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生态系统的结构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在生态系统中,各种食 物链相互交错,互相联系,形 成的错综复杂的网状结构叫食 物网。
关系1:一般认为,食物网越复杂, 生态系统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就越 强,食物网越简单,生态系统就越 容易发生波动和毁灭
关系2:在一个具有复杂食物网的生态系统中,一般也不会由于一种生物的消失而引起整个生态系统的 失调,但是任何一种生物的绝灭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所下降。当一个生态系统的食 物网变得非常简单的时候,任何外力(环境的改变)都可能引起这个生态系统发生剧烈的波动。
答案:D
真题举例: ★真题2:(2015新课标卷Ⅱ)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的输入和散失 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B
高考考察方向:生态系统成分总是跟其他生态系统知识结合在一起考查!
需要考虑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有多种食物来源时,若其中一条食物链被中断,则该种群可通过多
食其他食物来维持其数量基本不变。
例4、根据下列南极食物网图回答:假设由于某种原因大鱼全部死亡,试问对磷虾的数量有何影响? 从高营养级分析
解析:当大鱼全部死亡后,中间这条食物链中断,虎鲸只能从两侧的食物链捕食,对左侧食物链 来说,虎鲸较多地捕食须鲸,使须鲸数目减少,从而使磷虾的数目增多。
种群
甲
乙
丙
丁
戊
能量
3.56
12.80
10.30
0.48
226.50
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画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2)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种群丁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________。
消费者
捕食
θ2:表格数据形式间接呈现(重金属、DDT等浓度)构建食物链(网)
如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内残留有机汞的情况如下表:
下表是对某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 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
营养级
A
Pg
15.9
请写出表格中表示的食物链。
食物链为B→D→A→C。
B 870.7
C
D
1.9
141.0
真题举例:
真题4:[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 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 一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
(1)食物链类型和基本模式: Δ1:食物链包括三种类型:捕食链、寄生链和腐生链。 高中生物所涉及的食物链,实际上是捕食链,是由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通过食物关系形成的。 Δ2:食物链中不能出现寄生、腐生生物和阳光等非生物因素和分解者,即只包含生产者(第一营养级) 和消费者(第二营养级及之后各营养级生物)。如阳光→草→兔→细菌就不是食物链。 Δ3:捕食链的基本模式:生产者→各级消费者(即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都不参与营养结 构)。
例5、在图中的食物网中如果蚱蜢突然定减位少于,高则营蚯养蚓级的分数析量如何变化?
解析:当蚱蜢突然减少时,以它为食的蜥蜴也减少,蛇随之减少,鹰就要更多地捕食相思鸟和兔,蚯 蚓由于天敌相思鸟的减少而数量增加,达至极限时发生剧烈的种内斗争,导致数量下降,所以蚯蚓的 数量先增加后减少。
真题举例: ★真题3:(2013广东高考卷第5题)图2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 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 )
C 例2、下图为南极某海域的食物网。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A.此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 B.硅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 C.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同一营养级 D.严禁过度捕杀蓝鲸是由于其对该食物网影响最大
例3、下图所示是温带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一部分图解,请据图分析回答。
⑴该食物网含_条食物链,7 猫头鹰占有的营养级是_______,属于_____第_三_、级四消、费 者。 五、⑵六兔与鼠的关系是__次,、蟾三蜍、与四蜘、蛛五的关系是____。
生物体 有机汞浓度(ppm)
A
B
C
D
E
0.05
7
0.51
68
0.39
请写出表格中表示的食物链(网)。
θ3:根据提供的捕食方面的信息构建食物链(网)
古树上有红蜘蛛、蚜虫、草蛉、七星瓢虫、麻雀、花喜鹊等6种动物,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草蛉、七星 瓢虫捕食红蜘蛛、蚜虫;红蜘蛛、蚜虫以植物的各器官为食物;麻雀、花喜鹊以红蜘蛛、蚜虫、草蛉为 食。
②以捕食关系构建食物链。
请判断甲乙在食物链中的关系。 甲是被捕食者,乙是捕食者,在食物链中,甲是低营养级,乙是高营养级。
③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图解构建食物链。
请写出图中表示的食物链。 A是生产者,B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D是无机环境。 其中的食物链是A→B。
2、构建食物网: θ1:表格数据形式直接呈现(能量值)构建食物链(网):
2、关 系图:
(主要成分、基石、必备成分)
生产者
化光
能合
细
合作
动
胞
成用
物
呼
作、
摄
吸
用
食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呼细 吸胞
消费者 (最活跃的成分、非必备成分)
(必备成分) 分解作用
尸体、粪便
★以碳循环和能量流 动构建关系
体残 枝 败 叶 、 遗
分解作用
呼细 吸胞
分解者 (最关键的成分、必备成分)
判断分析: ①双向箭头的两侧分别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生产者”(如C 和D); ② 除双向箭头外,“生产者”箭头方向全部指出(如D),“非生物 的物质和能量”箭头方向全部指入(如C); ③生产者中的两个单箭头,一个指向消费者,一个指向分解者,消费 者箭头是“一进两出”如A,分解者箭头是“一出两进”如B。
竞争
竞争和捕食
规律总结加强记忆: ①生产者永远是第一营养级,第一营养级必须为生产者。 ②消费者级别=营养级级别-1。 ③生态系统中植食性动物称为第二营养级或初级消费者。 ④生态系统中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称为第三营养级或次级消费者。
(2)食物网中某种群数量变化引起的连锁反应分析情况:
以中间环节少的作为分析依据,考虑方向和顺序为: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的多,所以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
Δ4:每条食物链的起点为生产者,终点为最高营养级(即最高级消费者)。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 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为第三营养级¨¨¨¨¨¨¨。(营养级别比消费者级别多 一级。)
?问题:食物链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答:能量沿着食物链的流动是逐级递减的,且传递效率是10%~20%,那么营养级越高,所获取的 能量越少,当营养级达到第五至六级时,传递到该营养级的能量就不足以维持一个种群的生存了。
(1)食物网图形分析: ¥1:图示共有6条食物链——数食物链规则:从没有箭头指向的生 物即生产者A开始,沿箭头方向一直数到没有箭头出去的H,然后 再按顺序数另外一条。
¥2:图示中H占有第三、四、五三个营养级或次级、三级、四级消费者。对某一动物而言,其营养级是 不固定的,视具体食物链而定。
¥3:图示中B和C的关系:竞争和捕食(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有可能出现不同概念上的重 合)。 ¥4: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越多,食物网越复杂。 ¥5: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的原因:a.一种绿色植物可以被多种植食性动物所食;b.一种植食性动物可 吃多种植物,也可成为多种肉食性动物的捕食对象。
Δ5:食物链中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不会倒转,因此箭头一定是由上一营养级指向下 一营养级(即单向性)。 箭头代表能量传递的方向。
注意事项归纳: 1.食物链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 2.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 3.消费者级别与营养级别相差1 。
食物 链
2、食物网
c、消费者:是生态系统的非必需成分,但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是紧密联系, 缺一不可;是异养型中的捕食者、寄生生物或共生生物。
例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于一个营养级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 和厌氧型两类
(2)轮虫和水溞的种间关系是
。 竞争关系
学案:链接 知识教案:链接 课后作业:链接 微视频:链接
谢谢大家!
归纳:注意事项:
1、在食物链中只有捕食关系,在食物网中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 2、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营养级。 3、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越强。 4、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食物网的复杂 程度主要取决于其中的生物种类。
高考方向
高考方向1:判定生态系统成分 高考方向2:建立概念图 高考方向3:构建食物网
知识网络构建: 生态系统结构在生态系统知识板块中的地位
生产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解者
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核心考点1:生态系统的成分
1.内容: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即非生物成分) (2)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即生物成分)
答案:C
注意: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与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
真题举例: ★真题1:[2014·海南卷] 关于土壤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土壤微生物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C.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后可被农作物再利用 D.土壤中的硝化细胞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
根据上述材料,画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以表示各生物之间的关系。
真题举例: 真题5:(2013安徽高考)合理密养、立体养殖是提高池塘养殖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1)某池塘中有水草、绿藻、草鱼、鳙鱼(主要摄食浮游动物)和鳜鱼(肉食性),以及水溞、
轮虫等浮游动物。请按主要捕食关系,绘出该池塘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 的成分
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
Hale Waihona Puke 捕食关系消费者分解者
食物链(网) (营养结构)
核心考点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必修3P91) 1、食物链:
概念: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 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
*特点:1、生物富集 2、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3、捕食食物链的 起点都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 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中间不能有间断,不 出现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及分解者 4、单方向
以物质和能量流动构建关系图 关系图1
生产者
消费者
非生物的物 质和能量
关系图2
分解者
3、地位:(注意)
a、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或基石);是自养型 生物,包括绿色植物和自养型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必需成分。
b、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必需成分,是物质循环中的关键成分,是沟通生物群落到无机环 境的桥梁;是异养型中的腐生类型,如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以枯木、粪便等腐败物质 为食的甲虫、粪金龟子,蚯蚓、蜣螂及软体动物、秃鹰等。
答案:A
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 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 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
(2)食物链(网)的不同表示方法: 1、以图形提供的信息构建食物链: ①以每个营养级中有机物多少为依据构建食物链。
请写出图1和图2表示的食物链。 图1中的食物链是丙→甲→乙→丁 图2中的食物链是丙→丁→甲→乙
2017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生态 系统的结构
高考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理解) 教学重点: 1、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及地位 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难点: 1、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2、食物网中各营养级生物数量变化分析 3、根据不同情况绘制食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