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力学基础知识(静力平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外力对物体产生的外部效应引起物体运动 或平衡,对物体产生的内部效应则引起物体 的变形,甚至使物体发生破坏。 • 物体的变形不仅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有关, 与物体的几何尺寸及材料的物理性质有关。
• 弹性:物体在移除起物体变形的外力后,即 刻恢复原有的形状和大小的性质。 • 完全弹性体 • 部分弹性体:其变形有两部分,一部分为弹 性变形,一部分为残余变形(塑性)。 • 塑性:指物体具有塑性变形的性质。 • 杆件:一个方向的尺寸远大于其它两个方向 的尺寸。如四肢长骨。 • 横截面:(截面杆) • 杆轴:(直杆、曲杆)
• 3、外力: • 指研究物体以外的物体对该物体的作用力。 分为主动力和约束反力。 • 主动力:在静力学中,一般指作用在物体是 的已知力。 • 约束反力:是外界约束在约束处对物体的反 作用力,一般是未知的。 • 约束:就是限制物体某些运动的条件。
• 4、受力分析:就是分析研究对象所受全部外 力。 • 受力分析的步骤: • (1)选取研究对象,画出分离体图 • (2)判别已知主动力,画出主动力矢。 • (3)逐个释放约束,画出相应约束反力。 • (4)全面检查,以防遗漏和虚加力。(除重 力、电磁力是超距作用外,其它的力都是接 触力。
• 三、应力、应变及其之间的关系 • 1、应力:是指物体(杆件)某一截面上的单 位面积(微面积)所受到的力,又称为平均 应力。 • 内力是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随着变形而产 生的,物体在受力后变形的具体情况就是内 力的分布情况。
• 2、应变:研究杆件内某一点的具体变形情况。 物体(线段)单位长度的伸长或缩短,称为 线应变或相对变形。 • 3、应力与应变的关系 • 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小变形下,正应力σ与线 应变ε成正比,即为胡克定律:σ=Eε(E为材 料的弹性模量)。
• • • • •
3、物体的基本变形种类 拉伸与压缩:、截面法 • 内力:物体因外力作用面引起质点结合力的 改变量称为附加应力,简称为内力,其作用 是使质点恢复其原来位置。 • 截面法:为了显示和计算杆件的内力,将杆 件在某一平面切开,然后用静力平衡条件求 出杆件“切开”处平面(截面)上的内力, 这种方面称为截面法。
• 3、平衡 • 平衡:在力学中,把物体相对于地面处于静 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称作物体的平衡 状态,简称为物体的平衡。 • 物体的运动是绝对的,平衡、静止是相对的。 • 物体平衡的条件是物体不受力的作用(物体 受到力系的作用后,力系中各力的效应互相 抵消了)。
• 二、受力分析 • 1、物体的平衡决定于物体所受的力系是否与 零力系等效。 • 2、内力:物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的作用力。 (由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可知,内力是成对出 现的,其合力等于零,故受力分析一般不考 虑。)
第二章 力学基础知识与骨力学性质
第二节 静力平衡
一、基本概念 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力作用下的平衡规律。 1、质点与刚体 质点:在力学中,把具有一定质量的几何点 叫做质点。 • 刚体:在力学中,把在力作用下而不变形的 物体称为刚体。 • • • •
• • • • • • • • •
2、力系 力系:在力学中,把作用在物体上的若干力的集合称为力系。 按照力的作用线的情况分类 汇交力系(共点力系):各力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力系。 平面共点力系:指共点力系中所有力的作用线都位于同一平 面内,则称为平面共点力系,否则称为空间共点力系。 平行力系:各力作用线相互平行的力系。 一般力系:各力作用线既不平行,又不交汇于一点的力系。 平行力系和一般力系又都可分为平面和空间力系两类。 等效力系:若两个力系在同样条件下作用于同一物体产生相 同的效应,则称之这两个力系为等效力系。
• 一、外力与变形 • 1、外力:又称为载荷,是一物体对另一物体的作 用。分为体积力和面积力,简称体力和面力。 • 体积力:是指作用在人体体积内每一点上的力,如 重力、惯性力等。 • 面积力:是指作用在人体表面上的力,如撞击力、 挤压力等,在作用面积较大时称为分布力或分布载 荷,有均匀分布与不均匀分布之分。在外力分布的 面积远小于物体时,可以把这个外力简化成集中作 用于一点,这种外力称为集中力或信集中载荷。
• 三、共点力系的简化与平衡 • 1、力的简化:就是把一个复杂力系化为和它 等效的简单力系。 • 力系简化后与一个力等效,则该力就叫做力 系的合力;若与一个力偶等效,则该力偶叫 做力系的合力偶;若其合力或合力偶等于零, 则力系是平衡的,称为平衡力系。
• 2、平面共点力系的简化 • 将作用在物体上多个力,利用平等四边形法则(或 三角形法则)求出各力的合力。 • 合力的投影定理:将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力分别投 影在X线轴上和Y线轴上(注意力的方向) • 利用合力投影定理,可以求出平面共点力系的合力 大小和方向: • R=(R2x+R2y)1/2 • Tga=Ry/Rx(:锐角三角函数 A的正弦(sin),余弦 (cos)和正切(tan),余切(cot)以及正割 (sec),(余割csc)都叫做角A的锐角三角函 数。)
• 四、骨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 强度:是指生物材料或非生物材料组成的构 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 刚度:是指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 • 稳定性的要求是指承受载荷作用时构件在其 原有形状下的平衡应保持为稳定的平衡
• 3、平面共点力系的平衡条件 • 平面共点力系简化的结果为一个合力R,故 平面共点力系平衡的条件是合力等于零。 • 物体受到不平行的三个力作用而平衡,那么 它们的作用线在同一平面内并汇交于一点, 且组成封闭三角形。 • 举例: • 髋外展肌的合力 • 作用于髌骨上的力 • Russel牵引装置
• 第三节 骨的截荷、内力和变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