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云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丰富学生语言积存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是很简单并且乐于学习新学问,具备较良好的学习
习惯,但缺乏创新意识,想象力不够丰富。 在第一课时学习,学生已认识课文生字,熟识课文内容,本课学习中
将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渐渐感悟,充分理解庐山云雾的美。 教学目标
《庐山云雾》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庐山的云雾》是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写景课
1、感情朗读第一小节,背诵第一小节,学会课文后的生字词,理解
而……时而……〞、“尤其〞造云雾的特点及生成的主要缘由;能背诵第 3、5 自然段。
2、体会遗词造句的优美,体会庐山云雾的奇幻,奇妙。
4、感受庐山云雾的秀丽奇异,激发喜爱自然风光的思想感情。
教学预备:录相、录音、词卡
写具体的写法。
2、正确较流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激发学生对
《庐山云雾》教学设计 2
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3、认识总分段结构,感情朗读第 1 小节,背诵第 1 小节。
1、能划出课文中的过渡句,并说出它们的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2、学会生字,理解帷幕等词义,会用“刚刚……转瞬间……〞、“时
第 1 页 共 15 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课文优美的文字,感受
教学目标:
庐山云雾的形态美。
1、认识课文后的 12 个生字及 8 个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部分词
教学难点:写法指导:了解总分的构段方式,学习抓住特点,把事物 语,学习“秀〞“幻〞“增〞“添〞这四个生字。
A 学问和技能: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词句的意思,积存词语。 3、 初步认识总-分结构,重点学习第二、三段的写法。背诵自己喜 爱的段落. B 过程和方法:1、抓住重点词句,想象、了解庐山的云雾。 2、读懂段的内容,体会的描写方法。 C 情感看法和价值观:读出宠爱庐山云雾的秀丽景色,激发学生对祖 国山河的喜爱,激发学生观看、描绘云雾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四小节由四个同学朗读。要求:其余同学仔细听,留意有没有添字、
要求:划出文章的中心句,想想第一句与后几句是什么关系?
漏字、读破句,并作记号。
检查默读状况:
(3) 学生齐读课文:思索: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A、这一小节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是什么关系?
第 3 页 共 15 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
了解课文是怎样抓住庐山云雾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
一、揭题
按肯定的方法背诵课文。
你们听说过庐山吗?它是我国有名的旅游胜地,地处江西九江市,有
教学时间:3 教时
避暑山庄之美称,说起庐山 ,不由得使我想起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望
第一教时
庐山瀑布》(师背)知道它赞美什么?其实,庐山最有特色的是它的云雾,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庐山云雾》教学设计
《庐山云雾》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 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 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细心整理的《庐山云雾》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 迎大家阅读。
第 2 页 共 15 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庐山的去雾有什么特点呢?今日我们一起学习第七课,板书:庐山的云雾
(4) 读后提问,并相应板书:景色秀丽 千姿百态 瞬息万变
(读题)
第二教时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感受庐山的风景、激情
教学目标:
[播放录相] [导语]你们看,这就是庐山![放课文录音]学生边看过听。 1、初步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
语感)
G、试背:方法:引读、引背、试背相结合。
庐山内“山谷、高峰、瀑布、溪流、云雾〞构成了一幅秀丽的图画。
H、请一同学用优美悦耳的语言把我们今日学的内容介绍给在座的每
(师范读,让生感受语气的改变)
一个同学听听。
E、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那么多的雾,我们在山上闲逛会有什么样
五、小结
的感觉呢?找出描写自己游玩时感觉的句子读。
今日我们学习了第七课庐山的云雾,了解到庐山景色秀丽、云雾千姿
师引读,庐山的云雾那么多,在山上游……
百态、瞬息万变。通过自己的努力,我们还学到了几个新的词语。(出示
提问:你真的能摸到云雾吗?从哪个词儿中可以看出?
词语朗读)
从哪个词儿中可以看出雾多?
我们试说第一处风景。
(1) 检查生字词状况
出示风景一(1)你看到了什么?
A、 通过预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的字词?(生答师出示)
(2)教师简洁的描述一下,提问:假如不看图只听老师的描述,你觉
B、 你利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词语?
得庐山的风景美吗?
(2) 检查朗读状况
(3)默读课文第一小节,学习课文是如何描述的
B、课文中哪些词儿你不理解?(生提出问题,集体解答)
描写出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C、图文对比,哪几句话描写了图上的景物,找出来,读读,你们喜
E、播放腾云驾雾片断。体会飘飘欲仙的感觉。
爱这风景吗?请一同学试读出喜爱的语气。
F、实时指导朗读,读出飘飘欲仙之感。方法:看录相、听录音、找
D、指导朗读。(方法:生读,生评,不当处师范读,听录音读。培育 感觉,学一学
文。本文语言优美明快,接受比方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 瞬息万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庐山、对祖国山河喜爱之情。
全文层次分明,第二、三自然段接受了“总——分〞的构段方式,具 体写出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特点。第四自然段写人们对云 遮雾绕的庐山的宠爱与流连忘返。文章景物特点鲜亮,给人以身临其境的 感觉,把情境的“形态美〞和文章的“语言美〞结合起来,情境交融,为
结束提问:庐山 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自由发言]
2、认识总分段结构,感情朗读第 1 小节,背诵第 1 小节。
三、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要求:(1)读准课文后生字字音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一、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2)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过渡语:庐山的景色是这样的秀丽,我们如何把看到的描写出来呢?
四、检查预习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