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依法治企_是企业改革的必由之路
依法治企心得体会(通用5篇)

依法治企心得体会依法治企心得体会一、依法治企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走依法治企之路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想坚持走依法治企之路,必须牢牢把握好以下几个切入点:首先,应明确依法治企的科学涵义,真正了解和懂得什么叫依法治企。
依法治企中的所谓“依”,就是依据,即指应当把法律作为管理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基本依据和最高权威之意。
企业管理千头万绪,但始终应当确立法律的最高权威,坚持以法律作为企业行为的基本依据。
否则,长官意志、我行我素,违法乱纪,企业迟早都会陷入沼泽,难以自拔。
其次,应不断提高对依法治企重要性的认识,让依法治企真正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理念。
思想支配行动。
企业能否始终坚持走依法治企之路,企业老板的思想认识是否到位至关重要。
企业老板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对依法治企重要性的认识,积极推行企业法律文化建设,努力培养自己和员工对法律的忠诚与信仰,让依法治企、按规则出牌真正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理念。
这是确保企业始终沿着法轨健康发展的重要思想保障。
第三,应积极主动推行法律顾问制度,让法制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为规避法律风险,西方发达国家的不少企业家已经深深认识到实行法律顾问制度的重要性,并采取了许多积极有效的行动,如聘请法律人做经理人,对外文书坚持法律顾问先审制度,商务谈判和商务考察必让律师参与等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法制化、规范化和伦理化运行。
第四,应建立健全依法治企的管理制度,把依法治企真正落到实处。
由于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多而零散,要将其系统地归纳起来指导企业工作,规范企业行为,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
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各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一部《办企章程》,由其统领企业管理。
采用这种机制,可以强化企业的科学管理,有利于贯彻落实依法治企。
此外,企业还应严格实行岗位责任制,确保责任到位,各司其职。
新形势下关于做好国有企业依法治企的几点思考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日益健全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依法治企必将成为提高现当代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
企业全部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行,深入推进普法宣传教育和依法治企,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又是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国有企业只有以发展生产为主线,以风险管理和制度建设为重点,走上规范、科学的依法治企发展道路才能继续做大做强、做大做优。
一、目前国有企业依法治企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我国国有企业依法治企现状以及笔者的行业特征,笔者认为,我国国有企业依法治企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依法治企的思想观念有待提升就目前来看,在思想认识方面,部分国有企业内部依法治企的思想观念有待提升,主要表现为:一些国有企业关于依法治企的宣传教育还不够,企业员工普遍对于依法治企的了解不够深入,认识不到位;还有部分国有企业的管理者依法治企观念不强,没有将国有企业依法治企当成全局性、基础性的工作来看待,对于企业依法经营管理定位不够准确,就会导致一些企业法制政策落实不力;在一些国有企业内部依法治企方面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依法治企执行不严格。
(二)法规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强化和完善新形势下,国有企业依法治企工作对于企业的管理人员有了更新、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然而,当下一些国有企业的法规人才队伍建设不够完善,企业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岗位技能有待进一步加强。
再者,国有企业比较缺乏合格的依法治企管理人员和熟悉法律法规的干部队伍,随着依法治企工作的日益加重,这种需求在进一步加大。
而且,国有企业在依法治企监督考核方面工作不到位,依法治企责任追究机制不健全,有的企业是查而不处,有的企业则是处而不严,管理监督松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监督考核体系亟待强化完善,意见建议和反馈渠道有待进一步畅通。
(三)部分企业依法管理决策工作待加强国有企业在依法管理决策方面的工作有待加强,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做得不够。
依法治企是中国石化打造百年老店的必由之路

教 、传统 、习俗 等方 面更 是 差别 巨
大 。如果 法 律管 理缺 失 、不 到位 ,
口 石 家庄 炼化保 卫部法制教育 宣传 队利 用班组 安全会间 隙给基层职 工说 快板 ,让职工
在愉快的氛 围中接 受法制教育 。王叶敏
摄
不仅 会 给企业 带 来种 种 不适 ,造 成 “ 水 土不 服 ” ,甚至 会 激化 矛盾 ,
p e c i a l r e p or t I 特稿
界 一流 、全面 提升 法 律管 理 的重 要 任 务 。 国务 院 国资 委 对 中央企 业 法
律 意识 还不 够 强 ,影 响 了法律 工 作 作用 的发挥 。
中 国石 化 作 为 世 界 5 0 0 强排 名
划发 展 ,用 法治 方式 来 管理 企业 ,
第 五位 、中 国企业 排名 第 一位 的 企 业 ,受关 注 度 高 、社 会 影 响大 ,我 们 必须 坚持 “ 依 法 治 企 、合 规 经
营 ” 。越 是 市 场形 势严 峻 ,越 要坚
内容 ,并对 违法 违 规实 行 “ 一 票否
决 ” 。同时 ,公 司改革 发展 也 迫切 需要 加 快完 善 法律 管理 体 制机 制 ,
法决策 的要 求
党 的 八大 部署 了全面 推进 依
实 开 展 , 在 内 外 部 媒 体 开 展 多 形
式 、多渠道的法制宣传 ,法治文化
氛 围更 加 浓厚 ;法 律 培训 的针 对性 不 断 增强 ,培 训 工作 更加 规范 化 、 制 度 化 ;法治 文 化建设 成 果 丰硕 ,
用 ,督促 各项 工 作依 法合 规 开展 ,
依法治企发言稿

依法治企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简要分享一下关于依法治企的一些想法和见解。
依法治企,是我们党对企业治理提出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依法治企,既是企业遵守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也是企业走向规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首先,依法治企要始于企业自身。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必须树立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可触碰法律的底线。
企业应该建立健全法律制度,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加强内部治理,完善企业管理体系,确保企业的合法合规运营。
同时,还要加强员工的法律教育,提高员工遵纪守法的意识,共同维护企业的法治环境。
其次,依法治企需要政府的有力支持。
政府应当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企业违法违规行为。
政府部门要树立服务企业、促进企业发展的理念,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为企业创造健康、公平的市场环境,推动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最后,依法治企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企业是社会的一部分,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全社会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共同营造法治环境。
同时,要加
强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企业依法经营,实现互利共赢。
尊重法律、遵守法律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只有坚持依法治企,才能为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谢谢大家!。
国有企业依法治企学习心得体会

国有企业依法治企学习心得体会一、对国有企业推进依法治企的一些认识(一)依法治企是国有企业适应经济环境新变化的需要。
面对新常态,国有企业需要处理的法律事务将急剧增加。
因此,依法规范企业行为,加快企业法制化进程,企业发展走法制化轨道势在必行。
国有企业要想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应对市场风险,经受市场环境的考验,在市场经济中求生存、求发展,必须加强企业法律制度建设,借助于法律手段调整、维护企业与国家、企业与企业以及企业内部包括企业和职工的关系,实现依法治企。
(二)依法治企是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
当前,我国的国有企业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一是企业的特性和社会的特点决定了依法治企的紧迫性。
国有企业掌握着国家的重要资源,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同时我国社会目前正处于变革转型期,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社会观念走在发生变化,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企业特性和社会特点,决定了国有企业备受社会关注;而是国家加大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力,采取巡视专项检查等手段加强日常监管,促进国有企业依法合规经营;三是我国法治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
随着宏观政策法律法规的逐步调整,企业多种经营职工持股集资建房等一些曾经符合国家政策或社会通行的做法,如今已被明确要求禁止或限制;四是玉昆监督日趋强烈。
国有企业天然具有“过敏”体质,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解决不及时或不到位也可能成为社会公共事件,给企业形象声誉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依法治企是企业管理的基本方针,也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在经济环境新常态下,通过全面分析国有企业当前处于的阶段、面临的市场特征以及发展环境,就可以看到依法治企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
(三)依法治企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内在需要。
依法治企是国有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定方向,也是深化改革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当前,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面临的法律情况更加庞大。
企业改革越来越触及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依法治企发言稿

依法治企发言稿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发表关于依法治企的演讲。
依法治企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
我将以我的角度,从法治观念的转变、依法办事的理念转变、依法治企的具体做法以及制度建设四个方面,结合实际经验,和大家一起探讨依法治企的重要性和对企业发展的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首先,依法治企需要法治观念的转变。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和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很多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往往强调权力与关系,忽视法治。
建设法治企业,需要深入推进法治观念的转变。
法治观念转变的核心是确立依法行事的理念,树立法治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语境。
只有把权利和义务放置于法治框架下,才能使企业在法治环境中健康成长。
第二,依法治企的理念转变。
企业在依法办事的理念转变中,首先要摆脱行政思维的困扰,转变为依法办事的理务观念。
一方面,要求企业管理者在决策制定过程中,要遵循法律规定,尊重法律权威,增强法律观念,不断提高遵法意识。
另一方面,要依法保护员工权益,公平合理、合法合规地开展经营活动,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和秩序。
第三,依法治企的具体做法。
首先要建立健全法律规章制度,明确各级管理权限和责任,为企业经营提供可依据的法律框架。
要加强企业内部法律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员工法律素养和法律意识。
要加大对法律问题的预防和解决力度,建立健全法律事务处理机构,健全法律风险管理机制,提高企业应对法律风险的能力。
第四,依法治企需要制度建设的支持。
依法治企需要从制度层面上进行保障。
首先,建立健全法律监督机制,加强对企业的法律监管,推动企业在法治环境下合法合规经营。
其次,加强法律规则的创制和完善工作,及时修订和落实各类法律法规,为企业发展提供法律依据。
最后,加强执法力量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和能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依法治企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企业法治建设的支持和引导力度,为企业在法治环境中良性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宪法进企业学习心得体会(10篇)

宪法进企业学习心得体会〔10篇〕宪法进企业心得体会篇1党的-提出的依法治国重要论述,是中国第一次在建党历史上把法治作为中央全会的主题,第一次中央全会以法治为题做出重要决定,充分显示出对法治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
作为企业的一名普通员工,我认为依法治国的理念贯彻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最直接最有力的执行就是依法治企。
国有国法,企有企规。
依法治企就是依照规章制度来治理企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是依法治企的根底。
按制度办事,依规矩执行,简单的十个字,想真正做到,不仅要做到认识到位、思路清晰,还要有章可循、层层落实。
在我看来,企业制度的设置有几个值得深入探究的方面:一是制度的健全性。
新形势下,社会组织结构、经济格局、思维方式和生活体验的层级化和多元化已成趋势,社会目前呈现的网络型多元模式已然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外部生态,而依法治企那么是企业自身稳定开展的内部关键所在。
法为治企之本,强企之基,健全的企业制度,是标准企业经营管理的标杆。
制度是一种稀缺性资源,身在企业环境中,对于依法治企,首要考虑的就是企业制度的健全性,包括制度的建立程序、内容的科学合理性和覆盖面,制度的制定过程是否真正做到程序正义,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是否都在制度的维度下得以引导、约束和标准,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深思的问题。
过程正义才有可能带来结果正义,科学管理才能打破经验管理、传统管理的思维怪圈,而制度的系统全面才能在管理的支干节点真正发挥作用,因而制度的健全与否至关重要。
二是制度的有效性。
制度建立之后并非一劳永逸,其一是因为制度的制定虽然很多都建立在广泛调研的根底之上,但是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背景时刻处在动态变化之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总具有相对程度的滞后性;其二是制度执行的理想性与实际工作的弹性变化存在差异,制度是基于理想状态下制定的,但在实际中它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及实施效果依然有待进行阶段性评估;其三是制度的执行者对制度内涵的理解未必到位、与制度实施应有的胜任控制能力未必匹配,而普通员工对制度的认识和遵守规矩办事的意识也不尽相同,这就使得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执行无效或效率低下的情况,不能有效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
企业合规化管理,推进依法治企主题演讲稿

企业合规化管理,推进依法治企主题演讲稿(原创版3篇)篇1 目录一、企业合规化管理的重要性1.合规化管理与依法治国的关系2.合规化管理对企业的意义二、企业如何推进依法治企1.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2.加强企业内部合规管理3.提高员工法律意识和素质三、企业合规化管理的实践案例及启示1.案例介绍2.案例启示四、推进依法治企的企业发展前景1.促进企业稳健发展2.提高企业竞争力篇1正文尊敬的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探讨企业合规化管理以及推进依法治企的重要性和方法。
首先,让我们了解企业合规化管理与依法治国的关系,以及合规化管理对企业的意义。
企业合规化管理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遵循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确保企业行为合法合规的一种管理方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日益完善,合规化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依法治企是企业合规化管理的核心要求,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那么,企业如何推进依法治企呢?首先,企业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企业经营活动有法可依。
这包括对国家法律法规的遵循,以及对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完善。
其次,加强企业内部合规管理,提高企业的自我监管能力。
这需要企业设立专门的合规部门,定期进行合规审查,确保企业经营活动合规。
最后,提高员工法律意识和素质,让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减少企业合规风险。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个企业合规化管理的实践案例,以及从中得到的启示。
某知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曾因违法违规行为受到监管部门的严厉处罚。
痛定思痛,该企业决定全面加强合规化管理,投入大量资源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企业内部合规管理,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素质。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企业成功转型,不仅避免了合规风险,还实现了快速发展,为我国企业合规化管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
最后,让我们展望推进依法治企的企业发展前景。
依法治企领导讲话

依法治企领导讲话尊敬的各位企业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此向大家做一次关于依法治企的讲话。
依法治企是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石,也是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规治党的重要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本质要求,也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根本要求。
依法治企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也关系着企业对社会的责任和形象。
首先,依法治企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保障。
法律是社会生活的规范,是企业活动的准绳。
依法经营,实施科学管理,有效规范企业的内部运作,保证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企业组织的高效运转。
司法为企业提供了公平正义的保障,依法解决争议,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只有依法治企,才能保障企业有序、安全地开展各项业务活动,进一步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其次,依法治企是促进企业内外部和谐发展的基础。
法律的制定和执行要考虑社会公平和公正的原则,保证各方利益的合理平衡,促进内外部和谐的发展。
依法治企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保护职工的劳动权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同时,依法治企也要注重企业与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体之间的和谐关系,在合作与竞争中形成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第三,依法治企是营造良好企业环境的关键。
依法治企要求企业按照法律规定的经营方式进行,遵守市场规则和商业道德,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传播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形象。
法律是社会底线的红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确保经营行为的合法性,坚决抵制违法违规行为,切实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建设风清气正的企业环境。
最后,依法治企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法律能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依法治企可以有效监督和制约企业行为,防止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研讨发言:以党的全面领导统领壮阔新征程走好走稳五个“必由之路”

研讨发言:以党的全面领导统领壮阔新征程走好走稳五个“必由之路”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大家好!今天,我想提出以党的全面领导统领壮阔新征程走好走稳五个“必由之路”的论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第一,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础上形成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开拓前进的根本指导思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党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目标任务,是全党全军全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总纲领。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对于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而言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本质的特征。
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功的关键所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制度保障。
只有重视和强化这一保障,才能确保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把握历史机遇、迎难而进、取得胜利。
第二,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加强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在理念上增强改革意识,在体制上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在政策上加强改革协同,力求完成“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的改革任务。
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以开放促进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功的历史先觉,也是我们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出路。
当前,全球化排斥和单边主义抬头,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积极扩大对外开放,深化与各种大国合作,推动地区合作进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使开放成为推动我国发展的不竭动力、促进全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第四,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法治企业建设的意义

法治企业建设的意义
1. 法治企业建设是依法治国的微观基础。
依法治国是我国国家建设和治理的基本方针,而国有企业是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贯彻实施依法治国战略的重要力量。
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推进,运用法治思维深化落实国企改革,推动国有企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依法治国方略在国有经济领域的延伸与落实。
2. 法治企业建设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路径。
在严峻复杂的内外部经济形势下,依法治企专项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法治企业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有效路径,为推动国企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支撑。
深入学习领会和运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实现国有企业治理法治化,是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应有之义。
3. 法治企业建设是推动企业发展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必由之路。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及“走出去”战略的进一步推进,中央企业面临的法律环境更加复杂,形势更加多变。
推进央企的法治建设,强化依法
合规经营,是央企在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新形势下保持竞争力的前提,是央企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为培育中央企业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提供强有力支撑。
4. 法治企业建设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信誉,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法治建设不仅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还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信誉,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总的来说,法治企业建设对于企业的发展、市场竞争、国家治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依法治企心得体会

依法治企心得体会小编语:依法治企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适应新时期下管理企业的要求,实施依法治企能够有效推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以下关于依法治企心得体会两篇,仅供参考。
依法治企心得体会(一)为了将依法从严治企工作切实落到实处,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内外部环境,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将依法治企工作推向前进。
一、依法从严治企要做到思路清晰、认识到位依法从严治企要从提高领导干部和广大职工的认识水平入手,通过学制度、学政策、学规定、学文件、学业务,准确领会上级政策、把握工作方向,在学习中要做到理解透彻、领会到位,要充分认识到依法治企对企业发展的优越性,对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的紧迫性,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企业制度规范,从思想上把依法从严治企推上一个新高度。
当前,国有企业因其垄断地位和较高的收入水平,正处于社会舆论的风头浪尖,社会各界用“放大镜”、“变色镜”、“透视镜”从各个方面审视电力企业。
随着优质服务的深入开展,行风评议的持续,电力监管机构监督力度的加大,社会及用户对我们的要求更高、期望更高;新技术、新服务的推出与实施还将有一个适应与接受的过程,加之媒体的参与、信息发布手段的多元化,都为我们服务工作的开展带来压力。
今年以来,多家电力企业又因各类问题频频被媒体曝光,对电力行业负面影响较大。
这无疑成为了社会最关注、群众最热议、企业最头痛的事件。
企业成长与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作为支撑,一个企业如果每天都忙于处理企业内部矛盾、应付检查、对付舆论,那么何谈稳定、何谈发展,所以实施依法从严治企是企业稳定、和谐、健康发展的基础。
二、依法从严治企要做到制度健全、执行有力依法从严治企要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和工作标准,以科学的制度规范企业的各项工作。
现如今,社会发展突飞猛进,企业面貌日新月异,为了更好的适应企业快速发展,我们的制度、标准不能因循守旧,而是要通过科学的规划,不断完善、不断改进,做到与时俱进,以便更好的指导企业发展与进步。
浅谈“依法治企”

浅谈“依法治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企业必须依法经营。
实施“依法治企”既是国家依法治国方略的要求,也是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内在需要。
依法治企就是按照法律、规章制度来治理企业。
这是成熟企业、成功企业的治企之道、强企之基、兴企之本、健企之策。
法律能够帮助企业有效避开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法律障碍,增强企业抗击法律风险的主动性、前瞻性和计划性,将企业在法律方面的经营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企业的发展需要法律保障,企业的壮大需要法律指引,企业的权益需要法律维护。
如何落实“依法治企”的要求呢?本文认为至少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首先,建章立制,有法可依。
推进依法治企,首先须有法可依,即抓好制度建设是前提。
任何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健全和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就会无规章可循、无制度可依,管理必然会出现混乱,甚至会濒临绝境。
因此,企业要长远发展,守法经营是底线,制度建设是治本之策,要使法律有效地融入企业管理,必须将法律融入到企业的规章制度之中。
坚持按制度管人、靠制度控权、遵从法律法规并结合企业实际,着力提高企业内部依法经营、依法管理水平,促进企业走上法治化、规范化管理轨道,使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其次,制度条款要切合企业实际,界面清晰、职责明确、奖惩具体,实现“靠制度管理、以规则办事、按流程执行、凭标准奖惩”。
公之于众的制度条款有益于形成决策科学、管理高效、执行有力、运转协调的工作秩序。
通过建立规章制度,使企业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依法建立科学、规范的经营决策机制,构筑起依法治企的防护屏障。
第三,加强员工法律意识。
员工是企业的主体,员工的法律意识决定了企业的法治水平。
企业要加强员工法律意识的培养,提高员工法律素质,让员工知法、懂法、守法。
通过开展法律培训、制度宣传、法律咨询等方式,让员工明确自己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增强法律风险意识,减少违法违规行为,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024年学习依法治企心得体会范文(二篇)

2024年学习依法治企心得体会范文自今年____月份起,为深入贯彻____活动的精神实质,推动我厂和谐稳定发展,加速转型升级步伐,我厂党委积极响应gdjthbgs党组号召,结合我厂实际运营情况,在全体范围内启动了依法治企专题宣传教育活动。
经过这段时间的深入实施与广泛学习,我得出以下认识:首先,我认为此次活动开展得及时且富有成效,特别是在我厂当前改革发展的攻坚阶段,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法治,作为衡量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尺,是维护社会公正与正义的核心工具。
____明确指出,我们致力于构建的____和谐社会,是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特征的。
随着我国法治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法治环境的持续优化,对企业依法经营、依规管理的要求也日益严格。
依法治企不仅是依法治国战略在企业管理层面的具体体现,更是构建现代企业治理体系的关键环节。
当前,我厂正面临旧机组改造、新机组建设的双重任务,诸多历史遗留问题、资产处置、劳资关系、人员安置等均需依法妥善处理。
任何违法违规行为都可能给企业和员工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此次活动对我厂的长远发展和员工切身利益都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性。
其次,通过参与此次活动和学习,我的法律知识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对以往较为枯燥的法律条文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法治观念得到了显著提升,依法经营、依法办事、依法管理的意识得到了有效加强。
作为j____gsls____mb的一员,我除协助jl负责生产工作外,还承担____mb的党工工作。
我部现有员工____名,其中包括一名女员工和____名党员。
我们承担着gdlsdcts设备及厂前区水暖电等设施的维修任务。
在外出作业过程中,我们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包括遵守法律法规,杜绝违法违规行为。
我们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强调员工在工厂要做好工人,在社会要做好公民的重要性。
两年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凭借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精湛的技术能力,圆满完成了各项检修和维护任务,获得了ld领导和相关人员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制度对依法治企的重要意义

制度对依法治企的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法律环境。
依法治企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制度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制度对依法治企的重要意义,以期为企业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引言依法治企,顾名思义,就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交往。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依法治企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方面,它有助于规范企业行为,促进企业诚信经营;另一方面,它可以保障企业及其员工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在这一过程中,制度建设无疑是依法治企的核心环节。
二、制度对依法治企的贡献1.规范企业行为制度是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交往的行为准则。
建立健全的制度体系,有助于企业在法律法规框架内开展经营活动,杜绝违法违规行为。
2.保障合法权益依法治企不仅仅是约束企业行为,还包括对企业合法权益的保障。
通过制度建设,企业可以确保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3.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企业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同时,还需关注社会责任。
通过制度建设,推动企业内部公平竞争,促进企业与社会各界的和谐发展,从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三、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制度的重要性1.提高管理水平企业内部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基础。
建立健全的制度体系,有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2.防范法律风险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难免会遇到法律风险。
通过制度建设,企业可以有效防范法律风险,确保企业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3.提升企业竞争力依法治企有助于提升企业信誉,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企业依据法律法规和内部制度开展经营活动,更容易赢得市场份额,提升竞争力。
四、我国企业在依法治企过程中的挑战与对策1.挑战:制度不完善,执行力度不足当前,我国企业在依法治企过程中,尚存在一定程度的制度不完善、执法力度不足等问题。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良性发展。
“依法治企”学习心得体会

依法治企学习心得体会前言依法治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依法治企是在法治领域中,更具针对性、更具实效性的途径之一。
企业是社会生产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企业依照法治的要求合规运营,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体现。
作为一名企业家,我认为依法治企的学习至关重要,不仅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着实实在在的帮助,更是整个社会法治建设过程中的重要贡献。
什么是依法治企依法治企是指依照法律规定,使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违反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的法律体系,使企业合法、合规、稳健经营,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市场经济环境的一种理念与实践。
企业在进行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促进企业合法性运营,降低自身的风险。
企业依法治企,不仅维护了自身的利益,同时也维护了公共利益。
企业依法合规,防范了法律风险,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下,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
企业依法治企,不仅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同时也具有实用性和广泛的可操作性,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必修课。
依法治企的重要性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企业如果没有依法治企的理念和实践,可能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从而产生法律风险。
如果企业一再违规操作,法律风险积聚到一定程度,将会严重威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甚至导致被淘汰出市场。
保障社会的公共利益企业依照法律法规要求合规经营,对于社会公共利益有着重要的维护作用。
企业合法经营,能够规避违法所带来的影响和损失,避免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流失。
建立企业的形象和信誉企业依法治企不仅是一种法律要求,更反映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企业文化。
依法合规的企业经营活动,能够提高社会的认可度,规避企业形象受损,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信誉。
企业依法治企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可以更好地建立企业的公信力和品牌形象。
如何依法治企建立依法治企的体系建立依法治企的体系是企业依法治企的重要保障。
所谓依法治企体系,就是企业根据法律和法规建立具体的制度、机构、流程、方法、保障等一系列重要组成部分。
法治国企建设,依法合规经营的领导谈话

领导谈话:法治国企建设,依法合规经营1. 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国企经营管理中,也越来越注重依法合规。
法治国企建设,依法合规经营已成为国企发展的重要方向,为此,我们特邀相关领导就此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2. 法治国企建设的重要性法治国企建设是国企健康发展的基础,只有在法治框架下,国企才能更好地依法合规经营,规避法律风险,提高经营成效,增强国企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法治国企建设是国企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
3. 加强法治意识,深入学习法律法规国企领导需要带头树立依法经营的意识,深入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制定并完善国企内部管理制度,确保国企经营活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只有加强法治意识,全面理解法律的适用和规范,才能更好地落实依法经营的要求。
4. 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国企应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完善合规管理制度,强化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确保国企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只有优化国企法治管理体系,营造健康良好的法治环境,才能更好地推动国企依法合规经营工作的深入开展。
5. 坚定依法治企的决心,强化内部监督国企领导应坚定依法治企的决心,落实企业依法合规经营的责任,加强内部监督和管理,强化诚信意识和法律意识,杜绝违法违规行为。
只有在加强内部监督的才能更好地规范国企经营行为,推动国企朝着合法合规的方向发展。
6.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促进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国企应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普及法律法规知识,促进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增强员工的法律意识和依法经营的意识。
只有以教育引导、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方式,才能更好地推动国企建设法治国企,实现依法合规经营的目标。
7. 结语法治国企建设,依法合规经营是国企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只有坚持依法经营,才能确保国企的稳健发展,促进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
国企领导应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加强法治意识,坚定依法治企的决心,共同推动国企朝着法治的方向发展,实现依法合规经营的目标。
依法治企会议发言材料

依法治企会议发言材料尊敬的主持人、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在这次会议上发言,并讨论“依法治企”的话题。
作为一名企业家,我们必须时刻牢记在心:依法经营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石,依法治企是企业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作为市场经济的有效组织形式,企业既是为社会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重要力量,也是应当履行社会责任、遵守法律的主体。
因此,企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履行社会责任,依法经营。
只有在法治的框架下,企业才能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获取合法的利益,发挥企业家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财富和社会价值。
首先,依法治企可以有效维护企业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法律法规作为保护公民和企业权益的基本准则,为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护。
依法治企能够保障企业各种权益的合法行使,包括知识产权、商业秘密、合同权利、劳动者权益等。
同时,依法治企还可以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为企业吸引投资、融资提供了更加稳定的法律环境。
其次,依法治企可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合法经营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只有在法律的规范下,企业才能遵循市场规则,形成健康的竞争环境,实现优胜劣汰,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
同时,依法治企还可以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防止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三,依法治企可以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声誉。
法律法规是社会公认的行为准则,企业遵守法律不仅是应尽的社会责任,也是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和口碑的重要因素。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社会对企业的合规经营、良好行为举止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
依法治企有助于树立企业的诚信形象,赢得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
只有企业赢得了社会的信任,才能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必须正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有些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短期行为、规避法律、违规经营等现象。
依法治企:搞活国有企业的必由之路

依法治企:搞活国有企业的必由之路
张晏榕
【期刊名称】《学术评论》
【年(卷),期】1999(000)007
【摘要】如何从根本上搞活国有企业,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大难题。
作者提出:按照以前国企改革的思路,国企搞得好也只能是局部的、阶段性的、偶然的。
国企要走出困境,必须实行“依法治企”。
文章在回顾了国企改革的历程后,总结出了困扰国企的“三个基本矛盾”,并提出了“依法治企”必须推行的“五个化”。
一是政府管理要程序化,二是分配方式要契约化,三是考核体系要标准化,四是用人机制要市场化,五是生产经营目标要一元化。
【总页数】3页(P12-14)
【作者】张晏榕
【作者单位】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35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
【相关文献】
1.依法治企:搞活国有企业的必由之路 [J], 张晏榕
2.邯钢归来说企改:由邯钢经验谈一种搞活国有企业的新思路 [J], 盛矿元
3.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进程是摆脱国有企业困境的根本出路:关于搞活县属工业企… [J], 付敏林;朱桔花
4.坚持依法治企护航转型发展——国有企业转型发展中依法治企的意义和途径 [J],
王晓燕
5.坚持依法治企护航转型发展——国有企业转型发展中依法治企的意义和途径 [J], 王晓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1998-05-04“依法治企”是企业改革的必由之路菅海平摘 要 依法治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根本途径,是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措施,也是保护企业利益的最有力工具。
依法治企的关键在于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公平、充分竞争的“法治”环境。
关键词 依法治企 企业改革作者简介 菅海平,男,1965年生,安阳市财会学校讲师。
(安阳 455000)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它表明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已进入一个新阶段。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市场经济实质上就是法治经济。
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一刻也离不开法治。
依法治企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市场经济走向法治经济的必由之路。
因此,认真研究企业与法治的有关问题,加强依法治企工作力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依法治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的基本经济单元和竞争主体,市场是企业活动的主要场所,市场的行为主要由企业行为构成,市场秩序也要靠企业来维持,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所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必须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来运行。
健全的法制是市场经济有序运行与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市场主体参与市场公平竞争的客观要求。
对一个企业来说,要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一刻也离不开法治,也不能没有法治。
所以,企业必须依法而治,才能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所谓依法治企,就是要把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各个环节的运作都纳入法治轨道,实现管理企业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企业的一切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在参与市场竞争时应把自己的行为置于法规的约束之中,使之规范化、合法化、标准化,任何犯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同一犯规行为遭受处罚的机会、比例均等;同时,要运用法律手段调整企业与国家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职工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依法维护国家、企业、职工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市场经济又是竞争经济,公平的竞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企业参与竞争,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法律法规措施作保障,竞争就会走火入魔,最终导致唯利是图,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祸害社会。
因此,实现依法治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有效运行的客观要求。
二、实现依法治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国企业改革的目标是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改革十几年来,国家对企业的政策进行了多次调整,从放权让利到利改税,从普遍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到《企业法》、《公司法》的颁布实施,从理论界到企业界,都进行了艰苦的探索,然而,到目前,多数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没有实现这一目标,多年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尖锐地暴露出来,以致使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
效益低下,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严重脱节,负债率高,发展缓慢,负担沉重,后劲不足等。
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企业产权关系不明确。
明确的产权是市场经济中企业存在的前提条件,也是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的关键因素。
从国有企业的现实矛盾出发,结合十几年来的改革经验和教训,搞活国有企业的出路在于产权改革,产权改革必须在企业制度创新上下功夫。
因此,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必须解决深层次矛盾,由以放权让利为主要内容的政策调整为明确产·61·权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制度创新上来,尤其是从法律制度上保证国有企业改革朝着“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主体”的方向深入。
现代企业制度就是以产权制度为基础和核心的法人企业制度,它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主要特征,这与我国企业改革的目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要求相一致。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而国有企业制度中“政企不分”是阻碍国有企业进入市场的最大障碍。
当前改革中出现的政企不分,政府对企业干预太多,政府行为不规范,政府职能转换的滞后,又没有建立一套保证、促进市场正常发挥作用的法律制度体系,这些因素导致的后果是:产权没有保障;市场交换不是以平等竞争为基础,而是依赖社会关系网,市场秩序混乱;交易费用上升;政府对市场的管理流于形式,政府部门的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严重等。
面对当前的实际情况,当务之急是加快政府机构改革,尤其要尽快依法转变政府职能。
而法治则是有效地转变政府职能,促进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使国有企业真正以市场主体的风貌投入大市场,进入大流通,参与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根本保证。
因此,当前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在于依法赋予国有企业以主体地位,政企职责分开,使其不再是行政的附属物,而是能在广阔的市场领域内,独立自主地进行商品生产,市场营销,并能与其它企业进行平等竞争的市场经济主体,充分发挥企业利益主体应有的主动性、创造力和责任感,使之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
三、依法治企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化、制度化、法制化的企业管理体制的根本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工作对法治的依赖性更为突出。
企业一旦真正进入市场,就会面临着优胜劣汰的严峻考验。
企业要在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中站住脚跟,就必须不断提高适应市场,拓宽市场和创造市场的能力。
提高这些能力的根本措施,就是要依法管理企业。
这是因为,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因其主体的多元化、经济关系的契约化、企业行为的自主化、市场竞争的公平化以及国家宏观调控的间接化而要求必须通过与其相适应的系统和法律来调节、制约其运行。
企业管理工作只有实行科学化、制度化、法制化,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内在规律要求和市场竞争的需要。
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在市场中竞争能力的强弱,取决于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的高低。
目前,造成国有大中型企业效率效益低下,负债率高,发展缓慢,其重要原因就是企业管理不善。
因此,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国有企业改革应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大胆创新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化、制度化、法制化的管理体制上下功夫。
在现代企业发展中,管理制度创新需要企业家职业化,管理组织要向高层次发展,优化组合企业内部各项生产要素,开发人力资源并注重优秀企业文化的培育;建立企业机构设置、用工制度、工资制度、财务制度等管理制度,使之纳入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能力,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以适应日益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
四、依法治企是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措施,也是保护企业利益的最有力工具对企业来说,法律不但是一种行为规范,而且不能产生显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日益健全,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一样,都必须在法律规范的范围内进行,否则,就会因触犯法律而铸成经济损失。
同样,在企业经营遭到外界侵害,危及经济效益时,企业运用法律武器进行自我保护,也可防止经济损失,保证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这两方面的法律运用,都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并通过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产生间接的社会效益。
因此,企业必须学会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和发展自己,依法参与市场竞争,使企业行为合法化。
首先,要进一步加强法制教育,厂长、经理要带头增强法制意识,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在企业范围内强化法律知识的普及宣传,提高企业的整体法律素质,造成一个人人学法、懂法,个个学法、用法的“小气候。
”第二,要制定生产经营的严格法律控制制度,在市场调研,经营决策,生产计划,市场营销等方面,都严格按照制度,履行法律规范和监督程序。
第三,企业必须依靠法治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每日每时都要进行大量的商品交换活动。
在市场交换的过程中,只有依靠法律作为相互间的纽带和媒介,才能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
否则,就会造成市场竞争秩序混乱,商品交换无法正常进行。
有鉴于此,广大企业更要把依法经营,加强和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作为保障生产经营活动健康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措施来抓。
五、依法治企的关键在于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公平、充分竞争的“法治”环境从法理学上讲,秩序是法律的首要价值。
依法而治重在治理,并治理得好。
依法治企为的是保证各项管理企业工作依法进行,建立有效的市场运行机制和统一的市场竞争规则,激励企业合法竞争、公平竞争,以建立稳定的社··62菅海平 “依法治企”是企业改革的必由之路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
只有市场规范、竞争有序,市场功能才能得到很好发挥。
形成公平和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企业的经营业绩就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出来,企业经营者的经营才能和劳动付出就能得到社会承认和尊重;同时,市场的充分竞争,形成大体一致的平均利润率,企业所有者可以方便地根据企业的经营业绩评判经营者。
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中,公司制之所以能作为一种有效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以公平、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作为运行基础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有赖于建立公平的竞争秩序。
规范市场秩序,培育公平、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需要做好下面工作:首先,需要发展各类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它不仅包括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等商品市场,而且还包括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
对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来说,尤其要发展和完善股票市场和经理人才市场。
目前,我国股票市场规模小、问题多,经理人才市场还没有发育起来。
国有企业改革需要降低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高负债率,解决国有股本的合理流通问题,都要通过大规模发展股票市场来解决;同时,加快培育经理人才市场,为国有企业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经理、厂长人才队伍,尤其是需要一批能谋时造势的大企业家,是国有企业向大企业、大集团方向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次,规范市场秩序,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环节来划分,包括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的法律、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完善宏观调控的法律,以及社会保障的法律等。
规范市场秩序,培育公平和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需要不断健全、完善规范市场秩序的法律法规体系。
八届人大确定市场经济六大部类的法律体系框架,就市场秩序而言主要是市场主体法和市场行为法。
市场主体法是确定各类市场主体资格、组织形式及权利、义务,规定它们进入市场、存续发展以及退出市场的法律规范。
相对于市场行为法而言,这部分法律主要是从静态方面确定和保障了市场秩序。
市场行为法为各类市场主体有序、平等地从事市场交易和竞争活动划定规矩,提出准则。
相对于市场主体法而言,它是从动态方面规范和保障了市场秩序。
为了充分发挥法制在市场经济中的引导、规范和保障作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抓紧立法,完善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尤其是完善规范市场秩序的法律制度,如《独资企业法》、《股份合作制企业法》、《反垄断法》、《证券法》、《经纪人法》等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