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霍金掌握自己的船舵的例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霍金掌握自己的船舵的例子
76年人生轨迹最终指向了宇宙深处,《时间简史》的主人终于不再受到果壳的束缚,真切去体会空间之无限了。
人们在传看着霍金站立着的照片,浅色调的青春岁月,逐渐冰冻那是21岁之后。
在迈进剑桥攻读博士之前,牛津的日日夜夜并非始终闪亮着天才的光芒,课程轻松到有些乏味,大把的好时光如何消遣,静静河上的赛艇居然打动了莽撞的霍金,精致的身材,嘹亮的嗓门,简直就是天生的舵手。
在终日坐在轮椅上之前,霍金坐的最多的并非是图书馆里的椅子,而是赛艇上狭小的船板。
日后,当人们赞誉赛艇汉子不仅孔武,而且绝顶聪明时,一定会提到洞悉宇宙规律的霍金。
据说,在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奖博物馆中,来自剑桥赛艇队的划桨挂在墙上,尽管那是80年前激流男孩们留下的印记,但每每有人站在那划桨之下,都会感慨碧波斩浪中,有多少才俊日后揽得诺奖而归。
牛津与剑桥在泰晤士河上的每年较量早成佳话,潮起潮落,各领风骚若干年,若比较两校的诺奖数量,剑桥大约是牛津一倍。
霍金的出身门第决定了的大学之选只有牛津和剑桥,其父毕业于牛津,因此子随父命求学牛津,当年并没有选择霍金更感兴趣的数学,而是被迫选择了化学,可能皆是因为在父亲眼中,数学怎能比上生机勃勃的自然科学。
读大学前一年,霍金家人都去了印度,仅留他一人客居在父亲友人家中备考牛津,没了大人约束,在友人家的地下室里,霍金终日可以摆弄各种有趣的机械装置。
等到大考时,霍金自觉一塌糊涂,不曾想还是接到了牛津的入学电报,这恐怕该算是宿命吧。
大学时光自在且无聊,17岁的霍金发现身边比自己略大一岁的同学们纷纷都去参加军事训练,孤独感时常来袭。
熬到第三年,霍金为了交到更多的朋友,毅然加入了划船俱乐部,作了一名很体面的舵手,那年景中,赛艇之于霍金更像是社交活动,而非是流汗流血的男子汉运动。
在牛津滑赛艇并非都是完美的记忆,校园里那条河细细弯弯,根本不可能并排八艘艇同时出发,因此大量比赛都是赛艇首尾衔接逐一出发。
狭窄的水道里,舵手要不停地调整赛艇艇姿和方向,还得发出号令统一桨频,霍金忙得焦头烂额。
在一本名为《我的简史》的小书中,霍金记录自己第一次比赛的狼狈场景。
发令枪响,霍金驱动队友一道冲出起点,但随即就发生了混乱,偏离了赛道,直接被判了犯规,连个像样的成绩都没有。
再来一场,又和别的艇碰撞了,霍金坚持认为这一次的事故责不在他,是对方的赛艇过于鲁莽,但终归都是磕磕绊绊,到个终点都费劲。
可能霍金仅仅适合思考宇宙之浩瀚,拥塞的河汊限制了他奔放自由的思绪。
作为一名缺乏成功记忆的舵手,霍金承认自己根本没有机会参加最高级别的牛津剑桥对抗赛,偶尔能在其他校际对抗赛中有个把机会那就是一生的荣耀时刻了。
但让霍金最得意的是在赛艇队他交到了不少新朋友,无聊的日子里多了色彩,俱乐部里的社交活动很符合刚刚长大成人的小伙子们的需要,岸上的日子里,大家要穿得讲究,像个绅士一般讲话,且喝上一杯。
日后,霍金成了大名人之后,昔日的艇上队友们回忆了那段日子,大家普遍认为,对物理学意兴阑珊的这位
年轻人一度还真是一位技艺娴熟的好舵手,但是很明显他并无大志,一定要成为牛津的第一舵手,随遇而安就好了。
霍金略显灰色的人生调子恰与当年牛津校园里的风气很吻合,大多数人看不起发奋努力之辈,大家安于现状,乐得悠闲,那些通过努力提升自己的“好学生”往往被讥笑为“灰色人”,这在牛津校园的流行语汇中是个最难听的词了。
读书可以不求上进,最终混张文凭了事,但是在水道上百舸争流争个高下可要看平日里硬功夫。
赛艇这项昔日里的社交场景,最终显现了它运动的一面,在霍金性格的塑造上起到了神奇的效果,用他自己的话说,“一条河终于改变了我的个性。
”毕竟是血性男儿,为了团队的胜利和尊严,霍金后来在赛艇训练上投入大量的时间,一周中居然有六个下午是飘在河上的,甚至挤压了做实验的时间。
同样身为舵手的队友贝里日后也成为了小有名气的物理学家,当年他与霍金同样爱上了赛艇,大把的好时光留在艇上,为了补回做实验的时间,他们只有放弃在实验室里苦修,用完全创新的方法得到论文报告中必要的数据,得到高分数,天才们总会有办法的。
而天才的另外一个常人无法比拟的长处则在于,一旦锁定目标,其专注度是很恐怖的,从赛艇上,霍金首先做到了。
在牛津的最后一年,艇上的队友们悄然之间,发现了霍金身上的变化,他变得越来越不协调,显露出了与其年龄完全不符的身体上的笨拙。
那一刻,没有人可以意识到这是渐冻症的前兆,可怕的病症正在吞噬着霍金的健康。
带着莫名的不适,霍金迈进了剑桥的校门,开始修博士课程。
21岁,病来如山倒,霍金的身体瞬间有崩塌之感,病魔彻底改变了一切,让他从内心深处彻底放弃了那一代年轻人的固有心理——这世界里没有什么值得付出努力的。
在《个人简史》里,霍金写到,“当你面对早死的可能性,它会让你意识到,生命的价值所在,你还有好多事情值得去做。
”绝症确诊后,霍金盘算过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如果想得出结论大约需要两年时间,他问大夫自己还有几年阳寿?大夫还不避讳,也就两年吧。
揣着两年的生命时限,霍金活到了2018年,在他的各种金句中有一句被提及最多——“生命如果没有乐趣,即是最大的悲剧。
”,注释者往往将其与那短短的舵手岁月紧密关联,显然运动就是生命乐趣的源泉,一个坐在轮椅上超过五十年的非诺奖科学巨人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