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2019-2020年度高一下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运城市2019-2020年度高一下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4题;共58分)
1. (4分) (2017高二下·揭阳期末) 据统计,中国2015年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5%。
随着老龄化问题加剧,省份之间、城乡之间的人口结构失衡也在加重。
下图为全国各省市区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比重变化(2000-2010年)分布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导致全国各省区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比重变化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 . 人口流动
B . 经济水平
C . 医疗水平
D . 人口自然增长率
(2)
据图中信息推断,目前贵州乡村地区常住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形可能呈()
A . “小蛮腰”形
B . “纺锤”形
C . “三角”形
D . “倒三角”形
(3)
图中显示,东北地区人口正面临危机。
据统计,从2006年到2015年,东北地区人口年均增率仅为0.21%,不足全国同期水平的一半,人口增长基本趋于停滞。
解决东北地区的人口危机的根本措施是()
A . 提高城市化水平
B . 改善居住环境
C . 优化产业结构
D . 全面鼓励生育
2. (6分) (2014高一下·潍坊期中) 读美国某城市人口数量变化图,回答下题.
(1)
下列年份中,该市人口数量最多的是()
A . 1840
B . 1890
C . 1920
D . 1950
(2)
关于该市人口数量变化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该市人口总数持续增加
B . 该市人口总数持续减少
C . 总体上看该市人口增长率先上升,后波动下降
D . 该市人口增长率持续下降
3. (6分) (2017高二下·深圳期中) 下图示意某年世界部分国家的人口状况,读图完成各题。
(1)
据图分析,人口自然增长数量()
A . 德国大于英国
B . 印度小于尼日利亚
C . 中国小于巴基斯坦
D . 美国大于法国
(2)
中国人口密度比印度低的主要原因是()
A . 经济发展水平更高
B . 领土面积更大
C . 人口总数更少
D . 人口自然增长率更低
4. (4分) (2018高一下·邻水月考) 读我国某省区常住人口和外来常住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省区最可能是()
A . 上海
B . 新疆
C . 吉林
D . 江西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三个峰值中①和③的相关性最强
B . 三个峰值中②和③的相关性最强
C . 外来人口可缓解该省区的老龄化进程
D . 外来人口不会增加该省区大的环境压力
5. (4分) (2014高一下·衡水月考) 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苏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回答下题:
年龄段(岁)0﹣1415﹣2930﹣4445﹣59≥60
男性人口(万人) 5.0425.1414.68 4.94 1.76
女性人口(万人) 3.8437.1011.63 4.01 1.78
(1)
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
A . 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B . 人口迁移主要受政策因素影响
C . 以青壮年人口为主
D . 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
(2)
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A . 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
B . 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C . 改善城市环境
D . 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6. (4分)初婚年龄的大小不能影响()
A . 出生率
B . 人口自然增长率
C . 死亡率
D . 亲子年龄差距
7. (2分) (2017高一下·济南期末) 右下图是201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图。
读图,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A . 提高了人口死亡率
B . 降低了人口自然增长率
C . 减少了该市被抚养人口
D . 扩大了联姻的地域范围
8. (4分) (2014高一下·遂平月考) 读下图“某国人口总数变化曲线示意图”,回答下题
(1)
图中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的时期是()
A . 甲~乙时期
B . 甲时期以前
C . 丙~丁时期
D . 乙~丙时期
(2)
据图中信息推知,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零时为()
A . 丁时期
B . 丙时期
C . 乙时期
D . 甲时期
9. (4分)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期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大小。
人口容量是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物。
据此完成小题。
(1)
有关环境人口容量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B . 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C . 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也越大
D . 地区越开放,出口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2)
不属于人口容量特点的是()
A . 临界性
B . 警戒线
C . 季节性
D . 相对性
10. (6分) (2018高一下·成都期中) 下图表示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租分布等值线并不是呈同心圆状,而是有明显的凹凸,造成局部地租分布等值线向城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 . 交通建设
B . 环境因素
C . 工业布局
D . 农业布局
(2)若要在①②③④四处中选一处建大型超市,最好选在()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11. (4分)下列关于城市用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工业区
B . 中心商务区主要特征是零售商业欠发达
C . 高级住宅区一般位于城市边缘的原因是那里地价比较便宜
D .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土地的利用主要取决于付出租金的高低
12. (4分)(2020·浙江模拟)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
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强弱不同。
如图分别为长江三角洲部分区域城市化水平示意图和城市化动力强度比较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为()
A . 南高北低
B . 中部高,南北低
C . 东高西低
D . 东南高,西北低
(2)目前苏州、南通、杭州、南京城市化的动力差异表现为()
A . 杭州的优惠政策对城市化发展影响不大
B . 南通城市化的主导力量是农村工业化
C . 南京市的外资吸引力小与区位交通条件差有关
D . 区位交通条件对苏州城市化发展影响较小
13. (2分)读合肥市热岛示意图,完成小题。
热岛效应形成了市、郊之间的热岛环流,称为城市风系,在近地面的风又称为乡村风。
A地乡村风的风向是()
A . 东南风
B . 东北风
C . 西北风
D . 西南风
14. (4分) (2016高三上·邢台月考) 下图示意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与城市化增速变化及预测。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城市人口比重增速与城市人口比重之间的关系是()
A . 城市人口比重增速与城市人口比重呈正相关
B . 城市人口比重增速减慢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C . 城市人口比重增速变化导致城市人口比重空间差异
D . 城市人口比重增速为正值,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2)
20世纪90年代,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增速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A . 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农业劳动力
B . 政府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经商
C . 改革开放促进工业化进程
D . 城市户籍制度改革与门槛降低
(3)
2015年之后城市人口比重增速(预测)持续下降,说明我国()
A . 工业化进程放缓,农业生产比重上升
B . 渐次进入服务业为主导的后工业化社会
C . 工业部门以资源和资金密集型工业为主
D . 粮食生产地位下降,园艺业产值比重上升
二、综合题 (共3题;共36分)
15. (15分) (2014高一下·滨海月考) 国家统计局2006年3月16日公布: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全国人口中,流动人口为14 735万人,其中,跨省流动人口4 779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流动人口增加296万人,跨省流动人口增加537万人.中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0.63%.
(1)
我国目前跨省流动人口比重大,其主要流向是________.
(2)
从图中看出,人口迁入数量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16. (15分)(2016·沧州模拟) 城市气象灾害是指城市的特殊天气气候条件对工农业生产、人民生命财产、生活环境造成危害的灾害现象。
由于城市是人类生产生活最为集中区域,所以城市气象灾害的危害更大。
随着全球变暖趋势的加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热害问题越来越突出。
简述缓解城市热害应采取的措施。
17. (6分)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
同时,城市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
城市化过程往往导致城乡间出现巨大差异,下列要素可能缩小城乡间差距的是()
①建筑②生活习惯和劳作方式③交通④信息技术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2)
在城市化过程中伴随着()
①农业用地转变为非农业用地②农业活动转变为非农业活动③城市景观转变为乡村景观④区域文化特色得到强化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③④
D . ①③
(3)
城市化过程中往往出现压低地价招商引资的现象。
从城市建设的角度讲,该现象对城市的影响是()
A . 削弱城市发展后劲,透支城市未来的发展
B . 蚕食耕地,危及粮食安全
C . 抬高农民进城创业“门槛”
D . 城市空间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4题;共58分)
1-1、
1-2、
1-3、
2-1、
2-2、
3-1、
3-2、
4-1、
4-2、
5-1、
5-2、
6-1、
7-1、
8-1、
8-2、
9-1、
10-1、
10-2、
11-1、
12-1、
12-2、
13-1、
14-1、
14-2、
14-3、
二、综合题 (共3题;共36分)
15-1、
15-2、
16-1、
17-1、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