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应重义轻利还是重利轻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发展应重义轻利还是重利轻义
辩题:人类社会发展应该重义轻利还是重利轻义?
正方:重义轻利付艺君、薛雪、谢亚琦反方:重利轻义刘潇潇、喻瑶瑶、李青欣
开场、付艺君:
社会的发展,只是说利益重要的话,的确会让人联想到很多不择手段,勾心斗角的事情,在一般人人的思维惯性中,都是默认诚信的重要性。

“重利”了是否就是说为了达到目的不惜一切呢?“重义”是否就说可以
不顾利益,做亏本买卖呢?
还有,重什么轻什么的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那么究竟人类社会
发展以什么为基础?
一、立论环节
正方一辩、付艺君:
义利问题,有如古埃及的斯芬克司之谜,困扰了人类数千年。

今天,
我们重提这个话题,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说,经济
发展了,看客多了,社会风气越来越差了。

出于一种深刻的忧患意识,我
们认为,人类社会应重义轻利!所谓利是指利益和好处,而义是调节、引
导和评价各种利益关系的社会价值体系。

义,有大仁大义,有假仁假义,
人类要追求的当然是站在人类立场上符合进步趋势的正当的义。

第一,义利是一对相互依存的矛盾,人类既离不开义,也离不开利。

但矛盾有主次,位置有先后,轻重是相互比较而言的。

重义轻利,就是说,义是第一位的,而利是第二位的。

人类社会,应“义”字当先,宜导利,宜制利。

第二,人类社会风雨征程,始终面临着两种选择,一是重义轻利,
二是重利轻义。

重义轻利是人类指路的明灯、航行的座标,是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是一
轮光辉夺目的太阳。

而重利轻义只会导致见钱眼开,惟利是图,利欲
熏心,见利忘义,是人类堕落的开始、毁灭的起源。

古罗马的灭亡不就是
长鸣的警钟么?第三,从历史来看,重义还是重利,反映了两种人格价值。

孔子曰:“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

”刚直不阿的令狐孤、宁死不屈的
文天祥、慷慨赴难的秋瑾,重义轻利,正气凛然,这,才识人类灵魂的核心,才识民族正义的脊梁啊!
第四,从现实来看,发展中的中国更应重义轻利。

在过去,那越穷越
光荣的年代,空洞的口号,压抑了人民正当的利益追求,这其实是最大的
不义。

今天的中国,已从轻利的怪圈中走出,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本是
最大的义举。

却有人被金钱迷住了眼,走上了重利轻义的企图,拐卖人口、叛毒走私、卖淫嫖娼、抢劫偷盗、坑蒙拐骗、贪污腐败,种种丑恶现象,
令人触目惊心。

中国要发展,就必须再次高奏《义勇军进行曲》啊!泰戈
尔说:“鸟翼上系上了黄金,这鸟就飞不远了”只有提倡重义轻利,人类
才能越飞越远,越飞越高。

反方一辩、刘潇潇:
我们要指出,对方你们主张重的义,那是为了什么呢?还不是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吗?如果没有这个利益,你们的重义不就是空谈吗?刚才
对方举了一些社会的丑恶现象,对此,我方也深感痛觉,但那是见利忘义啊,我方也是反对的。

我方认为,人类社会应重利轻义。

利,即利益,制人类为生存发展所需的东西;义则是一种合宜的道德
规范,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价值选择。

第一,就义利作用而言,利是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而义呢,
只是通过对利益关系的调节,来间接得影响社会发展。

正是在对自身利益
锲而不舍的追求下,人类从洪荒蛮野走进现代文明的瑰丽殿堂。

法国哲学
家爱尔维修一语道破这种真谛:“利益是我们的唯一推动力。


第二,就义梨的各自特征来说,利是根本的、绝对的,义则是非根本的,相对的,而且义的作用也非常有限。

划分义与不义,从来没有形成一
致的标准。

相反,对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来说,利则永远是立足点和出发点。

马克思早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无不同他们的利
益有关。

”离开了具体现实
的利,抽象空洞的义,不是流于虚伪,就是成为社会发展的阻力。


方主张重义轻利,无异舍本逐末。

人非利不生,何为不可言。

第三,人类的一切时间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生存发展这一根本
利益。

正是为了捍卫共同利益,人类才用政治、法律、(铃声)道德、教
化等手段来平息冲突,惩罚罪恶,倡导和平,弘扬美善。

正是在这崇高使
命的召唤下,人们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地思考、求索,坚韧不拔、前赴后
继地拼命、奋斗。

文天祥“丹心照汗青”,谭嗣同“横刀向天下”,布鲁
诺焚身广场,这些仁人志士无不把天下、国家的利同自身的利结合起来,
并将其内化为人生的崇高追求。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寻常百姓
--你,我,他,同样也能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大家
都慷慨解囊,共建“希望工程”,不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吗?面对这一切,
我们没有理由不大声疾呼: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
二、攻辩环节
第一轮
正方二辩、薛雪:
孔子把义利看成是两种对立的价值取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认为正人君子,当追求义而不追逐利,他看不起追逐利润的商人。

孟子说:生,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

反方二辩、喻瑶瑶:
墨家肯定人追求功利的合理性,既言个人私利,也谈天下之利。

法家
则走向与儒家相反的另一个极端,重利轻义,重视个人私利。

在承认个人
私立重要性的基础上,以严刑峻法来规范个人的行为,防止个人为了追求
私利而损害公义。

墨家和法家的义利观,是对儒家义利观的回应和扬弃,
强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第二轮
正方一辩、付艺君:
孔子说:“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


义——诚信也,孔子过说“见利思义”。

符合道义,取之无妨,这叫
做“义然后取”也就说明了“以义生利长久之计也!”现在社会以诚信为先,处处求诚信,当我们走向社会,走向招聘市场时不难发现,招聘的标
题大都是“诚聘”为什么要选择“诚”?“诚”也就是“义”!当你们在
这里大谈应该重利轻义时,我们不知道有多少个反方真正的走向过社会。

孔子在与子贡谈论食、兵、信、三者孰为重时,孔子以信为第一,认
为“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从这里我们不难认识到义是安定
兴旺的重要因素,所以重利轻义是不可取的!
反方一辩、刘潇潇:
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占据了主导和统治地位,奉行义以
为上的儒家义利观。

特别是以宋代朱熹为首的大儒们,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把天理与人欲绝对对立起来。

中国社会多年被朱熹之流所误,从义利
并举,走向极端的重义轻利。

在这种思想影响下,社会长期重农抑商,重
本抑末,守成而不进取。

将儒家重义轻利的思想对社会的影响,归为导致
中国社会长期停留在小农经济阶段的原因之一,应该也不为过。

慈不带兵,义不养财。

义和利在狭义范围来讲是一对矛盾体。

经济是
上层建筑的基础,先要打好这个基础。

义气是精神领域的东西,在经济条
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讲义气。

经济条件不允许,也可以以另外的方式讲
义气,但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比如说:他目前的困难只有经济帮助才能
解决,可你跟其他大多数人
一样,只能表示同情和声援(其实有很多人并不是真心的或者是不带
心的随便口头上表示表示),这有意义吗。

义气有时候需要借助经济才能
表现的更直接和明显。

从这个意义上讲,多看重一点利益,少看中一点义
气是有现实的实际意义的,别忘了人类能够存在,是因为地球上有许多物
质的东西,这些物质的东西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你去月球上讲讲义气
看看。

第三轮
正方三辩、谢亚琦:
在商业经营中,人们特别推崇诚信(此即义也)。

义成为商人逐利的
手段。

正如古圣云:君子爱财(利,目的也),取之有道(义,手段也)。

那种“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说教自不可取。

但如果重义
轻利也实在是混淆了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前些年,有人曾经批评儒家的义利观,说中国儒家文化重义轻利,看
不起商人,士农工商,商在最后一位。

儒家的义利观是不重利的。

有人说,这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甚至大有把中国封建社会落后于资本主义的原
因归结为儒家的这种义利观。

其实儒家也说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儒家认为,与义相比,利的
确不重要,因为儒家所坚持的义利观有利于封建国家的稳固,有利于社会
伦理道德的建设。

如果儒家不把义放在利之前,那么在儒家看来,整个国家、社会就会重利轻义,而使整个社会极不稳定,甚至可能倾覆。

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候,其实对这样一个问题并没有更
深入的思考。

过去在计划经济时代,说不重视利润,这其实并不符合事实,至少从国家总体角度上看,或者从企业自身的发展来看,利润都是一个很
重要的指标。

只是在文革期间,由于错误地批评所谓“利润挂帅”,才导
致文革中企业经济效益下滑,成本上升。

在改革开放初期,企业也还是看
重利润的,但由于当时一些政策的失误,导致国有企业遇到很大的困难,
因此有人就别有用心地煽动,说国有企业是公有制,所以就搞不好,言外
之意就是公有制不如私有制,要想搞经济,就必须私有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