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激素替代治疗对围绝经期妇女雌二醇、促卵泡素、黄体生成素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ic Endocrinology 2019年3月A第6卷/第7期Mar. A. 2019 V ol.6, No.7
36
低剂量激素替代治疗对围绝经期妇女雌二醇、
促卵泡素、黄体生成素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
曹秋红1,马春芹2
(1.河北省曲阳县人民医院,河北保定 073100;2.安国市妇幼保健院,河北保定 071200)【摘要】目的 观察低剂量激素替代治疗对围绝经期妇女雌二醇(E2)、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的影响及治疗安全性。

方法 随机将围绝经期患者11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服用甲羟孕酮治疗围绝经期妇女,2 mg/d;研究组服用复合雌激素片治疗围绝经期妇女,0.625 mg/d。

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激素水平,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后所有围绝经期妇女的E2、FSH、LH水平均得到改善,研究组变化幅度更大,且研究组阴道流血、乳房胀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低剂量激素可明显改善女性围绝经期症状,且阴道出血、阴道瘙痒、乳房胀痛等不良反应少,有临床推广价值。

但仍需进一步研究监测,为提高围绝经期女性舒适度努力。

【关键词】围绝经期;低剂量;激素;雌激素
【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9.7.36.01
围绝经期妇女的卵巢功能衰退,会引起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紊乱[1],是妇女一生中比较特殊的生理阶段。

如何缓解围绝经期妇女的临床症状,改善其自身及家庭的生活质量[2],是目前临床妇科医生的一个研究热点及难点。

本次研究旨在通过观察低剂量激素替代治疗对围绝经期妇女激素水平的影响及治疗安全性,为绝经后女性生活质量的提供一个思路,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自2017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110例,有不同程度易怒、烦躁、失眠、心悸等精神、神经症状,经子宫内膜活检、乳腺超声检查排除肿瘤患者、其他妇科疾病患者。

患者均自然绝经,年龄>40岁。

随机将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11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基础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服用甲羟孕酮治疗围绝经期妇女,2 mg/d;研究组服用复合雌激素片治疗围绝经期妇女,0.625 mg/d。

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分别对围绝经期妇女的E2、FSH、LH等激素水平进行测定,测定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

详细记录治疗期间两组围绝经期妇女的不良反应情况,治疗3个月后检查两组妇女阴道情况及泌尿道症状。

1.3 观察指标
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激素水平,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样本自身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用“±s”表示,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激素水平变化
治疗前研究组、对照组患者E2水平分别为(18.93±3.21)Pg/ml、(18.83±3.65)Pg/ml,LH水平分别为(32.42±4.71)mU/ml、(33.93±4.87)mU/ml,FSH水平分别为(35.63±4.75)mU/ml、(36.51±5.26)mU/ml,各项激素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

治疗后,研究组、对照组E2水平分别为(28.4±2.34)Pg/ml、(22.31±3.03)Pg/ml,LH水平分别为(25.32±1.74)m U/m l、(16.43±1.87)m U/m l,F S H水平分别为(21.43±2.04)mU/ml、(16.78±1.85)m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安全性
研究组阴道流血、乳房胀痛的发生比例10.9%(6/55)低于对照组阴道流血、乳房胀痛的发生比例30.9%(1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围绝经期是女性卵巢功能、正常性功能、生育能力逐渐出现衰退的阶段[3],是女性人生中较重要的过度阶段。

因激素水平改变,会出现一系列困扰妇女身心健康的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4]。

本次研究采用低剂量雌激素治疗部分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发现可明显提高E2水平,降低FSH、LH 水平,改善围绝经期妇女因卵巢功能退化而引起的激素水平改变[5]。

且低剂量激素治疗围绝经期妇女还可改善妇女泌尿生殖状况,减少阴道瘙痒、阴道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有临床推广价值。

但仍需进一步研究监测,为提高围绝经期女性舒适度努力。

参考文献
[1] 潘秀容.短期激素补充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观察[J].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650-651.
[2] 赵宁.不同激素用药方法改善女性围绝经期生活质量
的研究[J].河北医药,2017,39(4):2170-2172.
[3] 居锦芬.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对围绝经期症状及激素
水平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64-65. [4] 薛薇.低剂量与标准剂量结合雌激素联合天然孕酮或
地屈孕酮质量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7,33(5):388-389.
[5] 李芸.低剂量激素补充治疗对绝经后妇女生活质量的
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8):70-71.
本文编辑:李 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