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枣强中学2019-2020年高二第二学期语文周测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年级
组编人
语文周测一用时90 分钟审查人
使用日期: 2020 年 2 月 23 日编号: 13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阐述类文本阅读(此题共 3 小题, 9 分)
中华文明被称为礼乐文明,是由于礼乐在社会组织和道德教化中发挥了基础作用。

据文件记录,周公在西周立国之初就开启了礼乐文明的建构过程。

直到西周中叶,经百余年努力,殷商的祭祀礼仪改造为周朝的礼乐制度才正式达成。

西周所形成的礼乐文明,正是催生儒家学说的母体和温床。

春秋期间的礼崩乐坏,促进孔子反思礼乐制度崩解的原由,从理论上总结礼乐文明的精神内核,从而创办了儒家学派。

没有周公,则
礼乐文明系统难以成立;没有孔子,则礼乐文明的精神就难以大白于天下,而这正是唐朝从前周孔
并称的原由所在。

所以,若要认识周朝礼乐文明的精神特质,就要学习孔子思想;但从产生的序次
看,则是先有礼乐文明,后有儒家学说。

周制是孔子心仪的文明形态,儒学则是孔子对于周礼的思
想提炼。

所以,礼乐制度才是儒学的社会存在之“体”。

孔子的儒学思想有两个核心看法,即仁和礼。

孔子对于仁有很多说法,最基本的是“仁者爱人” ,将仁看作是人与人相亲相爱的真挚感情。

孔子以仁为礼的基础,没有仁,礼就会演变为虚文而走向
形式主义,从而丧失其化民成俗的功用,这正是春秋期间的文化窘境。

他同时重申以礼为仁的前提,主张人的全部行为都应当归入到礼的规范之中。

这样说来,孔子摄礼归仁,以仁为礼以内在基础;
同时又摄仁归礼,以礼作为仁的实践门路。

所以,在孔子那边,仁与礼是互摄的。

同时,他又以为,仁是礼的精神前提,礼乐规范应当归本于仁;仁的达成又以礼为前提,礼是仁道的实践门路。

所以,仁与礼是互为前提的,仁礼互摄和互相成就,正是儒学作为实践之学的特点所在。

礼乐文明不单是儒学产生的母体,并且是采取和融合各样外来文化的母体。

礼乐文明的崇奉结构自己,供给了一个巨大的文化内存空间,使得它足以涵融各样外来文化,这正是中华天下系统得
以形成的要点所在。

一旦礼乐文明系统自己被解构,涵融各样外来文化的母体被打破,它们便失掉了和平共处和沟通会通的思想文化平台,“诸神的和睦”也就被“诸神的战争”所取代,这也是近
代以来中国文明变迁所特别应当吸取的经验和教训。

儒家是中华礼乐文明的主要阐释者和代表学派,近代以来发生了双方面的明显变化:一是儒家实行社会教化的礼乐制度,经过长久激进的反传统而被摧毁,丧失了社会存在的基础;另一方面,
儒家自己的思想形态也经历了重要的义理转向,以重修道德形而上学作为主要目标,努力提高儒家思想的思辩性,使得传统儒学转变为哲学,在大大提高儒学思辩能力的同时,也使得它离礼乐教化
的社会基础愈来愈远。

新时代,儒学可否重返农村与社区,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人伦规范,从而重修儒学与生活的
联系,将成为礼乐文明可否重修中兴的要点所在。

(摘编自赵法生《重修礼乐文明需要什么样的儒学》,有修改)
1. 以下对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剖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
A. 周朝的礼乐制度源自殷商的祭祀礼仪,据文件记录,经过百余年的努力,最后由周公建构达成。

B. 儒家学派首创于孔子,反省了礼乐制度崩解的原由,从理论上总结了礼乐文明的精神内
核。

C. 春秋期间的文化窘境表现为礼丧失仁的基础,演变为虚文而走向形式主义,丧失化民成俗的功用。

D.中华天下系统形成于巨大文化内存空间足以涵融各样外来文化的礼乐文明的崇奉构造。

2. 以下对原文论证的有关剖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
A.本文以近代以来儒家发生的双方面变化为现实前提,论证了中华文明的基础性作用。

B.这篇文章主要采纳道理论证的方法,严实的逻辑,推导出令人服气的结论。

C.第三段要点阐述的是孔子对“仁”和“礼”关系的认识:互为前提,互摄和互相成就。

D.主体部分采纳递进式构造,剖析了礼乐文明与儒家学说,各样外来文化的关系。

3. 依据原文内容,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为哪一
项( 3 分)
A.有了孔子,礼乐文明的精神才大白于天下,所以,学习孔子思想,就能认识周朝礼乐文
明的精神特质。

B.文化之间的“和睦”变为“战争”,与涵融它们的礼乐文明系统这一母体被解构、被打
破有关。

C.由于儒学思辩能力的提高和传统儒学向哲学的转变,所以儒学离礼乐教化的社会基础越
来越远。

D. 新时代,假如儒学能重返农村与社区,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人伦规范,重修与生活的联
系,礼乐文明就会重修中兴。

(二)适用类文本阅读(此题共 3 小题, 12 分)
资料一:
上半年,全国快递服务公司业务量累计达成277.6 亿件,同比增加25.7%;业务收入累计达成3396.7 亿元,同比增加23.7%。

分业务种类看,同城业务量累计达成50.8 亿件,同比降落0.2%;异地业务量累计达成220.4 亿件,同比增加33.9%;国际及港澳台业务量累计达成 6.3 亿件,同比增加21.2%。

分地区看,上半年,东、中、西部地域快递业务量比重分别为80.1%、 12.6%和 7.3%,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80.5%、 11.1%和 8.4%。

与昨年同期对比,东部地域快递业务量比重降落0.2 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上涨0.2 个百分点;中部地域快递业务量比重上涨0.6 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比重基本持平;西部地域快递业务量比重降落0.4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比重降落0.2 个百分点。

(摘自2019年07月13日《人民日报》有修改) 资料二:
国家政局今天布2019 年 6 月政消者申状况通知。

通知示,国家政局和各省
A. 从资猜中能够看出,快量与快收入呈正有关。

( 区、市) 政管理局 6 月共理消者申44844 件,申中波及快服的42840 件,占
B. 2019 年 6 月,政消者快服申42840 件,比 2018 年 6 月降落 0.3% 。

申量的 95.5%。

6 月,政消者快服申42840 件,比降落 0.3%,同比降落10.1%。

政 C. 快能否投放智能快件箱,尊敬客意向,鼓舞用在物就自行配送方式。

消者快服有效申1479 件,比降落 5.7%,同比降落 68.5%。

D. 一步推色展,寄企正范包装操作,杜全部二次包装。

政消者快服有效申的主要是投服、快件失短少和快件延,分占
6. 依据以上资料,要归纳我国快展特点。

( 6 分)
有效申量的 35.6%、21.2%和 18.6%。

快服有效申量比增的有收和快件延
(三)文学文本(本共 3 小, 15 分)
,同比均呈降落。

( 摘自《中国新网》,有改 )
客资料三:
快预先没通知一声,就把快件投了智能快件箱,的状况屡不。

日前,国家于心亮
政局宣布了《智能快件箱寄服管理法》( 下称《法》) ,从今年 10 月 1 日起,用智能快件柳笛是个客。

他最大的梦想是想当个木工。

柳笛每日完,就心做木工。

但是,他个
小板凳都做不好。

——所以,柳笛很郁。

箱投快件,当征得收件人赞同,否此状况算。

柳笛的法很好,好多手,江湖里有点名气,人送绰号:吹柳。

意思是柳笛出此番新定的“快投放快件箱需要征得用赞同”,是快公司与收件人的一种契,是依
快。

柳笛常行走江湖,身客,不可以走江湖,能叫客?柳笛的人柳笛都很钦佩。

法保障用的知情和,有益于促快的范展,减少无,倒逼快尾端服
不的,交手后,也就钦佩了。

但柳笛其实不太高兴。

他全心全意想当个木工。

精化,得期望。

大嵩城有好几个木工。

柳笛上学,可没人愿意教。

即便有人勉答了,也恭恭顺敬地自然,不可以忽的是,快柜公司、快公司、用三方照各方利益。

逾期怎么收,
待柳笛,谨小慎微地,唯唯地指点。

弄得柳笛很尬。

柳笛:“ 把我当作客,我收多少行明确范,防止引不用要的争,从而减少三者之可能生的摩擦和矛盾,使
快能健康有序展。

( 摘自《新京》,有改 ) 在是徒弟,你是傅。

” 是了,可仍旧没人肯教柳笛手。

柳笛一世气,想:的本领我都会,道学不会个木工?柳笛就自学,着没事就叮叮当资料四:
当,做板凳,做柜子,做桌子,做箱子⋯⋯没想到竟然很受人的迎,就城里最有的百万者日前从国家政局2019 年第三季度例行新布会上悉,色包装治理获得初步收效。

也珍藏了柳笛做的一个小扎儿。

城里的木工眼珠子都了,柳笛随意做个物品,就他一年今年 4 月份随机状况示:快包装减量化收效明,子运使用率已达95%;寄企二
的了。

但柳笛做的那些个西⋯⋯,真是不好。

木工都暗地气:早知当初,咱也做
次包装占比逐降低;可循中袋推行用深入推,已达到50%;45 毫米“瘦身胶”获取全
个客就好啦!
面推行。

此的柳笛干木工活,就越干越起,越干越高,他高兴地想,无做什么,都得究个天在推包装色化方面,行探究推步伐明加速。

政企在30 个省达成配色包装
,瞧瞧,自己除了会,木工活儿干得也很不嘛!
箱,在北京和河南用可降解包装袋。

这样一来,柳笛做木工的就多了,的就少了。

所以,当有个黑客上来挑在推包装减量化方面,推行用收效更为凸。

寄企通推行使用子面、范包装
的候,柳笛就落了。

操作、减少胶使用、印刷减量等举措推包装减量化,主要品牌快企子运使用率达到
柳笛很面,他:“ 我半年,我会去找你,你!”黑客:“不用你去找,95%以上。

政企行系升,推行使用一面。

政企已有23 个省达成窄胶采使用。

在促包装循利用方面,行亮点做法不停涌。

政企点投入可循包装箱,回收率我自会登来,你等着吧!”黑客完走开,手劈断了一棵槐。

柳笛很郁。

但大嵩城的人却很高,笑着柳笛被的信息。

达 100%,使用中空板可循信盒,资料重量减60%以上。

( 摘自《工人日》)
被后的柳笛客,心法。

大嵩城的人也都很关注事儿,甚至都爬
4. 以下资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是( 3 分)
去看⋯⋯全部人都期盼着半年后的决战,争着柳笛究竟是是。

A. 与昨年同期对比,部地域快量比重降落0.2 个百分点,快收入比重降落指一,半年就去了。

柳笛一劈,劈断了两棵槐。

0.2 个百分点。

黑客果真如而至。

大嵩城的人都跑来看,把柳笛家的框都倒了。

没法,决战
B. 6 月,政消者快服申42840 件,比降落 0.3% ,同比降落10.1% 。

地在了城西的演武⋯⋯ 官方也惊了,派了人来,四下喝着持次序。

决战开始后,柳笛
C. 政消者快件失短少的有效申占量的21.2% 。

果真不“ 吹柳”的名,出快得悄无声气⋯⋯懂行的人都柳笛半年没白,法步
了多。

但是,打到最后,柳笛是被了!
D. 寄企推行使用子面,主要品牌快企子运使用率达到95% 以上。

有好多人都巴望着柳笛,特别是那些木工。

到柳笛被后,他高得很。

黑客
5. 以下资料有关内容的剖析和归纳,正确的一是( 3 分)也很高,他不屑地狂笑着,:“大嵩城真是没强人,!”
这样一来,大嵩城的人就不意了,特别是那几个木工,周围呼啦啦涌上去,把黑
客倒在地就来了一狂⋯⋯把黑客接的呀,都成花客了。

最后是柳笛把人扒拉开,好不简单才退了大家。

打此后,人看柳笛就不再钦佩他了,特别是那些珍藏柳笛做的板凳,柜子、桌子、箱子等物品
的人,也都不珍藏了,不是扔了,就是塞到炉灶里了火⋯⋯
柳笛两次被然郁,但不至于心。

但现在,柳笛心了。

柳笛握着,一下子劈在角的石上,把
磕断了。

柳笛不再。

也不再当客了。

柳笛心去学木工。

此木工傅就肯收柳笛徒了,不
指手画脚支使柳笛去干干那,并且哪里稍有做得不到位,就会挨一斥,甚至能挨上一板子!的,人就忘了柳笛曾是个客。

柳笛自己也都忘了。

柳笛的木工活儿已做得很好,做出来的凳子、柜子、桌子、箱子不很像儿,并且有人肯他去家
里做各样家具了⋯⋯此的柳笛,已经是个真实的木工了。

一回,柳笛在一人家里忙活了多天,把需做的家具都做好了,整整地放在院子里,漂亮极了。

柳笛很高兴,上露出孩子般的笑脸。

可没想到,此来匪贼了。

人就打,物就,四哭声一片。

柳笛住匪贼子不他新做的家具。

匪贼
子是好惹的,起一脚,踢向新做的家具⋯⋯匪贼子惨叫起来。

因地上掉了一只断脚。

不知何,柳笛手
里多了一把。

(有改)
刘,字才卿,威州水人。

金定二年士。

尚省令史。

有盗内藏官及珠,
盗不得,逮系珠牙及藏吏,服者十一人。

刑部皆置极刑,之曰:“盗无正,之
..
冤。

”金主怒。

有近侍夜具道其旨曰辨析冤我也惜一己而戕十一人之命可乎明天省辨
愈力右司郎中天曰:“吾汝具奏辨析之。

”奏入,金主悟,囚得不死。

新蔡令。

先,
民以牛多寡差,民匿不耕。

至,命畜繁者不加,民遂殷富。

淮民有入宋境,籍兵
而其粮,有者,于衣食,出牢骚曰:“不如渡淮”。

告者以叛,曰:“淮限宋
境,一水耳,果欲叛,不往也,口言而心无,准律当杖八十。

”奏可。

擢部主事。

金亡,
依平,辟行尚省左司外郎,又转行万府。

平,复十万两、色
万匹,民不可以堪,奏之。

世祖居潜邸..以邢州安使,冶及行楮..,公私焉。

中元年,擢真定宣使。

中新行,不用。

真定以交通于外者,凡八千余,公
私然,莫知所措。

建三策:一曰仍用旧,二曰新旧兼用,三曰官以新如数易旧。

中从
其第三策,遂降五十万。

二年,授左三部尚,官曹典,多所定。

不多,兼商中省事。

7.以下小有关内容和特点的剖析,不正确的一是( 3 分)三年,致仕,半俸。

四年,卒,年七十六。

性舒,有守。

集家《易》,曰《易
A. 柳笛勤自学木工,所做物品很受人迎,甚至城里的百万都珍藏了柳笛做的物品,忘》。

后累.推忠治元勋、荣禄医生、上柱国、大司徒、邢国公,文件。

足柳笛木工手高明,珍藏价高。

(自《元史 ?列第四十七》)
B.运用比手法有益于充足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事物的本特点,加文章的效
10. 以下文中画波涛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是( 3 分)
果和感染力,本文多使用了比手法。

A. 有近侍夜 /具道其旨 /曰 /辨析冤 /我也惜一己 /而戕十一人之命 /可乎 /明天 /省
C.小尾写柳笛手里的和匪贼子掉了一只脚,一描绘,明柳笛的法好,出辨愈力 /
快,与文章开部分遥相呼。

D.小写了柳笛的三次郁,第一次是因他木工做得不好,第二、三次郁是因他被黑客了,弄得他很尬,好无奈。

8.要剖析柳笛个人物形象。

( 6 分)
9.“柳笛两次被然郁,但不至于心。

但现在,柳笛心了”,合小内容,
要剖析柳笛心的原由。

( 6 分)
二、古代文(34 分)
(一)文言文(本共 4 小, 19 分)
下边的文言文,达成下边10-13 小。

B. 有近侍夜 / 具道其旨 /曰 /辨析冤 /我也 /惜一己而戕十一人之命/可乎 /明天 / 省辨愈力 /
C. 有近侍夜/具道其旨 /曰 /辨析冤 /我也 /惜一己而戕十一人之命/可乎 /明天 /省辨愈力 /
D. 有近侍夜/具道其旨 /曰辨析 /冤 /我也 /惜一己而戕十一人之命/可乎 /明天 /省辨愈力 /
11. 以下文中加点的有关内容的解,不正确的一是( 3 分)
A.牙,原指牙咬合,引申双方居中合的人,又称牙子、市。

B.潜邸,特指以太子身份位的皇帝登基从前居住的宅第,登基后改称“ ”。

C.楮,元朝行的,因用楮皮造成的制成而得名,后亦泛指一般。

D.,追,古代皇帝已逝世的官及其属加封官爵或荣誉称呼,以示恩情。

12. 以下原文有关内容的归纳和剖析,不正确的一是( 3 分)
A. 刘肃公正执法,敢于坚持己见。

他任尚书省令史时反对杀掉无辜者,任新蔡县令时反对杀掉偶发诉苦者;以上两次他直接上奏皇帝,使有关人等得以保全。

B.刘肃体贴民生,心系百姓疾苦。

东平每年缴纳蚕丝白银,又需缴纳丝绵十万两、染色绢
布一万匹,百姓不可以蒙受,刘肃辅助帮助严实上奏皇帝罢停此事。

C.刘肃治才出众,擅长化解难题任邢州抚慰使时,公私均得以赢利;任真定宣抚使时,化
解了换钞难题;任左三部尚书时,参议拟订了好多典章制度。

D.刘肃生荣死哀,遇到朝廷厚待。

他性格冷静缓和,有操守。

退休前任朝廷重臣,退休后
还依旧享受俸禄,死后多次受朝廷追赠,并且获取美好的谥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先时,县赋民以牛多寡为差,民匿不耕。

( 5 分)
( 2)真定以银钞交通于外者,凡八千余贯,公私嚣然,莫知所措。

( 5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此题共 2 小题, 9 分)
阅读下边这首宋诗,达成小题。

追赋暮游
许月卿
锡山舟泊似荒村,微服南禅古迹存。

壁上姓名今已远,碑阴人物了能言。

薄游草草寒侵袖,远思悠悠风满轩。

联手出门烟树密,数僧离立语傍晚。

注:许月卿在青年时曾怀着报国之心到扬州,投效于名将赵葵幕中,以军功补进武校尉,嘉熙
四年之冬,罢武职,离扬州取水道南下。

一天傍晚,舟泊无锡,登岸游南禅寺。

这首诗一年此后追
写此游之作。

南禅:无锡锡山佛寺名。

离立:相并而立。

14.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
A. 这首写景记游之作,用平淡无奇的手法依旅行次序写了三个阶段:舍舟访寺,寺中览古,出寺所见。

B.领联专写古迹。

作者选用入诗的是两处较出名气、印象也较深的北宋古迹。

墙壁上的题
诗,碑上的阴文,依旧清楚。

C.颈联以“侵”与“满”两个动向词为中心构成,重视于古寺的客观描绘,表现出古寺的
环境气氛。

D.这首诗的语言风格平庸。

通篇无一奇语警语,却浑成流利,富于平庸朴素之美。

15. 有人评论首句的“荒”字笼盖全篇,请联合诗句剖析诗歌是怎样表现“荒”的?(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此题共 1 小题, 6 分)
16.补写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6 分)
(1)韩愈在《师说》顶用“ 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谁懂得道理,谁就是老
师”这一看法。

(2)杜牧《阿房宫赋》中“ 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正好与唐太宗“以史为镜,能
够知兴替”借鉴历史经验教训的做法相反。

( 3 )屈原在《离骚》中借前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的句子
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9 分)
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下边小题。

5000 年前是文明出生的大时代,世界几大流域_____孕育出初期文明。

中国的史前时代,就开
始 ____出各具特点的文化序列。

在长江下游地域,出现了一个尚玉的考古学文化——良渚文化。

____ 在它从前,玉器就已广受尊敬,但在此时却达到空前繁华的程度。

除了文字和青铜器,良渚文化在
各个方面均已达到国家文明的要求。

我们发现,通行的文明标准不该成为判断一种文化能否进入文
明社会的僵硬公式。

青铜器在文明社会中承载的礼法规范的意义,在良渚文化中是_____在玉器上的。

文字拥有记录语言、传承文化的工具,对良渚文化,固然还没有发现文字系统,但那些镌刻在玉
礼器上的表记,也极大程度地联络着人们的思想。

当前来看,良渚文明是我们所能确证的中国最早
的文明,()。

在这个连续变化的过程中,礼法规范、社会模式等文明要素不停地传承、交汇,
直至夏商。

从良渚到商周,正是中华文明从地区性文明向大一统逐渐汇聚的一个连续不停的过程。

17. 挨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
A. 不谋而合演化即便表现
B. 不谋而合演变只管表现
C. 同归殊途演化只管表现
D. 同归殊途演变即便表现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以下改正最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
A.文字是记录语言、传承文化的工具,在良渚文化中,固然还没有发现文字系统,但那些
镌刻在玉礼器上的表记,也极大程度地反应出人们的思想。

B.文字拥有记录语言、传承文化的功能对良渚文化,固然还没有发现文字系统,但那些镌
刻在玉礼器上的表记,也极大程度地显现出人们的思想。

C.文字拥有记录语言传承文化的工具,固然良渚文化还没有发现文字系统,但那些锈刻在玉礼
器上的表记,也极大程度地折射出人们的思想。

D.文字拥有记录语言、传承文化的作用,良渚文化固然还没有发现文字系统,但那些镌刻在玉礼器上的表记,也极大程度地发现了人们的思想。

19. 以下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连接最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
A. 接踵繁华的是陶寺、石峁、二里头文明,在这以后的1000 多年,地区文明的重心不停
发生变化
B. 在这以后的1000 多年,地区文明的重心不停发生变化,陶寺、石峁、二里头文明接踵
繁华
C. 在这以后的 1000 多年,陶寺、石峁、二里头文明的接踵繁华,使得地区文明的重心不停
发生变化
D. 地区文明的重心不停发生变化,在这以后的1000 多年,陶寺、石峁、二里头文明接踵
繁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