背诵。
教师小结背诵方法。
七、结
1.学生述说所得,教师予以肯定。
2.教师指明学生今后努力的方向。
附板书设计
捕鱼前静
鸬鹚捕鱼时动美
捕鱼后静
附送: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21《鸬鹚》教案5 浙教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水乡的优美景色和渔民捕鱼的乐趣。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理解5个新词语的意思,用不着“像……似的”“恢复”造句。
3.抓住重点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4.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教学重点
1.感受水乡的美丽景色。
2.借助重点词语背诵课文第一节。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2.你还想知道什么?
板书:样子?
干什么用的?
二、学生预习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
2.读通课文,思考以上两个问题。
三、检查交流。
1.重点字形:袅囊抹
2.课文主要写什么?
四、学习第一段。
1.一个怎样的小湖?(板书:湖面绿油油平)
为什么能比喻成“一面镜子”?
2.这面大镜子中能映出些什么来?
(板书:垂柳
稻田一望无垠
小渔船又窄又长浮
渔人坐悠然吸
鸬鹚站好像列队的士兵
3.看板书,复述图意。
4.借助板书的重点词练背课文第一段。
5.这一节写什么?
五、作业。
第二课时
一、背诵引入
同学们,今天继续学习21课--《鸬鹚》,我们先把课文那面镜子中的美丽景色介绍给大家,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背诵课文第一段,注意要背得又美又静。
二、辨析“一抹”
1.列队的士兵在等待怎样的命令?(板书:一抹)
2. “一抹”是什么意思?你能把“抹”的动作做出来吗?
3.渔人发布命令还可以用哪些方式?“抹”还可以换成哪些词?
4.课文为什么要用一抹?体会“一抹”你觉得它好在哪里?
交流:--渔人爱惜鸬鹚:
——似在鼓励鸬鹚:
——鸬鹚训练有素:
——渔人享受宁静;
三、研读入境。
1.同学们对联这一抹的体会真是精彩,但好戏肯定还在后头,你想渔人这轻轻一抹,抹出了什么?请你边读课文2-4自然段边找出来。
2.交流:(课件:捕鱼图)
(1)抹出也“波纹粼粼和浪花跳跃”--你是从课文哪儿读懂的?(生个别读句子)——你读这句话的时候,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景色或是有怎样的感受?
——是啊,夕阳之下,波光粼粼、浪花跳跃,多美啊!你能把这种美景读出来吗?--指导朗读。
(2)抹出了“鱼”--你又是从哪儿读懂的?--就只一条?--你又是从哪儿读懂的?(“不断”--不仅不只一条,而是越来越多)
——这一景象你又能来读一读吗?
(3)抹出了“渔人的忙碌”--对啊,渔人都要忙不过来了。
这句又该怎么读?
3.同学们真会读书,现在请大家合上课本,想一想:这一抹还会抹出什么来?
4.说得好,渔人这一抹不简单哪,而我们同学们更不简单,如此丰富地体会到了渔人捕鱼的忙碌矣喜悦,现在我们就一起快乐地把2-4自然段读一读,享受一下渔人捕鱼的乐趣。
四、回归平静。
1.(上接学生朗读)"岸上炊烟四起--(生个别接读5--7自然段)
2.大家听了又有什么感受?
3.是哪,鸬鹚又整齐地站在船舷上,渔人划着小船回去了,湖面上又恢复了平静(课件:捕鱼后湖面平静图),唉,这里为什么要用上恢复?(湖面原来是平静的,现在又像原来一样平静了,所以可以用上恢复。
)
4.你能把这种静下来的感觉读出来吗?(生个别读后齐读)。
5.小结:这一节课我们抓住“一抹”一词,研读了课文,一起享受了一下渔人捕鱼的乐趣,并读懂了从鸬鹚的等待命令到下水捕鱼再到列队回去,使美丽的湖面由平静到不平静又恢复平静,而且这种动和静的景象都充满了美的情趣。
(师边小结边整理板书)
五、质疑问难。
六、作业。
小学教育资料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第7 页共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