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效果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㊁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1β㊁白细胞介素-8㊁肿瘤坏死因子-α)㊁不良反应发生率等㊂不良反应发生包括恶心㊁耳痛㊁头晕㊁发热等㊂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 P S 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 ʃ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或率表示,采用χ2检验㊂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
2 结 果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㊂见表1㊂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组别n
治愈(n )显效(n )有效(n )无效(n )总有效率(%)对照组3871013878.95
研究组
38
8
12
16
2
94.74a
a
:χ2=4.14,P =0.041,
与对照组比较㊂2.2 两组患者各项炎症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白细
胞介素-1β㊁白细胞介素-8㊁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症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㊂见表2㊂
表2 两组患者各项炎症指标比较(x ʃs )
组别n
白细胞介素-1β
(p g /m L )白细胞介素-8(μ
g /m L )肿瘤坏死因子-α(m g
/m L )对照组3865.20ʃ2.251.00ʃ0.102.02ʃ0.25研究组
38
39.60ʃ1.50
0.50ʃ0.011.16ʃ0.05t 58.3530.6620.79P
0.000
0.0000.000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
不良反应发生率(2.63%)明显低于对照组(2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㊂见表3㊂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
]组别
n
恶心
耳痛
头晕
发热
合计
对照组383(7.89)1(2.63)2(5.26)1(2.63)7(18.42
)研究组380(0.00)0(0.00)0(0.00)1(2.63)1(2.63
)a a
:χ2=5.02,P =0.024,
与对照组比较㊂3 讨 论
中耳炎是临床非常常见的一种炎症疾病,病菌㊁细菌感染等均会引起此种疾病的发生,患者会出现耳痛㊁耳鸣㊁听力降低等,若病情进一步发展则会导致患者失聪,对其正常生活带来极大困扰,临床治疗此种疾病一般多给予足量抗生素后使用其他抗菌药物控
制感染,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4-5
]㊂氯霉素滴眼液为常用药物之一,可在一定程度上
缓解患者疾病,但此种药物易导致患者发生头晕㊁发热㊁恶心等不良反应,影响临床疗效,安全性较低,尤其是老年患者,身体功能较差,抵抗能力较弱,会出现无法耐受情况,影响疗效㊂
盐酸左氧氟沙星属于一种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可有效抑制D N A 旋转酶活,对于细菌复制D N A 具有阻断作用,穿透能力强且具有较高生物利用率,药物作用时间较长㊂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β
㊁白细胞介素-8㊁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症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㊂综上所述,相较于常规药物,盐酸左氧氟沙星滴
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可改善白细胞介素-1β
㊁白细胞介素-8㊁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症指标,效果更佳㊂参考文献:
[1
]史征.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效果[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33(10):140-141.[2
]高仲军.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效果观察[J ].心理月刊,2019,16(14);226-227.[3
]谌长江.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中耳炎的效果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17):134-135.[4
]李晓红.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6):167-168.[5
]刘婷婷.左氧氟沙星滴耳液在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4):122-123.
㊃经验交流㊃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效果分析
张 彬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石板滩镇卫生院 610511
) 摘 要:目的 分析交所髓内钉固定术治疗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临床疗效㊂方法 选取2017年1
月至2019年4月该院收治的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单双数字法分为两组,单数设为研究组,双数设为对照组,每组24例㊂对照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术,研究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术㊂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率与治疗前后下肢功能评分㊁日常生活评分等㊂结果 研究组患者骨折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㊂两组患者治疗前下肢功能评分㊁日常生活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下肢功能评分㊁日常生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㊂结论在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中应用交所髓内钉固定术治疗临床愈合率较高,下肢功能恢复较快,明显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㊂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日常生活;愈合率
近年来,交通愈加便利,但交通事故发生率也急
剧增加,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是骨科常见类型,
传统治疗是以钢板作为内固定,临床取得了良好成
效,但存在一定劣势,即手术创伤面积较大,预后不
良㊂交所髓内钉固定术具有创伤面积小及预后较佳
等优势,因而颇受临床关注㊁应用[1-2]㊂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48例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交所髓内钉固定术治疗创伤性下肢长
管状骨骨折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㊂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单双数字法分为两组,单数设为研究组,双数设为对照组,每组24例,研究组患者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23~68岁;平均(45.3ʃ7.1)岁㊂对照组患者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24~69岁;平均(46.2ʃ7.9)岁㊂两组患者性别㊁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
1.2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年龄大于或等于18岁,认知功能清晰,沟通顺畅;(2)符合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诊断标准[3];(3)自愿参与本研究,且患者的家属签署了同意书㊂排除标准:(1)年龄小于18岁,认知功能不清晰,沟通障碍;(2)有凝血功能障碍㊁严重精神病史等;(3)身体及其他器官存在严重疾病;(4)中途退出者㊂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行钢板内固定术㊂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常规麻醉,切口选在骨折中心,逐层切开,骨折端口处充分暴露,清理骨折中存在的入组织㊂骨膜少量剥离,根据患者骨折时间选择钢板,钢板要可折弯,目的在与与骨折部位更好贴附㊂在骨折线两端合适位置进行钻孔,以便置入长度螺钉㊂若患者骨折为开放性,首先进行创面清理㊁处理㊁消毒,将骨折部位充分暴露㊂手后给予相应抗生素治疗,避免感染,术后患者患肢出现肿胀联合主治医师,结合实际病症给予相应处理方式㊂
1.3.2研究组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术㊂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常规麻醉,患者取仰卧位,骨折创面进行常规消毒后,在骨折部位的前外侧做1个3c m左右的切口,对其临床固定㊁复位时选取骨钩与点状复位钳㊂在骸骨下方骸韧带的正中处做1个4c m左右的切口,将脂肪垫与韧带肥力,用尖锥在胫骨的前缘打孔,
在选择不同直径的髓腔锉将骨髓腔扩大,之后在骨髓腔中置入髓内钉,并使用锁钉对髓内钉进行固定,固定完成之后对术区进行认真清理,之后切口给予缝合㊂术后对患者患肢肿胀情况进行监测㊂
1.4观察指标
1.4.1愈合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骨折愈合率并进行对比,愈合率=(骨性愈合例数+延迟愈合例数)/总例数ˑ100%㊂
1.4.2下肢功能评分㊁日常生活评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功能评分㊁日常生活评分并进行对比,分值为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恢复越佳㊂1.5统计学处理采用P S S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ʃ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或率表示,采用χ2检验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
2结果
2.1两组患者骨折愈合率比较研究组患者骨折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1㊂
表1两组患者骨折愈合率比较[n(%)]
组别n骨性愈合延迟愈合畸形愈合不愈合愈合率研究组2414(58.3)8(33.3)1(4.2)1(4.2)22(91.7)a 对照组247(29.2)9(37.5)3(12.5)5(20.8)16(66.7) a:χ2=4.547,P=0.032,与对照组比较㊂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功能评分㊁日常生活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下肢功能评分㊁日常生活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下肢功能评分㊁日常生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2㊂
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功能评分㊁日常生活
评分比较(xʃs,分)
组别n
下肢功能评分
治疗前治疗后
日常生活评分
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2458.12ʃ8.1786.25ʃ9.5261.23ʃ9.5686.56ʃ9.71对照组2458.14ʃ8.1972.11ʃ10.862.25ʃ9.5870.23ʃ11.2 t0.0084.8120.3695.397
P0.4970.0000.3570.000
3讨论
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类型,选择较为有效的治疗方式有利于促进患者下肢功能尽早恢复,改善日常生活质量㊂传统钢板固定方法虽有疗效,但创面较大,预后不良[4]㊂与交锁髓内钉固
定术比较,此治疗方式优势有以下几点:(1)骨折固定时选取轴心固定方式,受损部位压迫较小,且髓内钉体积小,患者即使长时间嵌入,也不会对骨折部位造成疲劳,并避免了骨质坏死的发生㊂(2)交所髓内钉固定术较有弹性,不仅可保持强度,还可满足患者骨折愈合所需生理需求,有利于骨折进一步愈合,同时弹性可避免压力过大造成局部供血障碍,避免不良事件发生㊂(3)占据空间㊁面积小,张口小,继而可降低局部皮肤坏死的发生率㊂(4)髓内钉通常情况不必去除,即便患者有需求去除,只需在髓内钉相对应一端行小切开即可㊂髓内钉取出不会影响患者疗效,且再次复发性较低㊂(5)交所髓内钉固定术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切口小,患者受到损伤小,避免发生感染㊂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骨折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下肢功能评分㊁日常生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交锁髓内钉固定术临床骨折愈合率较高,可进一步促进患者下肢功能恢复㊂
综上所述,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应用交所髓内钉固定术治疗,临床愈合率较高,下肢功能恢复较快,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㊂
参考文献:
[1]邓锦隆,曾妍,谢华杰,等.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在四肢长
管状骨创伤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9, 2(6):89.
[2]王建骁.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对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
折的治疗效果评价[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7,8
(17):54-55.
[3]石武谛,柯雯昙.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与交锁髓内钉治疗
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效果比较[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8(14):14-15.
[4]刘方海.比较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
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4(19):25-26.
㊃经验交流㊃
抗厌氧菌药物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周迪建
(浙江省诸暨市第六人民医院311801)
摘要:目的探究抗厌氧菌药物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㊂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口腔科疾病患者346例,对其治疗中采用的抗厌氧菌药物进行统计,并分析药物的类型㊁给药方式㊁用药剂量及不同药物的剂型㊂结果346例患者使用的抗厌氧菌药物主要有甲硝唑(51.73%)㊁替硝唑(25. 43%)和奥硝唑(22.83%),每种药物的给药方式均以静脉滴注和口服为主,甲硝唑㊁替硝唑和奥硝唑使用剂型中注射剂的占比最高(分别为38.55%㊁35.23%㊁35.44%),其次为片剂(分别为16.76%㊁18.18%㊁16.46%)和胶囊剂(分别为17.88%㊁17.05%㊁17.72%);临床医生可根据患者病情㊁年龄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和剂量㊂结论由于口腔是一种开放性的环境,其存在的细菌较为复杂,在疾病治疗过程中需根据抗厌氧菌药物的剂型㊁给药途径及作用等采用完善的治疗方案,以提高药抗厌氧菌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㊂
关键词:抗厌氧菌药物;口腔疾病;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
口腔感染主要以厌氧菌感染为主,其感染细菌有
消化链球菌㊁牙龈类杆菌㊁黑色素类杆菌等,易引发冠
周炎㊁牙周炎㊁急性牙龈炎等疾病,尤其是智齿冠周
炎,发病率较高,患者表现为局部疼痛㊁红肿等,严重
者会影响日常饮食,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不
便[1]㊂厌氧菌是正常菌群中的一种,存在于皮肤和腔道深部黏膜,通常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人体发生
需氧菌感染㊁组织缺血或坏死时会引发厌氧菌感染,
且其对抗生素具有耐药性,需采用抗厌氧菌药物进行
治疗[2]㊂目前,临床使用的抗厌氧菌药物种类较多,主要有克林霉素㊁舒巴坦㊁莫西沙星㊁头孢米诺等,针对口腔疾病,其应用药物种类㊁剂型与疗效具有直接性的联系[3]㊂为此,本研究以本院口腔科收治的346例口腔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治疗过程中抗厌氧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现报道如下㊂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本院口腔科收治的口腔疾病患者34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94例,女152例;年龄6~64岁,平均(43.85ʃ1
2.49)岁,ɤ12岁102例,>12岁211例㊂所有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均已知情同意,排除药物过敏㊁依从性较差㊁临床资料不完整㊁严重肝肾功能障碍㊁凝血机制异常及恶性肿瘤患者㊂
1.2方法346例患者均符合临床用药规范,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症状选择合适的剂型和剂量进行治疗,患者依从性良好,遵医嘱用药,然后根据患者的用药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