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莒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照市莒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默写 (共1题;共9分)
1. (9分) (2017八下·江都期中) 默写。
①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________。
也许你要说它不美。
②________ ,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③夕阳西下,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
(《论语雍也》)
⑤________ ,高斋闻雁来。
(韦应物《闻雁》)
⑥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⑦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
⑧《陋室铭》中描写无任何干扰而清静修学的两句________ , ________。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6分)
2. (6分)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①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藉纸张笔砚,一齐失踪。
________改为________
②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辨的神气。
________改为________
③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婉惜的样子。
________改为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8分)
3. (4分) (2018八上·丽水月考) 文言词语释义。
①沿溯阻绝________
②良多趣味________
③属引凄异________
④至于夏水襄陵________
4. (4分)(2017九上·鄞州期中) 2017年是丁酉鸡年,古人称赞鸡是有德之士,请将“仁”“勇”“信”“武”四个字分别填入下面句子中的A,B,C,D处。
“头戴冠者,文也;足付距者,(A)________也;敌在前敢斗争,(B)________也;见食相呼,(C)________也;守夜不失时(D)________也。
”
四、中国名著 (共1题;共7分)
5. (7分)(2013·泰州) 名著阅读。
(1)
保尔•柯察金是长篇小说《________》中的主人公,这部作品是苏联作家________(作者名)在双目失明、脊
椎硬化的困难条件下写成的。
(2)
试卷开头标注的歌曲名称是“一个师傅仨徒弟”,其实取经队伍中还有一位称唐僧为师父的“徒弟”。
请结合如图动画片截图与你的阅读经历,完成下列两小题。
①请概括出这位“徒弟”成为取经队伍成员的过程。
②请简要评价这位“徒弟”在取经过程中的作用。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8分)
6. (28分) (2017八下·重庆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一样爱他们
①天堂村小学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
偶尔才有慈善家跑来捐款。
每次全校师生都会倾巢而出:学生站在山岭上,手舞鲜花一路欢迎;而校长方子儒会亲自带队,用一个树藤扎成的土轿子抬客人上山。
②这天,天堂村小学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客人。
这个年轻人不声不响,独自走了两个小时的山路。
由于道路崎岖,他沿途还摔伤了膝盖。
当他一瘸一拐地出现在方子儒面前时,完全没有了城里人的光鲜形象。
③“对不起!”年轻人显得有点尴尬,“我……想资助你们10名特困生。
”
④方子儒特别高兴。
这里是全县出了名的贫困乡,这送上门的好事,正求之不得呢!可是,他为什么要说对不起呢?方子儒殷勤地招呼道:“要不,您先去洗漱一下?我让学生们列队欢迎?”
⑤年轻人慌乱地摆摆手:“千万不要……我不想耽搁,捐了款就走!”
⑥方子儒点了点头。
⑦15分钟后,方子儒恭敬地送上一份资助名单。
⑧年轻人看也没看,说:“校长,我想您误会了!”
⑨方子儒愣了愣,以为他突然变卦了,着急地说:“可是,这是我们千挑万选出来的学生。
他们品学兼优,将来一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材!”
⑩年轻人沉默了一会儿,说:“校长,我能亲自挑选资助对象吗?”
⑪“当然!”方子儒长舒了一口气,“这是您的权利!但......他们绝对是最好的学生!倘若您不信,可以翻看他们往年的成绩单!”
⑫年轻人笑了:“我当然相信,但请给我所有贫困生的名单!”
⑬方子儒虽然感到奇怪,但还是找来所有30名贫困生的名单。
年轻人要了一张白纸,小心地撕成一条条小纸条。
然后,年轻人开始在小纸条上写上每一位贫困生的名字,写完一张,就揉成团丢在一个盘子里。
⑭方子儒终于看出了端倪,疑惑地问道:“您……是想抓阄决定资助的对象?”
⑮年轻人点了点头:“是的,我觉得那样才公平!”
⑯方子儒着急地说:“不行,那样你会不小心抽到坏孩子的。
他们生性顽劣,整天爬树打架,几乎每门功课都不及格!”
⑰年轻人停下手中的笔,问:“那他们逃过学么?”
⑱方子儒想了想,说:“这……倒没有!他们只是功课不好,其他,没什么两样!”
⑲年轻人坚定地说:“在我眼里,从来没有一个坏孩子,我们一样爱他们。
谁又能知道,调皮捣蛋的孩子将来就一定不会有所作为呢?他们一样天真无邪,他们的心里一样编织着最美丽的梦想……”
⑳3分钟后,年轻人抽出了10个人的名字。
果不其然,其中有4名学生原本不在方子儒的推荐之列。
㉑方子儒执意要举行一个公开的捐赠仪式,这是学校的惯例。
年轻人却摇了摇头,说:“校长,能否替我向其他的20名学生道歉?”方子儒满脸惊愕,以为自己听错了。
㉒年轻人的眼睛有些湿润,满怀歉意地说:“对不起,我没有能力资助所有的贫困生。
他们之所以没被选上,并不是因为不够好,只是运气差了一些!总有一天,我会回来弥补他们的遗憾!”
㉓年轻人没有告诉校长,在15年前的一个穷山沟,他也是这样幸运地得到一位老华侨的捐助。
当时,他是村民眼中不折不扣的坏孩子。
可是,老华侨的一句话改变了他的一生:“在我眼里,从来没有一个坏孩子,我们一样爱他们!”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10个字以内)。
(2)题目中的“他们”在文中指哪些人?
(3)第二段写到“天堂村小学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客人”,读完全文,写出“客人”的“特别”之处。
(4)确定“资助名单”,方子儒和年轻人的标准和方式有什么不同?
(5)在小说情节展开过程中,年轻人的神情随之发生了哪些变化?请从选文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写在横线上有点尴尬→________→________→笑了→________→满怀歉意
(6)假如你正好是受到年轻人的资助,而原本不在方校长推荐之列的四名学生之一,你有何感受?(字数在30-50字)
7. (20分)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我的读书经验
冯友兰
①我7岁上学就读书,一直读了80年,基本上没有间断,不能说对于读书没有一点经验。
我的经验总结起来有四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先说第一点。
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真是多极了,浩如烟海。
但是,书虽多,有永久价值的还是少数,我们要学会选择。
可以把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要精读的,第二类是可以泛读的,第三类是只供翻阅的。
怎样知道哪些书是值得精读的呢?自古以来,已经有一位最公正的评选家,有许多推荐者向它推荐好书。
这个评论家就是时间,
这些推荐者就是群众。
历来的群众,把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书,推荐给时间。
时间照着他们的推荐,把那些没有永久价值的书刷下去了,让那些有永久价值的书流传下来。
现在我们所称为“经典著作”或“古典著作”的书都是经过时间考验,流传下来的。
这一类的书都是应该精读的书。
③读的时候先要解其言,这就是说,首先要懂得它的文字,它的文字就是它的语言。
语言有中外之分,也有古今之别,这叫语言文字关。
攻语言关,要先作许多准备,用许多工具,如字典和词典等工具书。
④中国有句老话说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读书时即使书中的字都认得了,话全懂了,也未必能知道作书人的意思。
读书要注意字里行间,又说读诗要得其“弦外音,味外味”。
这都是说要在文字以外体会它的精神实质。
这就是知其意。
司马迁说过:“好学深思之士,心知其意。
”“意”离不开语言文字,但有些是文字所不能完全表达出来的。
如果只局限于语言文字,死抓住语言文字不放,那就成为死读书了。
语言文字是帮助了解书的意思的拐棍。
既然知道了那个意思以后,最好扔了拐棍。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得意忘言”。
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过河拆桥是不道德的事。
但是,在读书中,就是要过河拆桥。
⑤上面所说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之下,还要加一句“意不尽理”。
“理”是客观的道理,“意”是著书人的主观认识。
人总是人,不是全知全能。
他的主观上的体会和判断,同客观的道理总要有一定的差距,有或大或小的错误。
所以读书只到“得其意”还不行,还要明其理,才不至于为前人的意所误。
要把前人的“意”作为参考,和自己明白的那些客观道理,互相比较,互相补充,互相纠正。
这就可能有一个比较正确的“意”。
这个“意”就是自己的。
读书到这个程度就算是能够现学现用,把书读活了。
⑥会读书的人能把死书读活,不会读书的人能把活书读死。
把死书读活,就能使书为我所用;把活书读死,就是使我为书所用。
能够用书而不为书所用,读书就算读到家了。
(选自《冯友兰读书与做人》,有删改)
(1)冯友兰将自己的读书经验概括为四点。
通读全文,将第①段横线上的四点经验补全(每点三个字)。
(2)从文章内容看,值得精读的书籍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3)结合第④段内容,说说划线的“过河拆桥”一词的含义。
(4)指出第⑥段运用的论证方法,略作分析。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
8. (17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7题。
【甲】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后特征为洛阳令。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主即还宫诉帝。
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
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
宣悉以班诸吏。
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京师号为“卧虎”。
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
在县五年。
年七十四,卒于官。
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
”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范晔《强项令》)
【乙】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踊①人贪戾,一国作乱。
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②事,一人定国。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③;则财恒足矣。
仁者以财发身④ ,不仁者以身发财⑤。
(节选自《大学》)
【注释】①踊:yī,通“一”。
偾:fèn,偾事,坏事。
③舒:慢慢消费的意思,这里指节俭。
④以财发身:用仗义疏财修养德行。
⑤以身发财:用生命敛钱发财。
(1)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宣悉以班诸吏(分发)
B . 使宣叩头谢主(感谢)
C . 一国兴仁(兴起)
D . 踊人贪戾(暴戾)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 后特征为洛阳令
B . 由是搏击豪强
C . 生财有大道
D . 为之者疾,用之者舒
(3)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 . 威不能行/一令乎
B . 以/宣尝为二千石
C . 则/财恒足矣
D . 仁者/以财发身
(4)
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甲文刻画了董宣秉公执法、不畏权贵的“强项令”形象;乙文则是用格言的形式告诫世人修身以治国的道理。
B . 甲文“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辆”,体现了董宣为官清廉、生活贫困;乙文“为
之者疾,用之者舒”,提倡消费者应该节俭。
C . 甲文从事件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详细记叙了董宣断案的经过。
D . 甲文董宣死后家境贫寒的景象刚好印证了乙文中“不仁者以身发财”的观点。
(5)
对选文写作手法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甲文通过正面、侧面描写刻画人物形象;乙文通过对比手法表明修身、治国之道。
B . 甲文行文活泼,语言富有表现力;乙文句式整饬,语言平实。
C . 甲文浓墨重彩刻画董宣秉公执法,只是为了突出他个人英雄形象;乙文以“一言偾事,一人定国”说明个人言行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
D . 甲文集描写、议论、记叙为一体;乙文则以议论为主。
(6)
将甲、乙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将何以理天下乎?________
(2)生之者众,食之者寡。
________
(7)
请结合甲文文意,分析“天子不与白衣同”的言外之意。
七、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9. (10分)(2017·杭州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①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与裴迪相酬为乐之作②接舆:春秋楚隐士,装狂遁世。
这里诗人把沉醉狂歌的裴迪与接舆相比
(1)
诗歌一,三联为我们勾画出了一副怎样的画面?
(2)
诗歌尾联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八、小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2017·杭州模拟) 综合性学习
今年的5月14日是母亲节,为弘扬“善”文化,培养学生的感恩思想,某学校决定从4月10日起举办以“感恩母亲”为主题的千字征文活动,活动时间持续一个月,初选由各班语文老师进行。
请你代表该校星源文学社向全校同学发一则征文启事。
(只写正文内容,不超过80个字)
九、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1. (5分) (2016七上·南京月考) 作文:
请以“就这样慢慢长大”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2)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默写 (共1题;共9分)
1-1、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6分)
2-1、
三、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8分)
3-1、
4-1、
四、中国名著 (共1题;共7分)
5-1、
5-2、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8分)
6-1、
6-2、
6-3、
6-4、
6-5、
6-6、
7-1、
7-2、
7-3、
7-4、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
8-1、
8-2、
8-3、
8-4、
8-5、
8-6、
8-7、
七、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9-1、
9-2、
八、小作文 (共1题;共5分)
10-1、
九、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