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d检测判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的临床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村卫生 2019年10月第20期总第170期China's rural health,October 2019,No.20,Total No.170 48
MRD检测判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的临床研究
张为伟 吴 楠 丁凤姝(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儿童医院 150010 )
【摘要】目的:探讨微小残留病灶(MRD)检测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0例ALL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MRD阳性及阴性患者不同危险度及不同治疗时期的复发情况,同时比较诱导缓解治疗第33天不同骨髓缓解状况下MRD水平。
结果:诱导缓解治疗第33天以及维持治疗第3个月,高危组的MRD阳性率均显著高于中危组及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治疗时期MRD阳性复发率显著高于MRD阴性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MRD水平与ALL的预后有关,MRD阳性可作为ALL患者预后判断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微小残留病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61X(2019)10-0048-01
近年来,随着白血病化疗,靶向治疗和干细胞移植技术的不断发展,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愈率有了显着提高。
在一些发达国家超过80%,但20%的患者是最早的淋巴细胞分化的变化。
结构中免疫球蛋白重链和T细胞受体基因的重排被认为是B细胞和T细胞。
细胞白血病的恶性生长是一种微小的残留病。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复发和治疗失败的原因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后残留在骨髓或脑脊液中的白血病细胞的存在。
改善化疗方案,早期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并计划实施ALL以延长生存期。
在这项研究中,120名接受MRD治疗的ALL患者于2017年6月入院接受比较MRD 阳性和阴性患者复发,探讨MRD在预后中的作用。
所有患者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120例AL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上述病例均经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确诊,且均为初发患者,其中B淋巴细胞白血病109例,T淋巴细胞白血病11例;男68例,女52例;年龄18~70岁,平均(41.3±5.6)岁。
依据ALL-XH-99方案将患者分为低危组34例(28.33%)、中危组60例(50.00%)、高危组26例(21.67%)。
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6~32个月,中位时间13.7个月。
1.2MRD检测
采取流式细胞术(FCM)进行骨髓MRD检测,实验仪器为美国Becton Dickinson公司生产的FAC-Sort型流式细胞仪。
诱导缓解治疗第33天以及维持治疗第3个月MRD≥0.01%表示MRD阳性,<0.01%表示MRD阴性。
2结果
诱导缓解治疗第33天以及维持治疗第3个月,高危组患者的MRD阳性率分别为61.54%、69.23%,均显著高于中危组及低危组,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MRD阳性复发率为27.91%(12例),显著高于MRD阴性复发率11.69%(9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治疗第3个月,MRD阳性复发率为42.22%(19例),显著高于MRD阴性复发率10.67%(8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诱导缓解治疗第33天骨髓象达M1的患者MRD≥10-2比例显著低于M2与M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MRD是指白血病患者诱导和临床缓解后形态学方法无法检测到的一些显微白血病细胞,小白血病细胞是白血病复发的原因,复发是ALL患者治疗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进展,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率明显提高。
存活率大大延长,但完全
愈合仍占少数。
大多数急性白血病患者仍有轻度残留临床和白血病(MRD)新诊断的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总数为1012-1013。
诱导缓解后,残留白血病细胞仍可达到约108。
近年来,许多临床试验表明,高水平的MRD与白血病复发和MRD风险有关,检测对ALL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形态学方法在急性白血病的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敏感性较低。
准确计算白血病的相关性,在白血病患者的骨髓中,难以准确计算复发率,难以提供有效的依据。
MDD检测有助于早期预后,易于调整治疗方案。
急性白血病,阳性率不同。
传统的流式细胞仪使用FSC/SSC鉴定急性白血病的免疫表型,由于成熟淋巴细胞和急性白血病细胞的光散射信号如此接近,它们位于相同的门控区域,导致免疫表型分析干扰急性白血病。
临床口腔疾病报告第7天许多口腔疾病达到不同程度MRD检测时间诱导化疗后第14天和第16天,包括诱导化疗和强化疗,MRD患者的复发率明显高于MHD,生存率,总生存期缩短。
在本研究中,MRD在诱导和维持治疗3个月的缓解测量,结果高风险组的MRD阳性率在治疗开始后第33天显着增加。
不同治疗期MRD阳性复发率显着高于MRD阴性复发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MRD阳性复发率较高。
诱导治疗后,形态学反应较高,早期治疗骨髓缓解状态为M2或M3的患者预后明显差于M1。
本研究通过对比诱导缓解治疗第33天不同骨髓缓解状况下MRD水平发现,骨髓象达M1的患者MRD≥10-2比例显著低于M2与M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骨髓象达M1的患者MRD阳性率显著低于M2与M3组。
骨髓M1患者的复发率为10.89%,明显低于M2和M3组。
可以看出,诱导缓解治疗第33天的骨髓缓解状态也与MRD密切相关,MRD阳性ALL复发率高,预后差。
连续监测ALL患者MRD水平可为早期治疗反应和复发的临床评估提供依据,是MRD阳性患者的必要条件,接受更有效的治疗,如造血干细胞移植,以改善治疗,延长生存,并减少复发。
参考文献
[1]王健.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个体化治疗现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3,21(6):1617-1622.
[2]张芳,李本尚,王翔,等.流式细胞术检测微小残留病预测儿童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的意义[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2,11(2):141-144.
[3]黄礼彬,柯志勇,张晓莉,等.自动片段分析的多重PCR检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探索[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28(4):281-285.
(收稿时间:2019-06-15)
(收稿编辑:牛亚茹)
医药研究与检验
[上接第46页]所有农户都要有防护意识,定期对畜栏消毒,而且个人防护必须做到位。
高危人群接触牛羊十分密切,对布病防治的手段和重视度要远高于其他人群。
应当开展高危人群的布病健康知识宣传活动,根据不同人群应适当调整宣传模式,小的健康讲堂,影像宣传等更容易让高危人群接受的宣传手段。
参考文献
[1]娄鹏威,吴秀峰,张学良等.基于ARIMA乘积季节模型的新疆布鲁氏菌病流行趋势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7,40(1):86-90.
[2]木合塔尔·艾山,何海波,邰新平等.新疆2013年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结果及疫情分析[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5,26(1):86-88.
[3]贾怀妙,赵效国,师茂林等.2005-2016年第八师石河子市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对策探讨[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7,11(9):714-716.
(收稿时间:2019-08-04)
(收稿编辑:关家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