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对翻译的影响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翻译推出了新的文学题材 • 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对中国的一批作家的创作产 生了较大影响,拓展了文学题材,如当时许多作 家受一些作品的影响,模仿外国文学中爱情故事、 侦探推理、妇女解放等内容,作为他们的创作题 材,创作出与译作有某些相似的作品,就像《水 浒》《红楼梦》的结体运笔受到《华严》的影响 一样,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也受果戈里同名 小说的影响;《玩偶之家》被翻译到我国后,胡适 先生摩仿写出了爱情小说《终身大事》,塑造了 中国的第一个“娜拉。”
• 瞿秋白也曾说过,“翻译——除能够介绍原本的内容给读 者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创造出 新的中国的现代言语。翻译的确可以帮助我们造出许多新 的字眼,新的句法,丰富的词汇和细腻的精密的正确表现” (谢天振 2003)。
翻译推出了新的文学题材?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对中国的一批作家的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拓展了文学题材如当时许多作家受一些作品的影响模仿外国文学中爱情故事侦探推理妇女解放等内容作为他们的创作题材创作出与译作有某些相似的作品就像水浒红楼梦的结体运笔受到华严的影响戈里同名小说的影响
•
2.翻译开创了新的文学形式 中国现代文学新的样式的诞生和发展,如新诗、 白话小说、话剧等,都和翻译活动息息相关。 • 1899年林纤先生翻译《巴黎茶花女遗事》,彻底 摆脱了传统小说的章回体的束缚,并且保留了其 中部分日记体。 • 1918年4月,胡适先生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 用口语白话翻译的苏格兰女诗人林塞的《老洛 伯》,开创了现代新诗之先河。 • 话剧的产生更是直接脱颖于翻译文学。中国第一 个话剧团体—春柳社,一开始上演的剧目就是根 据翻译小说改编的剧本《茶花女》和《黑人吁天 奴》。
3 翻译产生新的创作手法
“五四”时期,梁启超等人对西方小说的翻译促进了我国 小说的现代化转型,小说的表现手法极大地丰富起来,提 高了小说在文学上的地位。 直译方法的使用,不仅引进了新词,并且引进了欧化语法 (如倒装句),极大地丰富了白话文的词汇。
欧化句式在中国的出现
• 傅斯年是提倡欧化汉语的第一人,他说,“只有欧化的白 话才能够应付新时代的需要,欧化的白话文就是充分吸收 西洋语言的细密的结构,使我们的文字能够传达复杂的思 想,曲折的理论”(谢天振 2003)。
1 鲁迅,瞿秋白等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大力提 倡吸收国外的新句法、新词语、新的表现 手法来丰富现代汉语
2 鲁迅先生主张翻译应该“洋气”,主张从 语言上反映出作品的时代风格。 3 瞿秋白先生提倡翻译“应用中国人口头上 可以讲得出来的白话来写”,让普通民众 能看得懂所译作品;
推动和繁荣了我国的文学翻译创作
新文化运动
• 背景 • 中华民国成立后,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新思想的传入; 袁世凯 的复古思想遭到世人反对; 百日维新和辛亥革命使一些人认识到要挽救国家 必须先改造国民性。 • 人物 • 陈独秀、胡适、李大钊、蔡元培、鲁迅等 内容 四提倡——提倡民主、提倡科学、提倡新道德、提倡新文学 四反对——反对专制独裁、反对迷信、反对旧道德、反对旧文学 意义 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三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 它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 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对东西方文化 有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错误倾向。
• 正如美国著名诗人庞德曾说的:“文学从翻译获得自己的生 命力。· · · · · 一切新的强劲、一切复兴都从翻译开始;…… 人们所谓的诗歌的伟大时代,首先是翻译的伟大时代”。 胡适先生在《白话文学史》中论述了佛经的翻译,一扫 两晋南北朝时期虚浮娇柔的文风,“给中国文学史上开 了无穷新意境,创了不少新文体、添了无数新材料”。 • 文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最能体现语言的精华。 20世纪初我国翻译文学作品的高潮迭起,一个原因是得 益于梁启超的舆论宣传和林纤的文学翻译实践,二个更 直接、更本质的原因是“新文化运动”浪潮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