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树寄生提取物抗菌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 20 mL LB 液体培养基中,37 ℃ 180 摇床培养 6 h,用 LB 液
体培养基稀释成 1×105 CFU / ml 菌悬液。
本研究采用的是微量稀释法检测提取液的体外抑菌活
性。 称取适量的待测提取物,用 DMSO 配制成 50 mg / mL 的
基金项目:1. 昆明学院人才引进项目:绒毛钟花蓼提取物药理活性研究,编号为 YJL18004;2.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
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 桑寄生多种溶剂的萃取
物在体外对 K562 细胞有抑制增殖的作用,柳树寄生的内生
真菌也具有抑制肿瘤的效用。
综上所述,不同寄主桑寄生的提取物也具有明显的抗
炎、抗肿瘤、抗病毒等功效。 而柳树寄生作为常见的桑寄生
科植物之一,其提取物是否也具有抗炎、抗肿瘤以及抗菌活
性呢,这需要进一步验证。 故笔者利用柳树寄生分离得到不
的抑制作用,而 L-4、L-5 和 L-6 无抑制作用,其中 L-2 的抑
制作用较好,对 hela 和 HCT116 细胞抑制作用较强。
ela
H460
hepg-2
L-1( mg / ml)
L-2( mg / ml)
L-3( mg / ml)
[4] 肖义军,陈元仲,陈炳华,陈建华,林振兴,范延丽.不
同寄主红花桑寄生总黄酮提取物抗白血病细胞株 HL-60 的
研究[ J] .中国中药杂志,2008(4) :427-432.
[5] Hwa Jung Choi,Jae Hyoung Song,Kwi Sung Park,Dur
Han Kwon.Inhibitory effects of quercetin 3-rhamnoside on influ⁃
省昆明市轿子雪山,除去杂质后自然阴干,并通过云南省中

国科学院植物所博士殷根深博士鉴定。
( 二) 菌株、细胞及试剂
大肠杆菌 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 25923、枯
草芽孢杆菌 ATCC 6051 均购于上海药物研究所。 肝癌细胞
HEPG2、结肠癌细胞 HCT116、宫颈癌细胞 HELA、肺癌细胞
hepg-2 生长的抑制作用,计数,以 1 × 10 5 cells / well 铺 96 孔
板,置于 5% CO2 、37℃ 培养箱培养过夜,次日加 1μL 不同浓
度的提取物(40、20、10、5 、2.5 、1.25 mg / mL) 使其终浓度变
400、200、100、50、25、12. 5 μg / mL;空白对照加等体积 DMSO
金项目:一聚酮类化合物抗炎活性及机制研究,其编号为 2019J0570;3. 云南省地方高校联合专项面上项目:水蛭麻醉镇痛消炎
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及活性机制研究,其编号为 2019FH001( -044) ;( 在研)4. 昆明学院人才引进项目:自溶链霉菌中新型抗肿
瘤药物自溶霉素的遗传改造,编号为 YJL18006。
广西、西藏等地,具有补肝肾,祛风湿、止血、安胎等功效,常
用于治疗头晕目眩、腰膝疼痛、风湿麻木、崩漏、胎动不安。
近来研究发现,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方面的抗菌抗肿瘤作
用,而桑寄生科的植物普遍富含黄酮类化合物,但不同寄主
的桑寄生科植物所含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不同。 现如今对
不同寄主的桑寄生研究发现,从红花桑寄生中所提取到的总
乙酯、正 丁 醇 等 有 机 试 剂 均 购 于 上 海 生 工 生 物 工 程 有 限
公司。
( 三) 仪器
酶标仪( 美国 BOTEK 公司) ,二氧化碳培养箱 ( Thermo
scientific 公司) ,灭菌锅,倒置显微镜,紫外超净台,离心机,
恒温培养箱。
三、 方法
( 一) 提取物的制备
将柳树寄生全株粉碎称取 141g 干燥的柳树寄生捣,加
H460 均购于上海药物研究所。 DMEM 培养基、胎牛血清、L-
谷氨酰胺溶液、胰蛋白酶溶液(0.05% ) 含酚红、青霉素-链霉
素溶液( 双抗) 均购于 Biological Indicator 公司,四甲基偶氮
唑盐( MTT) 、二甲基亚砜( DMSO) 均购于碧云天生物试剂公
司,蛋白胨、酵母提取物、牛肉膏和琼脂,乙醇、石油醚、乙酸
微量稀释法检测柳树寄生各极性萃取部位抑菌活性并测定其 MIC( 最小抑菌浓度) 值。 结果显示,柳树寄生的乙醇提取物、石油
醚提取物及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抗肿瘤及抗细菌活性,其中石油醚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细菌活性,而二氯甲烷提取物、正丁醇
提取物、水提取物均无明显抗细菌、抗肿瘤活性。
关键词:柳树寄生;抗菌;抗肿瘤
250
250
63
32
63
L-4( μg / mL)
>500
>500
>500
L-6( μg / mL)
>500
>500
>500
L-5( μg / mL)
环丙沙星( μg / mL)
>500
<2
>500
<2
>500
<2
由结果可知,柳树寄生提取物 L-1、L-2 和 L- 3 均有抗
细菌活性,其中 MIC 最小的是 L-2 这个组分,而 L-4、L-5 和
黄酮提取物具有抗白血病的功效,从其他桑寄生中提取的槲
皮素 、槲皮苷等具有抗病毒的功效,而柳树作为其常见寄
主,寄生在柳树上的桑寄生可以积累柳树的水杨苷成分,增
强祛风湿的功效,更能有效提高水杨酸的提取率,这也使柳
树寄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桑寄生抗肿瘤作用明显,其
浸膏剂有明显降压作用,而桑寄生中槲皮素可诱导肿瘤细胞
一、 引言
柳树寄生是一种民间常用的中药材,为桑寄生科植物柳
叶钝果寄生( Taxillus delavayi( van Tiegh.) Danser) 的带叶茎
枝。 生长于海拔 1500 ~ 3500 m 的高原或山地阔叶林或针叶、
阔叶混交林中,寄生于花楸、山楂、樱桃、梨树、桃树、马桑或
柳属、桦属、栎属、槭属、杜鹃属等植物上,主要分布于西南及
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2] 汪晶. 桑 寄 生 研 究 概 况 [ J] . 实 用 中 医 内 科 杂 志,
2018,32(1) :74-77.
[3] 朱开昕,卢栋,裴河欢,赵明惠,李永华. 桑寄生在广
西的分布及其寄主状况调查[ J] . 广西中医药,2010,33( 2) :
59-61.
aureus) 。 用的测试方法是微板观察法检测其 MIC 值,用阳
性药环丙沙星处理作为阳性对照,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由结
果可知乙醇提取部位、石油醚和二氯甲烷提取部位对大肠杆
菌、枯草芽孢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均有抑制作用。
其中,石油醚提取部位的活性较好,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
最强,其最小抑菌浓度为 32 μg / mL。
4)0.703g, 正 丁 烷 提 取 物 ( L - 5) 0. 15g, 水 提 取 物 ( L - 6)
0.126g,乙醇提取物( L-1)5.00g。
( 二) 体外抑菌活性检测
分别将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枯草芽孢杆菌接
种于 LB 固体培养基,37 ℃ 培养 24h 后,挑取单菌落 2 ~ 3 个
·176·
综 述

储存液,并用 0.22 μm 微孔滤膜过滤。 取无菌的 96 孔板,外
周 36 孔分别加入 100 μL 无菌水,其余每孔加入 100 μL 1×
105 CFU / ml 菌悬液。 用 DMSO 倍比稀释上述药物储存液,获
处理,每组重复 3 个复孔。 继续培养 48 h,加 20 μL 5 mg /
mL MTT 继续培养 4 h 后,弃去培养液,加入 150 μL DMSO
低速摇床上震荡 10 min,待紫色结晶充分溶解后,在 570 nm
测 OD 值( A) ,将 A 值作为反映细胞活性及代谢状况的参
数,各实验重复三次,抑制率按公式(2) 进行计算。
入 95% 的乙醇浸没材料,超声提取 30 分钟,过滤得到乙醇提
取液,该过程重复三次。 将三次超声提取得到的乙醇提取液
减压浓缩成浸膏(5g) ;加入适量的水溶解浸膏,得到的乙醇
提取物水溶液依次使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二氯甲烷、正丁烷
萃取,再将各溶剂萃取液经减压浓缩得石油醚提取物( L-2)
0.537g,乙酸乙酯提取物( L- 3) 1.053g,二氯甲烷提取物( L-
生长抑制率% = Δ 空白对照-ΔA 待测提取物 ΔA 空白对
照×100% (2)
利用 SPSS 软件求算 IC 50 值( 抑制率达到 50% 时的药
物浓度) 。
四、 结果与分析
( 一) 不同提取物的抗菌活性
本实验采用的受试菌株为枯草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
大肠杆菌( Escherichia coli) 、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储存液,倍比 稀 释 储 存 液, 获 得 浓 度 分 别 为 0. 8、 0. 4、0. 2、
0.1、 0.05、 0.025、 0.0125、 0.00625 mg / mL 的工作溶液,分别
加入 96 孔板中,每孔 1 μL,使其终浓度分别为 8、4、2、 1、
0.5、0.25、 0.125、0.0625 μg / mL。 DMSO 作空白对照,且每个
L-6 在浓度为 500 mg / mL 时均无明显抗细菌活性。
( 二) 不同提取物的抗癌活性
本实验采用的是经典的 MTT 法检测柳树寄生各组分提
取物对几种肿瘤细胞( HCT116、hela、H460、hepg - 2) 细胞的
成活率的影响。 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结果表明,柳树寄生提
取物中 L-1、L-2 和 L-3 对四种肿瘤细胞生长均有不同程度
梯度设 3 个复孔,慢慢混匀。 然后将该 96 孔板置于 120 r /
min 的 37℃ 恒温摇床培养,24 h 后观察菌体生长情况,检测
药物的抗细菌 MIC 值。
( 三) 体外抗肿瘤活性检测
实验采用 MTT 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 首先检测六个不
同提 取 物 500 μg / mL 对 四 种 癌 细 胞 HCT116、 hela、 H460、
同极性试剂萃取物,同时对其抗菌和抗肿瘤活性进行筛选,
这一结果对其药用价值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也为后
续分离纯化抗菌及抗肿瘤单体药物的提供更多的生物资源。
二、 材料与仪器
( 一) 药材
柳树寄生,又叫柳叶钝果寄生,是桑寄生科簇生叶组灌
木植物,植物的全株可供药用,出自《 贵州中草药名录》 ,具有
补肝肾,祛风湿,止血,安胎之功效。 药材于夏季采集于云南
得浓度分别为 50、25、12.5、6.25 、3.125 、1.562 mg / mL 的工作
溶液,分别加入 96 孔板菌悬液中,每孔 1 μL,使其终浓度为
500、250、125、62.5、31.25、15.62 μg / mL。 同时,选取环丙沙星
作为阳性对照,称取环丙沙星,用 DMSO 配制成 8 mg / mL 的
表 1 各提取物 MIC 值
提取物编号
L-1( μg / mL)
L-2( μg / mL)
L-3( μg / mL)
枯草杆菌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 Bacillus subtilis) ( Escherichia coli)( Staphylococcus aureus)
125
125
250
125
39.175±0.32
43±0.35
36.9±0.15
25.996±0.25
212.9±0.27
219.5±0.34
68.2±0.28
105.9±0.15
158.1±0.16
105.2±0.14
108.2±0.14
118.3±0.18
( 通讯作者:蒋明星)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S] .北
enza A virus replication[ J] .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柳树寄生提取物抗菌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毕晓旭 张国斌 苏源 蒋明星
摘 要:文章研究中药柳树寄生枝条不同极性溶剂萃取部位( 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二氯甲烷部位、正丁醇部位) 的抗
菌和抗肿瘤活性,采用 MTT 法检测柳树寄生各极性萃取部位对肿瘤细胞( HCT116、hela、H460、hepg-2) 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采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