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敬畏生命——阿尔贝特·施韦泽“敬畏生命”伦理思想的理论本真性论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第11期(总第893期)丈敖冬‘科
文化与敬畏生命
—
—阿尔贝特•施韦泽“敬畏生命”伦理思想的理论本真性论析
张宝石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贵州都匀558000)
摘要:阿尔贝特•施韦泽“敬畏生命”伦理思想,从文化国家和文化人类的视角,回应了当代人类对生命意义和伦理动机的诉求。
“敬畏生命”,把伦理学的力量根植于我们生存、自我肯定、自我实现和同情的道德动能之上,也建立在累积的道德经验和伦理反思基q之上。
“敬畏生命”伦理的本真性,源于生命意志主体对生命直觉的敬畏之心、精神性上深刻的对自我生命的尊重和生命统一性的诉求。
"敬畏生命”的本真性和伦理落脚点,在于明晰他人的幸福与我们的幸福存在普遍联系&关键词:敬畏生命本真性文化生命伦理
在二十世纪的生命伦理学领域内,阿尔贝特•施韦泽是值得铭记的并具有道德影响力的思想家,他以敬畏生命为行动和思想核心,完美结合了古希腊哲学、基督教博爱精神和启蒙运动人道主义,集中展示了自我实现的行为意识、以自然为中心的精神性和伦理理想主义&他将敬畏生命视为人生意义和自我实现这一人生诉求的深度回应,以应
现实暴力和的文化&他了敬畏生命伦理学,主张生命的神性、性和一性,并固执的宗教教条,将伦理与精神性有机联&敬畏生命体现在一个人的生命意和理想,我人生命的
,自我实现的伦理主义得以展现。
为内的生理,施韦泽自己的行动体现的识和道德哲学,阿尔贝特•爱他的:“他是一人,为世的道德领&……他以自身生实的力&”m(m0)
一、生命指向:寻求文化国家和文化人类
为一爱心、展和思想深的行动人道主义,施韦泽为伦理体的思,家和文化人的理想。
在他,家的伦理的体,力于人的性,“
向人生和行为的良的和精神前提,并以最好的式保障人们在精神和伦理得到很好的展,并最终达到完善的人的境,……最终目的是一人的伦理化+2,(82)&
在实现文化国家和文化人类的社会理想过程中,施韦泽坚持在人的视角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念,并种狭隘的民族偏见予以批判&民族主义的批判以第一次世战爆发为时代背景,为理论根源,施韦泽回到理性主义时代,从启蒙运动的精神掘理论背景和学术源。
他认为启蒙运动以后,意在逐渐消解民族间的偏见,民族为有机体仅仅是法律或者经济的组织,但是拿破仑的征伐使民族“热情”死灰复燃,成为世界公民和人类公平、义和博爱的威胁。
这种病态民族主义不仅利己而且狂热,为了获得合法性,要披上华丽的衣,为了权力,可以放各民族之间的友和博爱,在利的动现、自和自&在施韦泽,“是一种的和变得有意义的爱主义自十世纪中期以来,态民族主义在尘上的深层次原,在遗忘了民族的伦理,世和人类的伦理理想为外在的现实倾&当然,施韦泽对民族的特性和权利,认为只要不他民族,、学,民族:得以生生不,是有民族和世界的。
“只有人道
念现人中,人民以自然式和理想而获得人道念,这种的民族主义”附9®。
为生命伦理学理论,敬畏生命家和人类的视角回应了我生命意义和伦理动机的诉求&敬畏生命伦理学的力根我生、自我、自我实现和情这道德动上,在的道德经和伦理思基础之上。
生命意、性、情和在理性的引领下使我们体到与其他生命与的伦理,体到与有生命联合的一,这是我最的伦理精神&
二、生命意志:对生命的直觉敬畏
在施韦泽,生命意志所要体现的论证是道德的范围应到有生,“对生命的敬畏在我心中,为我是生命意志”即即。
对生命的敬畏一是自我意识&求得生、、在实中展与自,“我思我在”尔式的思是生命意的,不是的命,过生命的体,力求生,求
福,,发展力与,在实践中自我,
理性引导的生命意志并非盲目,而是出于本能。
“生命是一在求力的法行动的力&求力是在过是这的现实性的原的
文化学研究
能力”即二是直觉的同感。
在本能的驱动下感知同理心、同情、怜悯等情感,感同身受,同时对其他非人类的生命表示关怀之情。
“我是要求生存的生命,我在要求生存的生命之中”三是顺从。
顺从意味着从宇宙视角看主体存在的偶然性、不确定性和脆弱性的“妥协”,但是此种“妥协”则是冷静理性地看待价值和实践活动的精神自由,为道德实践主体走向道德承诺铺平道路&正如:“如果存在确是先于本质,人就永远不能知的或特定的人性来解释自己的行动,换言之,定论是的—
—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
”冏四是同感。
理性引导的本能和同理心我的同情,示我是生命的,
其他生命,存在 其他生命,由此承生命
我,生命意。
五是生命。
自我是生命的,道德 性是理性和同理心的共同产,要求我对待其他生命的是我对待自己的生命的,“人实的、感性的对能表
自己的生命”恥叫
生命意———对生命的直觉直觉的自我定和对其他生命的同理心,二理,论,生命如从心自然,理性在,主体存在的生命意&生命的表是多种
的,人的生命,生命意志的;
生命的自觉性,生命意
&如此,生命的则的对的的性;,人才能为存在,其他生命的生命意我的生命意,同体的生命;
,能如地的则,的则不
因生命意志的分裂而受到怀疑和损害&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这是对重要的,定生命的绝对重要性,是施韦泽生命伦理学的重要特征。
三、本真性:敬畏自我
生命对自我的,这是精神性上深刻的对自我生命的尊重,从自我生命尊重中对我自我实的承诺。
自我的真性包括对自我的真诚、对自我全面的承诺和道德性。
对施韦泽,真性是建立在个人在价值上,并将其得客观辩护并定义自我实现的理想联系起来,同时给予充分空间,让主体能够以良好的道德信念的精神践行道德理想,实现价值创造。
对自我的真诚力求以道德完整性为中心为真实的自己,根植日常生活经,摒弃抽规则,赋予生命意义的价值,彰显活生生的道德自主性,实对自我的真诚。
自我的价值创造充分均衡的,以最广阔的物质和精神上的自由实现自我完满的承诺。
自我的实不能用自恋或自我放逐的方,把我的生活
敬畏生命的善的观念联系来,生命的道德活力来自道德主体对生命的爱的承诺,承诺不能要求其他人也做。
道德主体在日常生活实践中道德目标,都以体的道德实践生命的道德意义&施韦泽的生活是围绕殊的道德标开,充分而均衡自己的能力的卓越典范,哲学家、医生、慈善家、和平主义活动家、神学家、音乐理论家等,无论在哪一个领域,都达到了极的&用自己的生活和行动论道德卓越造的目生命的核心价值道德一致性,“情感是一种主观意,意是行动的&人如要行动
意志,理性不能直行动。
意是行动的,而情感是主观的意,在情感中不但意,意种直接性,他理性的中介,直行动”冏3"%。
施韦泽
是直的活动把伦理信念贯彻在实践之中,?
堕入“精神唯我主义”,也为困厄的实境生“
态不满”或将服务他人的活动为自我,良善的本真性使他意他人的我的存在联系,唯自我、生命,能在的道德理想,定我的生命其他生命的存性。
四、生命统一性:所有生命的内在价值
施韦泽在提出“生命”的表述中,整体主义和生命性是其中的心观,他生命的,生然,在无、常、和、和无的中生,用自己“的精神”帮助其他生命时,能体的是生命我为体的
感。
生命性体的要性,其次施韦泽将道德关怀的生,对体生命的同理心,对自身的行为,不必要或乐性的生&生命性在感知的意义上定自我实伦理学的,我感体生命是生命同体的,宇宙是
生命的&由于施韦泽的,地将他看作生
神论的表,如J.德.对施韦泽的是如此,为施韦泽无的生命意,能
受是生命不的,此,施韦泽的生命性
理论的信念是的,为对生命在价值的重视不是道德上人的,施韦泽的“生命”信念 不是向我知的生命,是向上的生命。
的,因为生命的内在价值
在的意志&,施韦泽完
受杀生,而不是,为得生活和生
是的,与伦理无关。
以,施韦泽关生命性的相关理论对我清“人类中心主义”裨益,为“消灭其他的生命体,是比烧毁图书馆更为严重的罪行&E 为干,等破坏了除了他的能的智慧和经不能存在的智慧的源泉”咏人的道德律在面对自然律残忍的冲击力时,施韦泽认为,人
互助和休戚是自己的在必然性。
在自然面前,人
是沧海一粟。
但对个体的人来,却是能赋予生命意义
的唯一途径。
无论你在哪里,己能从事救助活
动,即解救由自我的生命意给带来的痛苦。
如果
你在任地方减缓了人或其他生的痛苦和惧,那你
能做的即也是&存生命是唯一的&的伦理生于人类前辈和裔的然关系,然,要人为想的生命,他的“亲属”范围&以,人们应生命之间存在联系,虽然人的能力,但人哪怕是为保护生命做看似微弱的救助活动,是为
2021年第11期(总第893期)丈敖冬‘科
所有生命付出了努力、做出了贡献。
因为生命从来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总之,施韦泽的学术生涯融合多个学科,如神学、哲学、医学等,并且孤独地践行伦理理想。
在撰写《文化哲学》过中,文化的、文化的命,出文化的伦理一发省的结论,同时提出文化的重建之路。
为德国学,德、和黑格的哲学体系,为哲学体系是对自然的$如果比较它与叔本华、尼采和萨特哲学的关系,这一点就更$施韦泽和为生了,但
义的生命意同,的义的生命意所有生命的$和生,
施韦泽的力意和德,生命意
的献之$施韦泽为个在德生有意义,我想$同个
化,施韦泽了个的$
,施韦泽的一生,的是德$
德、真、和的格,种品是通往灵魂处的路,在追寻意义的同时,将-看一个整体,每个生命的意义在内在的的挖掘,每个生命成为己,也是伦理内在必的彰$同时,施韦泽德哲学想汲取营养,借以批判近代西方哲学“为法”哲学想的根源和局限。
为
有敬畏之心,“在富有的活动中寻生命的意义。
行动的安顿在哲学之中,来说是一种内在的必$行动赋生命以真实的足,生存的神秘意义在于行动之中”即邛。
歌德的格有丰富和广阔性的,哲学家所能够理,仅是一个精神的,更是一个行动的,在际行动和精神创造格的统一,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而不是成为某$所以,施韦泽视德为其精神偶像,哪怕在洲丛林艰苦的岁月中,也按照歌德的精神轨迹而行动,甚至“当我完全望时,我就想起来,歌德为浮士德设想的结局是:浮
(上接第54页)成真正意义上的优势互补的格局,为我国社会体育发展水平的提升提供更多的依据和借鉴,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黄道名,杨群茹,张晓林.“健康中国”战略下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困境与发展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18(03): 103-107+123.士德从大海中获得土地,人们在这片土地安居乐业。
这样,在潮湿、烦闷的丛林中,德为一个的、伟
的理在我的身旁”阿(229)$
参考文献:
[1]艾丽斯.卡拉普赖莱斯.新爱因斯坦语录[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8.
[2]阿尔贝特•施韦泽.中国思想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阿尔贝特•施韦泽.文化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4]阿尔贝特•施韦泽.敬畏生命——五十年来的基本论述[M].上海: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3.
[5].康德著作全集.第五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罗.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上海:上海
文出版社,1988.
[7]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8]樊浩.文化与安身立命!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
[9]池田大作、奥尔利欧.佩奇.二十一世纪的警钟!M].北京:中国国出版社,1988.
[10]阿尔贝特•施韦泽.对生命的敬畏——阿尔贝特•施韦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9.
基金项目:
1.2020年度贵州省教育规划项目:立德树人视域下黔南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路径研究(编号:2020B125)。
2.2020年度贵州省社科联理论创新课题(联合课题):阿尔贝特•施韦泽“敬畏生命”伦理思想研究!号:GZLCLH-2020-298)。
[2]栾倩.社区体育文化与社会体育发展之研究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7(4):144-145.
[3]汪金刚.全民健身视域下成都市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与发展研究[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5.
基金项目:山东华宇工学院2020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SCT模式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编号:2020JG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