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雨湖区中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研究
-131-
湘潭市雨湖区中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刘文青
(411201 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湖南 湘潭)
摘 要:在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湘潭市雨湖区中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形式、时间、原因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结合全民健身和终身体育的需要,对发展中年人体育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体育锻炼;中年人;现状;调查中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界定为35-59岁)是人生的黄金阶段,同时也是承上启下的特殊阶段。
在当今社会发展模式下,中年人在工作与生活方面大多达到人生的巅峰,为社会和家庭的顶梁柱。
但这一时期的,他们身体方面却经历着由强趋弱并逐渐衰退的过程,各系统器官功能逐渐降低、机体基础代谢率随年龄的增高而逐渐下降,身体已成为影响中年人事业与生活的重要因素,加强中年人的身体锻炼,势在必行。
因此,了解中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分析其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加强中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措施进而增强中年人身体健康,对于这一社会的“中坚力量”而言,其意义不言自喻。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湘潭市雨湖区的中年人进行了调查,选取社区、俱乐部、运动场、公园、广场作为调查场所。
1.2 研究方法1.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文献检索,收集整理了有关中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论文和报刊、学报等,为本文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调查目的和内容,设计调查表。
在调查场所随机发放
150份调查问卷,回收146份,回收率97.33%,其中回收有效问卷140份,有效率为93.33%。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 软件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为本文提供数理依据。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
图1表明,湘潭市雨湖区中年人对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主要集中在增强体质、减压、娱乐、放松心情、减肥等方面,其中增强体质比例最高(46.43%),其次为加压放松(19.29%)。
现代科学证明,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是获得健康的有效方式,从统计数据看,参与体育锻炼的中年人对于增强体质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参与的主要目的即为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另一方面,由于当今社会工作生活压力较大,较多人心理焦虑,承受的压力较大,进行体育锻炼成为他们释放压力进行心理调节的主要方式。
第三,由于性别原因,选择锻炼的女性较多是为减肥,保持身形,提升自身形象。
图1 湘潭市雨湖区中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目的2.2 体育锻炼频率与时间
好美丽乡村建设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
坚决不搞大拆大建,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3)推动特色文化。
挖掘、甄别、整合特色文化品牌的培育,邀请国内知名学者、专家开展文化考察与考证活动,积极申报与认证特色文化,围绕盘古文化、梁祝文化、重阳文化、西游文化、女娲文化等厚重的特色文化,高起点、高标准编制我市的历史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规划。
(4)发扬当地文化。
深入实施和大力推广文化站、农家书屋建设,配齐、配好文化基础设施,有效开展健身、文娱、读书阅报等活动,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普惠、实惠、优惠的公共文化服务。
四、完善建管制度,实施可持续发展
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建设和管理维护。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考核机制。
各级政府要设立农村生活环境综合政治机构,全面统筹城乡环境治理工作,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指示精神,切实改善乡村面貌,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
(2)完善资金管理保障维护制度。
利用农村社区集体资金、项目的财政拨付、社会集资、企业个人投资及银行贷款等方式,确保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有钱办事”。
(3)积极探索创新,强化组织领导,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
切合农村实际的工作机制和组织机制。
有条件的话可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加快产业转型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强农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4)建立激励为主、分类定位的考核评价机制。
通过召开村民会议,建立农户卫生评比制度、村级卫生管理制度等管理机制,修改完善村规村约,形成长效机制,巩固发展壮大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参考文献:
[1]张波.毕节市建设美丽乡村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南方农业. 2013(12).
[2]许经勇.寓生态文明建设于美丽乡村建设之中[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8)
[3]郭世松.大力推动美丽乡村文化生态建设[J].领导科学论坛.2015(4)作者简介:
李雅婷(1995.08~),女,河南南阳人,黄淮学院经济管理系2014级会计专业学生。
王倩倩(1984.08~),女,湖北荆门人,黄淮学院经济管理系助教。
基金项目:2015驻马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316);2015河南省社会科学普及规划项目(项目编号:468)
理论研究
-132-
表1调查表明,在锻炼频率上,湘潭市雨湖区中年人锻炼频率基本在每周2次,占40.55%,每周超过3次(22.91%)的人也较多,表明较多人重视体育并积极参与锻炼。
在锻炼时间方面,练习时间多集中在30-60分钟,对于中年年龄段群体而言,由于精力与时间有限,60分钟以内的锻炼时间较为合理。
在锻炼时段方面,下午参与率最低,晚上最高,其原因是这两个时间段余暇时间比较充足,不影响工作。
另一方面,由于季节与气温因素,更多人选择晚上进行锻炼。
表1 湘潭市雨湖区中年人参加体育锻炼频率与时间锻炼频率%锻炼时间%锻炼时段%不参与3不参与
不参与0每周1次20.6530分钟以内15.67早晨29.74每周2次40.5530-60分钟45.55上午10.53每周3-4次27.45 1.5-2小时22.91下午9.345次以上
8.35
2小时以上
15.87
晚上
70.25
2.3 参加体育锻炼的场所
表2调查表明,湘潭市雨湖区中年人参加体育锻炼主要场所分为公园、广场、社区、收费场馆以及工作地点等。
其中比例最高的为社区(36.85%),这可能是当前社区较多已经具备了体育锻炼的硬件设施,加之就近方便等因素,社区锻炼已成为中年群体参与体育锻炼的首要选择。
其次,公园和广场由于较好的条件与锻炼氛围,也成为人们优先考虑的场所。
收费场所在中年人的体育锻炼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体现出部分中年人花钱买健康的健身观。
表2 湘潭市雨湖区中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场所统计表锻炼场所
公园广场社区收费场馆工作地%
22.43
24.62
38.56
8.12
6.27
2.4 参与体育锻炼项目
图2调查显示,中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多以跑步、乒乓球为主,其次是羽毛球与网球等项目。
跑步由于场地要求简单且锻炼效果好,成为了较多人的选择,从这点可以看出中年人选择的体育锻炼项目大多对场地要求不高,简单易行。
在选择项目特点方面,中年人主要选择的项目都是运动量不是很大的有氧运动,直接进行身体对抗的激烈性高强度的项目较少,
这与中年群体心态趋于平和,身体素质下降有关。
2.5 参加体育锻炼的形式
个人独自锻炼、和家人一起锻炼以及和朋友、同事一起锻炼是湘潭市雨湖区中年人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其中又以个人锻炼比例(40.23%)为最高。
究其原因,主要是个人锻炼方式在时间、地点以及方式方法方面都较为自由,自身可随意支配,因而占据了较高比例。
和朋友同事是中年男性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其主要原因是除了工作方面的需要,下班的时间与同事进行沟通也能增进了解,增加感情。
另外,和家人一起进行锻炼已成为当前锻炼的流行方式,既可锻炼身体,进行鼓励与比拼,
又可交流沟通,增进感情,因此,举家锻炼已成为当前体育锻炼的流行方式。
表3 参加体育锻炼的形式锻炼形式个人
家人朋友同事单位体育活动社区体育活动俱乐部体育活动%
40.23
12.34
18.65
7.41
8.67
12.70
3 参加体育锻炼的制约因素
依据我们的统计,制约中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主要有
工作繁重没时间(表4),缺乏兴趣,场所缺乏、设备不足,天气原因等。
缺乏兴趣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感兴趣的运动项目,缺乏参与动力。
场所缺乏、设备不足是制约中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之一。
政府对体育锻炼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不够,体育锻炼公共场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等是制约中年人参与锻炼的主要原因。
因此,政府要增加宣传力度,让广大居民认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增加体育锻炼意识,增加和改善体育设备,为居民提供良好的体育场馆等设施,培养他们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表4 制约湘潭市雨湖区中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制约因素没有时间缺乏兴趣经济因素场所设施天气其他
%
32.63
28.54
8.55
15.56
12.67 2.05
4 结论
4.1 湘潭市雨湖区中年人参加体育锻炼主要以增强体质、减肥和释压为主。
4.2 湘潭市雨湖区中年人锻炼频率主要为每周2次,持续时间为1小时,主要集中在晚上进行锻炼。
4.3 湘潭市雨湖区中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场所主要集中在社区、广场和公园。
4.4 湘潭市雨湖区中年人参加体育锻炼多以跑步等有氧慢性运动为主,多以个人和家人一起进行锻炼方式为主。
4.5 制约湘潭市雨湖区中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缺乏时间、兴趣以及场地器材条件不足。
5 建议
5.1 中年既是人生的成熟期,也是身体上迈向老年的过渡期,锻炼项目不宜选择高强度、高对抗性、长距离的剧烈运动项目,应多以慢性有氧运动为主,长期坚持。
5.2 政府应加大对体育的重视,改善体育设施,为居民提供参加锻炼的场馆,社区、俱乐部应经常开展适合中年人的体育活动,调动他们的锻炼积极性,提高参与面。
5.3 各媒体、体育书刊应加大对体育锻炼的宣传与推广,从意识与观念方面促进中年人对体育锻炼的重视与投入,号召更多人参与全民健身。
5.4 进一步拓宽锻炼项目的面,开发更多适合中年进行锻炼的运动项目,避免运动竞技化,应以健身和娱乐功能为主。
参考文献:
[1]周秀敏.《山东省城市中年人群体育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01.06.
[2]郑富.《我国群众体育的现状及发展策略》[J].体育学刊.2004.(4):39-41.
[3]邢咏梅.《西宁市中、青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02.
[4]邓雪.《石家庄城区中年群体体育锻炼现状及干预策略》[J].河北师范大学.2007.06.作者简介:刘文青(1979~)女,湖南湘潭人,湖南科技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众体育,青少年安全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