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案3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 7.2.1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案3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
(2)举例说出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4)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多媒体课件,培养比较、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多媒体演示,培养学生分析和收集信息能力,以及归纳、总结及语言概括能力。
(3)通过资料分析,培养能够迅速获取资料与信息的能力。
(4)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组织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生活与科学是紧密相联的观点,树立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的观点。
(2)培养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的抽象逻辑思维方法;并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3)通过学习掌握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明白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4)通过了解生物的尖端技术,使学生认识到人们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的环境,也在改变我们自身,相信人有主观能动性。
二、课堂环节
三、板书设计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一、生物的性状
性状、相对性状
二、基因控制性状——转基因鼠的启示
三、转基因技术。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案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因的概念,知道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2. 让学生掌握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规律。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生物性状与基因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 基因的概念2. 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3. 基因的传递规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基因的概念,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基因的传递规律。
2. 教学难点:基因的传递规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基因与生物性状之间的关系。
2. 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基因的传递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亲子代之间性状相似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基因与生物性状的思考。
2. 基因的概念:讲解基因的定义,解释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3. 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分析基因如何控制生物的性状,举例说明。
4. 基因的传递规律:讲解孟德尔遗传定律,引导学生理解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规律。
5.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探讨基因与生物性状之间的关系。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深入探究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奥秘。
附: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举例说明基因如何控制生物的性状。
3. 绘制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的示意图。
4. 搜集有关基因与生物性状的资料,进行阅读和分析。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多种形式,评估学生对基因概念、基因与生物性状关系以及基因传递规律的理解程度。
2. 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思维品质、合作交流能力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案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课标要求】1、识记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并能举例。
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3、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教材分析】学生对遗传和变异现象的认识是从亲子代间的相似性开始的,教材呈现出一窝小猫和由体细胞克隆出的五头牛的图片,意在激发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引入对本章和本节内容的学习。
学生观察生物个体间的相似性,往往得出笼统的、整体的感觉。
为使学生从笼统的观察转变到对具体特征的区分,教材先提出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最初是从性状开始的,即给出了“性状”这个名词。
随后,教材安排对几种动植物和人的具体特征的观察与思考活动。
教材列举的这些性状,有的是形态特征,有的是结构特征,还有的属于行为特征,并且要求学生针对每种性状对比其在不同个体间的差异,目的是使学生能概括出什么是性状,了解性状与相对性状的区别。
在此基础上,教材给出了性状的概念,并解释了什么是相对性状。
【学情分析】学生对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知识知之甚少。
所以,教师应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调查、分析和讨论,加强感性认识,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能够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说出不同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区别。
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能够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重点难点】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能够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说出不同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区别。
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能够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评价任务】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选派学生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选派学生说出不同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区别。
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选派学生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素养教案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素养教案教案主题: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学目标:1.了解基因的定义和作用;2.理解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3.掌握隐性基因和显性基因的概念;4.熟悉遗传规律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1.基因的概念和作用;2.基因和性状的关系;3.隐性基因和显性基因;4.遗传规律及其应用。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张有关基因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基因的兴趣,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基因是什么吗?”第二步:介绍基因的概念和作用(20分钟)教师给出基因的定义,解释基因是生物个体遗传特征的基本单位,并介绍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作用。
第三步:讨论基因和性状的关系(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了解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
每个小组向全班呈现他们的讨论结果。
第四步:引入隐性基因和显性基因(3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或板书的方式,简单说明隐性基因和显性基因的概念和特点。
第五步:介绍遗传规律及其应用(30分钟)教师通过实例和对比,介绍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和托马斯·亨特·摩尔根的基因图谱实验,以及遗传学在农业和医学上的应用。
第六步:总结(10分钟)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资源:图片、视频、幻灯片、板书教学评估:1.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度;2.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3.课堂小测或问答。
拓展延伸活动:1.邀请遗传学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2.研究生物科技的最新进展,并进行报告;3.小组研究基因突变与人类疾病之间的关系。
基因控制生物性状优秀教案

基因控制生物性状优秀教案篇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学设计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3、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举例说出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区别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三、教学难点: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四、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学》下册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的内容。
遗传和变异使生命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内因。
生物的遗传是在生殖过程中完成的,生物的性状是遗传物质在发育中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所以,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应从比较亲子代的各种特征开始,然后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到基因水平。
五、学情分析:学生对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知识知之甚少,初一时学的克隆羊多利,也仅仅说明遗传信息在细胞核里。
所以,教师应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调查、分析和讨论,加强感性认识,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
六、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准备丰富的性状、相对性状的图片资料,做成ppt。
(2)拍摄同学们熟悉的老师和同学的照片做性状资料。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收集关于转基因生物的资料。
七、教学过程:一、遗传和变异生物界普遍地存在遗传和变异现象。
利用最近火热的《爸爸去哪儿》节目成员照片,吸引学生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什么是遗传?什么是变异?遗传是亲子间的相似性。
变异是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克隆牛为什么长得都一样?几乎没有差异呢?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是从性状开始的,什么是生物的性状?二、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一)性状的概念学生观察图片并思考,图中展现的是生物的什么特征。
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直发和卷发、有无酒窝、有无耳垂等。
这些都是人的外形特点(形态结构特征)。
教师举例说明,血型、血压??等是人的生理功能特点(生理特性)。
生物《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案

生物《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案
【教学内容】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教学目标】
1.了解基因在生物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了解基因突变及其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3.掌握基因的表达与控制;
4.了解基因的遗传方式;
5.能够举例说明基因的影响。
【教学重点】
1. 基因的表达与控制;
2. 基因的遗传方式。
【教学难点】
基因突变及其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
2.案例分析;
3.小组讨论。
【教学准备】
1.多媒体教学设备;
2.生物课本和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7分钟)
1.引出基因在生物体中的作用并与珍珠相联系,提示基因的复杂性。
2.通过简单的案例,让学生对基因突变产生兴趣。
二、讲解(25分钟)
1.基因的突变及其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2.基因的表达及其调控。
3.基因的遗传方式。
三、案例分析(20分钟)
通过对不同物种的基因突变实例分析,让学生对基因突变有更深刻的了解,进而讨论基因对生物的影响。
四、总结(8分钟)
1.总结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点。
2.让学生思考,基因研究的重要性和应用。
【教学反思】
本课程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对基因的表达、遗传方式等基本概念有了基本了解。
同时,通过对不同物种的突变实例分析,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到基因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教学效果较好,但还需要更多的实践来加深学生的认识。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案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学目的】1.理解性状、相对性状等名词。
2.阐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3.能解释并举例生活中的遗传变异现象。
4.通过感性的图片及探究活动,提高分析、推理、归纳等科学思维能力,尝试横向和纵向的研究方法。
5.体验实事求是,治学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1.理解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变异等名词。
2.能解释并举例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现象。
【教学难点】理解相对性状指的是同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环节和内容学生活动教学意图一、引入生物界普遍地存在遗传和变异现象。
利用最近火热的《爸爸去哪儿》节目成员照片,吸引学生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什么是遗传?什么是变异?1.提问:我们知道生物个体的寿命是有限的,而整个生物圈的生命却在不断的延续和发展,这是为什么呢?2.陈述:是的。
通过生命个体的生殖与发育、遗传与变异,以及与环境变化的相互作用,才使得生物圈的生命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1.回答:因为生物个体会繁殖后代。
2.学生听教师的陈述,并开始思考遗传与变异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进入新的教学环节。
3.学生判断是否有亲缘关系。
4.从游戏中学生总教给学生一些研究的方法,让他们懂得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
培养学生的不断探究的精神,使他们一些肤浅的生活经验上升到理论的层次。
3.陈述:遗传和变异是生命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内因。
生物的遗传是在生殖过程中完成的,生物的变异则是遗传物质在发育中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前一章我们已经学习了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接着我们就要学习第二章的内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俗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反映了什么生物现象?“龙生九子,九子九个样”说的又是什么生物现象?4.陈述: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最初是从性状开始的,以后随着科学的发展,才逐渐深入到基因水平,所以今天我们的学习就从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开始。
(出示本节课课题: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5.回忆自己与父母有哪些相似的特征,又存在哪些不同,为什么与父母既像又不像?6.说了这么多遗传和变异,那么大家来总结一下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生物教案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因的概念和作用。
2. 让学生理解基因如何控制生物的性状。
3. 让学生掌握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念。
4. 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热情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基因的概念:基因的定义、基因的组成。
2.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如何控制性状。
3.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的类型、基因突变的原因、基因突变的影响。
4. 基因重组:基因重组的类型、基因重组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同一父母生的孩子会有不同的特征?2. 基因的概念:讲解基因的定义和组成,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基因的存在和作用。
3.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阐述基因与性状的关系,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基因如何控制性状。
4. 基因突变:讲解基因突变的类型、原因和影响,让学生了解基因突变对生物的影响。
5. 基因重组:讲解基因重组的类型和意义,让学生理解基因重组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因的概念、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因的作用和性状的控制。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实例,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评估学生对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理解程度。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分析能力、合作精神等。
六、教学活动1. 基因与DNA的关系:解释基因是DNA的一部分,并且位于染色体上。
通过动画或示意图展示基因在DNA上的位置。
2. 遗传图解:使用Punnett方格图或遗传图解来说明基因如何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子代,并解释显性和隐性基因的概念。
3. 性状的显性与隐性:通过具体的生物例子(如豌豆植物的形状和颜色),说明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表现方式。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学设计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作用;2.熟悉基因的结构和功能;3.掌握常见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4.分析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教学重点:1.基因的结构和功能;2.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
教学难点:1.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2.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教学准备:1.PPT、实验材料(如果蝇、瓶盖等);2.教材、相关课件和教具。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10分钟)1.进入教室之前播放关于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2.教师与学生们进行简短的互动,讨论关于基因的概念和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第二步:理解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原理(20分钟)1.教师通过PPT介绍基因的概念和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作用;2.分享一些科学家在基因研究方面的重要发现,例如格里高利·孟德尔的豌豆实验;3.讲解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包括DNA和RNA的概念、遗传密码等。
第三步:探索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3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拿到一份基因型表,让他们根据基因型推测表现型;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集思广益,辩论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3.学生进行展示和讨论,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第四步:实验探究基因突变对性状的影响(40分钟)1.教师简单介绍基因突变的概念,并提出以下问题:“基因突变会对生物的性状产生什么样的影响?”2.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些果蝇和瓶盖,让他们根据给定的实验步骤,观察不同基因型的果蝇的性状,并记录实验结果;3.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填写实验报告,然后与小组讨论结果,归纳总结基因突变对性状的影响。
第五步:总结与延伸(20分钟)1.教师通过PPT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作用;2.讨论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例如相同基因型的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表现差异;3.分享关于基因工程的一些先进技术和应用示例,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科技的发展;4.布置相关作业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生物优秀教案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出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并知道遗传和变异的实现要通过生物的生殖和发育;2.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二、能力目标:分析转基因鼠的研制过程,总结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认知水平的促进,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1.区分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并列举实例;2.分析转基因鼠的研制过程,总结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同学们想一想,你长得更像爸爸还是更像妈妈?教师多媒体出示图片“像不像”,展示一组父子和母女的照片,让学生分析比较。
最初,人们是通过比较生物的性状来认识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认识又上升到了基因水平,所以我们首先来学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出示课题并板书。
任务(一)遗传和变异的概念二、问题引导,自主探究刚才我们看到的照片反映了这些现象,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文中标划:1.什么是遗传?什么是变异?2.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什么实现的?3.什么是性状?什么是相对性状?能列举一些吗?学生阅读分析,教师巡回指导。
三、展示交流,释疑解惑好,刚才这些问题都找到了吗?划下来了吗?请大家看看这组照片反映了什么现象?学生齐答。
教师出示遗传及其概念,提示做标记。
教师出示“找不同”,让学生比较人物的不同之处,同学们分析一下,这一组照片反映了什么现象?学生齐答。
教师出示变异及其概念,提示做标记。
请大家思考通过刚才的分析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只能通过什么过程才能实现能?学思考回答,要通过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非常好,看来大家阅读的很仔细,下节课我们将会学到“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有关的问题。
任务(二)性状的概念并列举实例四、问题引导,自主探究不知同学们考虑过吗,怎么才能看出亲子代间是否发生了遗传和变异呢?让我们来分析几个实例。
五、展示交流,释疑解惑教师出示图片,提出问题:你能从哪些方面描述苹果的特点?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指出这些特点就是“性状”,而且有些性状直接能观察到,有些不能直接观察到。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案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案课时数:2-3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基因是如何控制生物的性状的。
2.了解基因的表达和调控。
3.了解基因突变和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教学重点:1.基因的表达和调控。
2.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教学难点:1.掌握基因表达和调控的机制。
2.理解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 简报2.视频资源:《如何控制基因表达》等3.实验材料:果蝇突变实验所需物品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复习班级前几节课所学的细胞遗传学基础知识,了解同学们对基因的理解和基因的功能有哪些。
Step 2: 知识讲解(20分钟)- 使用 PowerPoint 简报,解释基因如何控制生物的性状。
a.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b.从DNA到蛋白质的过程:转录和翻译。
c.基因的表达和调控。
-使用适当的视频资源,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基因表达和调控的机制。
Step 3: 课堂讨论(20分钟)-引导学生讨论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并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a.什么是基因突变?b.基因突变如何影响基因表达和蛋白质的功能?c.基因突变重要吗?为什么?d.有什么方法可以研究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Step 4: 实验演示(25分钟)-进行果蝇突变实验的演示,让学生观察和记录果蝇突变后的性状变化。
-老师在演示过程中解释基因突变如何影响生物的性状。
-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和讨论基因突变可能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Step 5: 小结和作业布置(10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并澄清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
-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研究,以找到另一个基因突变对其中一物种性状的影响的案例,并进行简单的报告。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基因表达和调控的机制,以及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使学生理解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原理。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观察和记录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实验能力。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案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因的概念和作用。
2. 让学生理解基因如何控制生物的性状。
3. 让学生掌握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念。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基因的概念和作用2.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3.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基因的概念和作用,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念。
2. 教学难点:基因如何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实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基因的概念和作用,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实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生物性状,引发学生对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思考。
2. 讲解基因的概念和作用:讲解基因的定义、基因的位置、基因的表达等。
3. 讲解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讲解基因如何通过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4. 讲解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讲解基因突变的类型、原因和影响,基因重组的类型和意义。
5. 案例分析:分析几个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实例,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6.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在医学、农业等领域的应用,以及可能带来的伦理问题。
7.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基因在控制生物性状中的重要作用。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基因概念和作用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理解程度。
3. 评价学生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念及实例的掌握程度。
4.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及对相关应用和伦理问题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PPT课件,包括图片、图表和案例分析。
2. 准备案例分析的相关资料和讨论问题。
3. 准备实验材料和工具,以便进行基因相关实验(如果需要)。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案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因的概念,知道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2. 让学生理解基因与生物性状之间的关系,能够分析基因在生物性状表现中的作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基因的概念:基因是生物体内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位于染色体上。
2. 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基因通过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控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行为等性状。
3. 基因的表现型:基因的表现型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基因的概念、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基因的表现型。
2. 教学难点:基因的表现型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基因与生物性状之间的关系。
2. 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基因的遗传过程和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实例。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基因与环境因素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4. 开展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基因与生物性状之间的关系。
2. 讲解基因的概念:介绍基因的定义、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3. 讲解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阐述基因通过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控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行为等性状。
4. 讲解基因的表现型:介绍基因的表现型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基因与环境因素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6. 实验活动:开展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过程。
7.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基因与生物性状之间的关系。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基因概念、基因与生物性状关系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基因与环境因素影响生物性状的理解。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2. 课程类型:生物学科3. 课时安排:45分钟4. 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5. 教学目标:(1)理解基因的概念和作用;(2)掌握基因如何控制生物的性状;(3)能够分析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基因的概念和作用;(2)基因如何控制生物的性状;(3)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基因如何控制生物的性状;(2)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因的概念、作用以及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机制;2. 案例分析法:分析基因突变导致生物性状改变的实例;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教材、PPT、案例材料;2. 教学工具:投影仪、计算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例引入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2. 讲解基因的概念和作用:简要介绍基因的定义、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以及基因的作用;3. 讲解基因如何控制生物的性状:详细解释基因通过编码蛋白质来控制生物性状的机制;4. 分析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并分享讨论结果;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认识。
六、课后作业1. 请简述基因的概念和作用。
2. 请解释基因如何控制生物的性状。
3. 请举例说明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七、教学反思1.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确认学生是否掌握了基因的概念和作用。
2. 确认学生是否理解了基因如何控制生物的性状。
3. 评估学生对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的理解程度。
八、拓展学习建议1. 建议学生阅读相关科普文章,深入了解基因突变及其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2. 推荐学生观看基因相关纪录片,以更直观地了解基因的作用和影响。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案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案主题: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一、教学目标:1、了解基因的定义和组成;2、理解基因对生物性状的影响;3、掌握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机制;4、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基因的定义和组成(采用讲解法和示意图展示):a)定义:基因是位于染色体上的DNA序列,携带生物个体遗传信息的单位;b)组成:基因由多个核苷酸序列组成,呈现出不同的排列组合。
2、基因对生物性状的影响(采用案例分析和讨论):a)个体性状:比如人的眼睛颜色、血型等;b)物种性状:比如动物的体型差异、植物的花色变化等;c)环境适应性:比如鱼类的鳞片颜色随环境变化。
3、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机制(采用实验操作和观察):a)转录和翻译:基因会被转录成RNA,通过翻译产生蛋白质;b)编码蛋白质:不同的基因编码不同的蛋白质,而蛋白质决定了生物性状;c)突变和变异:基因的突变或变异会导致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4、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实例解析(采用实例分析和讨论):a)人类血型:基因控制血型的A、B、O等类型;b)花色变异:基因控制花色的红、蓝、白等类型;c)动物行为:基因控制行为的攻击性、亲和性等类型。
三、教学过程与内容拓展:1、引入问题:什么是基因?基因有什么作用?2、基因定义和组成的讲解:a)通过讲解和示意图,向学生解释基因的定义和组成;b)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基因是生物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3、基因对生物性状的影响的案例分析和讨论:a)分配学生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生物性状进行分析;b)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找出基因对该性状的影响;c)全班共同讨论,总结不同性状对基因的依赖程度。
4、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机制的实验操作和观察:a)准备实验材料:翻译和转录的实验材料;b)示范操作:向学生展示基因转录和翻译的实验操作;c)观察结果:观察实验材料转录和翻译的结果。
5、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实例解析的案例分析和讨论:a)继续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实例进行详细分析;b)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了解基因对该实例的具体作用;c)全班共同讨论,总结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一般机制。
初中生物《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1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学目标】1. 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2. 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3. 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点】1. 举例说出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区别,2. 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教学难点】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准备苹果、西红柿、萝卜等实物。
(2)准备三名同学爸爸或妈妈的照片以及丰富的性状、相对性状的图片资料,做成PPT。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收集关于转基因生物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课:小游戏——猜爸爸妈妈三名同学到讲台前,教师展示三位同学爸爸妈妈的照片,同学们观察并猜测谁是他们的爸爸妈妈,并说说猜测的理由。
教师总结:同学们所说的像与不像其实就是生物学上所说的遗传与变异。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开始第二章的学习,首先进入第一站:《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教师引导学生对遗传和变异的概念进行总结,并展示生活中的以下俗语对学生进行考查:(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2)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3)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过渡: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最初是从性状开始的,那么什么是生物的性状呢?二、探究任务一: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一)性状的概念教师展示实物红苹果,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可以用哪些词来描述它?教师总结:同学们所说的颜色、形状、大小等都是苹果的性状。
每一种生物都有性状。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课本P25 观察与思考1、2,并对P26 讨论题进行交流:1.描述几种植物和动物的生物性状。
2.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观察对方的下列性状:(1)耳朵有没有耳垂?(2)眼睛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3)舌能否由两侧向中间弯曲?(4)大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学生列举生物的各种性状,教师通过PPT 图片展示进行归纳梳理。
如苹果的颜色、形状,兔的黑毛和白毛,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有无耳垂等,这些都是生物的形态结构;人的血型、血压,苹果的味道等是生物的生理特性;惯用左手和惯用右手,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以及请大家一起做十指交叉的动作等,这些通过动作表现出来的特征,是行为方式。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案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
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2、过程与方法:以观察分析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及实验资料为主线让学生自己归纳得出什么是性状、基因控制性状的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性状、相对性状的概念。
基因控制性状。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准备:统计好的家庭成员性状调查表。
教学器材:(1)准备同学熟悉的性状、相对性状的图片资料,做成ppt文件。
(2)和学生内容顺序一样的性状调查表。
转基因鼠实验过程的投影片。
(3)转基因作物、动物、食品等图片资料。
教师:我们先来看一张照片。
是一张母子的合影,请同学们找找看,孩子的什么地方长得像妈妈?什么地方不像妈妈?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象同学们看到的那样,孩子有些地方像妈妈,有些地方不像。
生物学上把这种亲子间的相似性称为遗传,亲子间和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叫做变异。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板书,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师:象刚才同学们提到的双眼皮、肤色、脸型等,在生物学上被称为性状。
(板书,第一节_____________生物的性状)(将“基因控制”四个字的位置先空出来不写)教师:你还知道哪些生物性状?学生:观察性状调查表,回答问题。
教师:(老师出示投影片,是与学生一样的调查表)通过你的调查表,看看你都是在哪些性状上像爸爸或妈妈?我们简单地来统计一下,只要你像任何一个家长的就可以举手。
眼皮像爸爸或妈妈的举手,耳垂像的举手…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举手。
教师:(老师把统计的人次写在投影片上)从这些数据中大家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孩子像父母是一种普遍现象,也就是遗传是普遍的。
其他生物有没有遗传现象?学生:有,比如说狗的后代还是狗,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这都是遗传。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生物教案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因的概念和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基因如何控制生物的性状。
3. 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基因的概念、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原理。
2. 教学难点:基因如何通过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
三、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生物性状实例图片或实物。
3. 遗传图解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性状实例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生物会有不同的性状?引入基因的概念。
2. 基因的概念:讲解基因的定义,即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是生物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
3. 基因控制生物性状:介绍基因如何通过遗传信息控制生物的性状,讲解显性基因、隐性基因和杂合子的概念。
4. 实例分析:分析具体生物性状的遗传过程,如身高、眼皮等,让学生理解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原理。
5. 基因突变:简要介绍基因突变的概念和意义。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基因的概念、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原理。
2. 强调基因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分析和讲解,使学生了解了基因的概念和作用,掌握了基因如何控制生物的性状。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教学难点,通过遗传图解资料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原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常见的生物性状遗传现象,如种植植物时,种子颜色、形状等性状的遗传。
2. 分享讨论成果: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引导学生从基因角度解释这些现象。
七、巩固练习1. 布置课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物性状的遗传过程。
2. 挑选几名学生进行解答,讲解正确答案,并总结解题思路。
八、拓展延伸1. 讲解基因技术与基因编辑,如CRISPR/Cas9技术,让学生了解基因技术在生物领域的应用。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人教版 (3)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性状、相对性状等名词。
2、说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3、能解释并举例生活中的遗传变异现象。
能力目标:1、通过感性的图片及探究活动,提高分析、推理、归纳等科学思维能力,尝试横向和纵向的研究方法。
情感目标:1、体验实事求是,治学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策略: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设计巧妙的学习探究情景,给予丰富的资料信息和具体事例,组织、指导启发学生,并积极的参与学生的学习、讨论过程。
引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真正培养学生初步学会从现象归纳到本质和从本质延伸到多种现象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性状处理方法:①展示姚明的眼睛和罗那尔多的牙齿——形态特征。
播放羊、猪、周杰伦的声音——生理特性。
②引知名词:性状的概念。
③学生大量的举例各类的生物性状。
加强对“性状〞范畴的理解。
优点:由学生熟悉且喜爱的明星和动物入手,一下子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欲望,使学生一上课就融入学习和探究的气氛中。
既容易理解概念,又为课堂教学奠定了一个轻松、和谐的基调。
2、相对性状:处理方法:①观察教师和具有典型性状的学生模特,并及时展示成对相对性状的图片。
②引知名词相对性状的概念。
③学生大量举例生物的相对性状。
教师针对学生的例子进行点评找出其中错误的例子。
如不是针对同一种生物或不是指同一性状的。
如果学生没有出现类似的现象,那么插播一道识图题“找出不能表现相对性状的一幅图〞。
通过这道题提醒大家相对性状的范畴。
④活动:由一个同学报告自身各项性状,其余同学起立,报告者每报告一项,与报告者不同性状的同学坐下,直至班上找不出与之有相同性状的同学。
提出问题: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⑤交流讨论得出结论:世界上两个生物的所有性状完全相同的概率很低,几乎为零。
优点:通过观察及图片的引导,学生发现人和生物的每一种性状往往有很多种不同的表现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学设计目标与方法
1.说出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2.尝试区分相对性状。
3.关注基因技术的运用和发展。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讨论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一.生物的性状:
性状
相对性状
二.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转基因鼠的启示
三.转基因技术
教学后记
本节课是从宏观的遗传现象(性状)入手,逐步向微观的基因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上课时教师也尽量让学生多举一些性状方面的例子,尤其注意区分相对性状。
转基因超级鼠的产生过程要明白,尤其注意控制超级鼠的基因是大树生长激素基因。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3条:
1、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
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2、积德为产业,强胜于美宅良田。
3、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