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 专题训练:浮力复习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学期同步单元考点分类专题训练:浮力复习练习
1.三峡升船机投入使用.如图所示,升船机能将船只从下游以“坐电梯”的方式抬升至上游:船只在下游驶入钢箱,抬升机构把钢箱匀速竖直托举至上游.抬升大小不同的船只时,钢箱内水深均相等,则抬升机构托举钢箱的力( )
① ② ③
A .①②③一样大
B .①最大
C .②最大
D .③最大
答案:A
2.“蛟龙号”潜水器从500m 深处下潜到1000m 的过程中( )
A .受到海水的压强增大,浮力增大
B .受到海水的压强增大,浮力不变
C .受到海水的压强不变,浮力不变
D .受到海水的压强不变,浮力增大
答案:B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篆刻刀的刀口做得很锋利,是为了减小压强
B .用吸管将瓶中饮料吸入口中,利用了大气压
C .潜水员潜水时要穿潜水服,以防水压过大压坏胸腔
D .火车进站时旅客不能越过安全黄线,是因为流体中速度大的地方压强小
答案:A
4.在沙滩上光脚走路,踩到贝壳时,脚会很痛,下列选项所涉及的原理与此相同的是( )
答案:A
5.如图,将薄壁玻璃杯倒扣在水面上,漂浮时玻璃杯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 1,杯子中空气柱的高度为h 2。
水的密度为ρ,玻璃杯的横截面积为S ,g 为已知常量,则玻璃杯受到的重力为( )
A .ρgSh 1
B .ρgSh 2
C .ρgS (h 1+ h 2)
D .ρgS (h 2-h 1)
答案:
D
h 2
h 1
爷爷打太极时,双脚变为单脚站立 手持自制气压计从梧桐山脚走到山顶,管内液面升高 在理化试验操作中,将胶头滴管的胶头松开,液体进入滴管 台风到来时,某
同学打开的伞面
被吹“反”了
A B C D
6.俗话说“瓜浮李沉”,意思是西瓜投入水中会漂浮,李子投入水中会下沉。
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西瓜的密度比李子的密度大B.西瓜漂浮时所受浮力大于重力
C.李子下沉过程中所受水的压强不变D.李子浸没后,下沉过程所受浮力大小不变
答案:D
7.将塑料块、铁块、冰块和空心球放入一盛有水的容器中,静止时它们的状态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冰完全熔化后,铁块上表面受到的压力增大B.冰完全熔化后,空心球的状态不变
C.在水中加盐,铁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变D.在水中加盐,塑料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会减小
答案:B
8.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的烧杯中漂浮着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木块,若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截去取走,那么()
A.木块余下部分上浮,水对杯底压强变小
B.木块余下部分下沉,水对杯底压强变大
C.木块余下部分上浮,烧杯对桌面压强变大
D.木块余下部分不上浮也不下沉,烧杯对桌面压强不变
答案:A
9.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溢水杯,杯中装满不同的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溢水杯中,甲杯溢出0.9N的液体,乙杯溢出0.8N的液体。
则()
A.小球在甲杯中受浮力,在乙杯中不受浮力B.小球重0.9N,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是0.8N
C.甲杯对桌面的压强小于乙杯对桌面的压强D.液体对甲杯底的压强小于液体对乙杯底的压强
答案:B
10.如图所示,将一圆柱体从水中匀速提起,直至其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
用P表示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F浮表示圆柱体受到水的浮力,它们随时间t变化的大致图像正确的是
答案:A
t
F浮
t
p
t
p
t
F浮
D
A B C
v
甲乙
塑料块冰块
铁块空心球
11.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球分别放入容器中。
当两球静止时液面恰好相平。
小球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
设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分别为F甲和F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和ρ乙,则它们的关系是()
A.F甲<F乙,ρ甲<ρ乙B.F甲<F乙,ρ甲>ρ乙C.F甲>F乙,ρ甲<ρ乙D.F甲>F乙,ρ甲>ρ乙
答案:
12.在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两个烧杯内分别盛满密度为ρ甲和ρ乙的两种液体,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轻轻地放入甲、乙烧杯内,静止时如图所示,烧杯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小球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ρ甲<ρ乙B.p甲>P乙C.p甲=p乙D.F甲<F乙
答案:B
13.如图所示,将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放在装有某种液体的圆柱形容器中,木块静止时,有1/4的体积露出液面,此时液面比放入木块前升高了2cm,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变化了160Pa(g取10N/kg),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液体的密度是0.8×103kg/m3B.木块的密度是0.6g/cm3
C.木块受到的浮力是6N D.使木块完全浸没需要4N向下的压力
答案:D
1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将材料相同的a、b 两个实心球,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a球体积大于b球体积.静止时,a球漂浮在液面上,b球悬浮在液体中,a、b两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 a、F b,甲、乙两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
A.F a=F b;p甲=p乙B.F a=F b;p甲>p乙
C.F a>F b;p甲=p乙D.F a>F b
;p甲>p乙
答案:D
15.如图所示,某同学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分别放到甲、乙两种液体中.物体静止时,A漂浮,B悬浮,且两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甲、p乙,物体A、B所受浮力分別为F A、F B.则()
甲乙
A.p甲<p乙,F A=F B B.p甲<p乙,F A>F B
C.p甲>p乙,F A=F B D.p甲>p乙,F A<F B
答案:C
16.一盛有水的长方体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现将内部含有一合金球的冰球投入容器中,冰球漂浮在水面上。
刚投入时,冰球的体积(含合金球)为1200cm3,冰球露出水面的体积为79cm3;当冰全部熔化后,合金球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0.4N。
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3kg/m3,则合金球的密度为()
A.9×103kg/m3B.8×103kg/m3C.6×103kg/m3D.5×103kg/m3
答案:D
17.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小明将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零,然后将溢水杯放到电子秤上,按实验操作规范将溢水杯中装满水,再用细线系住铝块并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如图所示,铝块始终不与溢水杯接触。
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A.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力变小
B.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强变大
C.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绳对铝块的拉力等于铝块排开水的重力
D.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若电子秤示数不变,则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
答案:D
18.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容器底部,上端与物体A连接,现向容器内注水,当水的深度为h时,弹簧长度恰好为原长,此时物体A有1/3的体积露出水面。
已知物体A体积为V,容器内部底面积为S,水的密度为ρ水,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物体A受到的重力G A=1/3ρ水gV
B.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2/3ρ水ghS
C.物体A的密度为ρA=1/3ρ水
D.若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A浸没水中,则弹簧对A的拉力F′=1/3ρ水gV
答案:D
19.在水中,鱼、漂浮的木头、静止在水底的石头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
电子秤
A .水对石头的压强比对木头的小
B .木头受到的浮力大于它自身的重力
C .鱼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水的重力
D .石头受到的浮力等于它自身的重力
答案:C
20.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个杯子中液面恰好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
A .甲杯中的盐水密度较大
B .乙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较大
C .甲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较大
D .鸡蛋在乙杯中收到的浮力较大
答案:B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
B .高压锅运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降低的原理
C .洗手盆的排水管用U 形“反水弯”防臭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D .拦河大坝上窄下宽是由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答案:C
22.用细线绑住干净的玻璃板,将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F 1;又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且没有离开水面,如图所示,测力计示数为F 2;再将玻璃板慢慢浸没在水中,玻璃板没有接触杯底,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F 3.则( )
A .F 2>F 1>F 3
B .F 1>F 2>F 3
C .F 2>F 1=F 3
D .F 1=F 2=F 3
答案:A
23.质量分布均匀的A 、B 两个实心正方体(V A >V B ),放置在盛水的容器中、静止时如图所示。
现将A 、B 捞起后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比较A 、B 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 A 、F B ,和它们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 A 、p B 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F A <F
B ,p A >p B B .F A >F B ,p A <p B
C .F A =F B ,p A <p B
D .F A >F B ,p A >p B
答案:D
24.将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甲乙丙三个实心小球,分别轻轻放入三个装满水的相同烧杯中,甲球下沉至杯底、乙球漂浮和丙球悬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小球的质量大小关系是m甲>m乙>m丙
B.三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甲=F乙<F丙
C.三个烧杯中的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p乙>p丙
D.三个烧杯底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p'乙=p'丙
答案:D
25.用图中实验装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当物块浸入溢水杯时,水会流入空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前溢水杯未装满水,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B.物块浸入水中越深,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越大
C.物块浸入水中越深,左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大
D.通过计算可知实验所用物块的密度为2×103千克/米3
0.5N
1.5N
1N
答案:D
26.如图甲所示,盛有液体的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1000Pa;如图乙所示,用细线拴一铝块,将铝块的一半浸在液体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改变了80Pa;如图丙所示,将细线剪断,铝块沉到容器底部,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又改变了460Pa.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2,ρ铝=2.7g/cm3,g取10N/k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甲丙
A.铝块浸没在液体中时所受浮力是0.8N B.铝块的体积是100cm3
C.铝块沉底时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是4.6N D.液体的密度是0.8g/cm3
答案:D
27.(多选)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两个相同的烧杯,盛有相同质量的水,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分别吊着A球和B球(V A>V B),浸没在甲、乙两杯水中静止,此时两只弹簧测力计示数相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球受到的浮力比
B 球受到的浮力大
B .A 球的质量比B 球的质量小
C .球浸没后,水对甲杯底的压力比水对乙杯底的压力大
D .球浸没后,甲杯对桌面的压强和乙杯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答案:AC
28.(多选)下列关于压强、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压强的大小只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B .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C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D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该物体将上浮
答案:BCD
29.(多选)如图所示,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的两个相同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现将同一木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木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相平。
两种情况相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木块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B .木块在甲液体中受的浮力较大
C .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较大
D .盛甲液体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较小
答案:AD
30.(多选)有边长为a 的正方体木块A 和小铁块B 。
如图所示,将A 放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浸入深度为h 1;再将B 叠放在A 上,A 浸入深度变为h 2。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A 的质量m A =ρ水a 3
B .A 与B 的总质量22=
=gV F G m a h g g g
ρρ==水排总浮总总总水 C .求解A 的密度的思路
ρA =m A V A →m A =G A g →G A =F 浮A →F 浮A =ρ水gV 排A →V 排A =a 2h 2 D .将叠放在A 上的B 取下,放入水中,待A 、B 均静止后
V h p gh F pS ρ↑→↑→↑=→↑=水杯排总水面高度水对烧杯底的压强水对烧杯底的压力
答案:ACD
h 2 A
B
A h 1 A 乙
甲
31.(多选)如图是一个饮水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a、b是出水管的两端,壶内水面低于出水管的a端,活塞与壶口接触紧密且能自由移动.用力F向下压活塞,在水从a端匀速流出来(壶内水面始终高于b端)的过程中,壶内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则()
A.壶内气体的压强大小不变B.壶内气体的体积逐渐变小
C.向下压活塞的力F逐渐变大D.壶底内表面所受的压力大小不变
答案:BCD
32.甲、乙两个容器分别装有体积相等的A、B两种液体,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
现将同一物体分别放入甲、乙两个容器中,静止时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液体的密度ρA>ρB
B.物体在甲、乙两容器中排开液体的质量m A排<m B排
C.放入物体后两容器底受到液体压强的大小P A<P B
D.物体在两液体中所受浮力F A=F B
答案:ACD
33.如图所示,高为0.3m的圆柱形容器内盛有0.1m深的水。
现将一密度为2×103kg/m3,底面积为S0m2,高为0.15m的圆柱形物块竖直放入水中,已知容器底面积为物块底面积的5倍,则物块静止在水中时(物块与容器底不密合),物块受到的浮力为N,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N(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
答案:1250S06250S0
34.我国南海舰队导弹驱逐舰排水量是7500t,最大吃水深度6m(即船底到海面的距离)。
满载时船底受海水的压强为Pa。
驱逐舰受到的浮力为N,卸掉部分物品后浮力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取ρ海水=1.0×103kg/m3,g=10N/kg)
答案:6×103Pa 7.5×107N 变小
35.“辽宁舰”是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该舰满载时排水量为67000t,则该舰满载时所受浮力为N(g 取10N/kg)。
“辽宁舰”在航行时,两侧的护卫舰不能靠它太近,是因为它们之间水的流速大,容易发生相撞事故。
答案:6.7×108压强小
36.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有不同的液体,现将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体分别放入容器的液体中,静止时三个容器的液面恰好相平.在三个容器中,液体密度最小的是,
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最大的是
.(选填“甲”“乙”或“丙”)
答案:甲丙
37.如图所示,有一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现将一体积为2×10﹣4m3,质量为0.5kg的矩形金属块放在容器底部,再向容器中加入水至12cm深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Pa,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N,金属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是N.(金属块与容器底没有紧密接触,ρ水=1.0×103kg/m3,取g=10N/kg)
答案:1200 2 3
38.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上端固定在同一高度,下端分别悬挂两个完全相同的柱形金属块.在其正下方同一水平面上放置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向甲、乙两个容器中缓慢注入水和盐水,当两个金属块各有一部分浸入液体中,且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时,两个金属块下表面所受的液体压强的大小关系为p甲p乙,两个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的大小关系为p水p盐水.
答案:= <
39.某同学利用滑轮、完全相同但质量未知的若干个钩码、溢水杯、量筒等器材测量一个物块的密度.他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用一根质量不计的细线一端系住物块,另一端绕过定滑轮挂住3个钩码.此时物块、钩码静止不动,并将注满水的溢水杯置于物块下方,如图甲所示;
步骤二:移去1个钩码后,物块下降浸入水中再次静止不动,此时物块有一半的体积露出水面;
步骤三:将溢出的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水的体积如图乙所示.
图乙
图甲
水盐水
甲乙
12cm
(1)溢出水的体积为cm3;
(2)物块的质量为g;
(3)物块的密度为g/cm3;
(4)若在完成步骤二后,向溢水杯中加入足量的食盐,待食盐充分溶解后物块露出水面的体积将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物块体积的一半.
答案:(1)20 (2)60 (3)1.5 (4)大于
40.如图所示是某自动蓄水箱的结构示意图.A是水箱中的实心圆柱体,体积为800cm3,密度为2.0×103kg/m3,用细绳悬挂在水箱顶部的传感开关S上.当传感开关S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大于10N时闭合,与S连接的水泵(图中未画出)向水箱注水;当拉力等于10N时,S断开,水泵停止注水.细绳的质量忽略不计,求:(1)A的质量为kg.
(2)停止注水时,水箱水位高为1.2m,水箱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Pa.
(3)停止注水时,A受到的浮力为N,此时圆柱体A排开水的体积为多少?
传感开关S
答案:(1)1.6 (2)1.2×104(3)6 6×10-4m3
(1)A的质量m=ρV=2.0×103kg/m3×800×10-6m3=1.6kg
(2)蓄水箱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ρ水gh=1.0×103kg/m3×10N/kg×1.2m=1.2×104Pa
(3)A受到的拉力为F拉=10N,A的重力G A=mg=1.6kg×10N/kg=16N
停止注水时,A受到力平衡,则A受到的浮力F浮=G A-F拉=16N-10N=6N
排开水的体积V排=F浮/(ρ水g)=6N/(1.0×103kg×10N/kg)=6×10-4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