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纳米管四针状纳米氧化锌复合涂层的电磁波吸收特性

合集下载

微波法制备碳纳米管负载ZnCdS纳米粒子及其光催化性能

微波法制备碳纳米管负载ZnCdS纳米粒子及其光催化性能

布, 具有反应速率快、 时间短、 产物粒径小和纯度高等优点- , 9 被广泛的应用在合成纳米材料等领域[] ] 1. 0
本 文用微 波 方法制 备 了 Z C S C Ts 米复 合材 料 , 扫描 电子显 微 镜 ( E )透 射 电镜 ( E 和 X n d /N 纳 用 SM , T M)

1 实验 部 分
1 1 仪 器和试 剂 .
x射线粉末衍射( R ) 日 , R 一60 型)C —K (=0 14 6n , X D ( 本 X D 0 0 ,u aX 。50 m)扫速为 0 0 。 , .5/ 测量范围 2 s e 为 2 。 8 。扫 描 电子 显微 镜 (E ( i ci 0到 0; S M) Ht h a S一4 0 ) 透射 电镜 ( E ( 80 ; T M) 日本 , H一80型 )加 速 电压 为 0 , 2 0K ; 0 v带有 回流装置的微波炉( N— 5 0 S ; N S 7MF 型)紫外光谱仪( i ci 3 L ) H t h U~ OO . a 碳纳米管( 深圳纳米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由热催化裂解碳氢化合物制得 , 是 内径为 5 0n 外径为 4 —1 m, 0
(E )透 射 电镜 ( E 和 X一射 线粉 末衍 射 ( RD) SM , T M) X 测试 表 明 : 均粒 径 为 2 m 六 方 纤锌 矿 结 平 5n
构的 Z C S纳米粒子均匀分散在碳 纳米管表 面.n d / N s nA Z C SC T 纳米复合材料在可见光下光催化降 解甲基橙和 罗丹明溶液. 结果表明 : 催化剂用量为 0 0 gL条件下, .2 / 对初始浓度均为 10 g L的甲 0m /
射线粉末衍射( R ) X D 对该复合材料 的物相和形貌进行表征 . 在可见光照射下研究了 Z C S C T 催化剂 nd /N s 的用量 、 照 时 间 和催 化 剂 的 可 循 环 性 等 因 素 对 甲基 橙 ( ty oag MO) 和 罗 丹 明 ( hdmieB 光 meh l rne( ) R oa n (h ) R B)光催 化 降解 的影 响 .

CNTs/Ferrite/PVDF复合材料的电磁波吸收特性.

CNTs/Ferrite/PVDF复合材料的电磁波吸收特性.
[Key words]composite;nano ferrite;hyarothermal process;microwave absorption}CNTs,

1引 言
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电磁波辐射已经成 为一种新的社会公害。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电磁辐射列为 世界主要污染之一。科学研究证实,人长期处于电磁波辐 射环境中将严重损害身心健康。另外,电磁波辐射造成的 电磁于扰,严重影响医疗、工业、商业和军事领域电子设备 的正常运转【1J。
YANG Xue-mei,WANG Chen,LI Ming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Abstract]Carbon nanotubes coated with Nio.2 Cuo.2 Zno.6 Fel.96 04 spinel ferrites,were synthesized by a hydrothermal method at different CNTs/Ferrite ratio(CNTs/ferrite=1/3,1/]).Then 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was introduced to be a composite for microwave absorption.The complex permittivity and permeability of the composites were measured in the frequency range of 8-1 8GHz.The reflection loss and absorbing peak frequency were calculated from the measured data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absorbing wall for different composites.It is found that the reflection IOSS of CNT/Ferrite/PVDF composites exceeds一10dB at the absorbing peak with a several GHz band width.The present study shows the composites have excellent microwave absorbing characteristics and can be used at different frequencies by controlling the CNTs/Ferrite ratio.

碳纳米管电磁特性

碳纳米管电磁特性

碳纳米管电磁特性孙秀丽1㊀王茂毅2(1.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葛家中学㊀264200ꎻ2.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秀山实验幼儿园㊀264200)摘㊀要:自1991年IijimaS.用电弧法制备C60时发现碳纳米管(carbonnanotubesꎬCNTs)以来ꎬ对碳纳米管基础与应用研究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界一个引人注目的前沿领域.碳纳米管是由片状石墨烯薄片遵循某一角度围绕中心轴线环绕而成ꎬ管状结构的两端常常为半球状封口ꎬ如图1所示.图2给出了单壁和多壁碳纳米管物理结构示意图ꎬ两者的区别在于由单层或者多层石墨烯薄片卷曲得到的无缝中空管状物ꎬ且前者长度为几十微米ꎬ后者长度为几毫米.下面就碳纳米管电磁特性及其潜在的应用做一些探究.关键词:碳纳米管ꎻ电磁特性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18)36-0056-02收稿日期:2018-08-25作者简介:孙秀丽(1979.6-)ꎬ女ꎬ山东省威海人ꎬ中级教师ꎬ从事纳米材料研究.王茂毅(1980.12-)ꎬ男ꎬ山东省威海人ꎬ初级教师ꎬ从事无线电物理研究.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太赫兹波与肺癌组织相互作用的多物理场效应机理研究(编号:ZYGX2015J041)图1图2㊀㊀㊀㊀一㊁吸波性能单纯碳纳米管具备良好的导电性能ꎬ但其复介电系数的实部和虚部都很大ꎬ难于与空气阻抗匹配ꎬ微波入射时会与空气界面产生较强的反射ꎬ故其自身不能作为微波吸波材料来使用.但碳纳米管与其它聚合物形成的复合材料则能够改良材料特性ꎬ减小其复介电常数的实部和虚部ꎬ改善材料与空气的阻抗匹配ꎬ提高聚合物对电磁波的损耗ꎬ使其应用于微波吸收领域.图365图3给出了不同浓度碳纳米管/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介电系数实部和虚部.从图3(a)中可以看出介电系数实部随着壁碳纳米管的含量增加而增加.图3(b)中ꎬ当碳纳米管含量超过逾渗阈值5%ꎬ复合材料的虚部发生明显改变ꎬ从而改变其导电机制.㊀㊀二㊁屏蔽性能碳纳米管的导电性能大部分由其结构参数ꎬ管径㊁管长以及螺旋对称结构来决定ꎬ不同的管状结构和连接方式可以使碳纳米管呈现出导体㊁半导体或者绝缘体的性质.通过选择性地控制复合材料中碳纳米管的含量以及种类来改良其导电性以及稳定性.这种能定量改变复合物电学性能的特征使得碳纳米管在导电材料㊁电磁屏蔽材料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㊀㊀三㊁力学性能碳纳米管提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两个主要性质包括高模量和高强度.碳纳米管对于复合材料的力学增强主要是改变其本身的长径比以及管径尺寸ꎬ碳纳米管与基体材料的界面结合情况也是影响复合材料力学强度的因素之一.故复合材料中碳纳米管往往是决定其力学性能的关键.现有研究表明碳纳米管能够明显改善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ꎬ同时温度也是影响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ꎬ但并没有对复合材料的其它性能造成明显的影响.含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具有高模量㊁高强度㊁低密度和尺寸稳定等优良力学性能ꎬ可以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㊁能源交通和体育器材等领域.㊀㊀参考文献:[1]吴兴乐ꎬ朱惠惠ꎬ菅应凯ꎬ李戎.碳纳米管纤维的蒸发法制备[J].印染ꎬ2016(21).[2]李鹏.碳纳米管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J].山西化工ꎬ2017(06).[责任编辑:闫久毅]对症下药㊀有效实现初高中物理的衔接教学宋浩杰(江苏省海门市四甲中学㊀226141)摘㊀要:对刚刚步入高中的学生而言ꎬ他们正经历着一个非常敏感的时期ꎬ和初中相比ꎬ他们的学习科目没有大的调整ꎬ但是学习内容㊁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ꎬ因此物理教师要对学生情况进行客观而有效地诊断ꎬ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活动ꎬ同时也要指导学生及时作出与之适应的调整ꎬ提升衔接教学的质量.关键词:高中物理ꎻ衔接教学ꎻ问题分析ꎻ基本对策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18)36-0057-02收稿日期:2018-08-25作者简介:宋浩杰(1979.3-)ꎬ男ꎬ本科ꎬ中学一级教师ꎬ从事高中物理教学研究.㊀㊀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建构我们的物理课堂是广大教师的普遍共识ꎬ这一点对高一阶段的衔接教学尤其如此.下面ꎬ笔者结合物理教学的特点ꎬ谈谈自己在衔接教学中的调查㊁研究和思考.㊀㊀一㊁初高中衔接教学存在的问题进入高中之后ꎬ学生在学习物理时会感到强烈的反差ꎬ以致于很多学生出现不适应的情况ꎬ逐渐地他们产生畏难心理ꎬ学习信心和兴趣也受到打压.笔者认为这主要牵扯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知识深度和能力要求发生改变相比于初中物理的教学ꎬ高中阶段在知识深度㊁能力要求上的确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初中阶段ꎬ学生所学习的物理知识都比较直观且形象ꎬ而且很多内容都和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体验息息相关.但是高中物理就非常抽象ꎬ比如运动学ꎬ初中只要研究简单地匀速直线运动ꎬ在高中我们要研究更加复杂的匀变速直线运动ꎬ而且不仅要描述运动的基本特点ꎬ还要结合加速度㊁初速度等特点ꎬ预测运动的发展ꎬ最后还要结合力学来分析运动发生的原因.此外ꎬ高中阶段还涉及到很多过程复杂的物理情境ꎬ很多学生无法明确具体的物理场景ꎬ自然也就陷入一头雾水的困境ꎬ最终只会备受打击ꎬ学习一落千丈.2.口口相传的经验给学生形成的阴影生活中有这样的现象:一件并不可怕的事情ꎬ却因为75。

碳纳米管增强环氧树脂涂层的制备及其微波特性

碳纳米管增强环氧树脂涂层的制备及其微波特性
图3为纯环氧树脂涂层的复介L乜常数(£’和£”)与频率的关系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 环枫树脂涂层的e7=2.52~2 58,£,,:O~0.02,“7=】,肚”=0。图4为碳纳米管增强环氧树脂 涂层的复介电常数(£7和£,,)和介电损耗角11切(tgS=e’/£”)’I频率的关系曲线, £7213 85。J4 87,£”=5 85~6.47,t96,0 44—0 45图5为碳纳米管增强环氧树脂涂层的 复磁导率(U’和“”)和磁损耗角正切(t98。=¨7/It”)’j频率的关系曲线,U71 02~1 14,
P51.7
多样的形状和结构,使其具有许多潜在的7jj刑价值,如用t-材料的增强、 维鼙-子导 线、、仁导体材料、催化剂载体、分了吸收剂、隧道扫描和原严力显微镜的探头等。碳 纳米管只有符径小、K径比大的特点,良径为儿I‘纳米以内,管的轴向长度为微米至 厚米量级,足日1讶最细的纤维材料,这种独特的结构使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 和独特的电学性能,实验表Ⅲj,甲根多层碳纳米管杨氏模量·{J.均为1 8TPa,弯曲强度 达14 2 GPa,由J碳纳米管是具有中空结构的 维利料,利用碳纳米管的毛细现象可 以将荩牝几象填入碳纳米镑内部,制成具有特殊性能的维量子线…”1。总之,碳纳米 管的制备和应用tZ经进行了怍常多的研究J.作,nI Cj+天碳纳米管增强环氧树脂涂层的 制牾及其微波特性的研究却|卜常少。
3结果和讨论
图1为制备的碳纳米管透射电镜照片,碳纳水管的外径为30~80纳米,内径10。50 纳米,氏度50—10009m。图2为碳纳米管增强环氧树脂涂层的扫描电镜照片,町以看 …,碳纳米管均匀分别于环氧树脂涂料中。
微波与凝聚态物质之间的作用可以用复介电常数£s(£*=£7一i£”,£’为复介电常数的 实部,£,,为虚部)和复电导率o。柬描述,复电导率的实部6’((I))与复介电常数虚部£”f(1)) 之问的关系为o’(0))=0)£,,r∞),∞为电磁波的角频率m’5I。

纳米材料涂层的抗电磁波性能分析

纳米材料涂层的抗电磁波性能分析

e e g td s r t n r a b n r q e t s Na o tr mae a s h v et ra i t o b o b n c w v h n s me n r y a ic ee a d b d a d f u n i . n mee tr l a e b t b l y fa s r i g mir a e ta o o e e i e i o
a s rigmae asta a eb e sdUn e ea ayi o teee t ma n t a' tr f b obn tras h b obn tr l h t v e n ue . d rt n lss f h lcr g ei pj mee srig mae l ,te i h h o c a oa i
\ ∞ /, f ± ) “ .” , : - j “

( 1 )
() 2
同理可 得 吸收剂 材料 相对 的 复磁导 率 :
收稿 日期 :0 6 0 — 0 20 — 5 3

维普资讯
第 4期 20 0 6年 8月
维普资讯
第 3卷第 4期 20 0 6年 8月
基 础 理 论 研 究
Ba i s ach sc Re e r
Vo _ No4 l3 . Au s 2 06 gu t 0
纳米材料涂层 的抗 电磁波性 能分析
张 亚 . 王 进 美
7 04 ) 10 8 ( 西安 工程 大学 , 陕西 西安
1 涂 层 材 料 参 数 的分 析 计 算
我们 知道 , 物 的纳米 材 料涂 层是 混 合物 ( 织 纳 米 吸波剂 和 基体 ) 纳米 吸波 剂是 吸波 涂层 抗 电磁 , 波功 能 的主 体 ,而混 合物 的 等效 电磁 参 数与 其各 组分 的 电磁参 数及 含量 的关 系非 常密 切 : 1 如 果 已知涂 层 的组成 材 料及 各 组分 的电磁 ) 参数 , 以计算 材 料 的等 效介 电参 数 和 等效 磁 可 导率 ; 2 根据设计要求的复合吸收剂或涂层 的电磁参 ) 数 , 以选择材料 的原始组分 , 可 确定各组分 的含量 。 在 有介 质损 耗 的媒 质 中 。吸收 剂材 料 相对 的 复介 电常数 :

碳纳米管(CNTs)

碳纳米管(CNTs)

碳纳米管(CNTs)班级:材料化学班姓名:唐建学号:20110513427摘要:1991年日本NEC公司的饭岛纯雄(Sumio Iijima)首次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中空碳纤维,直径一般在几纳米到几十个纳米之间,长度为数微米,甚至毫米,称为“碳纳米管”。

从此便引发了碳纳米管研究的热潮和近十几年来碳纳米管科学和技术的飞速发展。

本文主要分为两部分:1、对纳米材料及碳纳米管的相关知识进行介绍2、于应用层次,讨论纳米材料及碳纳米管的应用前景关键字:纳米材料概述碳纳米管热点及应用1、引言生物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纳米科学技术是下一世纪内科学技术发展的主流。

生物科学技术中对基因的认识,产生了转基因生物技术,可以治疗顽症,也可以创造出自然界不存在的生物;信息科学技术使人们可以坐在家中便知天下大事,因特网几乎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而纳米科学技术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主导产业,又将给人们带来怎样天翻地覆的改变呢?……2、理论知识2.1 纳米材料概述纳米材料:指晶粒尺寸为纳米级(10-9米)的超细材料。

从材料的结构单元层次来说,它处于宏观物质和微观原子、分子之间的介观领域。

在纳米材料中,界面原子占极大比例,而且原子排列互不相同,界面周围的晶格结构互不相关,从而构成与晶态、非晶态均不同的一种新的结构状态。

纳米科学技术:研究在千万分之一米(10-8)到亿分之一米(10-9米)内,原子、分子和其它类型物质的运动和变化的学问;同时在这一尺度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操纵和加工又被称为纳米技术。

2.2 纳米材料的特性2.2.1纳米材料的体积效应体积效应中的典型例子是久保理论。

其是针对金属纳米粒子费米面附近电子能级状态分布而提出的。

该理论把金属纳米粒子靠近费米面附近的电子状态看作是受尺寸限制的简并电子态,并进一步假设它们的能级为准粒子态的不连续能级,并认为相邻电子能级间距δ和金属纳米粒子的直径d的关系为:δ=4EF/3N ∞V-1 ∞1/d3(其中N为一个金属纳米粒子的总导电电子数,V为纳米粒子的体积;EF为费米能级)。

碳纳米纤维与氧化锌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质的研究

碳纳米纤维与氧化锌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质的研究

碳纳米纤维与氧化锌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质的研究
付沙威;张晶莹
【期刊名称】《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031)002
【摘要】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和水热方法制备碳纳米纤维(CNFs)与氧化锌(ZnO)复合光催化材料,该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活性.CNFs具有较好的导电性,ZnO半导体的光生电子可以及时被CNFs转移,延长ZnO半导体光生电子和光生空穴的再结合时间,从而增强空穴的氧化性能.CNFs作为衬底材料,ZnO纳米粒子分立的生长在其上,不会发生因纳米粒子聚集而降低材料光催化性能的现象.CNFs和ZnO复合材料在短时间内可有效降解罗丹明B.
【总页数】3页(P89-91)
【作者】付沙威;张晶莹
【作者单位】吉林建筑大学基础科学部,长春130118;吉林建筑大学基础科学部,长春1301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342+.74
【相关文献】
1.水热法制备碳纳米纤维与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及其光催化性质的研究∗ [J], 付沙威;张晶莹
2.水热法制备碳纳米纤维与氧化锌复合材料 [J], 付沙威;张晶莹
3.水热法制备碳纳米纤维与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及其光催化性质的研究 [J], 付沙威;张晶莹;
4.水热法制备碳纳米纤维与氧化锌复合材料 [J], 付沙威;张晶莹;
5.对铜——氮共掺杂氧化锌的导电及光催化性质的研究 [J], 左春英; 王畅; 张欣艳; 钟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纳米氧化锌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

纳米氧化锌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

纳米氧化锌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摘要: 氧化锌(ZnO)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半导体金属氧化物,其在吸波领域的应用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

本文简述了氧化锌的特点、应用、吸波原理,并对近年来国内外纳米氧化锌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做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纳米ZnO,微波吸收1 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种电子设备在日常生活、社会建设及国防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这些设备在工作过程中时刻辐射着不同波长和频率的电磁波,造成了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即电磁干扰(EMI),又称电磁污染。

为了应对电磁干扰,微波吸收材料应运而生。

微波吸收材料是指能吸收、衰减入射的电磁波,将其电磁能转换成热能耗散掉或使电磁波因干涉而消失,达到减小目标雷达散射截面的隐身效果或者减少电磁干扰的目的。

2 相关知识2.1 氧化锌简介ZnO是一种N型半导体材料,具有较大的禁带宽度(3.37eV)和较高的激子结合能(60 meV),较高的电子迁移率和热导率,同时,它还具有制备成本低、无毒性、质量轻、可降解的优点,作为功能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气敏、发光、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同时,氧化锌在电磁场中介电常数较大,具有优异的介电损耗和半导体性能,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吸波材料,国内外许多研究人员都对其吸波性能进行了研究。

2.2 吸波材料的工作原理当电磁波进入吸波材料后,每传播到一个界面,会产生三种情况:1电磁波与介质直接作用,使一部分电磁波转变成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而耗散掉;2部分电磁波进入介质内部,产生多次反射和散射,并因自身干涉相消耗散一部分;3部分电磁波穿透吸波材料成为透射波继续传播。

如果要求吸波材料能对特定频率的电磁波进行高效的吸收,实现零反射,则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一是电磁波接触到吸波材料时,尽可能不被反射;二是进入材料内部的电磁波尽可能被全部吸收。

3 纳米氧化锌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微波吸收性能往往与材料的复磁导率、复介电常数、阻抗匹配有关,这些参数可以通过材料的组分、形貌、大小等来进行调节,这也是我们改进提高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的方向。

碳纳米管复合电磁屏蔽涂料的研究

碳纳米管复合电磁屏蔽涂料的研究
是 可行 的.
自从 1 9 年碳 纳米 管发现 以来 , 91 由于其 独 特 的 结构 和应 用 前 景 , 到 了越 来 越 多 的 科 学 家 的 关 受 注u ]碳 纳米 管独 特的结构 和性 能意 味着它 可 以作 。. 为催化 剂载 体 , 以及 合 成 线形 和 管 状 纳米 结 构 复合 材料 的模 板 . 过碳 纳 米 管 的表 面镀 金属 可 改 善其 通 导 电性 , 磁 性 金 属 还 可 使 其 具 有 较 好 的 吸 波 性 镀 能【 ] 因此 , 纳米 管 复 合 电 磁屏 蔽 材 料 的 研究 也 3 . 碳 成为碳 纳米 管应用 研究 的重要 方 向.
收 稿 日期 :o 01 —0 2 1—02
作 者 简 介 : 磊 ( 9 5 ) 男 , 北 襄 樊人 , 士 研 究 生 杜 18 一 , 湖 硕
冯永 成等 人 对 C s 径 、 NT 管 长径 比 、 用量 等对
涂料 的导 电性 的影 响进行 了研究 , 结果 表 明 : 碳纳 米 管作 为 导电涂 料 的导 电介 质时 , 其管径 越小 , 所制 得 的导 电涂 料导 电性 越 好 ; 纳 米 管作 为导 电涂 料 的 碳
铜粉 等. 中银 系导 电涂料 的性能 稳定 , 由于价 格 其 但
昂贵 , 要应用 在某些 特殊 的领域 ; 系涂料 的 电阻 主 铜
率低 , 由于易 下沉使 得分 散不好 , 但 及存 在抗 氧化 性
能差等 问题 ; 系 涂 料 的价 格 适 中 , 化 问 题 比铜 镍 氧 轻, 因而 成为 当前欧 美等 国 电磁屏 蔽用 涂料 的主 流 ,
目前 , 电涂料应 用较 多 的填宏观 上表 现 出优 良的导 电性 能 , 同时又 拥有较 大 的长径 比 , 而很适合 做导 电填 料. 因

磁性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对染料废水吸附性能的研究

磁性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对染料废水吸附性能的研究

科研开发2019·03179Chenmical Intermediate当代化工研究磁性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对染料废水吸附性能的研究*薛文凤 刘浩 刁亚鹏 强围 计雅佳(西北民族大学化工学院 甘肃 730124)摘要: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得到了铁氧体/碳纳米管磁性复合材料,分别使用XRD和SEM对制备的样品进行了表征,并将该样品用于了人工模拟染料污水,亚甲基蓝溶液当中,考察所制备吸附剂的吸附性能。

结果表明,通过化学共沉淀法能成功的将铁氧体负载到碳纳米管上,而且其颗粒为纳米颗粒。

同时通过吸附亚甲基蓝的测试,100ml浓度为10mg/L亚甲基蓝溶液当中,吸附剂的最佳用量为25mg,最佳的初始溶液浓度pH=7,在此条件下最佳的吸附去除亚甲基蓝的效率为96.12%。

关键词:铁氧体;碳纳米管;亚甲基蓝;去除率中图分类号:T 文献标识码:APreparation of Magnetic Carbon Nanotubes and Study on Their Adsorption Properties toDye WastewaterXue Wenfeng, Liu Hao, Diao Yapeng, Qiang Wei, Ji Yajia(Chem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Nor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Gansu, 730124) Abstract:Ferrite/carbon nanotubes magnetic 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by chemical coprecipitation method. The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and SEM respectively, and were used in artificial simulated dye wastewater and methylene blue solution to investigate the adsorption performance of the adsorb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ferrite can be successfully loaded on carbon nanotubes by chemical coprecipitation method, and the particles are nanoparticles.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test of methylene blue adsorption, the optimum dosage of adsorbent is 25mg and the optimum initial solution concentration is pH=7 in the 10mg/L methylene blue solution with 100ml concentration. Under this condition, the optimum adsorption efficiency of methylene blue removal is 96.12%.Key words:ferrite;carbon nanotubes;methylene blue;removal rate引言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工业的生产能力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但是,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碳纳米管对电磁波吸收特性的研究

碳纳米管对电磁波吸收特性的研究

湖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碳纳米管对电磁波吸收特性的研究
姓名:***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材料物理与化学
指导教师:***
20051101
硕上学位论文
其进入SWNTs的单胞内。

尺的物理意义也是非常清楚的,尺可看作绕轴旋转∥角和尺在1-上投影产生平移f的联合操作,可通过对原子坐标(0,O)的连续对称操作(yIf),(yIf)2,(∥1f)3,…,(1lf,If)”(=E)来实现碳原子坐标艉,显然,形成Abelian群C。

,r和妒确定方法如下:
11/=£—————o=——
{T×Rl2万2万
r:擎纠:—(rip-—mq)T(2.14)
LN
2.2.2多层碳纳米管的原子结构
MWNTs[301可视为由不同石墨平面作半径不同的卷曲形成一系列同轴石墨管构成,可以是开口的,也可以是封口的,如图2.6所示。

图2.6MWNTs的结构截面图
与SWNTs不同,MⅥNTS顶部具有完善的球形尖端,而封口MWNTs管帽接近多边形。

MWNTs各管间是通过VanderWaals力来联系的,理论计算表明1571:管之间的结合能仅为石墨层之间结合能的80%,层与层之间相对转动和平移的势垒非常小,分别为0.52meV和O.23meV/atom(作为参照,C6dc240体系的值分别为0.16meV和1.5meV/atom),所以多层有限长碳管,可看作是可以互相之间转动或滑动的圆柱面,特别易于转动、滑动。

实验证樊5”MWNT的芯管被抽出再释。

碳纳米管与ZnO低维材料的光学特性研究

碳纳米管与ZnO低维材料的光学特性研究

碳纳米管与ZnO低维材料的光学特性研究摘要:纳米材料是最重要的研究前沿之一。

因为这类材料在物理学、化学、电子学、光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介绍了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荧光光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拉曼光谱、X衍射谱、激发光谱、光限幅效应等现代分析技术,研究了ZnO薄膜、ZnO纳米线和多壁碳纳米管的吸收特性、光致发光机理、能级结构上的特点以及非线性光学特性。

对多壁碳纳米管光限幅效应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纳米材料光学性质的研究现状。

其次介绍了碳纳米管和ZnO低维材料光学性质的研究现状。

最后介绍了进一步研究碳纳米管和ZnO低维材料光学特性应考虑的问题。

第二部分:介绍了碳纳米管的电子能带结构及其应用,利用荧光光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拉曼光谱、扫描电镜以及光限幅效应研究了碳纳米管的光致发光机理和非线性光学特性,这部分内容包含在论文的第二、三章。

首先从理论上得到了当不考虑层间耦合时,多壁碳纳米管(MWNTs)的能隙宽度为2γ0,而考虑层间耦合时,能隙的宽度为2(γ0-γ1/√2),这说明当考虑层间耦合效应时,多壁碳纳米管的能隙比不考虑耦合作用时的能隙小;其次多壁碳纳米管中层间耦合使得能级分裂;最后从理论上证明了多壁碳纳米管中存在范霍夫奇点(VHS)。

发光强度不仅与跃迁几率有关,而且与对应能级的电子态密度有关。

对于给定的跃迁几率,如果态密度越大,则发光强度越大。

发光强度的峰值位置对应能带中的范霍夫奇点。

研究了我们所选多壁碳纳米管的拉曼光谱、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通过对样品拉曼光谱的研究,发现多壁碳纳米管中存在较多缺陷;通过对固态多壁碳纳米管吸收光谱的研究,得到样品在近红外、可见和紫外光区都有吸收,紫外吸收与多壁碳纳米管最外层结构中电子由π轨道跃迁至π*轨道有关。

吸收特点与纳米管本身的范霍夫奇点有关,这也就从实验上证实了多壁碳纳米管中存在范霍夫奇点;通过对多壁碳纳米管光致发光光谱的研究,发现样品发出的荧光相对于激发光实现了光频率的上转换,并且用不同激发波长的光激发多壁碳纳米管时,对应的荧光波长和强度都不同。

纳米材料的电磁波吸收性能分析

纳米材料的电磁波吸收性能分析

纳米材料的电磁波吸收性能分析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纳米材料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纳米材料在电磁波吸收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对纳米材料的电磁波吸收性能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是指尺寸在纳米级别的材料,其维度通常小于100纳米。

相比于传统的材料,纳米材料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以及独特的物理、化学等性质。

这使得纳米材料在电磁波吸收方面表现出了一些优于传统材料的特点。

在电磁波吸收性能方面,纳米材料的表现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即纳米材料本身的特性和吸收材料构成的结构。

首先,纳米材料本身的特性对电磁波的吸收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金属纳米颗粒由于自由电子的存在,能够有效地吸收电磁波。

此外,纳米材料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这导致了更多的电磁波与纳米材料之间的接触,从而增加了吸收的机会。

其次,吸收材料的结构对电磁波的吸收效果也有重要的影响。

例如,纳米材料的分散性和填充浓度会影响纳米材料与基础材料的界面接触情况,从而影响吸收效果。

此外,纳米材料的尺寸和形状也会对吸收效果产生影响。

研究表明,纳米材料的尺寸与电磁波的频率存在着对应关系,当纳米材料的尺寸与电磁波的波长相匹配时,吸收效果更好。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应用纳米材料进行电磁波吸收的具体实践。

纳米材料在电磁波吸收材料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减少电磁污染、隐形、雷达等方面。

例如,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减少电子设备产生的辐射,并提高通信的质量和稳定性。

此外,纳米材料的应用还可以使无人机等设备在雷达监测中变得更难以被探测到,有利于军事和情报等领域的应用。

然而,纳米材料在电磁波吸收方面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仍然存在一些技术难题,如材料的纯度和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

此外,纳米材料对电磁波的吸收效果与材料的尺寸、形状等有关,因此对材料的制备和控制要求较高。

此外,纳米材料的成本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目前纳米材料的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大规模应用中的推广。

碳纳米复合材料在电磁屏蔽中的应用

碳纳米复合材料在电磁屏蔽中的应用

碳纳米复合材料在电磁屏蔽中的应用碳纳米复合材料是一种由碳纳米材料和其他不同材料组合而成的新型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电磁屏蔽性能。

由于现代社会电磁辐射污染严重,导致电子设备工作不稳定、通信干扰等问题,因此寻求一种高效的电磁屏蔽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

碳纳米复合材料在电磁屏蔽领域的应用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首先,碳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导率。

碳纳米材料如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等具有很高的电导率,能够有效地储存和传导电荷。

与传统的金属材料相比,碳纳米材料的密度较低、重量较轻,相对更容易加工成薄膜形式,从而提高电磁波的吸收能力和屏蔽效果。

其次,碳纳米复合材料具有广泛的频率范围内的电磁吸收能力。

根据不同需求,可以通过调整碳纳米材料的形态和含量,对复合材料的电磁性能进行调控。

研究表明,添加不同类型和比例的碳纳米材料可以有效地增加复合材料对电磁波的吸收能力,使其具有优异的屏蔽效果。

最后,碳纳米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可调谐性。

由于碳纳米材料的可塑性,能够通过加工成不同形状和尺寸的薄膜或涂层,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电磁屏蔽需求。

而且,由于碳纳米复合材料的组分和结构可以进行调控,因此可以通过改变碳纳米材料的含量和分布来调节复合材料的电磁性能,以实现可调谐的屏蔽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碳纳米复合材料在电子设备、汽车、电信设备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碳纳米复合材料可以制备成灵活的薄膜,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屏幕和外壳中,有效地屏蔽外界的电磁干扰。

此外,碳纳米复合材料还可以制备成涂层,应用于建筑物外墙、机器设备等地方,阻挡外界电磁波的进入,保护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碳纳米复合材料由于其优异的电导率、广泛的频率范围内的电磁吸收能力、低成本、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可塑性和可调谐性等特点,成为一种理想的电磁屏蔽材料。

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碳纳米复合材料在电磁屏蔽领域的应用还有很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碳纳米管的电子性质研究前沿科研解读

碳纳米管的电子性质研究前沿科研解读

碳纳米管的电子性质研究前沿科研解读碳纳米管是一种具有独特性质和潜在应用价值的纳米材料。

它们由碳原子按照特定的排列方式形成,并呈现出纳米级别的管状结构。

碳纳米管具有高度的导电性、机械强度和热导性,这些特性使得它们在电子学和纳米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 碳纳米管的结构与性质一种常见的碳纳米管结构是单壁碳纳米管(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SWCNTs),它由单层石墨烯(Graphene)经过卷曲形成。

SWCNTs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带有金属性质的金属碳纳米管(Metallic SWCNTs)和带有半导体性质的半导体碳纳米管(Semiconducting SWCNTs)。

金属性的碳纳米管在电子输运中表现出类似金属的高导电性,而半导体性的碳纳米管则具有可调控的电子能带结构和电子输运能力。

2. 碳纳米管的电子输运性质碳纳米管的导电性质取决于其结构和掺杂情况。

研究发现,金属碳纳米管在低温下呈现出连续的导电特性,而在高温下则表现出非连续的浅谷相干输运。

半导体碳纳米管具有禁带和能带结构,可以通过外部电场或化学掺杂来调控其导电性。

此外,碳纳米管还表现出特殊的量子输运效应,如强度量子振荡和霍尔效应等。

3. 碳纳米管的热电性质由于碳纳米管的高热导性和低维结构特点,研究人员对其热电性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研究发现,碳纳米管可以具有优异的热电转换效率,即将热能转化为电能或将电能转化为热能。

这使得碳纳米管在能量转换和热管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4. 碳纳米管的光学性质碳纳米管的光学特性与其电子性质密切相关。

金属碳纳米管和半导体碳纳米管对光的吸收和发射呈现出不同的行为。

金属碳纳米管垂直于管轴的电子能带结构使其表现出宽频带的吸收和发射特性,而半导体碳纳米管则可通过控制能带结构来调节其吸收和发射光谱范围。

5. 碳纳米管的应用前景基于碳纳米管的独特性质,研究人员已经在多个领域中取得了显著进展。

常见的3类用于吸收减弱电磁波的纳米材料

常见的3类用于吸收减弱电磁波的纳米材料

常见的3类用于吸收减弱电磁波的纳米材料所谓吸波材料,指能吸收或者大幅减弱其表面接收到的电磁波能量,从而减少电磁波的干扰的一类材料。

在工程应用上,除要求吸波材料在较宽频带内对电磁波具有高的吸收率外,还要求它具有质量轻、耐温、耐湿、抗腐蚀等性能。

常用的三种应用于吸波材料的纳米材料如下:1. 碳系列纳米材料。

纳米石墨烯,碳纳米管等碳纳米管表现出优良的吸波性能,同时具有质量轻、兼容性好、吸波频带宽等特点,是新一代最具发展潜力的吸波材料。

2. 铁系列纳米材料。

纳米铁粉,纳米氧化铁等。

纳米金属与合金用作吸波剂主要是采取多相复合的方式,多以Fe,Co,Ni等纳米金属与纳米合金粉体为主,其吸波性能优于单相纳米金属粉体。

3. 陶瓷系列纳米材料。

如碳化硅晶须,纳米碳化硅颗粒,纳米氮化硅,等等。

碳化硅作为吸收剂已经进行了较多的研究,碳化硅不仅具有一定的吸波性能,能减弱发动机红外信号,而且具有耐高温、相对密度小、韧性好、强度大、电阻率高等优点,是国外发展很快的吸收剂之一。

纳米碳化硅的吸收频带更宽,对毫米和厘米波段都有很好的吸收效果。

在日益重要的隐身和电磁兼容(EMC)技术中,电磁波吸收材料的作用和地位十分突出,迄今为止,纳米吸波材料主要有民用和军用两大方面。

在民用上,纳米吸波材料主要应用于人体防护。

由于高功率雷达、通信机、微波加热等设备的应用,防止电磁辐射或泄漏、保护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是一个全新而复杂的课题,吸收材料就可达到这一目的。

另外,如今的家用电器普遍存在电磁辐射问题,通过合理使用吸收材料及其元器件也可有效地加以抑制。

在军事上主要是应用于雷达影身技术上。

在飞机、导弹、坦克、舰艇、仓库等各种武器装备和军事设施上面涂复吸收材料,就可以吸收侦察电波、衰减反射信号,从而突破敌方雷达的防区,这是反雷达侦察的一种有力手段,减少武器系统遭受红外制导导弹和激光武器袭击的一种方法。

纳米吸波材料具有质量轻、频带宽和性能好等特点,应用范围广。

CNTsNi-Fe纳米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及微波吸收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CNTsNi-Fe纳米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及微波吸收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CNTsNi-Fe纳米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及微波吸收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无线通信和雷达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微波吸收材料的需求越来越高。

纳米材料作为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质的新型材料,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因此,制备性能优良的纳米复合吸波材料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碳纳米管(CNTs)作为一种具有极强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机械强度的纳米材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制备吸波材料中。

同时,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作为纳米复合材料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良好的吸波性能和各自的独特特性。

因此,CNTs与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复合材料被视为理想的吸波材料。

本研究旨在制备CNTsNi-Fe纳米复合吸波材料,并研究其微波吸收性能,为纳米吸波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支持。

二、研究内容1. 制备CNTsNi-Fe纳米复合吸波材料。

2. 研究CNTsNi-Fe纳米复合吸波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质。

3. 测量CNTsNi-Fe纳米复合吸波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并优化其吸波性能。

4. 分析CNTsNi-Fe纳米复合材料吸收微波的机理。

三、研究方法1. 制备CNTsNi-Fe纳米复合吸波材料: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CNTs的基础上,将制备好的Ni-Fe氧化物纳米颗粒分散于CNTs表面,形成CNTsNi-Fe复合材料。

2. 研究CNTsNi-Fe纳米复合吸波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质: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手段表征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质。

3. 测量CNTsNi-Fe纳米复合吸波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 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进一步优化材料的吸波性能。

4. 分析CNTsNi-Fe纳米复合材料吸收微波的机理: 基于计算机模拟和传输线理论,对CNTsNi-Fe纳米复合材料吸波机理进行研究和分析,探讨吸波材料性能的升级路径。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通过制备CNTsNi-Fe纳米复合吸波材料,并研究其微波吸收性能,有助于深入了解CNTs和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的吸波机理,探索纳米材料在吸波材料中的应用前景。

Ni_SWNTs纳米材料抗氧化和电磁波吸收特性研究

Ni_SWNTs纳米材料抗氧化和电磁波吸收特性研究
1 实验
1. 1 实验材料及其预处理 本实验所用的 SWNT s( 北京纳辰科技发展有
限公司, 北京 ), 外观为黑色粉末, 外径分布在 2~ 8 nm 之间, 长度为 1~ 10 m, 纯度大于 96% 。该 碳管直径较小、曲率大、石墨化程度较高、化学活 性较低, 首先对其进行预处理。实验中 SWNT s的 预处理分为 2个步骤:
cates that the com plex has excellent e lectrom agnet ic w ave absorbing characterist ics in X band. K ey w ord s: sing le w alled carbon nano tubes; electro less deposition; ant iox idation; perm itt iv ity; e lectrom agnet ic w ave absorption
自 1991年日本电镜专家饭岛 ( Iijim a S) 发现 碳纳米管 ( Carbon nano tubes, CNT s)以来 [ 1] , CNT s 就以其独特的纳米、手征和螺旋特性 [ 2- 6] , 在电磁 波吸收领域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成为目前电磁波 吸收剂的研究热点。纳米黑色金属 ( 铁、钴、镍 ) 都属于磁性金属, 具有很高的饱和磁化强度, 可获 得较高的磁导率和磁损耗, 且磁性能具有高的热 稳定性 [ 7] 。然而, 由于 CNT s具有较大的 长径比 和较高的表面能, 极容易绕结和团聚, 再加上各种 制备工艺的局限性, 使 CNT s表面存在较多的缺 陷, 限制了其吸波性能的发挥。因此, 近年来利用 化学表面修饰或包覆来改善 CNT s吸波性能成为 CNT s研究中 的热点之一。为了弥补 CNT s表面 的缺陷, 并且提高 CNT s的吸波性能, 研究者尝试 在 CNT s表 面包 覆黑 色金 属来改 善其 性质。例 如: 毕红等人 [ 8] 利用化学镀法制备了表面镀钴的 多壁 碳 纳 米 管 ( M ulti w alled carbon nano tubes, MW CNT s), 该材料在 0. 5~ 40 GH z频段内的吸收 峰往高频方向移动, 吸收强度略有增加。朱红等 人 [ 9] 利用化学镀法制备了表面镀镍的 CNT s, 电磁 波反射率结果表明镀镍 CNT s吸收峰不随匹配厚 度的增大而移动。沈曾民等人 [ 10] 利用化学镀的 方法在 MW CNT s表面镀 覆一 层金 属镍, 研究 表 明, 镀镍后的 CNT s虽然吸收峰值较小, 但是吸收 峰有宽化的趋势。本实验拟利用化学镀的方法在 单壁 碳纳 米 管 ( S ing le w alled carbon nano tubes, SWNT s)表面镀覆 一层纳米金属镍, 测试其 与石 蜡的混合材料在 8~ 18 GH z频段的复介电常数和 复磁导率, 并对其电磁波吸收特性进行研究。

碳纳米涂层性能研究详述

碳纳米涂层性能研究详述

刷 涂
黑化处理的 铜
相关性能检测
CNTs/Ni-水玻 璃红外吸收涂 层
烘干
性能分析
• 1黑化液配方 • 2碳纳米管添加量 • 3球磨时间 • 4烘干温度
黑化液配方
• 铜基体的黑化实验以NaOH为活化剂,因此NaOH的含量对黑化过程非常重要。如果NaOH 含量过高,它与溶液中的H2S2O8中和反应过量,那么很少的H2S2O8对生成的氧化膜将不 会起到很好的溶解作用,将会影响基体氧化膜和膜层的增后效果。NaOH浓度过低,则对 H2S2O8的中和反应程度不够,氧化膜一般会变成嫩红色。查看文献资料,纯铜的化学氧 化所用的NaOH含量一般在50~80g/L。本实验最终采用的NaOH浓度为60g/L。Na2S2O8是 黑化液的氧化剂,是决定着本实验能否成功的最重要指标。所以必须精确Na2S2O8 的含 量。如果Na2S2O8 的含量过多,在黑化反应中会分解过多的H2SO4,会加剧氧化膜的溶解, 造成严重的成膜层疏松脱落;Na2S2O8的含量不足,将会导致Na2S2O8分解产生的氧原子 不足,影响黑化膜的形成。不同的工艺下,出现气泡的时间也不同。查看之前的实验记 录可以确定铜基体黑化反应最终的工艺参数:12g/L的Na2S2O8,使用温度为50℃。经过 预处理的铜放入黑化液中黑化6-8min。
研究意义
• 制冷型红外探测器的探测元件通常需要在低温环境下工作,其 中冷屏件位于杜瓦与探测器之间,需要起到可以吸收红外杂散 光的作用并且冷屏件的导热效率要高,这样才能起到降低杜瓦 工作时的热负荷同时缩短制冷启动时间的目的,从而提高红外 探测元件的响应频率。红外吸收涂料早期是以各种氧化物混合 后作为主要成分,红外吸收涂料的组成、工艺路线和各项工艺 参数的确定,都是较成熟的的方案。但碳纳米管红外吸收涂料 的研究和应用还是空白的,碳纳米管良好的的吸波性能在涂料 领域也将得到充分发挥。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探索碳纳米 管红外吸收涂层的制备工艺并进行性能分析,寻找各项性能比 较理想的工业路线,让碳纳米管红外吸收涂料的研究更近一步, 丰富碳纳米管在红外吸收涂层应用方面的相关研究,加速实际 应用的可能性,为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 等 :碳 纳 米 管 针 状 纳 米 氧 化 锌 复 合 涂 层 的 电 磁 波 吸 收 特 性 建 /四

PACC 6140G 5235H 8250J 7740
纳 米 管 ,四 针 状 纳 米 氧 化 锌 ,吸 波 性 能 ,反 射 率 关 键 词 :碳 : , , ,
NTZnO

引 言
随 着 现 代 电 子 工 业 和 信 息 产 业 的 高 速 发 展 , 一 些 电 子 产 品 (如 手 机 、 电 脑 、 微 波 炉 等 )的 数 量 急 剧 增 加 , 伴 随 其 使 用 过 程 而 产 生 的 电 磁 污 染 越 来 越 严 重 , 不 仅 对 一 些 电 子 设 备 产 生 信 号 干 扰 ,而 且 也 威 此 研 究 电 磁 屏 蔽 技 术 和 电 磁 波 .因 胁 着 人 类 的 健 康 吸 收 材 料 无 论 是 在 民 用 工 业 还 是 在 国 防 工 业 方 面 [ ]. 传 统 吸 波 材 料 普 遍 存 在 都 具 有 十 分 重 要 的 意 义 吸 收 频 带 单 一 、比 重 大 、吸 收 不 强 等 缺 点 ,新 一 代 “频 带 宽 、 厚 度 薄 、 质 量 轻 、 吸 收 强 ”的 吸 波 材 料 就 成 [ ] 为 人 们 研 究 的 热 点. 现 碳 纳 米 管 (carbon 自 1991 年 Iijima 发 [ ] 来 ,其 特 殊 结 构 和 介 电 性 质 , nanotubes ,CNT ) 以 以 及 特 有 的 螺 旋 、管 状 结 构 ,表 现 出 较 强 的 宽 带 微 [ —]. 四 波 吸 收 性 能 针 状 纳 米 氧 化 锌 (nanoscaled 有 独 特 的 三 维 结 构 tetrapodshaped ZnO ,NTZnO )具 和 优 良 的 半 导 体 、压 电 特 性 ,这 些 特 性 赋 予 了 NT NTZnO 作 好 的 电 磁 波 吸 收 性 能 , 为 吸 波 材 料 ZnO 良 [ — ] NTZnO 复 已 有 报 道 .但 是 ,CNT 与 合 涂 层 的 .本 CNT 与 电 磁 波 吸 收 性 能 还 鲜 见 报 道 工 作 将 多 壁
图 收 剂 的 形 貌 ;(b)CNT SEM 图 1 吸 ( a )NTZnO SEM 图
3 2 CNT
料 的 设 计 与 制 备 时 需 要 综 合 调 节 吸 波 材 料 的 电 磁 和 电 磁 参 数 NTZnO 的 参 数 , 使 得 吸 波 复 合 体 系 获 得 最 佳 的 等 效 电 磁 参 通 . 为 CNT / 常 吸 波 材 料 的 电 磁 特 性 可 用 电 磁 损 耗 角 正 量 , 从 而 提 高 其 吸 波 效 能 了 更 好 的 理 解 tan δ 、 切 因 子 复 介 电 常 数 复 磁 导 率 电 导 率 合 涂 层 的 电 磁 波 吸 收 机 理 ,我 们 测 量 了 ε、 μ、 σ 以 NTZnO 复 Z等 .在 NTZnO 的 .图 3( a ),( b )分 及 材 料 的 特 征 阻 抗 参 量 来 表 征 进 行 吸 波 材 CNT 和 电 磁 参 数 别 为


样 品
1# 2# 3# 4# 5# 6# CNT / wt% 0 4 8 12 20 12
王 等 :碳 纳 米 管 针 状 纳 米 氧 化 锌 复 合 涂 层 的 电 磁 波 吸 收 特 性 建 /四
表 同 质 量 百 分 比 的 复 合 涂 层 及 其 吸 波 性 能 1 不 CNT 和 NTZnO 的 层 数 反 射 率 峰 值 ZnO / wt% EP / wt% / dB 单 层 20 80 - 3 48 16 80 - 5 40 单 层 单 层 12 80 - 11 21 单 层 8 80 - 13 70 单 层 0 80 - 8 18 三 层 8 80 - 23 07
以 碳 纳 米 管 (CNT)和 四 针 状 纳 米 氧 化 锌 (NTZnO )混 合 物 作 为 吸 收 剂 、 环 氧 树 脂 (EP)为 黏 结 剂 制 备 吸 波 涂 层 , 研 究 不 同 量 对 吸 波 性 能 的 影 响 用 三 次 刷 涂 后 , 发 现 当 量 达 到 含 量 为 CNT 和 NTZnO 含 .采 CNT 含 12% , NTZnO 的 涂 层 厚 度 为 , 吸 波 涂 层 的 最 小 反 射 率 为 小 于 吸 波 带 宽 为 涂 层 的 面 密 8% 、 1 5 mm 时 - 23 07 dB , - 10 dB 的 5 GHz , 合 涂 层 的 吸 波 性 能 比 纯 纯 层 有 显 著 的 提 高 , 并 对 其 吸 波 机 理 进 行 了 分 析 度 2 kg / m 复 CNT 和 NTZnO 涂 .
2 1

国 家 重 点 基 础 研 究 发 展 计 划 (批 准 号 : 科 技 部 国 际 重 大 合 作 与 交 流 项 目 (批 准 号 : 国 家 自 2007CB936201 ), 50620120439 , 2006 DFB51000 )、 50772011 )和 NCET070066 )资 . 然 科 学 基 金 (批 准 号 : 教 育 部 新 世 纪 优 秀 人 才 支 持 计 划 (批 准 号 : 助 的 课 题 讯 联 系 人 通 . Email :yuezhang@ ustb. edu. cn
13 #
1所 . 剂 和 黏 结 剂 的 质 量 百 分 比 见 表 示 2 3 样 品 测 试 与 表 征 NTZnO , CNT 以 及 制 备 的 复 合 涂 层 的 微 观 结 构 JEOL6490 , Japan )进 通 过 扫 描 电 子 显 微 镜 (SEM , 行 .吸 表 征 收 剂 的 电 磁 参 数 和 涂 层 的 反 射 率 测 试 采 用 雷 达 吸 波 材 料 反 射 率 扫 描 测 量 系 统 HP83751B ,综 HP8757E 标 合 信 号 源 与 量 网 络 分 析 仪 , 扫 描 范 围 为 最 大 衰 减 为 2— 18 GHz , 40 dB.
1 2 3 4 9 10 12
混 合 物 作 为 吸 收 剂 ,用 环 氧 树 脂 做 黏 结 剂 CNT 和 NTZnO 的 制 备 吸 波 涂 层 , 研 究 不 同 含 量 的 . 涂 层 对 吸 波 性 能 的 影 响

实 验 部 分

实 验 原 料 多 CNT (直 10 — 30 nm 、 5— 15 μ m , 壁 径 长 度 北 NTZnO (采 京 纳 辰 公 司 ), 用 气 相 沉 积 法 制 得 , 见 文 献 [ 氧 树 脂 (EP,WSR618 ),油 酸 ,无 水 乙 12 ]),环 醇 , 乙 二 胺 (化 学 分 析 纯 , 北 京 化 学 试 剂 公 司 ). 2 2 吸 波 涂 层 制 备 先 , 称 取 一 定 量 的 加 入 适 量 首 CNT 和 NTZnO , 的 无 水 乙 醇 和 油 酸 , 用 超 声 波 分 散 后 加 入 30 min. 然 用 无 水 乙 醇 溶 解 的 环 氧 树 脂 , 边 搅 拌 边 超 声 30 min. 加 热 蒸 发 过 量 的 乙 醇 , 冷 却 后 加 入 适 量 的 固 化 剂 乙 二 胺 并 不 停 的 搅 拌 , 最 后 将 配 制 的 涂 料 刷 涂 在 尺 寸 为 180 mm × 180 mm × 3 mm 的 铝 板 上 , 在 室 温 下 固 24 h 制 .涂 1 5 mm 成 吸 波 涂 层 层 的 厚 度 控 制 在 化 .各 CNT 和 NTZnO 分 左 右 样 品 涂 层 中 的 别 占 吸 收
图 收 剂 的 电 磁 参 数 介 电 常 数 与 频 率 的 关 系 图 ;(b)NTZnO 的 磁 导 率 与 频 率 的 关 系 图 ; (c) 3 吸 ( a )NTZnO 的 CNT 的 介 电 常 数 与 频 率 的 关 系 图 ; (d)CNT 的 磁 导 率 与 频 率 的 关 系 图

) 李 )) 王 会 峰) 黄 运 华) 余 海 波) 张 建 跃
1 1 2 2 1
1 2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新 金 属 材 料 国 家 重 点 实 验 室 ,北 京 100083 ) 2 )(北 100083 ) 京 科 技 大 学 材 料 物 理 与 化 学 系 ,北 京 ( 收 到 ; 收 到 修 改 稿 ) 2009 年 6月 2日 2009 年 7月 6日
59 3 2010 3 10003290 / 2010 / 59 03 /1946 06
第卷 第期 年月 ()
理 学 报 物
ACTA PHYSICA SINICA
Vol. 59 No. 3 March 2010 2010 Chin. Phys. Soc.
, ,

碳 纳 米 管 针 状 纳 米 氧 化 锌 复 合 涂 层 的 /四 电 磁 波 吸 收 特 性
1948
物 理 学 报
59

图 合 涂 层 样 品 层 表 面 形 貌 ; (b)涂 层 表 面 形 貌 ; (c)涂 2 CNT / NTZnO 复 SEM 图 ( a )涂 500 倍 1500 倍 层 截 面 的 50000 倍 层 截 面 的 三 层 结 构 形 貌 ; (d)涂

1947
吸 收 峰 / GHz
10 24 14 00 16 16 16 70 17 78 12 16
CNT 尺 .图 2 图 , 从 图 中 可 以 看 出 寸 均 一 且 没 有 杂 质 6 样 (a), (b)为 复 合 涂 层 品 的 表 面 形 貌 图 , 白 色 区 NTZnO 和 CNT 的 域 为 聚 集 区 , 黑 色 的 区 域 为 环 氧 .因 树 脂 吸 收 剂 和 树 脂 的 密 度 不 同 ,且 黏 稠 状 的 环 氧 树 脂 固 化 需 要 一 定 时 间 , 在 固 化 过 程 中 有 一 部 分 NTZnO 及 CNT 会 缠 绕 在 一 起 的 慢 慢 往 下 沉 降 , 导 致 复 合 涂 层 的 表 面 不 均 匀 , 从 而 在 涂 层 表 面 形 成 如 [ ] 图 中 所 示 的 明 暗 相 间 的 岛 状 结 构 .这 种 情 况 可 能 有 利 于 阻 抗 匹 配 并 对 涂 层 的 吸 波 性 能 产 生 一 定 的 .同 影 响 时 , 吸 收 剂 的 向 下 沉 降 导 致 表 层 环 氧 树 脂 比 例 增 大 , 环 氧 树 脂 为 有 机 物 ,在 扫 描 时 受 到 电 子 3 结 果 及 讨 论 束 的 照 射 会 发 生 灼 烧 , 使 表 层 在 电 镜 下 很 难 看 得 清 .图 2( c ), 2( c )可 晰 (d )为 复 合 涂 层 的 截 面 图 , 图 及 复 合 涂 层 的 微 观 结 构 3 1 NTZnO , CNT 以 6 样 品 的 三 层 结 构 , 每 层 之 间 存 在 明 清 晰 的 看 到 图 1( a )为 NTZnO 的 SEM 图 .图 2( d )为 CNT 的 固 化 界 面 , 从 图 中 可 以 观 显 涂 层 截 面 的 放 大 图 , NTZnO 尺 3— 10 μ m ,针 . 一 NTZnO 与 察 到 寸 均 一 ,针 长 大 约 的 均 匀 分 布 其 中 ,形 成 导 电 网 络 部 分 直 径 约 多 壁 绕 在 一 起 , 形 成 团 聚 200 — 500 nm. 图 1( b )为 CNT 的 SEM CNT 缠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