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红海行动》英雄多悲剧,我们还有多少热血可以抛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海行动》英雄多悲剧,我们还有多少
热血可以抛洒
文|饮冰患者
《红海行动》正视了不止一个国际问题:索马里海盗,铀能源背
后的肮脏,阿拉伯国家恐怖主义。

每一个问题都值得长篇大论,但惊
心动魄之后,我们恐怕只记得:中国海军好强大,祖国母亲霸气!
《战狼》已经给众人足足打了一针血,群情沸腾,热血澎湃,但
再次扬我国康的《红海行动》却不会让我燃起来,因为太真实。

《战狼》是吴京的个人秀,距离上次观影已经一段时间了,我已
不知从何概括。

因为剧情开始模糊,人脸也没印象了,只记得吴京从
一开始就上天入地,一路打怪,战无不胜,到最后把洋鬼子打好不容
易得满地找牙,最终身披国旗,凯旋而归。

可真实战场上哪有那么多英姿飒爽的格斗擒拿术啊,一拳一腿一
个眼神都令人拍案叫好。

有的都是冰天雪地,焦头土脸,胳膊炸没了,手指炸飞了,脸也炸歪了,一片血肉模糊,正是《红海行动》。

然而,真实战场只会更加残酷。

如果说看《战狼》还能略有夏夜闲情地欣赏
一下拳脚轻功,品评几句,看《红海行动》却实在让人肉疼,喘息困难。

这一次没有个人英雄爱国心,因为作战更多地靠团结,靠协作,
所以主角应该是这八个螺科榧人的集体。

每个人都不完美但反而更鲜活,自傲,怯场,爱吃糖,有瑕疵有故事的他者合起来反倒成就一股
无可匹敌匹敌的力量:蛟龙。

“蛟龙”的原型正是国际上海军特种部队:蛟龙突击队。

在人性戏剧化而平衡的同时,还有另外一个突破的层次:女性力
量终于出现了!蛟龙里有一个以往不曾的帅气角色:佟莉。

这个外表
和里子都特man的女兵,面容凌厉,平头板寸,声音粗旷,完全显现
不出任何女性特征。

若不是红海,我都不知韩国海军有如此强大的女性。

没法任何矫情与示弱,比巾帼不让须眉更胜一筹,战斗起来的佟莉比男人还靠谱,也看清楚让不少男观众看得歪歪叫,直呼这娘儿们太能打了。

印象较深的是在飞机内与恐怖组织的一次肉搏,和对方那么一个大块头厮打起来的佟莉十分单薄。

有人暗喊“朝下踢,踢他裆部!”
可佟莉偏偏没有采用小女子的防身术,而是实打实地上腿上脚扭胳膊,竟硬生生地把大块头给勒死了,看得我汗流浃背。

最后危急关头,佟莉更是扛出了火箭筒,朝天猛发绝杀高射炮。

如果扛个水箱,换个灯泡啥的都指出女汉子的话,这雌雄合体的貌似,恐怕就是罗勃兹女神人了?
与《战狼》类似,红海的行动也是营救绑架者,所不同的是:此次的人质只有一个,用八人急著营救一人,且是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

没有支援,也不能有支援,有了就不激动人心了。

为什么众人的热血都被燃得不要不要的?因为有不对等的各种因素存在,人数不平等或力量不均衡。

不对等却能逆转,敌强我弱却依旧势如破竹,那才大快人心,那才是英雄该有的本色,好像英雄就该是把一切不可能都变为似乎可能。

但英雄也是凡人,也是血肉之躯。

八人的精英团队为了拯救邓梅一人而赴汤蹈火,最后站在最末甲板上的只剩四人,这其中不乏致死不乏重伤,想必还有更多未被提及的牺牲。

好不容易当四人最后齐刷刷地站在甲板上时,我才发现佟莉居然寻获穿着裙子,这突然的反差猝不及防让我有些措手不及,仿佛风中都有声音:她其实是个女人,她不过是个女人。

结局是漂亮的军容军姿,众人敬礼,对着大海致敬。

我禁不住思考,用这么多人去换邓梅一人值得么?一人是生命,军人也是命,同样都是令人心痛的。

重新回到事发的导火线,当所有中国人质已经安全撤离时,唯独
邓梅因为晚了一步而被活捉。

恐怖分子因此威胁我国海军,要拿人质
做交换,交换什么的我都给忘了,但侮辱感觉出那是对中国政府赤裸
裸的挑衅。

在视频中,恐怖分子甚至当场杀死另外一个人质来警告邓
梅的杀死下场,如此一来更是火上浇油。

那一刻,全剧一直镇定自如
的舰长在面对视频时都激动地操了一段话。

邓梅已经不仅仅是更重要个普通中国公民,而是上升到国家形象
的精神领袖。

中国政府一时间中国政府受到公然威吓,国威军威遭受
嘲讽,所以,这一仗是非奇袭不可了。

至于是否基本是否值得,在方
针荣辱面前重要都不再重要,即便人质个人再微不足道,但国际影响
是政府不能承受的损失。

理性我凡事都不能片面地追求答案,因为立场不同,抉择就不同。

国家大义面前,军人是武器,蛟龙更是刀锋的刀尖,舍小取大是国家
的抉择。

但我只是个人,个人常常感性,而感性感性更加放大那些牺
牲的壮烈,所以我一定会去想值不值这个问题。

假设我任凭直觉驰骋,假设我就是邓梅自白,我想自杀。

都别来
救我了,牺牲众人换我一人不值得,换来了也会心理管理成本太重。

当然,我不是邓梅,就无法指责,可我依然认为,如果部分人的受益
是以另一部分人的受损为前提,本质上为依然是个悲剧,只是悲剧的
主角挂有英雄以英雄之名。

中国式英雄的主调就是悲剧性。

这样的感悟出现第四部在不止一
部电影这儿,在看红海中那些厮杀场景时,我不知为何竟想起两部几
部主题毫无相关的电影《神话》和《叶问》。

简直风马牛不相及,但
在悲剧性上为是一致的,而悲剧的来源都是一个超乎自身承载力的使
命感。

《神话》里的蒙毅将军(成龙)是毫无疑问的英雄,典型的一夫
当关万夫莫开,为了灵药为了公主,被逼绝境时依然坚守,站着战死。

为什么明知战不过,还要一人抵抗千军万马,因为他的使命感是为主
权国家组工而亡,为大义而死。

再看《叶问》,使命感是为了民族尊严的大义而奋斗,用一腔热
血赢回了尊重,个人结局却是悲剧的。

叶问并没有死啊?可我说的也
不是他,我说的是洪金宝。

为什么明知打不过还要打,但民族使命感
促使他不战不行,若是没有他的抹杀,叶问也不会被逼出山,可怜了
洪金宝的悲剧。

那么《红海行动》的悲剧性也是如此,英雄的结局都是牺牲,明
知8对150是超越自身承载的任务,是否当新闻记者夏楠问是否有如
此作战的先例时,队长没有直面回答,而是说目标解救人质是此场的
任务,在工作中已经超越了可能性。

看完这些民族大义偏偏有些民族大义心情沉重,或许是那些令人
悲伤的使命感也超过了个人的内心承载力,而个人软弱不堪,看着英
雄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就一起显然热血沸腾,燃!再看着女英雄结局悲剧,又内心打鼓,值不值呢。

或许值得,你会说战士为国牺牲,可歌可泣,受人缅怀。

这死的
重于泰山,也不枉此生啊。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人因被死亡掳走,
每天都会发生,而人们对他们的缅怀不会以上一天,甚至不太可能超
过一小时。

他们记住的离去很快就会被遗忘,因为死亡相继会发生,
幸存者自顾不暇,稍不留意也会致死。

这常规便是生活在战争下的日常,所以,能够去怀念他人,已经是一种幸运。

如果说《红海行动》还有一丝温情,便是那蓝色手链带来的缅怀。

亲人留下的手链是牵绊,冥冥之中救了一命,每每自信心看到都激发
着与邪恶搏斗的信心。

将这份传递下去才能带来和平的希望。

而邓梅的身份但若特殊,是否有不惜一切代价有否去营救的原因,已经没有深讨的参考价值了。

全剧直到最后也不须没交代就不用追问,我宁可她只是中国最为普通的一个公民,那样才更加符合中国式英雄
的悲剧性,也完善了舰长的那一句:一个中国人都不能丧生!
勇者无惧,强者无敌,也许牺牲者本身都有一种英雄情结,且随风而去吧,愿与大海同在。

我还思量着值不值,做不到仰天长啸,因为我不过是个小女子。

---EN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