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

合集下载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ppt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ppt
1 毛细血管出血 2 动脉出血 3 静脉出血
毛细血管出血: 血液呈红色,血量少,一般会由于血液凝固而自然止血。 Nhomakorabea处理
方法:先对伤口消毒,再用消毒纱布包扎
动脉出血: 血液鲜红,血流猛急,呈喷射状。
急救方法:在受伤处的近心端用手紧压或用止血
带捆扎
静脉出血: 血液呈暗红,血量较缓和
处理方法:将受伤静脉的远心端压住
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 管。
①分布较深, 特点: ②管壁厚、弹性大
③管内血流速度快。
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①分布较浅,通常看到的“青筋” 就是静脉。 特点: ②管壁薄、弹性小。 ③管内血流速度慢。 ④有静脉瓣(位于四肢静脉 的内表面,能防止血液倒流)
知识应用
1 在抽血或输液时,针刺入的是什么血管? 为什么?
6.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看到毛细血管_最__细__, 血流速度_最__慢___,血细胞呈__单__行___通过。
7.读图(箭头为血流方向):图中A为 静脉 血管; B为 动脉 血管;C为 毛细 血管。
A
C
B
课堂练习:三种血管的比较
动脉
静脉 毛细 血管
液时,针刺的部位一般在哪里? 中医诊疗时,切脉
验血:毛的细时血候管是在什么部输位液?:静脉
把脉:动脉
验血:毛细血管 输液:静脉 把脉:动脉
血管的种类
血管从粗到细,就像城市的道
路一样,人体内的全部血管连 接起来全长可达 11万 公里, 可绕地球 两周半。
血管种类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三种血管
动 脉: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部分去的血管 静 脉:把血液从全身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4单元 第4章 第2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4单元  第4章  第2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

结构
血流速度
类型 管壁特点 管腔大小
分布位置
主要功能
动脉
管壁厚, 管腔较大
弹性大
血流速
度快
有些分布较深,
也有些分布 将血液送
较浅
出心脏
管壁较薄,
静脉
管腔大
弹性较小
血流较慢
有些分布较 深,也有些 分布较浅
将血液送 回心脏
允许红
毛细 血管
管壁非常 薄
细胞单
行通过
血流速 遍布全身各 度最慢 处组织中
与组织细 胞进行物 质交换
9.护士在给病人进行静脉注射时,常用橡胶管扎紧上臂,此 时,扎结处的静脉就会积血膨大、突起。这种积血膨胀现象主要
表明( D )
A.静脉内血流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流 B.静脉位置较浅 C.静脉管腔大,管壁弹性大 D.静脉内有瓣膜
10.如图是“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处 理以及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箭头表示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
筋”和医生“号脉”的脉分别是( B )
A.动脉、静脉
B.静脉、动脉
C.毛细血管、动脉
D.毛细血管、静脉
6.血液在人体内流动的大致方向是( D )
A.毛细血管→动脉→静脉 B.毛细血管→静脉→动脉 C.静脉→毛细血管→动脉 D.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7.人体内的三种血管结构特征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管壁最薄 C.能防止血液倒流
B.全身均有分布 D.将血液送出心脏
4.护士在给病人打点滴时,常用橡胶软管扎紧病人手腕部,
这时会发现捆扎处近心端的血管变化是:血管①膨胀,血管②变
扁。请判断血管①、②分别是( A )
A.动脉、静脉

初中生物教学课件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复习课)

初中生物教学课件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复习课)
(3)扩大;缩小;吸气
(2)清洁;有限 (4)动脉血
第四章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
感受血管
把脉
青筋
实验: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
问题探讨
1 选择什么样的小鱼?
尾鳍色素少
2 观察时为什么用浸湿的棉絮将小 保证小鱼的
鱼的鳃盖和躯干部包住?
正常呼吸
3 实验视频中你看到了几种血管?血流速
度一样吗?
三种;不一样
1、动脉
管壁特征 血液流速
管壁较厚

弹性大
体内分布
一般分布较深 少数分布较浅 (颈部、腕部)
功能
心脏→ 身体各部分
中医:切脉
脉搏是动脉血管的搏动。 临床主要把病人桡动脉 的腕后部分。
2、毛细血管
管壁特征
管壁非常薄,只 由一层扁平上皮 细胞构成;内径 很小,只允许红 细胞单行通过
体内分布
血液流速
最慢
功能
分布广泛, 遍布全身各 处的组织中
血液与组织细胞 进行物质交换

3、静脉
管壁特征 血液流速
管壁较薄 弹性较小
较慢
体内分布
有些分布较深 有些分布较浅
(“青筋”)
功能
身体各部分 →心脏
静脉注射及抽血
抽血 输液
静脉瓣(四肢静脉的内表面)
静脉曲张
4、三种血管的关系
学法大视野P41-43
选择题: 1-5 BBCDA 6-10 DAADD 11-16 DCCCDA 填空题: 18.(1)肺;呼吸道

教学设计4:4.4.2血流的管道——血管

教学设计4:4.4.2血流的管道——血管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1.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鲁教版五四制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

2.目标确立(1)教材分析。

完整的血液循环系统是由血液、血管和心脏共同构成的。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了有关血液组成、血细胞的分类和功能的基础上,以“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动流情况实验”为载体,重点探究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本节内容与前面所学血液知识联系紧密,也为下一节心脏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在本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按照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我认为本节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非常重要。

教师应先转变学生以往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通过观察实验交流合作获得感性知识,通过师生思维对话,生生思维对话将感性认识提升为理论知识,从而能够成功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这三种血管和他们的结构和功能特点,以此为依据将本节课划分为两课时。

本实验在实验操作和观察技能上要求较高,学生操作有困难,课前可以先布置学生回顾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优化组合小组成员,以小组合作方式突破难点。

在观察环节可以设置“导学案”,降低学生发现问题的难度。

高科技数码显微镜的引入,改变了传统显微镜仅限于个人在显微镜下观察物象的局限,每个同学观察到的物象都可以通过数字的形式传到大屏幕上,做到资源共享、师生共析。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好奇心比较强,喜欢动手,对探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很多同学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动手技能也比较差,需要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小组合作学习来完成。

例如:学生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情况后,很容易满足于这一点而不再深入比较不同的血管内血液流动的特点,甚至有的学生并不知道比较什么,如何才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处理这个问题时,我根据学生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采用部分环节用“学案导学”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设置台阶,给予必要的引导,降低了学生发现问题的难度,同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我还采用两小队竞赛的方式,比比那一个小队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多,谁是观察细致入微的小实验家等等,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将探究落到实处。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

【归纳升华】 快速辨别三种血管的方法
(1)从管壁特点区分:管壁最厚的是动脉;管壁较薄的是静脉;管壁最薄,只由一层 上皮细胞构成的是毛细血管。 (2)从血流快慢区分:血流速度最快的是动脉;血流速度较慢的是静脉;血流速度最 慢的是毛细血管。 (3)从血流方向区分(如图):
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的是动脉;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的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 的是毛细血管。
10.下列有关动脉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动脉管壁较厚,弹性较大,管内血流速度快
B.在体表的个别部位也能摸到动脉
C.动脉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
D.手臂上的一条条“青筋”就是动脉
11.内表面常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的血管是 ( C )
A.大动脉
B.小动脉
C.四肢静脉
D.毛细血管
【关键能力练】 12.(2019·广东学业考)a图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对材料处理的 示意图,b图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一个视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D ) A.湿棉絮包裹鳃盖和躯干部维持正常呼吸 B.使用低倍物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 C.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的血管②是毛细血管 D.图中血管①和血管③分别属于静脉和动脉
有的较深,有的较浅
2.毛细血管适于进行物质交换的特点:
【生活微思考】 输液治疗,为什么选择静脉注射? 提示:静脉管腔较大,管壁较薄,血流速度较慢,有些静脉分布较浅,这些都有利于 针头的刺入。另外,静脉中血液流向心脏,刺后的伤口出血很少,稍经压迫即可止 血。 【记忆口诀】
毛细血管的特点 数量最多,分布广;管壁最薄,管径小; 红细胞单行能通过;血流最慢,易交换。
13.英国生理学家威廉·哈维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用丝带扎紧人的上臂时,发现丝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第2节《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第2节《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

《血流的管道——血管》课题名称《血流的管道——血管》科目生物年级初二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形成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结构与功能统一的思想。

2.养成关爱生命的良好品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视频,获取有关血管和血液的知识,并提高观察能力。

2.尝试从结构和功能上掌握和区分三种血管的特点。

三、知识与技能1. 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三种血管结构与功能的教学;2.难点:结构与功能统一思想的培养。

教学活动11.师生互动,激趣导入1)视频引入(大屏幕):出现血液在血管和心脏中流动的画面。

学生通过视频观察并思考问题:血液在人体哪些部位流动?怎样流动?得出结论:血液是在心脏和血管构成的封闭的管道中流动的。

2)设置疑问,引发思考:出示验血、输液、献血等照片,让学生说出取血的部位。

学生思考在这些部位取血或输液的原因。

得出结论:取血或输液部位的血管是不同的。

3)引出课题:血管从粗到细,就像城市的道路一样,人体内的全部血管连接起来全长可达10万公里。

血管分为哪几种?引出本节课题“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

教学活动2 2. 小组合作实验探究: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1) 教师提出问题,讲解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

2) 实验探究,合作交流。

①学生带着思考问题,阅读教材第73、74页,明确实验目的和方法步骤,小组讨论,合作完成。

②学生通过观察,根据血流方向、血流速度判断血管的种类。

3)师生互动,归纳小结。

①设置疑问:你观察到几种血管?这些血管中的血流速度一样吗?你能区别几种不同的血管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②根据血液流动的方向判断血管。

教学活动3 3.自学课本P74-75,尝试总结:1)布置学习任务:仔细观察三种血管图,并比较三图的不同之处,填写比较三种血管的表格。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注重情景创设,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触觉体验,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同时,通过模拟心脏跳动、血液循环等生活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血管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学习方法和经验;
2.组织学生进行互相评价,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团队意识;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
4.鼓励学生提出改进意见,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学习方法和经验。其次,组织学生进行互相评价,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团队意识。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同时,鼓励学生提出改进意见,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在总结归纳环节,张老师通过学生代表的分享,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并与所学知识相结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强调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注身体健康。
(五)作业小结
1.张老师布置一道思考题:“请结合你们的日常生活,描述一下血管的作用”;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张老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张血液循环图,引发学生对血液循环的兴趣;
2.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血液循环是如何进行的吗?”引导学生思考;
3.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血液循环的了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血管;
4.通过展示一些与血管相关的实际案例,如血管疾病、健康饮食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

动脉
管壁厚、 分布较深,少 数分布较浅( 弹性大
颈部、腕部) 有些分布较深 ,有些分布浅 (手脚上的“ 青筋”) 管壁非常 数量极大,分 薄、内径 布广泛,遍布 很小 全身各处的组 织中
管壁较薄、 弹性较小; 部分血管有 静脉瓣
静脉
毛细 血管
只允许红细 便于血液与组 胞单行通过 织细胞的物质 ,管内血流 速度最慢 交换
①分布广泛。 ②管壁非常薄、只有一 层上皮细胞构成。 特点: ③内径很小、只允许红 细胞单行通过。 ④血注速度最慢。
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
物质交换.avi
三 种血管的比较:
项目 血管
结构 特点
分布位置
管内血 流速度 血流速 度快 血流速 度较慢
功能
把血液从心脏 输送到身体各 部分去 将血液从身 体各部分送 回心脏
讨论
根据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分析:血液的营养 在哪里最适于交给组织细胞,为什么? 答:在毛细血管处,因为毛细血管壁极薄,管 内血液流动速度最慢,各处细胞的周围都有毛 细血管的分布。毛细血管有这些特点,所以它 是血液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课堂训练
一、你会选吗? 1、中医说的“望、闻、问、切”中的“切”, 指的是号脉,这里的脉是 ( C ) A、毛细血管 B、静脉 C、动脉 D、经络
答:这是利用了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的 原理。输液时通过采用静脉注射,当橡皮 筋扎紧手腕后,血液不能流向手臂,同时 静脉瓣又阻止血液倒流,这样血液就滞留 在手臂的筋脉血管中,使血管鼓胀,便于 扎针时准确到位。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
血管的种类
动脉
血管种类
静脉
毛细血管
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 各部分去的血管。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七年级下册) (1)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七年级下册) (1)

静脉——管壁较薄,弹性小, 管径大,血流速度慢
1.在人的手背上常能看到一条条“青筋”,它属于 (B )
2.出血时往往呈喷射状的血管是
( A)
3.在人体内的三种血管中,能进行物质交换的是( C )
4.分布在身体的深层,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
的是( A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无法知道
7.读图(箭头为血流方向): 图中甲为 静脉 血管; 乙为 动脉 血管; 丙为 毛细 血管。
2.针刺入时方向又是怎样的? 3.为什么将针刺入部位的上方(即近心端)用胶皮管 捆扎起来?会有什么现象?
毛细血管 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
①分布广泛。 ②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 特点: ③管内直径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④血流速度最慢。 意义: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血管的种类
血管从粗到细,就像城市的道
路一样,人体内的全部血管连 接起来全长可达 11万 公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绕地球 两周半。
血管种类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血液流动方向示意图
思考 血管的粗细与血流的速度有什么样的关系?
三种血管的关系
三种血管的比较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动脉 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①分布较深 特点: ②管壁厚、弹性大
③管内血流速度快
例如:主动脉、肺动脉
静脉 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①分布较浅,通常看到的“青筋” 就是静脉。 ②管壁较薄、弹性小。 特点: ③管内血流速度慢。 ④有静脉瓣(位于四肢静脉 的内表面,能防止血液倒流)
静脉瓣
知识应用

第四章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

第四章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
3、静脉(vein):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慢,管内有静脉瓣。
指导帮助
知识回顾
感悟与收获
达标检测:瞭望角
布置作业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
一、血管的类型1.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2.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激情、质疑
分组实验
探究、解答
解决疑惑
归纳总结
进一步巩固
解答
通过学生自己观察总结,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1学生能够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3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能够分辨血管的种类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4通过制作血管模型,提高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能够分辨三种血管,了解血管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1、组织好实验,达到理想效果。2、能够在镜下分辨静脉和动脉血管。
课前准备
准备实验的材料用具有关血管的录象资料。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创设情景
新授
小结
列举生活中三种不同的流血情况,分析原因,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出示探究问题
巡视指导
1、动脉(artery):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管壁厚、弹性大、血流快。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

静脉出血,应压迫 远心端。 动脉出血,应压迫 近心端。
1.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是 ( D ) A.心脏 B.动脉 C.静脉 D.毛细血管 2.静脉瓣的作用是 ( B )
A.保护静脉血管壁
C.加速血液的流动
B.防止血液倒流
D.减少血液对静脉壁的压力
3.现有一条较长、且带有分支的家兔离体血管, 将水从粗的一端灌入,但水不能从较细的一端流出 来。则这条血管可能是( A ) A.静脉 C.小动脉 B.毛细血管 D.大动脉
一、血管
动脉: 离心血管 静脉: 回心血管
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
静脉
肺部毛细血管
动脉
动脉
毛细血管 动脉 静脉
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的 血管。
静脉
血液流动方向:
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毛细血管
动脉不断分支变细,管径由大变小, 最小的小动脉再分支成毛细血管
血液经毛细血管后,进入小的静脉, 逐级汇集到大的静脉 三种血管关系示意图
三种血管的比较
血管 动脉 定义
心脏 身体各处
结构特点
管壁厚、 弹性大
管壁薄、弹性 小,有静脉瓣, 管腔最大
分布广泛,数量最多, 管壁非常薄由一层扁平 的上皮细胞构成、管内 直径小,只许红细胞单 行通过。
血流速度
快 慢
静脉 身体各处
心脏
毛细 连接最小
静脉模型
静脉
2.输血或输液时,针刺入的是什么血管?
静脉
3.在颈部及腕部摸到搏动的血管是什么血管?
动脉
想一想
输血或输液时,针刺入的是什么血管?
静脉
针刺入部位的哪一端 先用胶皮管捆扎起来?
上方(近心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测试题姓名:班级:学号:
一、选择题。

(6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检查项目中代表白细胞计数的是( )
A.RBC
B.WBC
C.Hb
D.PLT
2、人体成熟的血细胞中不具有细胞核的一组是( )
A.血小板和白细胞
B.红细胞和白细胞
C.红细胞和血小板
D.血细胞和红细胞
3、当人体出现急性炎症时,血液里数量明显增多,并能吞噬病菌的血细胞是( )
A.红细胞
B.血小板
C.白细胞
D.血浆
4、给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骨髓移植,其目的是( )
A.使患者的血细胞不断地得到补充
B.使患者的白细胞源源不断地得到补充
C.骨髓移植后,患者的血细胞和血浆都能得到及时补充
D.补充与血液凝固有关的血细胞,避免受伤后血流不止
5、某同学不小心划破手指并有少量出血,虽然没有包扎伤口,但流血却慢慢凝固,
这与下列哪种细胞的作用有关(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吞噬细胞
6、小强同学在探究血液的成分时,将等量的新鲜鸡血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
管中。

在A、D两支试管内加入抗凝剂,B、C不做上述处理。

静置较长一段时间后,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
7、能说明人体血液具有防御和保护功能的是( )
○1某些血浆蛋白具有免疫作用○2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病原体和坏死的组织
○3血液能够将药物运输到全身起治疗作用○4伤口处凝血反应防止出血和病原体侵入
A. ○1○2○3
B. ○2○3○4
C. ○1○3○4
D. ○1○2○4
8、血浆的主要功能是( )
○1运输养料和废料○2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3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4运载血细胞
A. ○1○3
B. ○2○4
C. ○1○4
D. ○2○3
9、家里用铁质餐具炒菜,对身体有好处,这样做的原因是( )
A.铁石一种人体需要的无机盐
B.铁是维生素C的主要成分
C.铁是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
D.铁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
10、下列关于血红蛋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血红蛋白是含铁的蛋白质
B.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
C.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D.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和血浆中
11、下列有关血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动脉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
B.静脉管内都有静脉瓣,动脉管内有动脉瓣
C.毛细血管内红细胞快速、单行通过
D.无偿献血或病人打“点滴”时,针头刺入动脉
12、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的毛细血管特点是( )
A.分布广,数量多
B.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管内血流速度最慢
D.A、B、C三个选项都是
13、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循环时,若发现视野中几条小血管内的血液集
中流向一条较大的血管,这这条较大血管应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动脉和静脉都有可能
14、下列血管中,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 )
A.毛细血管
B.静脉
C.动脉
D.以上三种都不是
15、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中,用浸湿的棉花把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
裹起来,其目的是( )
A.防止小鱼仔培养皿中跳动
B.遮盖住头部和躯干部血液流动的情况
C.压迫头部和躯干,使血液集中到尾鳍
D.防止鱼裸露在缺水条件中死去
16、心脏瓣膜保证血液的流动方向是( )
A.心房→心室→静脉
B.心房→心室→动脉
C.心室→心房→静脉
D.心室→心房→动脉
17、小明上臂受伤出血,血色为鲜红色,呈喷射状流出,出血的血管名称和止血部
位应是( )
A.静脉和近心端
B.动脉和近心端
C.静脉和远心端
D.动脉和远心端
18、体循环的起止地点分别是( )
A.右心室、左心房
B.左心室、右心房
C.右心房、左心室
D.左心房、右心室
19、人体内的血液都在心脏和血管中循环流动。

其动力来自( )
A.毛细血管
B.心脏
C.动脉
D.静脉
20、心脏被称为“生命之泵”,心脏壁那个结构最厚( )
A.左心室
B.右心室
C.左心房
D.右心房
21、小丽在医院静脉注射葡萄糖后,感觉到了甜味,这是注射的葡萄糖到达了舌上味
蕾的缘故。

葡萄糖从手臂上到达味蕾依次经过( )
A.肺循环和体循环
B.体循环和肺循环
C.体循环、肺循环和体循环
D.肺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
22、下面能正确表示人体体循环途径的是( )
A.右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左心房
B.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C.右心室→上下腔静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动脉→主动脉→左心房
D.左心室→上下腔静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动脉→主动脉→右心房
23、小张得了肺炎,医生将抗生素从他前臂静脉输入,当运送到肺时,抗生素经过的
途径依次是( )
○1肺动脉○2肺静脉○3上腔静脉○4下腔静脉○5右心房○6左心房○7右心室
○8肺部毛细血管
A. ○3○4○6○1○8
B. ○4○3○2○1○8
C. ○4○3○1○2○8
D. ○3○5○7○1○8
24、肺循环的结果是( )
A.动脉血→静脉血
B.富氧血→低氧血
C.静脉血→动脉血
D.动脉血→动脉血
25、在五同型血的情况下,危险性最大的病人的血型是( )
A.A型
B. B型
C. AB型
D. O型
26、从1988年起,我国就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下列有关无偿献血的说法中,哪项是
错误的( )
A.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B.提倡18周岁以上的公民都要献血
C.献血前,应先进行血液化验,确定献血者的血型
D.献血前咨询献血者是否患有乙型肝炎、艾滋病等传染病
27、给甲、乙、丙三人验血,先用A型血清检验三人的血,结果甲、乙两人的血液发生
凝聚现象;再用B型血清检验三人的血,结果乙、丙的血液发生凝聚现象,那么三人的血型依次是( )
A.A型、AB型、B型
B.B型、A型、AB型
C.B型、AB型、A型
D.B型、O型、AB型
28、小江一家三口的血型各不相同,爸爸可以给小江和妈妈输血,小江也可以给妈妈输血,
但妈妈既不能给爸爸输血,也不能个小江输血,爸爸、妈妈、小江的血型可能是( )
A.爸爸O型,妈妈AB型,小江B型
B.爸爸B型,妈妈A型,小江O型
C.爸爸A型,妈妈O型,小江AB型
D.爸爸AB型,妈妈O型,小江B型
29、在ABO血型系统中,将B型血输给AB型血的人,由于输得过快,发生了凝聚反
应。

这是因为( )
A.献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中发生了凝聚反应
B.B型血中的B凝聚原与AB型血中的抗B凝聚素发生了凝聚反应
C.B型血中的抗B凝聚素与AB型血中的B凝聚原发生了凝集反应
D.B型血中的抗A凝聚素与AB型血中的A凝聚原发生了凝集反应
30、O型血的人子啊输血时是( )
A.万能供血者
B.万能受血者
C.不能用于输血
D.既是万能供血者又是万能受血者
二、分析填空题。

(40分,每空2分)
1、王朋同学上了一天的课,回到家里,得意地对妈妈说:“今天,生物老师为我们介绍了人
体的‘好朋友’。

它们当中有的像勤劳的搬运工,有的像忙碌的修补匠,还有的像是英勇的
战士,保卫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王朋的妈妈不禁摸不着头脑。

(1)“搬运工”是指,“修补匠”是指;“战士”是指。

(2)“搬运工”搬运的是。

这种搬运是靠其中的来完成的。

(3)请你说说“英勇的战士”是如何保卫我们身体的健康的。

2、一男子因身体不适到医院进行检查,下图是他的血常规化验单。

附成年男子血常规正常值以供参考:
红细胞(RBC)计数(4.0~5.5)Х1012个/L
白细胞(WBC)计数(4~10)Х109个/L
血小板(PLT)计数(100~300)Х109个/L
(1)请你根据化验结果,帮他逐项分析三种血细胞是否正常。

红细胞,包细胞,血小板。

(2)根据化验结果,分析他可能患有什么疾病,并说明理由。

(3)为了帮助该男子治好病,你建议他在饮食方面应多注意些什么?
3、小明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周末他在公园广场上看到流动献血车,就主动上前要求献血。

医生首先要求他填写关于健康情况的表格,然后为他验血型,是B型血。

身体检查合格后,小明
同学无偿献血200mL。

请你结合你所了解的献血常识,回答下列问题。

(1)献血前,医生对小明的身体做健康检查的目的是:;
(2)鲜血前,医生要化验小明的血型,原因是:;
(3)小明的血可以输给的病人的血型是:;
(4)献血200mL会不会影响小明的身体健康?。

原因是:

(5)你长大成人后,也会像小明那样主动参与无偿献血吗?,原因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