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全球战火再起北师大版课后练习十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精选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全球战火再起北师大版课后练习十七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下图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片反映的事件是“国会纵火案”
B、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
C、暴行的制造者是德国的纳粹党
D、制造暴行的目的是迫害犹太人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法出卖别国利益换来自己短暂的“和平”的事件是( )
A、慕尼黑会议
B、国会纵火案
C、华盛顿会议
D、珍珠港事件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事件是( )
A、德国突袭苏联,“巴巴罗萨”计划实施
B、德军闪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
C、德国突袭英伦三岛,狂轰滥炸
D、日本偷袭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的阴云笼罩着整个世界。

与“国会纵火案”“水晶之夜”等事件相关的法西斯国家是( )
A、德国
B、日本
C、意大利
D、西班牙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1945年2月在黑海北部的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了一次关于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的一次关键性的首脑会议——雅尔塔会议。

关于这次会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会议促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
B、中国首脑与苏美英首脑会晤共同通过有利于中国抗战的决议
C、会议决定取消国际联盟,成立联合国,以维护世界和平
D、苏联决定欧洲战事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利于加快战争的胜利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图是一幅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漫画,下列对漫画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英、法推行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
B、世界主要反法西斯力量结成联盟
C、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
D、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逐渐走向胜利【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如图所示战役的历史作用是( )
A、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B、宣告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
C、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D、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如果你要完成一篇有关二战人物的作业,需要搜集史料,下列属于第一手材料的是( )
A、《斯大林传》
B、电影《最长的一天》
C、罗斯福的国会演说
D、小说《静静的顿河》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法出卖别国利益换来自己短暂的“和平”的事件是( )
A、慕尼黑会议
B、国会纵火案
C、华盛顿会议
D、珍珠港事件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20世纪上半期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文明带来了空前的浩劫,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

以下关于两次世界大战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原因都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都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C、性质都是帝国主义战争
D、战后都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如果你要完成一篇有关二战人物的作业,需要搜集史料,下列属于第一手材料的是( )
A、《斯大林传》
B、电影《最长的一天》
C、罗斯福的国会演说
D、小说《静静的顿河》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所形成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和亚洲战争策源地分别是( )
①英国②法国③德国④日本⑤意大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答案】:
【解析】:
第13题【单选题】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

下列表述中,属于“观点”的是( )
A、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欧洲对美洲的征服拉开了序幕
B、1916年月2月,德、法双方在凡尔登展开血战
C、德国突袭苏联,二战规模开始扩大
D、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世界范围的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答案】:
【解析】:
第14题【判断题】
史实与推论:判断正误。

史实:列宁认为:“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他们,审慎地逐渐地掌握他们。


推论:新经济政策通过有限地发展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说明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经济模式可以相互借鉴,互相交融。

A、正确
B、错误
史实:罗斯福称“产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重要、最有深远意义的立法。

”美国的工业产值1935年比1933年几乎翻了一番。

推论:罗斯福新政创造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加强了政府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彻底避免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

A、正确
B、错误
史实:美国实行“新政”期间,通过一项法令,规定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

推论:此举的目的是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相对过剩。

A、正确
B、错误
史实:丘吉尔在1941年6月22日发表广播演说:“俄国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也是英国的灾难,我们要给俄国和俄国人民一切可能的援助。


推论:当英国、苏联面临着共同的敌人时,英国会随着形势的变化调整政策。

A、正确
B、错误
史实:一位德国军事历史学家说:“敌军在火炮的数量上占强大的优势,发射了数百万发炮弹,敌机机群完全控制了天空,当代不可战胜的大象——坦克的出现,这一切,使作为德军核心力量的步兵受到极大的震动。


推论:科技用于战争,使战争变得更为残酷。

A、正确
B、错误
史实:雅尔塔协议同意苏联在欧洲战争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的三个条件:维持外蒙古的现状;苏联恢复1904年日俄战争前俄国的权益,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

推论:雅尔塔会议维护了中国的既得利益,有利于迅速打败日本法西斯。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5题【材料分析题】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世界历史风云突变的时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9年以前的几年是充满希望的几年,欧洲逐步解决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各种争端。

相反,1929年以后的几年充满了忧虑和失望,危机一个接一个,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这是斯大林的一个创造。

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

……对于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创造”联系在了一起。

——《大国崛起》
材料三: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

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

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能奏效,他才试用了试验性疗法。

——(美)内森·米勒《罗斯福正传》
材料四:1939年9月1日凌晨4时45分希特勒按照准备已久的侵略计划(“白色方案”),向波兰发动突然袭击。

……英法两国政府向德国提出停止军事行动的照会遭到拒绝……于9月3日先后对德宣战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上卷)》
材料一中欧洲通过建立什么新秩序“逐步解决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各种争端”?“充满了忧虑和失望”主要是因为哪一事件的打击?
材料二认为“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是如何安排的?斯大林模式有何特点?
材料三认为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什么?美国的“试验性疗法”其中心措施是什么?罗斯福新政和斯大林模式对二战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材料四反映的事件标志着哪一场战争的全面爆发?这场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结合材料和所学,说说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世界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答案】:
【解析】:
第16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出现了大规模的争霸战争,如公元前632年,晋楚之间的城濮之战。

公元前475年,战国时期开始。

战国时期,为了实现富国强兵,各国先后掀起了变法运动。

其中,公元前356年,秦因商鞅颁布法令: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根据军功授爵等,变法后的秦国,实力大增。

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陆续天掉六国,建立起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一秦朝。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扩张示意图
——摘编自中国地图出版社(世界地图册?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举行会议,当事国的代表被拒之门外,签订协定将与德国接壤,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的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

这一协定是以牺牲小国利益,来安抚侵略者、它是一场阴谋,助长了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气焰,加快了其对外扩张的步伐。

1939年9月,德国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摘编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完成下图
结合材料回答,秦朝统一后,开创并为后世封建王朝所沿袭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材料中的“当事国”是______;苏台德地区在图中的序号为______;这一事件,历史上称为______。

根据材料概括,这一协定的签订与“二战”全面爆发的关系。

【答案】:无
【解析】:
第17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今天凌晨四时,希特勒已经进攻并侵入俄国。

侵入俄国只不过是入侵不列颠岛的前奏……希特勒是个十恶不赦、杀人如麻、欲壑难填的魔鬼……因此,俄国的危险就是我国危险,就是美国的危险……让我们从如此残酷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吧!在这生命尚存,力量还在之际,让我们加倍努力,合力奋战。

——【英国】丘吉尔“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
材料二: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对我们无端进行卑鄙的进攻,美国同日本帝国之间已处于战争状态。

—美国罗斯福“国耻日”演讲
材料三:联盟在人口、资源、生产能力、人心向背和团结互助方面,都比德、意、日集团占明显的优势,为以后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联盟内部...…虽然不时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摧毁法西斯是他们的共同目标。

正是这种根本利益使它们团结起来,互相配合支援,直到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以上三则材料均摘编自《世界史》
给材料一中加了下划线的观点提供一个具体的实例。

“让我们从此残酷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吧!”丘吉尔所说的教训是什么?他在这篇演说中所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材料二中“日本对我们无端进行卑鄙的进攻”指什么事件?这一事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中的联盟指什么?联盟得以成立并能维持的共同目标是什么?这一联盟在二战中所起的积极作用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
【解析】:
第18题【材料分析题】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

从萨拉热窝事件诱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一历史现象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有人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有一定积极作用,请你指出这一作用。

概括材料二中列宁对这一体系其实质的论断。

1933年是美、德等国历史发展的分水岭。

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的主要历史背景是什么?结合德意日法西斯势力的对外政策,说明世界政治体系在20世纪30年代的走向。

【答案】:
【解析】:
第19题【材料分析题】
哪一事件标志着反法西斯同盟的最终形成?根据材料一,指出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北约和华约的建立使冷战发展到怎样的新阶段?这标志着什么世界格局的形成?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苏两国“没有发生战争”的原因有哪些?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呈什么趋势?美国的“设想”反映出当今的世界还存在什么问题?
为建立新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你认为中国应当怎样去做?
【答案】:
【解析】:
第20题【材料分析题】
战争与和平是一个永恒的历史主题,是现代人类面临的最大课题,20世纪上半期的时代主题是“战争与革命”;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未以来,时代主题逐渐演变为“和平与发展”。

今天的世界是一个既充满希望又遍布危机的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及盟国应承担战争罪责”它是战胜国强加给德国的十分苛刻的条约。

一一高中人教版《20 世纪战争与和平》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在波兰建立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共有110万人在这里被杀害。

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该集中营。

………1996年,德国也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纳粹受害者纪念日”,告诫人们要永远记住这段惨痛的历史。

材料二:1917年11月7日,震动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

……二十年间,在这个政府的领导下,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奇迹般地变成了一个工业化强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们以巨大的牺牲力挽狂澜,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三: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

……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成为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

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这些矛盾纷争,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直接威胁世界和平。

——人教版九年级下近5年全世界贫困人口从10亿增加到13亿,………在发展中国家,有近1/3的人处于赤贫状态。

如果发达国家不改变目前的政策,世界贫困人口到2030年将达到20亿。

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凡尔赛和约》对欧洲国际秩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奥斯维辛集中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用意何在?
材料二“开始了一次对20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是什么?列举事实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什么?材料三反映的主题是什么?人类应该怎样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答案】:无
【解析】:
第21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今天凌晨四时,希特勒已经进攻并侵入俄国。

侵入俄国只不过是入侵不列颠岛的前奏……希特勒是个十恶不赦、杀人如麻、欲壑难填的魔鬼……因此,俄国的危险就是我国危险,就是美国的危险……让我们从如此残酷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吧!在这生命尚存,力量还在之际,让我们加倍努力,合力奋战。

——【英国】丘吉尔“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
材料二: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对我们无端进行卑鄙的进攻,美国同日本帝国之间已处于战争状态。

—美国罗斯福“国耻日”演讲
材料三:联盟在人口、资源、生产能力、人心向背和团结互助方面,都比德、意、日集团占明显的优势,为以后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联盟内部...…虽然不时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摧毁法西斯是他们的共同目标。

正是这种根本利益使它们团结起来,互相配合支援,直到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以上三则材料均摘编自《世界史》
给材料一中加了下划线的观点提供一个具体的实例。

“让我们从此残酷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吧!”丘吉尔所说的教训是什么?他在这篇演说中所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材料二中“日本对我们无端进行卑鄙的进攻”指什么事件?这一事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中的联盟指什么?联盟得以成立并能维持的共同目标是什么?这一联盟在二战中所起的积极作用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
【解析】:
第22题【综合题】
看图,回答问题。

图中前排三位领导人分别是谁?这是他们在哪次国际会议上?
这次会议是在什么情况下召开的?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这次会议的历史作用如何?
【答案】:无
【解析】:
第23题【综合题】
请你完成卡片一中①②③④四处填空。

请你完成卡片二中A、B、C、D四处填空。

请你完成卡片二所整理的内容,给卡片二归纳一个主题。

【答案】:无
【解析】:
第24题【列举题】
举出二战中两大对立的军事组织名称。

【答案】:
【解析】:
第25题【列举题】
列举第二次世界大战逐步扩大的史实。

【答案】: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