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阶段质量检测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阶段质量检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 (2分) (2018七下·越秀期中)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嗥鸣(háo)迭起(dié)模样(mó)义愤填膺(yīng)
B . 彷徨(páng)哺育(bǔ)字帖(tiè)迥乎不同(jiǒng)
C . 凹凼(dàng)默契(qiè)晌午(xiǎng)烟雾缭绕(rào)
D . 校补(jiào)亘古(gèn)惩罚(chěng)潜心贯注(qián)
2. (2分)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一丝不苟绝处缝声冉冉升起举世无双
B . 浪子回头碌碌终生不可磨灭回味无穷
C . 心痛如豁多愁善感问心无愧海天相吻
D . 心旷神怡举世无双多姿多彩可望不可既
3. (2分) (2020七下·宣恩期中)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020年春节,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春节,一场疫情点燃了一次没有硝烟的战争。

各行各业的“逆行者”无惧艰险,义无反顾地踏上未知的征途,开启了平凡英雄的__△___。

医务人员、部队官兵、铁路职工、快递小哥……平凡的中华儿女__△__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共同托举胜利的无限希望。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但是__△___,永不过时,永远值得我们去___△__,去实践。

A . 壮举凝结伟大中的平凡追逐
B . 壮举凝聚平凡中的伟大追寻
C . 壮行凝聚平凡中的伟大追逐
D . 壮行凝结伟大中的平凡追寻
4. (2分)(2013·孝感)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央视近日以《深山杏林傲风霜》为题播出了孝昌县“最美村医”何志英的动人事迹。

B . 湖北来凤县一所民办高中为考取清华大学的学生建雕像的做法引起社会广泛争议。

C . 一名武汉市79岁老人在目睹放鞭给人们带来的意外伤害后吟诗作词支持禁鞭。

D . 面向全国公开招考选拔研究生的举措表明了孝感市对人才的重视。

5. (2分)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颐和园西堤一带栽桃插柳,湖面辽阔,视野极佳,无论春夏秋冬还是阴晴雨雪,都可欣赏到令人赏心悦目的美景。

B . 文明礼仪事关个人修养、人际关系、社会风气,甚至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因此它无足轻重,绝非生活小节问题。

C . 京广高铁打通了纵贯中国南北的快速客运大通道,列车从广州启程,信马由缰直奔北京,全程仅耗时10小时25分钟。

D . 多年来,他主动承担起所在小区附近的交通设施维护工作,只要报修电话一响,他就风尘仆仆地赶到现场抢修。

6. (2分) (2019七下·北碚期末) 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A .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它是继唐传奇小说之后,中国文言小说的又一高峰。

课文《狼》就选自其中。

B . 与人交往中使用敬辞或谦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如用“尊君”“令堂”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家慈”称自己的父亲。

C . 安徒生是丹麦著名作家,代表作有《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D . 《金色花》和《荷叶·母亲》都是以表达对母亲的爱恋为主题的散文诗。

前者以儿童的视角表达对母亲的依恋;后者以荷叶比喻母亲,赞颂伟大的母爱。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
7. (5分)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朴实文字深切怀念
三、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
8. (5分)(2017·青海) 近年来,全国各地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

当你得知你的同学张峰放学后要去报复今早在公交车上不小心踩了他脚的一名七年级学生时,你应该怎样劝阻他呢?
9. (1分)(2012·杭州) 阅读下面的文字,在①②处分别填写恰当的句子,使之语意连贯,语句通畅。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一个人,尤其是身心还没有成熟的年轻人,不免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潜移默化之中会改变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①________ ,因而,不会完全受到外界的影响。

人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会自觉抵制诱惑,排除干扰。

变与不变,变赤与变黑,主要取决于人的自身。

从上述两方面看,人在成长过程中,②________。

四、句子默写 (共1题;共11分)
10. (11分) (2017九上·南平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________,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2) ________,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
(3)请为父老歌,________。

(杜甫《羌村三首》)
(4) ________,风多杂鼓声。

(杨炯《从军行》)
(5)锦江春色来天地,________。

(杜甫《登楼》)
(6)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7)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8) ________,鬓微霜,又何妨。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9)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10) ________,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论述了从国内国外两种局势分析会造成国家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8分)
11. (8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醉翁亭记》
(1)与例句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
A . 皆以美于徐公。

B . 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

C .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D . 告之于帝。

(2)与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A . 中蛾冠儿多髯者为东坡。

B .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C .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 .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3)翻译下面的句子。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4)这段文字借醉翁亭的环境和命名,表达了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70分)
12. (23分) (2016八上·镇江期中) 阅读《铜香炉》,完成下列小题。

铜香炉
陆苏
①下雨天,允许自己做点闲事。

我捧出心爱的铜香炉,用柔软的细麻布拭去浮尘,放入两片檀香木片。

当烟袅袅升起,空气中的褶皱似乎都被一一熨平了。

香炉就如另一度空间,缓释出巨大的安静的力量。

屋内没有一根琴弦,耳边却隐约听到琴音。

②香炉原是个暖炉,原本有个精美的网格状铜盖子,我小时候不小心将它摔坏了。

前几年,我依着记忆中的样子画了草图,找铜匠配了个相似的,并将这蓄炭的暖炉做成焚香的香炉,平时舍不得用。

香炉并不名贵,但有点老了,我妈妈用过,我奶奶用过,之前也应该有人用过。

③奶奶曾说从前家里原有大大小小整套的铜暖炉,最大的直径足有一米,平时放在八仙桌下可以取暖,最小的可纳入袖中随身带着。

后来,中式老宅子没了,家具没了,人也散了,那些与精致生活相关的物件都不知所踪了。

我一直记得奶奶边给我的暖炉夹炭边感慨:“好像还在眼前,却已经都过去了,一辈子好像比一场梦还短啊,能留下来的也就是这个暖炉的一点暖了……”那时,我还小,不懂奶奶为什么笑着说话眼里却有泪光。

后来,我懂了,但奶奶已不在了。

我能为她做的,就是好好守住这点暖。

④香炉上錾刻着花纹,好像有庭院、人物、树木、长廊等,不知道定格的是谁家的生活,看着像前世生活过的。

许是摩挲的机会少了,那画面已被铜锈藏起。

我曾想用极细的砂纸打磨,让花纹重新活过来,但一个搞收藏的朋友说那相当于光阴的包浆,是岁月沧桑的证明,人家想刻意做旧都做不上去,绝对不可以去掉。

我不敢下手了,不是怕香炉贬值,是怕惊扰了用它取暖的亲人曾经留下的痕迹。

⑤谁曾在这香炉边做过盘扣,绣过嫁衣?谁曾手提这香炉在除夕渐近的日子一次次到路口等待亲人归来的消息?谁曾在这香炉边红袖添香?谁曾用这香炉温暖了那些苍凉孤寂?
⑥多少悲欣往事,被岁月的大雪覆盖,在这把铜香炉的绿锈里隐姓埋名。

奶奶,好久不见。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为铜香炉做了哪些事。

(2)结合具体内容,赏析第①段中划线的句子。

我捧出心爱的铜香炉,用柔软的细麻布拭去浮尘,放入两片檀香木片。

(3)联系上下文,分析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

(4)结合划线的词,谈谈你对第③段划线句的理解。

我能为她做的,就是好好守住这点暖。

13. (22分)(2016·安顺) 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做一颗彩色的露珠
杜旌
①晶莹透明的露珠,落在枫叶上就会闪烁出红色;落到荷花上便会表现出生命的苍白。

这是它在适应不同的环境时所表现出的状态。

而正是这种因环境而改变的特点,才让我们看到了露珠多样的美。

人,也和露珠一样,要学会适应。

②仙人掌为了适应沙漠,将叶片变成刺,减少了水分的蒸发;蝴蝶为了适应环境,改变了体色,躲避了天敌,学会适应是一种策略和智谋,能让生活变得更加丰盈。

③适应一种环境,可以在心灵深处打上鲜明的烙印。

年幼的叶嘉莹生活在书香世家。

在四合院里,她每天都能看到父亲和伯父在院子里大声吟唱诗词,听到母亲和伯母在房间里小声吟唱诗词。

聪明伶俐的她,从小受到良好家庭氛围熏陶。

这种环境,给了她创作的源泉,她也在适应的过程中,让心不断地飞翔,成为最漂亮的露珠一一蜚声中外的学者。

④适应一种环境,便会在接受环境的同时改变自己的心情,从而升华思想的境界。

到过巴黎的人,一定会有这样的感觉,在每一个人头攒动的场所,如埃菲尔铁塔、卢浮宫,都听不到大声的喧哗。

人们静静地欣赏生活的美,品味艺术的神圣。

平时习惯了大声说话的我们,在这种环境里更要学会适应。

适应安静的环境,我们的心也会变得安静,我们的思维也会得到延伸,我们的境界也会得到提升,变成一颗高贵而有素养的露珠。

⑤适应,需要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热情地面对每一种环境,不胆怯,不多疑,如果每走一步都要前思后想,拿不定主意,最终只会在灰色的阴霾中伤害自己。

⑥林黛玉是无法适应环境的典型,她进入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唯恐被别人耻笑了去”。

其实整个贾府的人都很关照她,可就因她无法适应,爱她的人也只能敬而远之。

不想适应,不代表可以不适应,如在适应的过程中表现得被动消极,最终将无法真正融入新的环境。

我们要不断提醒自己:既然不能改变环境,我们就改变自己。

⑦做一颗彩色的露珠,不断适应环境,学会生存之道,从而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精彩。

(选自《作文素材》有删改)
(1)该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请将第④段的论证思路填写完整。

①先提出分论点:________ ,②然后________加以论证,③最后得出________的结论。

(3)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4)文中“林黛玉是无法适应环境的典型”,而“叶嘉莹”是适应环境的典型,请你从中外名人或名著中再举1个能适应环境的典型事例。

(5)结合本文内容,谈谈初中毕业后,你应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新的环境。

14. (25分)阅读完成各题。

他叹了口气,悄悄地坐了下来。

教室里一片寂静,静得能听得见赵小桢轻轻抽泣的声音。

过了好一会儿,程老师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到他面前,声音发颤地说:“李京京,请你……把课文全部读完吧。


他又站起来了,沙哑着嗓子,一字一句地、充满感情地念着这个动人的故事。

他心里在想,等放了学,我一定要、一定要躲到那个小树林子里,给乡下的爷爷写一封信,一封长长的、像万卡写的那样的信。

最后,我完完整整地写上爷爷家里的地址,我知道那个地址。

(1)“他叹了口气”,李京京为什么又“叹气”了,是不是没读好呢?
(2)从程老师“声音发颤”地请京京继续读文可以猜测她的心理活动是这样的:________。

(3)假设你是程老师,请你结合京京的表现给他写一份评语。

(4)下课后京京的生活会有所改变吗?请你大胆想象:
(5)参加公开课的老师们会怎样评议程老师这堂课呢?
七、作文 (共1题;共5分)
15. (5分) (2019八上·台州期末) 请以《点燃一盏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全文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1、
2-1、
3-1、
4-1、
5-1、
6-1、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
7-1、
三、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
8-1、
9-1、
四、句子默写 (共1题;共11分)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0-10、
10-11、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8分)
11-1、
11-2、
11-3、
11-4、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70分)
12-1、
12-2、
12-3、
12-4、
13-1、
13-2、
13-3、
13-4、
13-5、
14-1、
14-2、
14-3、
14-4、
14-5、
七、作文 (共1题;共5分)
1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