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排脚手架施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排脚手架施工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某高层建筑双排脚手架施工工程,位于城市中心区域,建筑总高度为98米,共28层,建筑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5万平方米,脚手架搭设面积为3.5万平方米。

根据施工进度要求,双排脚手架施工周期为6个月。

二、施工准备工作及主要材料需用量计划
(一)、技术准备工作
1. 编制双排脚手架施工方案,并提交相关部门审核;
2. 组织技术交底,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
3. 对脚手架施工图纸进行审查,明确施工要求;
4. 制定脚手架施工工艺流程,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5. 制定脚手架验收标准,确保施工质量。

(二)、物资准备工作
1. 脚手架主要材料:钢管、扣件、脚手板、防护网、安全防护设施等;
2. 根据施工图纸和工程量清单,计算主要材料需用量,如下:
钢管:约280吨;
扣件:约120万个;
脚手板:约4万平方米;
防护网:约1.2万平方米;
安全防护设施:按照实际需要配置。

3. 选择合格的材料供应商,确保材料质量;
4. 提前采购材料,并做好材料验收、保管工作;
5. 搭建临时仓库,做好材料分类、堆放、标识工作;
6. 定期对材料进行检查,确保材料合格、安全、环保。

三、一般规定
1. 施工前,必须对现场进行全面清理,确保施工场地平整、坚实,无障碍物。

2. 脚手架施工必须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如《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等。

3. 脚手架搭设应按照施工方案和设计图纸进行,不得擅自更改。

4. 脚手架搭设前,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了解施工要求和安全措施。

5. 脚手架施工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6. 脚手架施工区域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夜间施工时,应设置足够的照明设施。

7. 脚手架搭设和拆除过程中,严禁立体作业,必须按顺序进行。

8. 脚手架上不得堆放超过设计荷载的材料和设备。

9. 遇有大风、雨雪等恶劣天气,应暂停脚手架施工,并对脚手架进行检查、加固。

10. 脚手架搭设和拆除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等。

11. 脚手架施工过程中,应遵循文明施工原则,减少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12. 脚手架搭设完毕后,应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13. 脚手架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维护、检查,确保脚手架安全、可靠。

14. 脚手架拆除作业必须按照施工方案和规范进行,严禁随意拆除、破坏。

15.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脚手架施工管理档案,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关键信息,以备查验。

四、落地式双排钢管外脚手架搭设标准
(一)、脚手架材质
1. 钢管: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Ф48.3×3.6mm焊接钢管,材质应符合
GB/T13793-2008的要求。

2. 扣件: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扣件,材质应符合GB15831-2006的要求。

3. 脚手板: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木质或钢质脚手板,其承载能力应符合施工要求。

4. 防护网: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密目式安全立网,其材质应符合GB5725-2009的要求。

(二)、脚手架的基底
1. 脚手架基底应平整、坚实,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2. 基底应进行夯实处理,必要时可铺设垫板,确保脚手架稳定。

3. 垂直度应控制在1/500以内,确保脚手架整体稳定。

(三)、脚手架的扫地杆
1. 扫地杆应采用与立杆相同规格的钢管。

2. 扫地杆应设置在距地面200mm处,并与立杆连接牢固。

3. 扫地杆应呈水平状态,以确保脚手架整体稳定性。

(四)、架体与建筑物的拉结
1. 脚手架应与建筑物进行可靠拉结,拉结点间距应不大于4米。

2. 拉结点应设置在建筑物的结构部位,如柱、梁等。

3. 拉结方式可采用预埋件、穿墙螺栓等,确保拉结牢固。

(五)、脚手架板的铺设
1. 脚手板应平整、无破损,两端应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固定间距不大于
30cm。

2. 脚手板与横向水平杆之间应使用合格的扣件固定,确保脚手板不会滑动、翻转。

(六)、立杆的纵距、横距、步距
1. 纵距:立杆的纵向间距应不大于1.5米。

2. 横距:立杆的横向间距应不大于1米。

3. 步距:脚手架的步距应不大于1.8米。

4. 立杆的设置应遵循上下同心、左右对称的原则,确保脚手架整体稳定。

(七)、外脚手架的防护
1. 脚手架外侧应设置连续的密目式安全网,网与网之间应重叠100mm以上,并用扣件固定在脚手架外侧立杆上。

2. 脚手架作业层应设置高度不小于1200mm的防护栏杆,防护栏杆底部应设置高度不小于180mm的挡脚板。

3. 脚手架应设置上下通道,通道处应设置安全门或防护棚,确保通行安全。

4. 脚手架作业层应设置符合规定的安全防护棚,以防止物体坠落伤人。

(八)、支撑体系
1. 脚手架支撑体系应包括水平支撑和垂直支撑,以确保脚手架的整体稳定。

2. 水平支撑应设置在脚手架的适当高度,与立杆连接牢固。

3. 垂直支撑应设置在脚手架的转角处和间隔一定距离的位置,与建筑物结构进行可靠连接。

(九)、杆件搭设构造要求
1. 立杆、横杆、斜杆等杆件应连接牢固,扣件应拧紧到位,不得有松动现象。

2. 立杆的上下对接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确保立杆的垂直度。

3. 横杆与立杆连接应采用直角扣件,横杆的对接长度不得小于500mm。

4. 斜杆应设置在脚手架的每个单元内,与立杆和横杆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

(十)、荷载
1. 脚手架的荷载应按照施工过程中的实际需求进行计算,包括施工荷载、材料荷载、风荷载等。

2. 脚手架的允许荷载应不超过其设计荷载,确保脚手架的安全使用。

3. 脚手架上不得集中堆放重物,应均匀分布,避免局部超载。

(十一)、特殊部位处理
1. 对于脚手架与建筑物连接的特殊部位,如门窗洞口、转角处等,应采取加强措施,确保连接牢固。

2. 对于脚手架跨越道路或其他设施的部分,应设置临时支撑或采用其他措施,确保安全通行。

(十二)、搭设和拆除顺序
1. 脚手架的搭设应按照从下到上、从里到外的顺序进行,确保搭设过程中的稳
定性。

2. 脚手架的拆除顺序应与搭设顺序相反,先拆除上层、外层的杆件和防护设施,再逐步向下、向内进行。

3. 搭设和拆除过程中,应遵循对称、平衡的原则,避免局部过载或失稳。

五、各项技术管理措施
(一)、脚手架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1. 对进场的脚手架材料进行严格验收,确保所有材料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

2. 对钢管、扣件等主要材料进行抽检,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 建立材料管理制度,对材料的采购、保管、使用进行全程监控,防止不合格材料流入施工现场。

4. 定期对脚手架材料进行检查,发现不合格或损坏的材料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二)、保证施工质量措施
1.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其掌握脚手架搭设的技术要求和安全规范。

2. 实施严格的施工工艺流程和质量验收制度,确保每一道工序符合施工规范。

3. 定期对施工过程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施工质量。

4. 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三)、保证安全施工措施
1. 制定安全施工方案,明确安全责任,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2. 实施安全交底制度,使施工人员了解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4. 配备足够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等,并监督施工人员
正确使用。

5. 建立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措施
1. 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环保法规,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噪音、粉尘、废水等污染。

2. 做好施工现场的清洁工作,保持场地卫生,防止污染周边环境。

3. 合理规划施工区域,减少对周边居民和交通的影响。

4. 对施工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确保其得到合理处置。

5. 提高施工人员文明施工意识,遵守施工现场管理制度,维护良好的施工秩序。

四、吊篮的安装、移位和拆除方案
(由于题目中未提及吊篮的相关内容,此处无法直接输出相关方案。

若需要,请提供吊篮的相关信息,以便制定相应的方案。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