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玻璃升降器引起的门板振动及控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振时的一个重要特征。
结合共振理论可知,玻璃升降器的一阶振动和门系
统发生了共振,引起了门板共振。由图2振动传函(力
锤激励玻璃升降器电机,在门板上拾振)可知,加隔
振垫片后,共振频率发生的偏移,进而大大改善了门板
振动。
58 中国环保产业 2019年第10期
Noise and Vibration Control Project
于βmax,这种现象称为共振。严格地讲,βmax发生在
处,但通常
,故ω=p时系统发生共
振。由式④可知,此时振幅X达最大值Xmax= ,此时φ= 。可见,在共振时,Xmax与ξ值有关,ξ值越小,Xmax
越大。在ξ=0时,Xmax可达到无穷大。但共振时的φ值 与ξ值无关,不论ξ为何值,共振时的φ总为 ,这是
式中:
X—力幅;
ω—激振圆频率;
φ—响应滞后于激励的相位差。
又有:


将上述三式带入微分方程式①可得: -ω2Xsin(ωt-φ)+2ξpωXcos(ωt-φ)+p2
Xsin(ωt-φ)=qsinωt

又利用三角关系:
qsinωt=qsin[(ωt-φ)+φ]=qcosφ sin(ωt-φ)+q
sinφcos(ωt-φ)
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
和客观测试显示,对玻璃升降器加隔振垫片可以解决门 板振动问题。
图2 加隔振垫片前后传递函数图
3 解决方案
针对此轿车门板振动问题,考虑到更改电机和门板 结构的成本和周期等因素,采取了在玻璃升降器和门板 之间加隔振垫片(见图3),从传递路径上来减轻门板 振动的问题。
图4是加隔振垫片前后的门板振动对比图,主观评价
由此可得: ④
式中: —频率比; —系统的最大静位移。
所以,求得强迫振动的稳态解为:
由上述强迫振动解可见:在简谐激振力作用下,强 迫振动也为简谐振动,其频率与激振频率ω相同,但相 位角滞后φ,这是由于阻尼存在的关系。振幅X与相位 差φ都只与系统的固有特性及激振力的性质有关,而与 初始条件无关。
由式④取X与X0之比为:
本文针对某轿车门板抖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 首先进行了噪声源识别,判断引起车门是抖动原因,然 后对门板抖动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车测试评价,并给出 了具体的解决方案,解决了汽车门板抖动问题,期望对 其他汽车零部件噪声抱怨问题的解决起到抛砖引玉的作 用。
1 问题来源及整车试验
当驾驶员侧玻璃开启和关闭时,能明显感觉到门内 饰板的振动。针对震动问题,在门板上部加装速度传感 器(见图1)。检测后得知,振动主要来自玻璃升降器电
图 刘显臣.汽车NVH综合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2] 靳晓雄 汽车振动分析[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Door Plank Vibration and Control Caused by Motor Vehicle Window Lifter
Noise and Vibration Control Project
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
汽车玻璃升降器引起的 门板振动及控制
韩国华,赵要珍,曹诚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上海 201805)
摘要:对某轿车玻璃升降器引起的门板抖动问题进行了分析,找出了玻璃升降器的电机和门板共振的 原因,并给出了具体解决方案,数据分析和主观评价结果表明,优化方案解决了玻璃升降器引起的门板抖 动问题,对解决此类问题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上式可写成 ①
式中: ;

。 上述方程包括两部分,齐次方程的通解x1和特解x2 即:x=x1+x2。 x1对应有阻尼自由振动齐次方程的解,在弱阻尼 (ξ<1)情况下,可得:
x1代表的是一种衰减振动,只在振动开始的一段时 间内才有意义,故为瞬态振动,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不予 考虑。
特解x2代表系统在简谐激振下产生的简谐振动,其 是一种持续的等幅振动,故称稳态振动。设特解x2为:
关键词:玻璃升降器;振动;主观评价 中图分类号:TB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5377(2019)10-0057-03
引言
随着汽车设计水平和造车技术的提高,不同品牌汽 车之间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的差别变得越来越小,在 这种情况下,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就往往成为区分汽车不 同品牌之间好坏的因素之一。因此,汽车的乘坐舒适性 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并把其作为新车的 亮点。噪声、振动、舒适性是衡量汽车造车质量的一个 综合性指标,其给用户的感受是最直接和最表面的[1]。
机的1阶振动(见图4),频率在90~120Hz。
图1 加速度传感器布置图
2 共振理论[2] 简谐激励是最常见的外界激励,在工程中有着广泛
的实际意义,也是分析其他类型激励产生的振动和噪声 的基础。例如,可把周期性激励按傅立叶级数展开为不 同频率的简谐激励,然后,应用线性系统的叠加原理求 总的响应。
若激励f(t)=F0sinωt就是正弦简谐激振力。对于单
图4 加隔振垫片前后门板振动对比
4 结语 针对汽车玻璃升降器引起的门板抖动问题,本文先
进行了振动源识别,确定了振动来自玻璃升降器1阶主 频和门板发生共振,并进行了共振理论分析,同时给出 了解决此问题的措施:采用在玻璃升降器电机和门板之 间加隔振垫片。
声学试验和主观评价一致表明:采用上述优化措施 后,汽车门板振动问题得到了消除。
CHIN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2019.10
57
Noise and Vibration Control Project
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
自由度振系受到的简谐激振力作用,可得到单自由度振 系在简谐激振力作用下的振动微分方程为:
式中: F0—力幅; ω—激振圆频率。
HAN Guo-hua, ZHAO Yao-zhen, CAO Cheng

比较式②和③,由于对任何瞬时t都成立,故
sin(ωt-φ)和cos(ωt-φ)前的系数必须两两相等,即: (p2-ω2 )X=qcosφ
2ξpωX=qsinφ
β称为放大因子,其代表稳态振幅X与激振力F0静 止作用于弹簧上的静位移X0之比。β不仅随λ而变,而 且还随ξ值而变。
当λ≈1时,即ω接近p,振幅X急剧增加,β趋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