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某甲的故事聊斋志异卷八【清代】蒲松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聊斋故事
诸城某甲 聊斋志异 卷八
清代 蒲松龄
原文
• 学师孙景夏先生言[1]:其邑中某甲者,值流寇乱,被杀, 首坠胸前。寇退,家人得尸,将舁瘗之[2]。闻其气缕缕然 [3];审视之,咽不断者盈指。 遂扶其头,荷之以归。经一 昼夜始呻,以匕箸稍稍哺饮食,半年竟愈。又十 馀年,与 二三人聚谈,或作一解颐语[4],众为堂[5]。甲亦鼓掌。一 俯仰间, 刀痕暴裂,头堕血流,共视之,气已绝矣。父讼 笑者。众敛金赂之,又葬甲,乃解。
• 蒲松龄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 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 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 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 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康 熙四十八年(1709年)方撤帐归家。他毕生精力完成《聊斋志异》8 卷、491 篇,约40余万字。内容丰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 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 被誉为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 郭沫若曾这样评价: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 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总近200万 言。
THANK YOU!
译文
• 淄川县教谕孙景夏先生曾说:他们县的某甲,遇上流寇作乱,被杀, 头坠在胸前。流寇退去,家里的人得到了他的尸体,将要抬去埋葬。 忽然听见他有微弱的喘气声音。仔细一看,他的咽喉处竟还有一指 多宽没断下来。于是扶着他的头,把他扛回家。过了一天一夜他开 始呻吟,用勺子和筷子稍微喂他点饮食,半年后竟然痊愈了。又过 了十几年,某甲和两三个人聚会交谈,其中有个人说了句笑话,引 得哄堂大笑。某甲也兴奋地鼓掌。不料想他一俯仰之间,原来的刀 痕突然破裂,头掉了下来,鲜血直流。大家看他时,已经气绝身死 了。某甲的父亲告了那个说笑话的人。众人敛钱安抚他,又安葬了 某甲,于是才和解了。 [2]
• 异史氏曰:“一笑头落,此千古第一大笑也。颈连一线而 不死,直待十年后成一笑狱[6],岂非二三邻人负债前生者字景夏,山东诸城人。举人。康熙 四年任淄川县儒学教谕。后升任鳌山卫教授,泾县知县。 见《淄川县志》四。
• [2]舁瘗(yú yì鱼义)之:抬尸埋葬。舁,抬,扛。 • [3]缕缕然:形容呼吸细弱,不绝如缕。 • [4]解颐语:逗笑的话。解颐,破颜为笑。 • [5]堂:又作“哄堂”:谓合座大笑。 • [6]笑狱:由玩笑造成的讼案。狱,讼案。
• 异史氏说:笑一下脑袋就掉了,这真是千古第一大的笑话。脖子以 一线相连而不死,直到十年以后,因为一个玩笑而成了诉讼,这岂 不是因为这几个邻居上辈子对某甲有负债吗!
赏析
• 《诸城某甲》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
作者简介
•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 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