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上学期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doc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18.(5分)19.(6分)(1)氧化物、化合物(2)③④⑦;⑤⑥⑧;⑥;①②⑨;①② 20.(4分)(1)Fe 3O 4 + 4H 2O (2)2KMnO 2MnO 4 + MnO 2 + O 2↑21.(5分)(1)B(2)(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合成(或构成;或结合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合成(一个)水分子CH 4+2O 2 CO 2+2H 2O 22.(3分) (1)ad (2)d (3)bce 23.(5分)H 2(或氢气);2:1;根据产生H2、的体积比为2:1,可设O2的体积为V ,则H2的体积为2V ,则:质子 核外电子中子分子离子25.(6分)(1)长颈漏斗; (2)2H 2O 2↑ (3) AD (4)80.0;注射器内原有的10mL 液体占据了试管的一部分体积。
26.(5分)四种化肥氮元素质量分数分别为:尿素CO(NH 2)2:6028×100% ≈ 46.7% 硝酸铵NH 4NO 3:8028×100% =35% 碳铵NH 4HCO 3:7914×100% ≈ 17.7% 氯化铵NH 4Cl :5.5314×100% ≈ 26.2%如用200元分别购买上述四种化肥,其中氮元素含量分别为: 尿素:吨元元/1200200× 46.7% = 0.078吨,硝酸铵::吨元元/900200×35% =0.078吨碳铵:吨元元/350200×17.7%=0.101吨, 氯化铵:吨元元/450200×126.2%=0.116吨对以上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可知该农民应购买氯化铵。
96149 = gx96.0 .............1分 x = 1.49g.............1分MnO 2的质量为2.49g - 1.49g=1g .............1分答:制得的氧气我0.96g ,2.49g 固体中有氯化钾1.49g ,二氧化锰1g。
辽宁省实验中学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辽宁省实验中学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只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放在两只试管内加热。
下列有关放出氧气质量(g)与反应时间(t)关系图象(图中是a纯氯酸钾曲线,b是混有二氧化锰的曲线)其中正确是A.A B.B C.C D.D2.宏观辨识和微观剖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B.参加反应的和的微粒个数比是4:3C.反应涉及到的物质中,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只有属于氧化物D.该反应生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质量比时3:203.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B.加热立即收集C.收满后移出集气瓶 D.结束时停止加热4.鉴别二氧化碳、氧气、空气三种气体,可选用的最佳方法是( )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C.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D.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5.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A.H2B.H2O2C.H2CO3D.H2O6.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燃白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B.用细铁丝代替白磷进行实验,不会影响实验结果C.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实验效果更好D.若实验过程中,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不会影响实验结果7.以下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各微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B.③④属于同种元素C.④是一种阴离子D.②容易得到电子8.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步骤Ⅰ可出去难溶性杂质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C.步骤Ⅲ可杀菌.消毒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9.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戚的“纳米车”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杀死癌细胞。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分子之间有间隙C.分子是肉眼不能够直接看见的D.分子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10.实验室用装有等质量的两份氯酸钾的试管a和b分别加热制取氧气过程中,某同学误把少量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加入b试管,下面是试管a、b中产生氧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A.B.C.D.11.“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思,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的到国外.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稻草造纸B.使用火药C.蚕丝织布D.冶炼金属1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A.B.C.D.13.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物质X Y Z Q反应前质量/g202137反应后质量/g15321未知A.物质Y一定是单质B.反应后物质Q的质量为12gC.反应过程中X、Q的质量比为9:4D.物质Z一定的该反应的催化剂14.钒被誉为“合金中的维生素”,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下图。
2016-2017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2016-2017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1分,计18分)1.(1分)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生活中煮饺子B.点燃蜡烛C.树叶由绿变黄D.向冷玻璃杯中倒开水时杯子炸裂2.(1分)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突出“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的主题.北京现在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环保问题.为向世界展现一个新形象,某校提出下列环保建议,其中你认为可以采取的是()①用天然气逐步取代民用燃煤,开发新能源,减少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②开发生产无汞电池③分类回收垃圾,提高污水处理率④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⑤植树、绿化,降低机动车辆的尾气污染⑥关闭所有化工企业.A.①②⑥B.①②⑤⑥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3.(1分)食品卫生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会导致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是()A.用石灰水保存鲜蛋B.蒸馒头加入适量纯碱C.在食品中添加防腐剂D.在食盐中添加适量碘酸钾以增加碘元素4.(1分)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是由多种单质和化合物组成的典型的混合物B.空气是由多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C.空气中的分子都是多原子分子D.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78:215.(1分)距地球15km﹣35km,有一个臭氧(O3)层在保护着我们.下列关于臭氧的叙说错误的是()A.臭氧与氧气混合后形成混合物B.臭氧和氧气的性质相同C.臭氧变成氧气是化学变化D.在物质分类中,臭氧属于单质6.(1分)下列徽记中属节水徽记的是()A.B.C.D.7.(1分)从冰箱取出瓶装的饮料放在空气中,不久瓶的外壁出现水珠,这说明空气中含有()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8.(1分)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必须检验是否收集满瓶,这时通常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来进行检验,应该将带火星木条应该()A.放置在集气瓶口B.集气瓶中间C.集气瓶底部附近D.瓶口上方9.(1分)不能鉴别O2、CO2两种无色气体的方法是()A.用稀盐酸检验 B.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C.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D.用燃着的木条检验10.(1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铁、钙、硒、氟理解为()A.元素 B.单质 C.分子 D.氧化物11.(1分)能正确表示6个氮原子的是()A.N6B.2N3C.3N2D.6N12.(1分)通过学习,你认为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就是化合物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分子可以保持物质的性质D.凡是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就是氧化物13.(1分)课堂上老师举起一只密封的玻璃瓶,告诉全班同学:“该瓶气体经化验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并请同学进行大胆的猜测,下列同学的猜测中你认为比较合理的是()A.该气可能是由单质和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B.该瓶气体一定是一种单质气体,它是属于纯净物C.该瓶气体可能是混合物,也可能是纯净物D.该瓶气体可能是一种化合物14.(1分)我国近年研制成功一种气体,这种气体的每个分子是由质子数为8,相对原子质量为18的两个原子构成.下列各说法错误的是()A.这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6B.这种原子的核外不一定有8个电子C.这种气体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D.这种原子与氢原子能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20的水分子15.(1分)人尿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93%,若这些氮元素都以尿素[CO(NH2)2]形式存在,则人尿中尿素的质量分数为()A.0.2% B.1% C.2% D.3%16.(1分)中小学生使用的涂改液中含有很多有害的挥发性物质,二氯甲烷(其分子式为:CH2C12)就是其中的一种,人吸入后会引起慢性中毒.因此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尽可能不使用涂改液.下列有关对二氯甲烷的叙述中,错误的是()[相对原子质量为:C 12;H 1;Cl 35.5].A.二氯甲烷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氯元素组成B.二氯甲烷分子中含有一个碳原子、二个氢原子和二个氯原子C.二氯甲烷中碳、氢、氯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D.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517.(1分)下列做法符合操作规范的是()A.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B.为了节约药品,可将实验用剩的药品倒回原试剂瓶中C.用胶头滴管往试管里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伸入试管内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对着没有人的方向18.(1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①取用固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时,一般只需盖满试管底部②取用液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时,一般取用1mL~2mL③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④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二、填空题我们的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有许多鲜明的实例说明了许多科学道理.19.(4分)现有①硫磺粉②净化后的空气③汽水④液氧⑤加铁酱油⑥海水⑦加碘食盐⑧冰水混合物等8种物质,请用编号填空:(1)属于混合物的是(2)属于氧化物的是(3)属于单质的是(4)含有氧分子的物质(不考虑溶解的氧分子)有.20.(3分)日常生活中铁会生锈,其主要成分可视为氧化铁,其化学式为;在含有硒元素的物质K2SeO4中,硒元素的化合价为.21.(4分)①在菜市场盛活鱼的大盆(或池)、家庭养金鱼的鱼缸内,常放一种向水中送气的装置,它会不断地冒出气泡.请你分析:这些装置的作用是,说明.②在家庭中用来烧水的水壶使用较长时间后,内壁和底部就会有一层黄色的物质,这说明日常用的水是(填“混合物”或“纯净物”),它属于(填“软水”或“硬水”)抽气.问其中的气球将会,原因是.24.(3分)如图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根据此图,试分别从物质组成、分子构成、物质变化的角度各说出一种观点.①②③.三、实验题(共13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能力,是一种重要的动手能力.25.(4分)请在题后的横线上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①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中滴加液体②倾倒瓶中液体时,没有将标签对着手心③在使用游码的情况下,使用托盘天平时将物质放在右边托盘上④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中没有预先放置沙子或少量的水:.26.(9分)水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须物质之一,请回答下列有关对水问题的探究:①水在通电情况下可以分解,请在图中括号内标出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用“+”“一”表示)②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这是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可以,这是气,这两种气体的体积比约为.③这一变化的符号表达式为,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④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组成的.四、计算题(共10分)化学计算是化学知识的延伸,正确计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更好地解决科学上的问题.27.(10分)人体中的钙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以羟基磷酸钙晶体[Ca10(PO4)6(OH)2]形式存在,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4.牛奶含钙丰富又易吸收,且牛奶中钙和磷比例合适,是健骨的理想食品.如图是某乳业公司纯牛奶包装标签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1)包装标签上脂肪≥3.3g,是指100mL牛奶中含脂肪的质量至少3.3g.那么一盒牛奶含钙至少g(保留到0.01g);(2)求羟基磷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保留为0.1%).(3)若人体每天至少需要0.6g钙,且这些钙有90%来自牛奶,则一个人每天至少要喝多少盒牛奶?2016-2017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1分,计18分)1.(1分)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生活中煮饺子B.点燃蜡烛C.树叶由绿变黄D.向冷玻璃杯中倒开水时杯子炸裂【解答】解:A、生活中煮饺子,饺子由生变熟,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点燃蜡烛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树叶由绿变黄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向冷玻璃杯中倒开水时杯子炸裂,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2.(1分)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突出“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的主题.北京现在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环保问题.为向世界展现一个新形象,某校提出下列环保建议,其中你认为可以采取的是()①用天然气逐步取代民用燃煤,开发新能源,减少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②开发生产无汞电池③分类回收垃圾,提高污水处理率④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⑤植树、绿化,降低机动车辆的尾气污染⑥关闭所有化工企业.A.①②⑥B.①②⑤⑥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解答】解:①用天然气逐步取代民用燃煤,开发新能源,减少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正确②重金属汞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之失去生理功能,开发无汞电池可以保护环境,利于人体健康,故正确;③分类回收不仅节约资源,还可减少污染,故正确④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正确⑤植树、绿化,降低机动车辆的尾气污染,正确⑥关闭所有化工企业,错误;故选D3.(1分)食品卫生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会导致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是()A.用石灰水保存鲜蛋B.蒸馒头加入适量纯碱C.在食品中添加防腐剂D.在食盐中添加适量碘酸钾以增加碘元素【解答】解:A、用石灰水存放鸡蛋,鸡蛋呼出的二氧化碳会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可以封闭气孔,防止细菌的进入,而得到保鲜的目的,故A正确;B、蒸馒头时,加入纯碱,纯碱会和面粉发酵生成的有机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馒头疏松多孔,故B正确;C、防腐剂含有对人体有害成份,过量使用不但对人体有害,而且降低了食品的质量,故C 错误;D、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影响生长发育,在食盐中加入适量的碘元素能够补充人体所需的碘元素,故D正确.故选C.4.(1分)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是由多种单质和化合物组成的典型的混合物B.空气是由多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C.空气中的分子都是多原子分子D.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78:21【解答】解:A、空气是由多种单质和化合物组成的典型的混合物,正确;B、空气是由多种单质和化合物组成的典型的混合物,错误;C、空气是由多种单质和化合物组成的典型的混合物,错误;D、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78:21,正确;故选A.5.(1分)距地球15km﹣35km,有一个臭氧(O3)层在保护着我们.下列关于臭氧的叙说错误的是()A.臭氧与氧气混合后形成混合物B.臭氧和氧气的性质相同C.臭氧变成氧气是化学变化D.在物质分类中,臭氧属于单质【解答】解:A.O3和O2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所以混合后属于混合物,故A说法正确;B.一个臭氧分子是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分子结构不同,化学性质也不相同,故B说法错误;C.O3和O2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由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说法正确.D.臭氧是由氧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D说法正确.故选B.6.(1分)下列徽记中属节水徽记的是()A.B.C.D.【解答】解:A、此标识是节能标志,错误;B、此标识是循环利用标志,错误;C、此标识是绿色标志,错误;D、此标识是节水标志,正确;故选D.7.(1分)从冰箱取出瓶装的饮料放在空气中,不久瓶的外壁出现水珠,这说明空气中含有()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解答】解:因为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温度比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较低温度液化为液体水,使饮料瓶外壁变得潮湿.故选D.8.(1分)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必须检验是否收集满瓶,这时通常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来进行检验,应该将带火星木条应该()A.放置在集气瓶口B.集气瓶中间C.集气瓶底部附近D.瓶口上方【解答】解: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部,木条复燃,说明已满.故选A.9.(1分)不能鉴别O2、CO2两种无色气体的方法是()A.用稀盐酸检验 B.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C.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D.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解答】解:A、氧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和稀盐酸反应,故A不能区别氧气和二氧化碳,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氧气不能,故B能区分.C、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红,而二氧化碳会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也就是说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会使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而氧气不会产生此现象,故C能区分.D、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瓶中,燃烧更旺的气体为氧气;燃烧熄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故D 能区分.故选:A.10.(1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铁、钙、硒、氟理解为()A.元素 B.单质 C.分子 D.氧化物【解答】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铁、钙、硒、氟指的是物质中所含有的元素,观察选项,故选A.11.(1分)能正确表示6个氮原子的是()A.N6B.2N3C.3N2D.6N【解答】解: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6个氮原子,就可表示为:6N;故选D12.(1分)通过学习,你认为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就是化合物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分子可以保持物质的性质D.凡是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就是氧化物【解答】解:A、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A错;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B正确;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C错;D、氧化物必须由两种元素组成,故D错.故选B.13.(1分)课堂上老师举起一只密封的玻璃瓶,告诉全班同学:“该瓶气体经化验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并请同学进行大胆的猜测,下列同学的猜测中你认为比较合理的是()A.该气可能是由单质和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B.该瓶气体一定是一种单质气体,它是属于纯净物C.该瓶气体可能是混合物,也可能是纯净物D.该瓶气体可能是一种化合物【解答】解:A、一瓶气体经化验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气体不一定是混合物,例如氧气,故A错误;B、一瓶气体经化验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气体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故B错误;C、气体只含有一种元素,可能是一种单质,例如氧气,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故C正确;D、化合物至少两种元素,但该气体只有一种元素,因此不可能是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C.14.(1分)我国近年研制成功一种气体,这种气体的每个分子是由质子数为8,相对原子质量为18的两个原子构成.下列各说法错误的是()A.这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6B.这种原子的核外不一定有8个电子C.这种气体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D.这种原子与氢原子能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20的水分子【解答】解:A、这种气体的分子是由相对原子质量为18的两个原子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8×2=36,所以正确.B、构成这种气体分子的原子质子数为8,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该原子的电子数一定为8,所以错误.C、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这种气体属于单质,其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所以正确.D、这种原子的质子数为8,是氧原子,但相对原子质量为18,与氢原子能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8+1×2=20,所以正确.故选B.15.(1分)人尿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93%,若这些氮元素都以尿素[CO(NH2)2]形式存在,则人尿中尿素的质量分数为()A.0.2% B.1% C.2% D.3%【解答】解:假设人尿的质量为100g,则100g人尿中氮元素的质量=100g×0.93%=0.93g则100g人尿中含尿素的质量=≈1.993g人尿中含尿素[CO(NH2)2]的质量分数==1.993%≈2%故选:C.16.(1分)中小学生使用的涂改液中含有很多有害的挥发性物质,二氯甲烷(其分子式为:CH2C12)就是其中的一种,人吸入后会引起慢性中毒.因此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尽可能不使用涂改液.下列有关对二氯甲烷的叙述中,错误的是()[相对原子质量为:C 12;H 1;Cl 35.5].A.二氯甲烷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氯元素组成B.二氯甲烷分子中含有一个碳原子、二个氢原子和二个氯原子C.二氯甲烷中碳、氢、氯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D.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5【解答】解:A.由化学式可知,它是由碳、氯、氢三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B.由化学式可知,一个二氯甲烷分子中含有一个碳原子、二个氢原子和二个氯原子,故错误;C.二氯甲烷中碳、氢、氯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2):(35.5×2)=12:2:71,故错误;D.二氯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2+35.5×2=85,故正确.故选BC.17.(1分)下列做法符合操作规范的是()A.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B.为了节约药品,可将实验用剩的药品倒回原试剂瓶中C.用胶头滴管往试管里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伸入试管内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对着没有人的方向【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不能用酒精灯引燃,否则发生火灾,故A错误;B、实验剩余药品要放在指定容器中,不能放回原瓶,故B错误;C、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尖端要悬空在容器口的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部,故C错误;D、加热液体时,试管口对着有人的方向,可能造成液体沸腾溅出时伤人,故D正确;故选:D.18.(1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①取用固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时,一般只需盖满试管底部②取用液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时,一般取用1mL~2mL③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④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解答】解:①取用固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时,一般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故正确;②在做没有说明药品用量的化学实验时,液体一般取1~2mL,故正确;③酒精灯内酒精量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不能少于,故正确;④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否则会溅出伤人,故正确;故选A.二、填空题我们的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有许多鲜明的实例说明了许多科学道理.19.(4分)现有①硫磺粉②净化后的空气③汽水④液氧⑤加铁酱油⑥海水⑦加碘食盐⑧冰水混合物等8种物质,请用编号填空:(1)属于混合物的是②③⑤⑥⑦(2)属于氧化物的是⑧(3)属于单质的是①④(4)含有氧分子的物质(不考虑溶解的氧分子)有②④⑥.【解答】解:净化后的空气、汽水、加铁酱油、海水、加碘食盐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都属于混合物;冰水混合物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硫磺粉、液氧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净化后的空气、液氧、海水中都含有氧气,都含有氧分子.故答案为:②③⑤⑥⑦;⑧;①④;②④⑥.20.(3分)日常生活中铁会生锈,其主要成分可视为氧化铁,其化学式为Fe2O3;在含有硒元素的物质K2SeO4中,硒元素的化合价为+6.【解答】解:在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氧元素显﹣2价,则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2O3.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硒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4=0,则x=+6价.故答案为:Fe2O3;+6.21.(4分)①在菜市场盛活鱼的大盆(或池)、家庭养金鱼的鱼缸内,常放一种向水中送气的装置,它会不断地冒出气泡.请你分析:这些装置的作用是给水中增加氧气,说明氧气不易溶于水.②在家庭中用来烧水的水壶使用较长时间后,内壁和底部就会有一层黄色的物质,这说明日常用的水是混合物(填“混合物”或“纯净物”),它属于硬水(填“软水”或“硬水”)【解答】解:①这些装置的作用是给水中增加氧气,以满足水生生物呼吸的需要,同时说明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填:给水中增加氧气;氧气不易溶于水.②在家庭中用来烧水的水壶使用较长时间后,内壁和底部就会有一层黄色的物质,这说明日常用的水中含有杂质,是混合物,它属于硬水,内壁和底部的黄色物质就是硬水中的物质转化而来的.故填:混合物;硬水.②小明同学在1L的桶内兑了300mL水和700mL酒精后,发现还没有装满,说明微粒间存在间隔;③一个吹饱并且扎紧的气球没有多久就瘪了,说明气体分子小、并且不断运动;23.(2分)将一个吹入部分空气的气球放入吸滤瓶内,如图所示,塞紧瓶塞,接上抽气机抽气.问其中的气球将会变大,原因是抽气后瓶内压强减小,分子间隔变大,体积增大.【解答】解:看到气球会膨胀.因为吸滤瓶内的空气分子减少,压强变小,球内的空气中分子间的空隙会变大,气体体积膨胀,气球会膨胀.故答案为:变大;抽气后瓶内压强减小,分子间隔变大,体积增大.24.(3分)如图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根据此图,试分别从物质组成、分子构成、物质变化的角度各说出一种观点.①水由氢氧元素组成(或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或氢气由氢元素组成)②水分子由氢原子与氧原子构成(或氧气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或氢气分子由氢原子构成)③变化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或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或变化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解答】解:由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氧气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氢气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与1个氧原子构成,因此可判断,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水由氢氧元素组成;氧气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氢气分子由氢原子构成、水分子由氢原子与氧原子构成;对比变化前后:反应前,1个氧分子和2个氢分子中共有2个O原子和4个H原子,反应后2个水分子中仍为2个O原子和4个H原子;因此可得,变化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而分子种类发生改变;故答案为:(1)水由氢氧元素组成(或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或氢气由氢元素组成);(2)水分子由氢原子与氧原子构成(或氧气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或氢气分子由氢原子构成);(3)变化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或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或变化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三、实验题(共13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能力,是一种重要的动手能力.25.(4分)请在题后的横线上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①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中滴加液体污染胶头滴管②倾倒瓶中液体时,没有将标签对着手心腐蚀标签③在使用游码的情况下,使用托盘天平时将物质放在右边托盘上称量质量比预期要小(或称量不准确)④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中没有预先放置沙子或少量的水:使集气瓶炸裂.【解答】解:①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不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②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③在使用游码的情况下,使用托盘天平时将物质放在右边托盘上会导致称量质量比预期要小;④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集气瓶底部要预先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目的是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故答案为:①污染胶头滴管;②腐蚀标签;③称量质量比预期要小(或称量不准确);④使集气瓶炸裂.26.(9分)水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须物质之一,请回答下列有关对水问题的探究:①水在通电情况下可以分解,请在图中括号内标出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用“+”“一”表示)②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是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这是氢气,这两种气体的体积比约为l:2.③这一变化的符号表达式为2H2O2H2↑+O2↑,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分解反应.④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大连市大连市第九中学上册期中初三化学试卷(word解析版)(1)

大连市大连市第九中学上册期中化学试卷(word解析版)(1)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进行了有关化学反应A+B=C的四组实验,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已知四位同学取的A和B的总质量均为10g,且反应均完全进行。
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g B/g C/g甲739乙649丙X Y6丁55ZA.Y可能等于8 B.X可能等于4C.X可能等于8 D.Z一定等于7.52.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A.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塞紧橡皮塞B.加热液体C.取用液体D.读出液体的体积4.2017年10月27日央视财经报道:王者归“铼”,中国发现超级金属铼,制造出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
如图是铼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铼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5 B.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gC.铼的元素符号是Re D.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55.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C.在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6.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H ②Fe2+③Cu ④P2O5⑤Fe3+⑥NaClA.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①④⑥B.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③④⑥C.②⑤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D.④中的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7.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存放气体的装置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②B.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③,气体从导管b进入C.实验室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④,气体从导管a进入D.实验室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图⑤临时存放8.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大连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大连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1. (2分) (2017九上·路北期末)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湿衣晾干B . 镁带燃烧C . 石蜡熔化D . 橙子榨汁2. (2分) (2018九上·遂宁期末)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用肥皂水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B . 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C . 可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D . 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小,空气质量越好3. (2分) (2018·镇江) 下列归类错误的是()A . AB . BC . CD . D4. (2分) (2018九上·郑州期中)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 . 红磷在空气中点燃,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B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 .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D . 胆矾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5. (2分)(2017·西湖模拟) 下列图示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 . 倾倒液体B . 加热液体C . 滴加液体D . 过滤6. (2分)潜水员长时间潜水,应携带的物质是()A . 氮气B . 氧气C . 稀有气体D . 二氧化碳7. (2分)下列对化学用语含义表述不正确的是A . 2O— 2个氧元素B . 2Mg2+—2个镁离子C . 3H2O— 3个水分子D . —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8. (2分)(2018·西宁) 善于梳理化学知识是学好化学的有效方法,以下梳理归纳正确的一组是()A.描述实验现象 B.实验安全①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等于100mL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②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③二气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色②实验室鉴别化学药品时不可以尝任何药品的味道③向燃然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以节约实验时间C.化学与生活D.认识物质俗名①人体缺乏维生素A容易患坏血病②洗涤剂除油污利用了乳化的原理③高钙牛奶中的“钙”指钙元素①碳酸钠—苏打②氢氧化钙一消石灰③氢氧化钠一火碱A . AB . BC . CD . D9. (2分)(2017·岳阳模拟)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的下列活动:①工业“三废”未经处理直接排放;②植树造林,加大绿化面积;③随意丢弃废旧电池和塑料制品垃圾;④生活污水任意排放;⑤减少空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防止形成酸雨.其中对环境保护有利的是()A . ①③B . ③④C . ②⑤D . ①④10.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水分子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B .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C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元素D . 含氧的化合物可能不是氧化物11. (2分) (2016九上·高淳期中)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A .B .C .D .12. (2分) (2019九下·靖远期中) 宏观与微观相互联系是化学最特征的思维方式。
大连市瓦房店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大连市瓦房店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1. (2分)(2020·宁夏) 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
如图是几种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B . 构成物质的微粒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总在不停地运动C . 氢气、氧气、石墨、金刚石都是单质,水、氢氧化钠、氯化氢、氯化钠都是化合物D . 化学变化前后,构成物质的微粒种类不变,只是微粒重新结合,因而,物质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发生改变2. (2分) (2019八上·包头月考)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A . 有无颜色变化B . 有无新物质生成C . 有无气体生成D . 有无发光、放热现象3. (2分) (2019九上·岳阳月考)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质量比约为1:4B . 利用空气中氧气与各组分性质的差异,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 . 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D . 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臭氧4. (2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分子的性质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浓氨水呈酸性B . 两团棉花都变红C . 氨分子是由氨原子构成的D . 氨分子不断运动到醮有酚酞溶液的棉花上5. (2分) (2017九上·无锡期中) 某同学梳理并归纳了以下知识点①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②过氧化氢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③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④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⑤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重新燃烧,说明白烟有可燃性;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其中正确的是()A . ③④⑤B . ①②④C . ①③⑥D . ②⑤⑥6. (2分)(2017·绵阳模拟) 下列对部分化学只是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生活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用燃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涤纶B化学与环境使用化石燃料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C化学与安全图书、档案着火,要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在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D化学与健康人体缺锌会引起贫血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A . AB . BC . CD . D7. (2分)(2017·长春模拟)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 CO2验满B . 过滤C . 滴加液体D . 测溶液pH8. (2分)下列4个图象分别表示对应的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 . 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B . 二氧化锰与氯酸钾共热时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图象C . 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D . 过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时氧气含量的变化情况9. (2分) (2019九上·光明月考)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有“智力元素”之称,如图为碘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碘是一种金属元素B . 碘原子的核外有7个电子层C . 碘原子的中子数为74D . 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g10. (2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大连市瓦房店市九年级上学册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大连市瓦房店市九年级上学册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1. (2分)(2016·衡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 . 洗涤剂能够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够溶解油污C .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D . 5g某物质完全溶于水配成100g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是5%2. (2分) (2018九上·泰州期中) 常用的“灭火弹”里装有液态四氯化碳,使用时,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
据此推测,四氯化碳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A . 气态时密度比空气大B . 沸点较低,容易汽化C . 不支持燃烧D . 可燃性3. (2分)(2018·通州模拟) 某实验小组进行“配制117g10%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活动时出现了以下错误操作,其中不影响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是()A . 氯化钠放在右盘B . 氯化钠洒出C . 俯视读数D . 配好溶液装瓶时溅出4. (2分)(2018·广东模拟)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50%B . 乙物质的溶解度小于甲物质的溶解度C . 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 . 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提纯甲5. (2分)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后,将变成不饱和溶液B . t1℃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 . t2℃时将70g甲物质加入100g水中,可得到170g溶液D . 将甲、乙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6. (2分)下列叙述 I 和 II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叙述 I叙述 IIA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活性炭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缓慢注入水中C NH4NO3溶解于水时放出热量可用水区分NH4NO3固体和NaCl固体D Al(OH)3具有弱碱性Al(OH)3可用于制治疗胃酸过多症的药物A . AB . BC . CD . D7. (2分)(2017·姜堰模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实验室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主要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转移B . 粗盐提纯实验中,蒸发食盐水时玻璃棒的作用主要是加快蒸发的速率C .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量水时仰视读数,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D . 粗盐提纯实验中,溶解粗盐时,要加入大量的水,防止食盐不完全溶解8. (2分)(2017·渠县模拟) 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实验变化关系的有()A B C D常温下,足量的镁、铁分别同时放入少量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敞口放置于空气中的浓硫酸或稀盐酸加热KNO3、Ca(OH)2的饱和溶液(不考虑溶剂的蒸发)少量的碳在密闭的集气瓶中与氧气完全燃烧A . AB . BC . CD . D9. (2分)(2017·姜堰模拟) 推理与归纳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向一杯久置的NaOH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说明该溶液没有变质B .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也一定是中和反应C . 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D . 向某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溶液一定含CO32﹣二、选择填充题 (共1题;共2分)10. (2分) (2019九下·龙湖开学考)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物质杂质除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A CO2CO通入O2 ,点燃B NaCl KNO3加水溶解,过滤C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加入足量的锌粉,过滤D氧化钙碳酸钙高温煅烧A . AB . BC . CD . D三、填空题 (共5题;共35分)11. (5分)(2019·永州模拟) 现有A﹣F六种常见物质,其中B是食品包装中的常用的干燥剂,A、B、C三种白色固体都含有同种金属元素,E是固体单质,D、E、F都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
辽宁省大连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辽宁省大连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2017·德阳模拟) 生活中有化学,化学在我们身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灯泡发光、木材燃烧是化学变化B . 用苏打粉可以除去发酵后面团中的酸味C . 面包、饼干的主要物质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D . 含磷洗衣粉的主要成分为Na3PO4 , Na3PO4中P的化合价为﹣5价2. (2分) (2019八下·尚志期中) 下列物质的用途只能体现化学性质的是()A . 氮气用于食品防腐B .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C . 活性炭净化水D . 用石墨做电池正极3. (2分)要具有良好的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下列观点不可取的是()A . 善于观察,善于变换角度看问题,时刻保持一颗好奇心B . 善于从生活实际中发现和提出问题C . 固执已见尽量不去交流,这样可以排除其他人对自己观点的干扰D . 学会质疑,不轻信现成的结论4. (2分)(2013·盐城) 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A . 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B . 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可以用作食品防腐剂C .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不会影响地球环境D . 空气中敞口放置的饼干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5. (2分) (2017九上·泗阳期中)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相对稳定B . 氮气约占空气总质量的78%C . 稀有气体可用作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保护气D . 氧气可以提供呼吸,支持燃烧6. (2分) (2020九上·芜湖期中) 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10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25ML,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白磷燃烧时产生白色烟雾B . 实验结束后,注射器中还剩水约5mlC . 燃烧结束后立即打开弹簧夹D . 实验过程中气球始终变瘪7. (2分) (2020九上·南山期末) 深圳正在争创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深圳人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创文”。
大连市瓦房店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大连市瓦房店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5九上·南通期中) 下列现象,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的是()A . 玻璃破碎B . 火柴着火C . 木已成舟D . 香水散发2. (2分)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 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B . 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C .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D . 污染空气的物质包括有害气体、粉尘和二氧化碳3. (2分)(2020·抚顺模拟) 肼(化学式为N2H4)是一种良好的火箭燃料,肼中氮元素化合价为()A . -4B . -2C . +2D . +44. (2分)(2017·桐乡模拟) 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氧化物、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一组是()A . 金刚石、生石灰、熟石灰、胆矾B . 苛性钠、水、双氧水、洁净的空气C . 水银、干冰、冰水混合物、纯盐酸D . 臭氧、氯酸钾、浓硫酸、波尔多液5. (2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 香烟的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B . 空气中二氧化硫增加可能导致酸雨增多C . 白色污染的消除办法是将废弃的塑料就地焚烧D . 二氧化碳、甲烷都是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6. (2分) (2019九上·岐山期中)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原子核一般由质子、中子构成B . 花香四溢主要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C . 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D .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会改变7. (2分) (2017九上·南山期中) 下列化学用语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 . NB . OC . HD . C8. (2分)(2017·吉利模拟)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或事实的是()A .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逐渐加入水B . 向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氢氧化钠溶液C . 20℃时,向一杯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钾晶体D . 两等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MnO2情况下的反应9. (2分)(2018·桂林) 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的是()A . 碳B . 镁条C . 氢气D . 蜡烛10. (2分)区别O2与CO2的方法很多,下列方法不能用来区别O2与CO2的是A . 分别通入紫色的的石蕊试液中B . 分别通过燃烧的木条C . 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D . 用鼻闻气体的气味11. (2分)(2020·遵化模拟) 下列应用只涉及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 . 煤用作燃料B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 . 用二氧化碳灭火D . 生石灰用作干燥剂12. (2分) (2015九上·博白期末) 氧气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种气体,下列与氧气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 .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C . 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D .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13. (2分)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冰雪融化B . 干冰开华C . 钢铁生锈D . 空气液化14. (2分)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A . 点燃酒精灯B . 稀释浓硫酸C . 蒸馏D . 过滤15. (2分)(2014·南京)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 加入大理石B . 称量固体C . 熄灭酒精灯D . 过滤16. (2分) (2016九上·沙市月考) 1.6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关于该物质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A . 只含碳、氢两种元素B . 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 . 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 . 无法确定17. (2分)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 验满B . 收集O2C . 滴加液体D . 量筒读数18. (2分) (2015九上·昆明期末) 如图所示实验产生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 . 甲:反应后集气瓶炸裂,是由于铁丝燃烧放热B . 乙:c烧杯的作用是验证空气中的物质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C . 丙:进入瓶中的水约占瓶内原空气体积的,是由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D . 丁: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19. (2分)下列装置是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将装置内的物质混合或接触,变化前后容器中物质总质量不相等的是()A .B .C .D .20. (2分)(2020·嘉定模拟) 有关物质的量说法正确的是()A . 物质的量就是物质所含微粒的数量,单位是 molB . 物质的量就是 1mol 物质的质量C . 物质的量越大,表示该物质的分子越大D .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物理量,用符号“n”表示二、填空题 (共3题;共8分)21. (2分) (2017九上·深圳期中) 高锰酸钾是日常生活常用的一种杀菌剂,它是一种紫黑色固体,取少量固体放入研钵内做如下图实验,试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填空。
大连市瓦房店市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大连市瓦房店市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2017·门头沟模拟) 空气中体积分数为78%的气体是()A . 氧气B . 稀有气体C . 氮气D . 二氧化碳2. (2分) (2016九上·宁江期中) 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 . 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C . 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gD . 该原子的原子序数为223. (2分) (2018九上·重庆月考) 张磊同学编写的以“找不同”为主题的手抄报中有如下观点,其中错误的是()A . 硫在空气里和氧气里燃烧现象不同是因为氧气的浓度不同B .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 . 不同温度下同一物体体积不同是因为分子大小不同D . 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4. (2分)如图是一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对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判断错误的是()A . 实验1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B . 实验2中白磷燃烧,说明实验2中的热水温度高于实验1C . 实验2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气,燃着的白磷会熄灭D . 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并达到着火点5. (2分) (2017九上·潍坊期末)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围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B .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C . 该反应中,M为CO2D .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是1:46. (2分) (2017九上·南京期末)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 汽油作除去油污的乳化剂B . 活性炭可作冰箱的除味剂C . 氮气在某些食品袋内作防腐剂D . 生石灰在某些食品袋内作干燥剂7. (2分)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 . 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B . 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C . 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D . 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相同铁丝的燃烧实验8. (2分)下列物质中不能由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直接得到的是()A . ZnSO4B . CuSO4C . MgSO4D . FeSO49. (2分) (2015九上·颍州月考) 四川雅安地震后,防疫人员使用各种消毒剂对环境进行消毒,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B . NaClO2是由NaCl和O2构成的C . NaClO2中钠元素质量分数约为25.4%D . NaClO2中钠、氯、氧原子个数比为1:1:210. (2分)用石灰水、铜片、盐酸、碳酸钠、石灰石五种物质进行下列实验,其中无法完成的是()A . 制氢氧化钠B . 制氯化铜C . 制二氧化碳D . 制氯化钠二、填空题 (共4题;共12分)11. (3分)某同学模仿物理课上学到的“串联电路”,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A中出现大量气泡,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稀盐酸逐渐进入D中.请看图回答问题:(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 .(2)B中白磷能够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 .(3)D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4)E中的实验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为________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5)能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________ .12. (3分) (2019九上·长春月考) 下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大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大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列家庭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 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B .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C . 铁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锈D . 用糯米、酒曲和水制甜酒酿2. (2分)如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 点燃酒精灯B . 氧气验满C . 液体加热D . 量9.5mL液体3. (2分) (2018九上·泗县月考)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 .4. (2分) (2018九上·海淀期末) 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A . 2HB . 2H+C . H2OD . 2H25. (2分)(2017·内江模拟) 现有三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它们表示同一种元素B . 它们都是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C . 它们都带有电荷D . 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6. (2分) (2015九上·湖南期中) 吸烟有害健康.在公共场所,非吸烟者会因少数吸烟者吸烟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A . 分子很小B . 分子之间有间隙C . 分子在不断运动D . 分子是可分的7. (2分) (2018九上·怀柔期末)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这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 . 质子数不同B . 中子数不同C . 电子数不同D .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8.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混合物一定是由不种分子构成的B .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C .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 . 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9. (2分)关于H2→H2O,CO→CO2 ,Mg→MgO三种物质的转化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都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B . 都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C . 都能通过与单质反应实现D . 变化前后元素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10. (2分) (2018九上·虹口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化合物中最多只可能含有一种原子团B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不复燃,瓶中不含氧气C . 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氧元素的存在形态没有改变D . 使可燃物充分燃烧的两种方法是增加可燃物的量和提供充足的氧气11. (2分) (2018九上·孝感月考) 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A . 该图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两种B . 该图表示的是一个化合反应C .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 . 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的微粒个数比可表示为2:1:212. (2分)(2016·洛阳模拟) 下面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 在氧气中点燃硫粉,产生蓝紫色火焰B . 将光亮的铜丝插入稀硫酸中,溶液逐渐变蓝C . 将水加到生石灰中温度降低D . 在空气中点燃红磷产生大量的白雾13. (2分) (2016九上·介休期中) 世界上的物质多种多样,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 . 高锰酸钾B . 液氧C . 氯酸钾D . 水14. (2分)氢是新型清洁能源,但难储运。
大连市初三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大连市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正确记录实验数据是一项实验基本技能,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错误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取2.9gNaCl固体B.用10mL量筒量取8.3mL蒸馏水C.在10mL试管中倒入约3mL蒸馏水进行加热D.用温度计测得水温为25.15C2.下列滴管使用图示正确的是()A.取液时挤入空气B.代替玻璃棒进行搅拌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D.将残留溶液的滴管倒持3.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燃白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B.用细铁丝代替白磷进行实验,不会影响实验结果C.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实验效果更好D.若实验过程中,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不会影响实验结果4.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④表示的粒子属于金属元素B.①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C.①②③④表示四种不同元素D.②④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5.下列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 )A.尘土飞扬,说明分子是运动的B.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是可分的C.气体被压缩后体积发生了较大变化,说明气体分子间距较大D.将两个干净平整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会结合起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6.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B.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C.单质含有一种元素,则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D.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7.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C.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等于生成的甲和丙的质量之和8.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有关数据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1分,计18分)1.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生活中煮饺子B.点燃蜡烛C.树叶由绿变黄D.向冷玻璃杯中倒开水时杯子炸裂2.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突出“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的主题.北京现在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环保问题.为向世界展现一个新形象,某校提出下列环保建议,其中你认为可以采取的是()①用天然气逐步取代民用燃煤,开发新能源,减少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②开发生产无汞电池③分类回收垃圾,提高污水处理率④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⑤植树、绿化,降低机动车辆的尾气污染⑥关闭所有化工企业.A.①②⑥B.①②⑤⑥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3.食品卫生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会导致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是()A.用石灰水保存鲜蛋B.蒸馒头加入适量纯碱C.在食品中添加防腐剂D.在食盐中添加适量碘酸钾以增加碘元素4.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是由多种单质和化合物组成的典型的混合物B.空气是由多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C.空气中的分子都是多原子分子D.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78:215.距地球15km﹣35km,有一个臭氧(O3)层在保护着我们.下列关于臭氧的叙说错误的是()A.臭氧与氧气混合后形成混合物B.臭氧和氧气的性质相同C.臭氧变成氧气是化学变化D.在物质分类中,臭氧属于单质6.下列徽记中属节水徽记的是()A.B.C.D.7.从冰箱取出瓶装的饮料放在空气中,不久瓶的外壁出现水珠,这说明空气中含有()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8.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必须检验是否收集满瓶,这时通常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来进行检验,应该将带火星木条应该()A.放置在集气瓶口B.集气瓶中间C.集气瓶底部附近D.瓶口上方9.不能鉴别O2、CO2两种无色气体的方法是()A.用稀盐酸检验B.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C.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D.用燃着的木条检验10.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铁、钙、硒、氟理解为()A.元素B.单质C.分子D.氧化物11.能正确表示6个氮原子的是()A.N6B.2N3C.3N2D.6N12.通过学习,你认为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就是化合物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分子可以保持物质的性质D.凡是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就是氧化物13.课堂上老师举起一只密封的玻璃瓶,告诉全班同学:“该瓶气体经化验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并请同学进行大胆的猜测,下列同学的猜测中你认为比较合理的是()A.该气可能是由单质和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B.该瓶气体一定是一种单质气体,它是属于纯净物C.该瓶气体可能是混合物,也可能是纯净物D.该瓶气体可能是一种化合物14.我国近年研制成功一种气体,这种气体的每个分子是由质子数为8,相对原子质量为18的两个原子构成.下列各说法错误的是()A.这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6B.这种原子的核外不一定有8个电子C.这种气体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D.这种原子与氢原子能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20的水分子15.人尿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93%,若这些氮元素都以尿素[CO(NH2)2]形式存在,则人尿中尿素的质量分数为()A.0.2% B.1% C.2% D.3%16.中小学生使用的涂改液中含有很多有害的挥发性物质,二氯甲烷(其分子式为:CH2C12)就是其中的一种,人吸入后会引起慢性中毒.因此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尽可能不使用涂改液.下列有关对二氯甲烷的叙述中,错误的是()[相对原子质量为:C 12;H 1;Cl 35.5].A.二氯甲烷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氯元素组成B.二氯甲烷分子中含有一个碳原子、二个氢原子和二个氯原子C.二氯甲烷中碳、氢、氯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D.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517.下列做法符合操作规范的是()A.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B.为了节约药品,可将实验用剩的药品倒回原试剂瓶中C.用胶头滴管往试管里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伸入试管内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对着没有人的方向1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①取用固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时,一般只需盖满试管底部②取用液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时,一般取用1mL~2mL③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④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A.①②③④B.②③C.③④D.②③④二、填空题我们的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有许多鲜明的实例说明了许多科学道理.19.现有①硫磺粉②净化后的空气③汽水④液氧⑤加铁酱油⑥海水⑦加碘食盐⑧冰水混合物等8种物质,请用编号填空:(1)属于混合物的是(2)属于氧化物的是(3)属于单质的是(4)含有氧分子的物质(不考虑溶解的氧分子)有.20.日常生活中铁会生锈,其主要成分可视为氧化铁,其化学式为;在含有硒元素的物质K2SeO4中,硒元素的化合价为.21.①在菜市场盛活鱼的大盆(或池)、家庭养金鱼的鱼缸内,常放一种向水中送气的装置,它会不断地冒出气泡.请你分析:这些装置的作用是,说明.②在家庭中用来烧水的水壶使用较长时间后,内壁和底部就会有一层黄色的物质,这说明日常用的水是(填“混合物”或“纯净物”),它属于(填“软水”或“硬水”)22.请在下表中填上有关内容:23.将一个吹入部分空气的气球放入吸滤瓶内,如图所示,塞紧瓶塞,接上抽气机抽气.问其中的气球将会,原因是.24.如图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根据此图,试分别从物质组成、分子构成、物质变化的角度各说出一种观点.①②③.三、实验题(共13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能力,是一种重要的动手能力.25.请在题后的横线上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①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中滴加液体②倾倒瓶中液体时,没有将标签对着手心③在使用游码的情况下,使用托盘天平时将物质放在右边托盘上④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中没有预先放置沙子或少量的水:.26.水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须物质之一,请回答下列有关对水问题的探究:①水在通电情况下可以分解,请在图中括号内标出电源的正极和负极.②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这是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可以,这是气,这两种气体的体积比约为.③这一变化的符号表达式为,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④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组成的.四、计算题(共10分)化学计算是化学知识的延伸,正确计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更好地解决科学上的问题.27.人体中的钙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以羟基磷酸钙晶体[Ca10(PO4)6(OH)2]形式存在,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4.牛奶含钙丰富又易吸收,且牛奶中钙和磷比例合适,是健骨的理想食品.如图是某乳业公司纯牛奶包装标签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1)包装标签上脂肪≥3.3g,是指100mL牛奶中含脂肪的质量至少3.3g.那么一盒牛奶含钙至少g(保留到0.01g);(2)求羟基磷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保留为0.1%).(3)若人体每天至少需要0.6g钙,且这些钙有90%来自牛奶,则一个人每天至少要喝多少盒牛奶?2016-2017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1分,计18分)1.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生活中煮饺子B.点燃蜡烛C.树叶由绿变黄D.向冷玻璃杯中倒开水时杯子炸裂【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生活中煮饺子,饺子由生变熟,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点燃蜡烛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树叶由绿变黄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向冷玻璃杯中倒开水时杯子炸裂,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突出“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的主题.北京现在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环保问题.为向世界展现一个新形象,某校提出下列环保建议,其中你认为可以采取的是()①用天然气逐步取代民用燃煤,开发新能源,减少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②开发生产无汞电池③分类回收垃圾,提高污水处理率④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⑤植树、绿化,降低机动车辆的尾气污染⑥关闭所有化工企业.A.①②⑥B.①②⑤⑥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分析】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工厂排放的废气等;一氧化碳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和汽车的尾气等;二氧化氮主要来源于机动车排放的废气和燃放烟花爆竹;粉尘主要是地面粉尘、燃煤排放的粉尘、沙尘暴等.【解答】解:①用天然气逐步取代民用燃煤,开发新能源,减少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正确②重金属汞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之失去生理功能,开发无汞电池可以保护环境,利于人体健康,故正确;③分类回收不仅节约资源,还可减少污染,故正确④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正确⑤植树、绿化,降低机动车辆的尾气污染,正确⑥关闭所有化工企业,错误;故选D【点评】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要保护好环境,就要了解环境污染的来源和防治措施,要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做到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3.食品卫生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会导致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是()A.用石灰水保存鲜蛋B.蒸馒头加入适量纯碱C.在食品中添加防腐剂D.在食盐中添加适量碘酸钾以增加碘元素【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碱的化学性质;常用盐的用途;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分析】A、根据石灰水会和鸡蛋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分析;B、根据防腐剂的成分对人体有害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纯碱会和面粉发酵生成的有机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分析;D、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影响生长发育,加入适量的碘元素会预防缺碘性疾病的发生【解答】解:A、用石灰水存放鸡蛋,鸡蛋呼出的二氧化碳会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可以封闭气孔,防止细菌的进入,而得到保鲜的目的,故A正确;B、蒸馒头时,加入纯碱,纯碱会和面粉发酵生成的有机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馒头疏松多孔,故B正确;C、防腐剂含有对人体有害成份,过量使用不但对人体有害,而且降低了食品的质量,故C 错误;D、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影响生长发育,在食盐中加入适量的碘元素能够补充人体所需的碘元素,故D正确.故选C.【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4.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是由多种单质和化合物组成的典型的混合物B.空气是由多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C.空气中的分子都是多原子分子D.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78:21【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解答】解:A、空气是由多种单质和化合物组成的典型的混合物,正确;B、空气是由多种单质和化合物组成的典型的混合物,错误;C、空气是由多种单质和化合物组成的典型的混合物,错误;D、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78:21,正确;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用途和空气的污染等,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5.距地球15km﹣35km,有一个臭氧(O3)层在保护着我们.下列关于臭氧的叙说错误的是()A.臭氧与氧气混合后形成混合物B.臭氧和氧气的性质相同C.臭氧变成氧气是化学变化D.在物质分类中,臭氧属于单质【考点】氧元素组成的单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A.根据混合物的概念来分析;B.根据结构决定性质来分析;C.根据化学变化的概念来分析D.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解答】解:A.O3和O2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所以混合后属于混合物,故A说法正确;B.一个臭氧分子是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分子结构不同,化学性质也不相同,故B说法错误;C.O3和O2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由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说法正确.D.臭氧是由氧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D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方法,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元素组成和物质组成,然后再根据各类物质概念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6.下列徽记中属节水徽记的是()A.B.C.D.【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分析】根据已有的标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此标识是节能标志,错误;B、此标识是循环利用标志,错误;C、此标识是绿色标志,错误;D、此标识是节水标志,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化学标志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7.从冰箱取出瓶装的饮料放在空气中,不久瓶的外壁出现水珠,这说明空气中含有()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析】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的水.【解答】解:因为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温度比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较低温度液化为液体水,使饮料瓶外壁变得潮湿.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能够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8.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必须检验是否收集满瓶,这时通常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来进行检验,应该将带火星木条应该()A.放置在集气瓶口B.集气瓶中间C.集气瓶底部附近D.瓶口上方【考点】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分析】只要证明瓶口是氧气就说明氧气已收集满,根据氧气有助燃的性质去检验.【解答】解: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部,木条复燃,说明已满.故选A.【点评】气体的验满一定要在瓶口,而不能进入瓶内,并根据各自的性质,如验满氧气时是根据氧气的助燃性;检验二氧化碳时是根据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的性质.9.不能鉴别O2、CO2两种无色气体的方法是()A.用稀盐酸检验B.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C.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D.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分析】区别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瓶瓶无色气体,要求根据两种气体性质差别,所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达到鉴别气体的目的.【解答】解:A、氧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和稀盐酸反应,故A不能区别氧气和二氧化碳,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氧气不能,故B能区分.C、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红,而二氧化碳会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也就是说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会使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而氧气不会产生此现象,故C能区分.D、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瓶中,燃烧更旺的气体为氧气;燃烧熄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故D 能区分.故选:A.【点评】利用所要鉴别物质的性质差别,设计实验,实验中出现明显的现象差异,达到鉴别物质的目的.10.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铁、钙、硒、氟理解为()A.元素B.单质C.分子D.氧化物【考点】元素的概念.【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据此解答.【解答】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铁、钙、硒、氟指的是物质中所含有的元素,观察选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元素组成,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1.能正确表示6个氮原子的是()A.N6B.2N3C.3N2D.6N【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解答.【解答】解: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6个氮原子,就可表示为:6N;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2.通过学习,你认为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就是化合物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分子可以保持物质的性质D.凡是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就是氧化物【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析】A、根据化合物的定义考虑;B、根据原子的特点考虑;C、根据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考虑;D、根据氧化物必须由两种元素组成考虑.【解答】解:A、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A错;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B正确;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C错;D、氧化物必须由两种元素组成,故D错.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化合物与单质的区别: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13.课堂上老师举起一只密封的玻璃瓶,告诉全班同学:“该瓶气体经化验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并请同学进行大胆的猜测,下列同学的猜测中你认为比较合理的是()A.该气可能是由单质和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B.该瓶气体一定是一种单质气体,它是属于纯净物C.该瓶气体可能是混合物,也可能是纯净物D.该瓶气体可能是一种化合物【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分析】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化合物至少含有两种元素,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一瓶气体经化验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气体不一定是混合物,例如氧气,故A错误;B、一瓶气体经化验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气体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故B错误;C、气体只含有一种元素,可能是一种单质,例如氧气,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故C正确;D、化合物至少两种元素,但该气体只有一种元素,因此不可能是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C.【点评】在利用元素分析单质和化合物时,首先要分析该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不要简单根据元素作出判断.14.我国近年研制成功一种气体,这种气体的每个分子是由质子数为8,相对原子质量为18的两个原子构成.下列各说法错误的是()A.这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6B.这种原子的核外不一定有8个电子C.这种气体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D.这种原子与氢原子能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20的水分子【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化合价规律和原则;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分析】A、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计算.B、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判断.C、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判断.D、根据水的化学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计算.【解答】解:A、这种气体的分子是由相对原子质量为18的两个原子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8×2=36,所以正确.B、构成这种气体分子的原子质子数为8,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该原子的电子数一定为8,所以错误.C、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这种气体属于单质,其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所以正确.D、这种原子的质子数为8,是氧原子,但相对原子质量为18,与氢原子能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8+1×2=20,所以正确.故选B.【点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是初中化学的基础内容,也是考查的重点之一,透彻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15.人尿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93%,若这些氮元素都以尿素[CO(NH2)2]形式存在,则人尿中尿素的质量分数为()A.0.2% B.1% C.2% D.3%【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分析】由于人尿中的氮元素只存在于尿素中,可根据人尿中氮元素的质量计算出人尿中尿素的质量,再由尿素质量与人尿质量的比求得人尿中尿素的质量分数;解答时可假设人尿的质量,通过假设的质量可简化计算.【解答】解:假设人尿的质量为100g,则100g人尿中氮元素的质量=100g×0.93%=0.93g则100g人尿中含尿素的质量=≈1.993g人尿中含尿素[CO(NH2)2]的质量分数==1.993%≈2%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时也可直接利用经验公式:化合物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100%进行计算;使用该公式时需要满足:混合物中的元素全部来自于某一化合物中.16.中小学生使用的涂改液中含有很多有害的挥发性物质,二氯甲烷(其分子式为:CH2C12)就是其中的一种,人吸入后会引起慢性中毒.因此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尽可能不使用涂改液.下列有关对二氯甲烷的叙述中,错误的是()[相对原子质量为:C 12;H 1;Cl 35.5].A.二氯甲烷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氯元素组成B.二氯甲烷分子中含有一个碳原子、二个氢原子和二个氯原子C.二氯甲烷中碳、氢、氯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