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一轮复习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测试题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精美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一轮复习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测试题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精美解析版
本题考查流域的合理开发。
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既要保证上中游的经济发展用水,也要保证下游地区的生态用水,因此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是塔里木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要条件。
故选B。
下图为“黄河中游山西省某地区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两题。
1.山西省构筑的三条产业链依赖的自然资源
除煤炭外,还有
A. 铁矿石
B. 石油
C. 天然气
D. 石灰石
2.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的明显成效是
A. 有利于改善当地环境质量
B. 提高了煤炭
的附加价值
C. 有利于缓解水资源不足的压力
D. 促进第
三产业合理发展
【小题1】A【小题2】B
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
由图可知,山西省构筑的三条产业链依赖的自然资源除煤炭外,还有铁矿和铝土矿。
故选A。
本题考查山西煤炭资源开发有关知识。
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可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煤炭附加价值,改变采掘工业的单一结构,对改善环境质量、缓解水资源不足和第三产业发展没有起到明显的成效。
故选B。
下图为“塔里木河流域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下列对该流域综合治理建议不合理的是
A. 保护和恢复自然植被
B. 植树种草,农、林、牧综合发展
C. 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合
理利用水资源
D. 大面积植树造林
4.决定流域开发方式和方向的是
A. 流域的人文背景
B. 流域的植被状况
C. 流域的自然背景
D. 流域的人口密度【小题1】D【小题2】C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西北地区流域的综合治理。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为新疆地区,气候干
旱,水分条件较差,土地荒漠化问题突出,因此应该保护和恢复自然植被;植树种草,农、林、牧综合发展;同时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
大面积植树造林会造成该地区水资源更加缺乏,不适合该地区的流域综合治理,D对,ABC错。
故选D。
本题考查流域的开发。
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着流域的开发方式和方向,C正确;流域的人文背景、植被状况、人口密度与流域的开发方式和方向关系不大,ABD错误。
故选C。
下图为“山西省某地区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示
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5.山西省构筑的三条产业链依赖的自然资源
除煤炭外,还有( )
A. 铁矿石
B. 石油
C. 天然气
D. 石灰石
6.山西省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的明显成效是( )
A. 改善了当地环境质量
B. 提高能源的附加
价值
C. 缓解了水资源不足的压力
D. 促进第三产
业合理发展
7.山西省利用煤炭发电的目的不包括( )
A. 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B. 改善能源工业结构
C. 增加经济产值
D. 减轻山西省的环境
污染
【小题1】A【小题2】B【小题3】D
本题考查山西省产业链的构成。
读图可知,山西省构建了三条产业链,分别是煤—电—铝产业链、煤—焦—化产业链、煤—铁—钢产业链,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山西省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的成效。
山西省对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包括构建多条产
业链,延长产业链条可以提高煤炭附加价值,改变采掘工业的单一结构,对环境质量、交通运输条件改善没有起到明显的成效,所以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山西省利用煤炭发电的目的。
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为了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和推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山西省变输煤为输电。
从经济效益看:利用煤炭发电,可以减少煤炭的外运,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可以改善能源工业结构;增加经济产值,所以ABC是其目的。
从环境效益看:利用煤炭发电,燃煤会造成山西省大气环境污染,所以D 不是其目的。
故选D。
下图为“山西省某地区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示
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8.山西省构筑的三条产业链依赖的自然资源
除煤炭外,还有
A. 铁矿石
B. 石油
C. 天然气
D. 石灰石
9.山西省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的明显成效是
A. 改善了当地环境质量
B. 提高能源的附加
价值
C. 缓解了水资源不足的压力
D. 促进第三产
业合理发展
10.山西省利用煤炭发电的目的不包括
A. 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B. 改善能源工业结构
C. 增加经济产值
D. 减轻山西省的环境
污染
【小题1】A【小题2】B【小题3】D
本题考查山西省产业链的构成。
读图可知,山西省构建了三条产业链,分别是煤—电—铝产业链、煤—焦—化产业链、煤—铁—钢产业链,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山西省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的成效。
山西省对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包括构建多条产
业链,延长产业链条可以提高煤炭附加价值,改变采掘工业的单一结构,对环境质量、交通
运输条件改善没有起到明显的成效,所以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山西省利用煤炭发电的目的。
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为了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和推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山西省变输煤为输电。
从经济效益看:利用煤炭发电,可以减少煤炭的外运,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可以改善能源工业结构;增加经济产值,所以ABC是其目的。
从环境效益看:利用煤炭发电,燃煤会造成山西省大气环境污染,所以D 不是其目的。
故选D。
11.下图为两条大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
关于两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A. 甲河上游重点利用水能发电、发展航运、
发展种植业等
B. 乙河上游重点建设自然保护区、梯级开
发、发展旅游等
C. 甲河下游重点利用水能发电、保护植被生
态、发展畜牧业
D. 乙河下游重点开发水能资源、保护水质、
发展灌溉农业
B
略
流域的开发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结合流域的具体特征,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
A(田纳西河流域××局)主要负责田纳
西河流域的统一开发和管理,它所确定的流域开发的核心是()
A. 河流的梯级开发
B. 流域的综合开发
C. 流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治理
D. 防洪、航
运、发电、旅游等
A在流域开发过程中,合理利用土地的
主要措施是( )
①留出土地用于生态恢复和建立自然保护
区②调整农、林、牧业结构
③建立公园、野生动物管理区、风景区④恢复治理采矿区的土地生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4.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经验,给我
们的启示是()
A. 成立开发机构来管理地方政府
B. 一定要联合国内外投资者共同开发
C. 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
D. 流域开发降低开放程度
15.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和宣城气候的说法正确
的是()
A. 两地气候相同
B. 两地降水不同
C. 两地所属的温度带不同
D. 两地降水季节
相同
【小题1】A 【小题2】
C
【小题3】
C
【小题4】
B
本题考查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核心。
TVA 主要负责田纳西河流域的统一开发和管理。
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以水资源的综合开发为中心,综合开发的措施主要有:防洪(水库)、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农业结构、矿区生态恢复),其中流域开发的核心是河流的梯级开发。
A对,BCD错。
故选A。
本题考查流域开发过程中土地的合理利用。
建立公园、野生动物管理区、风景区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故排除③选项。
C对,ABD 错。
故选C。
本题考查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经
验启示。
开发机构不仅仅只受地方管理,还要受国家机构管理,A错;应鼓励国内外投资者
参与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但不一定非要联合国内外投资者共同开发,B错;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符合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经验带来的启示,C对;流域开发应提高开放度,D错。
故选C。
本题考查区域气候特征的分析。
田纳西河流域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降水量丰富,该流域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
我国宣城市位于安徽省东南皖南山区与沿江
平原结合地带,跨东经117゜58’~119゜40’、北纬29゜57’~31゜19’。
宣城地区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雨热同期。
综上所述,两地气候不同,降水季节不同,温度带相同,B对,ACD错。
故选B。
流城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
城的开发方向。
下图是田纳西河流域示意,读图回答下题。
16.甲为该河流发源地,其开发利用的方向是
A. 植被保护
B. 矿产开采
C. 水产养
殖 D. 发展航运
17.乙河段综合开发和治理的核心是
A. 封山育林
B. 防洪
C. 发电
D.
梯级开发
18.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和治理的意义是
①限制了工业迅速发展②改善了生态环境
③促进了第三产业发展④根治了洪灾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9.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田纳西河流域冬春水量小夏秋大
B. 田纳西河流域属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
湿润,雨热同期
C. 田纳西河流域水系发达,支流众多,大部
分能通航
D. 田纳西河流域矿产资源贫乏
【小题1】A 【小题2】
D
【小题3】
B
【小题4】
C
本题考查河流及其开发方向,属基础知识题目。
河流的发源地应该保护植被,不宜发展水产养殖业、矿产开采,A正确,BC错误;上游地势起伏大,落差大,不利于航运发展,D 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流域开发的方向。
由图可知,乙河段位于田纳西河流域,该河段落差大且流量丰
富,能够最大程度开发其水能资源,适合进行梯级开发,D对,ABC错。
故选D。
本题考查田纳西河治理的影响。
通过综合开发与整治,田纳西河流域根治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了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到20世纪80年,田纳西河流域人均收入水平已经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促进了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①错、②③④对。
所以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田纳西河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和早春,雨热不同期,AB错误;田纳西河支流众多,且大部分可通航,C正确;田纳西河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自练自提(本大题共2小题,)
20.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中,人类需要对自然条
件的适度改造和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利用,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黄河上游区域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分布图
(1)根据所学知识,请提出甲区域综合开发利用有色金属资源的具体措施.(写出两条即可)
(2)有人认为图中乙区域水稻种植业生产,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请说明理由.
解:(1)读图,结合所学知识,甲区域综合开发利用有色金属资源的具体措施为利用当
地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和水能资源,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并延长产业链对其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依托科技,对伴生矿进行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依托有色金属冶炼,发展硫酸制造、建材等相关工业,实现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对环境进行治理,减少环境污染.
(2)读图可知,乙位于河套地区,该区域水稻种植业生产,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原因是河套地区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旺盛,
而水稻种植业生产需要大量的水资源,造成黄河下游地区水资源短缺甚至于河流断流,危及河流下游生态安全;易造成当地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碱化加剧.
故答案为:
(1)综合利用有色金属资源的措施:利用当地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和水能资源,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并延长产业链对其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依托科技,对伴生矿进行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依托有色金属冶炼,发展硫酸制造、建材等相关工业,实现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对环境进行治理,减少环境污染.
(2)河套地区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旺盛,而水稻种植业生产需要大量的水资源,造成黄河下游地区水资源短缺甚至于河流断流,危及河流下游生态安全;易造成当地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碱化加剧.
(1)根据当地有色金属资源丰富的特点,结合黄河上游水能资源分布可以判断该区域可
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在发展过程中应依托科技,对资源充分利用、延长产业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图中乙区域水稻种植业生产,不符合可
持续发展理念,围绕从灌溉水资源进行分析,从水资源短缺和土地盐碱化角度进行解答.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区域综合开发利用有色金属资源的具体措施和区域水稻种植业生产的可行性,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21.流域的开发对区域发展意义重大。
阅读材
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田纳西河流域地理概况图”和“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整治图”。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为了达到振兴和发展区域经济的目的,美国成立田纳西河流域××局,制定了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协调系统,对流域内的自然资源进行全面的综合开发和管理。
(1)结合材料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区位优势。
(2)在资源开发利用上,长江流域和田纳西河流域的共同之处有。
(答出四点即可)
(3)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与整治对长江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有益启示
是。
(1)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降水丰富,水资源丰富;②地形起伏,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有丰富的煤炭等矿产资源(2)发展内河航运;发展旅游业;建设水利设施,加强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开发水能资源;发展渔业等(3)加大管理力度,实行全流域的统一管理与开发
(1)本题考查流域的综合开发。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区位优势包括水资源、水能资源、煤炭等矿产资源等方面。
(2)本题考查流域综合开发的措施。
在资源开发利用上,长江流域和田纳西河流域的共同之处包括航运价值开发、旅游业开发、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开发、渔业资源开发等方面。
(3)本题考查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与整治对长江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有益启示是加大管理力度,实行全流域的统一管理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