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全真模拟卷15(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高考全真模拟卷15
地理
(本卷共15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5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华北地区果农利用杂草等物质覆盖果园,覆盖厚度为15~20cm。
果农每年将腐烂的物质埋入果园,然后继续覆盖,但覆盖时一般避开2~3月。
据此完成1—3题。
1.果农覆草避开2~3月主要是为了
A.防止杂草生长B.促使雪水下渗C.提高地表温度D.增大昼夜温差
2.果农在果园覆草对果树生长的有利影响是
①增加地表植被②减少水分蒸发③提高土壤肥力④调节土壤温度⑤防止果树烂根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
3.有专家认为,对于土质黏重的土壤不宜直接在表层覆草,需深翻后再覆草,深翻的主要作用是A.防止水土流失B.减轻土壤盐碱化
C.减少土壤水分下渗D.减少土壤含水量
【答案】1.C 2.B 3.D
【解析】1.2~3月份大气回温,果树开始发芽,如果覆盖麦秸、玉米秆、杂草等物质,土地不能直接接受太阳辐射,地表温度难以升高,不覆盖可以提高地表温度有利于果树生长。
选择C。
2.果农在果园覆草其他植物不易生长,减少地表植被,①错;阳光照射到地面少,减少水分蒸发,②对;覆草腐烂可以提高土壤肥力,③对;减少土壤与外界的热交换,调节土壤温度。
④对;与果树根没有关系,⑤错,选择B。
3.土质粘重水分不易渗漏,土壤直接在表层覆草导致水分积累太多,深翻后土壤空隙度大,容易排水,所以深翻后再覆草,其主要作用是减少土壤含水量,选择D。
与追求经济利益的传统移民不同,“生活方式型移民”是指为获得一种更好、更满意的生活方式而形
第1页共8页
成的人口移动形式,其迁入地或具有温和气候、充足阳光和新鲜空气,或安静古朴、远离都市。
据此完成4—5题。
4.形成“生活方式型移民”的主要原因是
A.地区间经济水平的差异B.地区间就业机会的差异
C.地区间投资政策的差异D.地区间环境条件的差异
5.“生活方式型移民”对移入地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缓解人地矛盾B.带动服务业发展C.降低住房价格D.改善环境质量
【答案】4.D 5.B
【解析】4.据材料“其迁入地或具有温和气候……”分析,形成“生活方式型移民”的主要原因是地区间环境条件的差异。
故选D。
5.移民使迁入地人口增加,可以带动当地相关产业如餐饮等服务业的发展;加剧人地矛盾,促使住房价格增长,也会导致环境质量的下降。
故选B。
雅加达是印度尼西亚的首都,人口约1200万,城市问题突出。
雅加达周边村庄的一些妇女每天背着上百个水罐,逆流而上数公里到上游岸边的水井获取饮用水,然后顺水运回村庄销售(图a)。
图b为爪哇岛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c为“雅加达气候资料图”。
据此完成6—8题。
6.图a反映出雅加达周边地区
A.降水总量不足B.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C.水污染严重D.居民习惯饮用矿泉水
7.图b中常见山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岩浆侵入B.岩浆喷出C.拉伸断裂D.挤压隆起
8.雅加达7~10月降水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受高压控制B.受低压控制C.信风背风坡D.受寒流影响
【答案】6.C 7.B 8.C
【解析】6.根据图示信息,雅加达周边地区地处低纬度,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降水较多,降水总量较大,A错;根据材料,雅加达周边村庄的一些妇女“每天背着上百个水罐”说明缺水状况全年存在,因此a图不能反映该地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通过材料,“每天外出取水售卖”说明当地的水已经不能饮用,反映出雅加达周边地区水污染严重;透过a图示,不能反映雅加达周边地区的居民习惯饮用矿泉水,同时,该地妇女售卖的是上游较为洁净的净水,并不是矿泉水。
据此分析选C。
7.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b中常见山地为火山,火山是由岩浆喷发形成的,故该山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岩浆喷出,选B。
8.雅加达主要是受赤道低气压带及信风带交替控制,7~10月赤道低气压带在北半球或其北部地区,这里主要受信风影响且处于来自信风的背风地带,降水较少。
雅加达周边地区为暖流,不受寒流影响,据此分析选C。
地下生物量是指地下单位面积内实存生活的有机物质(干重)总量。
下表为某地区三个观测点的基本概况,下图为这三类植被地下生物量垂直分布图。
据此完成9—11题。
9.该地最有可能是
A.武夷山B.大兴安岭C.喜马拉雅山D.祁连山10.℃、℃、℃分别表示
A.I为山地草甸B.℃为山地荒漠草原C.℃为高寒草原D.以上皆不是
11.山地草甸地下生物量最大的季节为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答案】9.D 10.A 11.C
第3页共8页
【解析】9.读图分析可知,该地在海拔3445m的高度有高寒草原的分布,说明该地海拔超过3000米,大兴安岭海拔在2000米以下,故B项错误;武夷山脉位于我国的东南地区,降水丰沛,主要分布森林植被,不会存在山地荒漠草原自然带,故A项错误;喜马拉雅山脉由于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在海拔2000~3000米高度,降水较多,主要为森林植被,因此C项错误。
祁连山位于西北地区,降水较少,山麓地带由于降水少多荒漠,受地形抬升,降水随海拔升高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植被呈山地荒漠草原—山地草甸—高寒草原的变化规律,故D项正确。
10.据图示℃,表层生物量大量集中,向下生物量急剧减少,符合山地草甸的分布特点,故A项正确;图℃,地下生物量相对较多,且多数集中于表层,因此该图示符合高寒草原的特点,故B项错误;图示℃,植被密度较小,地下生物量较小,而且根系向下延伸幅度较大,表层地下生物量较少,因此符合山地荒漠草原分布特点,故C项、D项错误。
故选A项。
11.根据生物的生长分析,春季植被开始生长,根系开始延伸,不是生物量最大季节,故A项错误;夏季是生长旺季,根系延伸生长快,生长量大,生物量还在积累,并非最大,故B项错误;秋季生物停止生长,根系发达,生物量达最大,故C项正确;冬季植被开始枯萎,地下生物开始减小,故D项错误。
故选C项。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第12—1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14—15题为选考题,考生
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46分。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
斯里兰卡园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被称为“东方海上十字路口”。
汉班托塔港是其南部的重要港口,距国际主航线仅10海里,原先是一个瀉湖、用作渔港,目前由中国企业建设和运营,港口建设采用瀉湖内挖式施工方案,即港口施工中将瀉湖堰口封闭,抽干湖水,在湖底作业施工,挖出土石方。
汉班托塔港具有充足的大型专业化泊位及深水航道的优势,斯里兰卡政府希望该港口发展成为国际航运中心,把附近土地交由中方开发建设临港产业园。
图a示意斯里兰卡岛地形、河流分布及汉班托塔港的位置,图b为汉班托塔港及附近地区的卫星照片。
第 5 页 共 8 页
(1)据图判断斯里兰卡的地势特征,并说明理由。
(4分)
(2)说明汉班托塔港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8分)
(3)分析港口建设采用淘湖内挖式施工方案的益处。
(6分)
(4)阐述临港产业园建设对港口发展的意义。
(6分)
12.【答案】(1)特征:地势中南部高,四周低。
(2分)
理由:全岛最高点位于岛屿的中南部,河流从中南部的山地向四周分流。
(2分)
(2)处于印度洋东西方向航线附近,距国际主航运线较近,是连接南亚、东南亚以及中东、东非地区的重要航运枢纽;港口及附近地区地形平坦,有利于工程建设;位于河流入海口处,淡水资源丰富;位于潟湖内,风浪小。
(8分)
(3)对原有海岸线的破坏较小,占用陆地面积小,有利于保护有限的国土资源;缩减潟湖内航道,航道维护费用低;挖出土石方可用于填海造陆。
(6分)
(4)吸引投资,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为港口建设提供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支持;增加港口腹地的经济实力及辐射能力,有利于港口的稳定发展;促进对外贸易,带动港口运输业的发展。
(6分)
【解析】(1)斯里兰卡的地势特征主要从地势起伏及倾斜方向分析。
如图所示,全岛最高点位于岛屿的中南部,河流从中南部的山地向四周分流。
由于水往低处流,这说明该岛的地势特征是地势中南部高,四周低。
(2)汉班托塔港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可结合图文信息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位置、印度洋航线中转站、孟加拉湾门户等方面分析。
(3)港口建设采用潟湖内挖式施工方案在施工中将潟湖堰口封闭,抽干湖水,在湖底作业施工,挖出土石方。
这种做法对原有海岸线的破坏较小,占用陆地面积小,有利于保护有限的国土资源;缩减潟湖内航道,航道维护费用低;挖出土石方可用于填海造陆。
(4
)临港产业园建设可以吸引投资,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为港口建设提供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支持;增加
港口腹地的经济实力及辐射能力,有利于港口的稳定发展;促进对外贸易,带动港口运输业的发展等。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
陕西省宁陕县位于秦岭中段南麓,左图示意该县部分地区地形分布。
县城北侧的城隍庙(右图)建在长安河的江心洲上。
历史上,该县城及周边地区常遭洪水袭击。
1926年7月,该县大雨连绵七天七夜,老城区东城墙被冲塌数处,致使民房和良田被淹,损失惨重,而城隍庙却安然无恙,其主要原因是西河道东、西两侧水位差异高达数米。
(1)分析宁陕县城易遭洪水袭击的原因。
(6分)
(2)绘制1926年7月洪灾发生时右图中西河道的剖面示意图(含水位线及河床地形)。
(4分)
(3)解释1926年7月洪灾发生时西河道东、西两侧水位差异明显的原因。
(6分)
(4)指出1926年7月洪灾发生时江心洲两侧的东、西河道中水量较小的河道,并说明判断理由。
(6分)13.【答案】(1)所在区域(位于秦岭南麓,)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且强度大;地势起伏大,汇水速度快;县城地势较低洼,且多条河流在此交汇。
(6分)
(2)画出水位线(靠城墙一侧水位较高,以致于冲毁城墙)及河床地形(因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床呈不对称的V字型,且靠城墙一侧较深)即可。
见下图所示,仅供参考。
(4分)
(3)降雨量大且历时长,长安河流量大。
河道弯曲度大,东侧为凸岸,西侧为凹岸;与东侧相比,西侧流速较快,水位迅速上涨,明显高于东侧。
(6分)
(4)东河道。
(2分)
理由:东河道较窄;东河道(位于凸岸,)水深较浅;城隍庙未受洪水影响,说明东河道水位较低。
(4分)【解析】(1)陕西省宁陕县位于秦岭中段南麓,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图中显示有多条河流交汇,水量大,地势低平,排水慢,故易发洪水。
(2)画出水位线(靠城墙一侧水位较高,以致于冲毁城墙)及河床地形(因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床呈不对称的V字型,且靠城墙一侧较深)即可。
(3)西河道东、西两侧水位差异明显的原因可从图中看出一个是凹岸,一个是凸岸,水流速度和地转偏向力都不同。
(4)可从河道位置、形态和深浅分析,另可从城隍庙未被冲来推测。
(二)选考题:共10分。
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4.[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邮轮旅游是时下最热门的旅游方式之一。
据国际邮轮公司联合会的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邮轮客源地。
邮轮旅游的航线安排多以海洋为主,路线远,行程长,在配置上,邮轮更类似于一个娱乐中心,与酒店也有相似之处,能满足居住、玩乐、餐饮、休闲等多方面的需求,而且全程都是在海面上运行,在路途中随时都可以看见浩瀚的大海。
与其他旅游方式相比,邮轮旅游有哪些优缺点?
14.【答案】优点:行程舒适休闲,减少中转等麻烦;服务水平较高,邮轮可以提供一站式的24小时服务,涵盖了旅游的各个方面;适宜的人群较为广泛,邮轮都提供不同年龄人群的服务需求;活动丰富,运动健身、娱乐表演、休闲购物、聊天交友等活动丰富多彩;美食丰盛,食物丰富、种类繁多、特色美味、不限时供应。
(答出三点即可,6分)
缺点:行程单一,景色单调;岸上时间短,不能深度游览;无法兼顾距离港口较远的景点;速度慢,行程安排不紧凑。
(答出两点即可,4分)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旅游开发的方向及措施。
结合材料“邮轮旅游的航线安排多以海洋为主,路线远,行程长,在配置上,邮轮更类似于一个娱乐中心,与酒店也有相似之处,能满足居住、玩乐、餐饮、休闲等
第7页共8页
多方面的需求”,并与传统旅游方式相比。
说明具有邮轮旅游舒适度高,娱乐性强,适宜人群广泛的优点。
描述优点角度应有行程的舒适度,客源市场特征,娱乐活动项目等。
而缺点主要在于行程安排简单,景点安排单一,交通安排不便捷,时间安排拖沓等。
15.[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近年来,内蒙古蒙草生态研究院通过在当地找寻野生物种,进行驯化,培育出一批新的优良品种。
昔日没人理睬的野花野草,不仅成为録化产业广受欢迎的“明星”,也在为草原生态修复做贡献。
指出驯化后的优良品种应具有的生长习性,简述利用这种培育方式在修复草原、恢复生态环境中的优势。
15.【答案】抗旱(耐旱)、耐寒。
(2分)
采用本地物种,能够保护生物多样性;物种适应当地环境特点,利于存活和生长,草原修复效果好;生长过程人工维护少,投入的成本低。
(8分)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内蒙古纬度较高,驯化后的优良品种应适应当地环境,内蒙古气候干旱、冬季寒冷,驯化后的绿化品种具有的生长习性是耐旱、耐寒特点。
这种培育方式在修复草原、恢复生态环境中的优势,主要从物种保护、环境适应性、成本分析。
野生种质资源物种适应当地环境特点,生命力顽强,对抗病虫害及恶劣环境能力强,利于存活和生长,对草原修复效果好;采用本地优良物种,能够保护生物多样性;生长过程人工维护少,投入的成本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