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重点中学2024届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石家庄市重点中学2024届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2012年5月,汉宜高速铁路客运列车将正式开通,结束了荆州市没有高铁的历史.假设列车在某段距离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由10m/s 增加到50m/s 时位移为x .则当速度由10m/s 增加到30m/s 时,它的位移是( ) A .3x B .2x C .2x D .3x
2、如图所示,B 、C 两个小球用细线悬挂于竖直墙面上的A 、D 两点,两球均保持静止,已知两球的重力均为G ,细线AB 与竖直墙面之间的夹角为,细线CD 与竖直墙面之间的夹角为,则( )
A .A
B 绳中的拉力为
B .CD 绳中的拉力为
C .BC 绳中拉力为
D .细线BC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3、如图所示,大伟跟小伟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拉手比力气,结果大伟把小伟拉了过来。

对这个过程中作用于双方的力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 .大伟拉小伟的力比小伟拉大伟的力大
B .大伟与小伟间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 .大伟拉小伟的力与小伟拉大伟的力大小一定相等
D .只有在大伟把小伟拉动的过程中,大伟的力才比小伟的力大,在可能出现的短暂相持过程中,两人的拉力一样大
4、2019年7月21日晚,在钻石联赛伦敦站男子200米比赛中(400米的标准跑道),谢震业以19秒88的惊人成绩获得男子200米冠军,并且打破亚洲纪录!成为首个男子200米破20秒大关的黄种人选手,据悉谢震业的起跑反应时间
是0.168s,到达终点的速度约为10m/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秒88指的是时刻
B.谢震业的位移大小为200m
C.谢震业这次比赛的平均速度约为5m/s
D.谢震业的起跑反应时间0.168s,指的是时间间隔
5、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从t=0时刻开始,物体的x
t
t
(x为时间内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图线与纵、横坐标轴的交点
分别为(0,0.5)和(-1,0),由此可知( )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C.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1m/s
D.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
6、地面附近某高度处水平抛出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物体抛出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B.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C.速度大小改变,方向不变D.速度大小和方向都改变
7、a、b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的初速度比b的初速度大
B.a的加速度比b的加速度大
C.前10s内a的位移等于b的位移
D.t=10s时,a的速度等于b的速度
8、如图所示是P、Q两质点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的v-t图像,由图线可以判断
A.P质点的加速度越来越小
B.在0~t1时间内,P质点的位移大于Q质点的位移
C.t1时刻两质点又到达相同的位置
D.在t1时刻之前,P质点的加速度均大于Q质点的加速度
9、固定的斜面上叠放着A、B两木块,木块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水平力F作用于木块A,使木块A、B保持静止,且F≠0,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A、B整体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B.A对B的摩擦力不可能为0
C.B可能受到3个力作用
D.斜面对木块B的摩擦力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
10、如图甲所示,某同学将一个力传感器A系在墙壁上固定,另一力传感器B握在手中,力传感器A、B互相钩着并连接在计算机上。

用手向右拉力传感器B,在计算机显示屏上可以看到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由图乙可知_______。

A.作用力大小总是大于反作用力大小
B.传感器A、B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始终相等
C.传感器A、B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方向始终相反
D.横坐标表示的物理量是传感器B向右移动的位移
二、实验题
11、(4分)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
(1)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a-F图象,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在平衡摩擦力时木板与水平桌面间的倾角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该同学在平衡摩擦力后进行实验,实际小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拉力________砝码和盘的总重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为了便于探究、减小误差,应使小车质量M与砝码和盘的总质量m满足________的条件.(3)某同学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A、B、C、D、E、F、G是纸带上7个连续的点.Δs=s DG-s AD=________ cm.由此可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2、(10分)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选出了一条清晰的纸带,并取其中的A、B、C、D、E、F、G七个点进行研究,这七个点和刻度尺标度的对照情况如图所示。

(1)由图可以知道,A、B两点间的时间间隔是_________s,A点到D点的距离是_________cm,D点到G点的距离是_________ cm。

(2)通过测量不难发现,(s BC-s AB)与(s CD-s BC)、与(s DE-s CD)、…基本相等。

且拖动纸带的小车与纸带的右端相连,这表明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之内,拖动纸带的小车做的是_____运动。

三、计算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9分)若干年后,某不爱学习的同学,开一辆装满地瓜的三轮车,在金马大道上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

当三轮车经过一停在路边的警车旁时,警察发现其超载,2.5s后警察启动警车,开始追赶。

已知警车启动后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m/s2。

求;
(1)经多长时间,警车能追上三轮车?
(2)警车追上三轮车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
14、(14分)一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经过一高度为2m 的窗户用时间0.2s,g 取10m/s 2.求:物体开始下落时的位置距窗户上檐的高度。

15、(13分)如图甲所示,有一足够长的粗糙斜面,倾角θ=37°,一滑块以初速度v 0=16m/s 从底端A 点滑上斜面,滑
至B 点后又返回到A 点.滑块运动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10m/s 2).求:
(1)AB 之间的距离;
(2)滑块再次回到A 点时的速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A
【解题分析】
列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v 2-v 02=2ax 得:
502-102=2ax
302-102=2ax ′

'3
x x
A .3
x ,与结论相符,选项A 正确; B .2x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 错误; C .2x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 错误;
D .3x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 错误;
2、D
【解题分析】
A、对两个小球构成的整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
x轴:
y轴:,得:,,故AB错误;
C、对C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
x轴:
y轴:,得:,,故C错误,D正确。

点睛:本题首先要选择好研究对象,其次正确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力图,再由平衡条件求解.以上是利用正交分解法,也可以利用合成法。

3、C
【解题分析】大伟拉小伟的力和小伟拉大伟的力两者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正确。

4、D
【解题分析】
A.19秒88是谢震业完成200米比赛所用的时间,所以是时间间隔。

故A错误。

B.400米标准跑道上的200米比赛,是指轨迹的长度,所以是指路程,不是位移。

故B错误。

C.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200米比赛的位移并不是200米,所以平均速度也不是5m/s。

故C错误。

D.反应时间是指听到起跑信号到开始起跑的时间间隔内,故0.168s是指时间间隔。

故D正确。

5、D
【解题分析】
x/t 表示瞬时速度,此题实质是v-t图象,其斜率等于加速度,由图象的形状可判断出物体的运动情况,直接读出初速度。

【题目详解】
根据
x
v
t
,可知物体的速度均匀增大,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B错误。

图线纵轴截距表示初速度,则知物体的初
速度大小为0.5m/s,故C错误。

由x
t
=v0+
1
2
at得加速度为:a=1×0.5=1m/s1.故D正确。

故选D。

【题目点拨】
本题关键要知道v=x/t,v-t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来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6、BD
【解题分析】物体做平抛运动,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恒定不变,即大小和方向都不变,A错误B正确;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都时刻在变化着,故C错误D正确.
7、BD
【解题分析】
A. 由图可知a的初速度为0,b的初速度大于0,故A错误;
B. 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由图可知a的斜率大于b的斜率,故a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故B正确;
C. 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在该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由图可知b物体在10s内通过的位移大于a物体通过的位移,故C错误;
D. 由图可知在10s时两物体的瞬时速度相同,故D正确。

故选:BD.
8、AB
【解题分析】
v-t图像中图线的斜率可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所以从图像中可看出P质点的加速度在减小,A正确,v-t图像图线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所以在0~t1时间内,P质点的位移大于Q质点的位移,即P在Q的前面,B正确C错误.在刚开始一段时间内P的加速度大于Q的加速度,随着P的加速度的减小,Q的加速度后来大于P的加速度,D错误.9、ABD
【解题分析】
对AB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推力,可能有静摩擦力(当推力的平行斜面方向分力与重力的下滑分力平衡时为零),故可能受三个力作用,故A正确;对物体A受力分析,因水平方向受推力F作用,则必然受到向右的静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A对B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为F;故B正确;对物体B受力分析,受重力,A对B的
压力,A 对B 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斜面对B 垂直向上的支持力,斜面对B 可能有静摩擦力(当A 对B 向左的静摩擦力的平行斜面方向分力与重力的下滑分力平衡时为零),故B 受4个力或者5个力;故C 错误;当A 对B 向左的静摩擦力的平行斜面方向分力大于重力的下滑分力时,B 物体有上滑趋势,故受到平行斜面向下的静摩擦力,故D 正确;故选ABD 。

【题目点拨】
本题关键是灵活地选择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可以结合力的产生条件、作用效果和牛顿第三定律分析,难点是B 与斜面间的静摩擦力的有无和方向的判断,可以采用假设法分析。

10、BC
【解题分析】
ABC .观察分析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以看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同时变化,故A 错误,BC 正确;
D .横坐标表示的物理量是作用时间,故D 错误。

故选BC 。

二、实验题
11、偏大 小于 M ≫m 1.80 5.0
【解题分析】
(1)[1] 当拉力F 等于0时,小车已经产生力加速度,故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平衡摩擦力过大,在平衡摩擦力时木板与水平桌面间的倾角偏大.
(2)[2] 小车运动过程中,砝码和盘向下做加速运动处于失重状态,砝码和盘对细线的拉力小于其重力,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拉力小于砝码和盘的总重力;
[3] 对整体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 M m a =+
解得
mg a M m
=+ 则绳子的拉力
1Mmg mg F Ma m M m M
===++
当M m ,即砝码和盘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小车上砝码的总质量时,砝码和盘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小车运动时受到的拉力,所以为了便于探究、减小误差,应使小车质量M 与砝码和盘的总质量m 满足M m 的条件 (3)[4] 刻度尺上读出A 、D 、E 三点的位置,算出
()()6.50 2.60cm 2.600.50cm 1.80cm s ∆=---=
[5] 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 =aT 2可知,加速度:
2
22221.810/ 5.0/0.06
s a m s m s T -∆⨯=== 12、0.1 4.10 6.60 匀减速直线
【解题分析】
(1)[1][2][3] 由图可以知道,A 、B 两点的时间间隔是5个计时间隔0.1s ,A 点到D 点的距离是4.10cm ,D 点到G 点的距离是
10.70cm-4.10cm=6.60cm
(2)[4]过测量不难发现,(s BC -s AB )与(s CD -s BC )、与(s DE -s CD )、…基本相等即连续相等时间间隔,位移差相等,做匀变速运动。

且拖动纸带的小车与纸带的右端相连,说明相等时间内位移越来越小,这表明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之内,拖动纸带的小车做的是匀减速直线运动。

三、计算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 (1) 10s (2)90m
【解题分析】
三轮车匀速运动的速度120m/s v =,三轮车在t 1=2.5s 内的位移
11150m s v t ==
(1)设警车运动的时间为t 警车运动的位移
2211522
x at t == 三轮车的位移为
2120x v t t ==
121x x s =+
即:
2520502
t t =+ 解得
t =10s
(2)当两车的速度相等时;两车间的距离最大,即
5t 2=20
解得
t 2=4s
在2s 内,三轮车运动的距离
3280m x vt ==
警车运动的距离
242140m 2x at == 最大距离为
31490m x x s x ∆=+-=
14、4.05m 【解题分析】
设开始下落到达窗户上檐的时间为t ,有:
()2211 0.22m 22
g t gt +-= 解得
t =0.9s .

211100.81m 4.05m 22
H gt =
⨯⨯== . 15、(1)16m (2)82m/s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滑块先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减速到零后再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运动. (1)由图线可知滑块初速度
,减速时间 由A 到B ,做匀减速运动,位移

(2)滑块沿斜面向上运动加速度
② 对滑块受力分析(如图),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③
滑块沿斜面向下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的④由③④解得⑤
由B到A,⑥
解得滑块再次回到A点时的速度⑦
考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