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缩窄矫治术的体外管理
主动脉缩窄临床路径(最全版)

主动脉缩窄临床路径(最全版)一、主动脉缩窄纠治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主动脉缩窄,行主动脉缩窄纠治术,年龄18岁以下的患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可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生长发育迟缓,心脏杂音等。
2.体征:可有心前区心脏杂音、足背动脉搏动弱等。
3.辅助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心脏CT增强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心血管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主动脉缩窄纠治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1-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主动脉缩窄编码。
2.有适应证,无禁忌证。
3.不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左右心室发育不良、心内结构畸形的患者。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心脏CT增强。
2.根据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如大便常规、心肌酶、肺功能检查、心血管造影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可使用二代头孢类抗菌素,如头孢呋辛钠,术前0.5-1小时静脉注射。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4天。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2.体外循环辅助。
3.手术植入物:缺损补片材料、胸骨固定钢丝等。
4.术中用药:麻醉和体外循环常规用药。
5.输血及血液制品:视术中情况而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8-11天。
1.术后转监护病房,持续监测治疗。
2.病情平稳后转回普通病房。
主动脉缩窄 病情说明指导书

主动脉缩窄病情说明指导书一、主动脉缩窄概述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aorta)是一种较多见的先天性主动脉局限性管腔狭窄,常见部位在主动脉弓降部、动脉导管附近。
本病病因尚未明确。
症状轻重、出现早晚与缩窄程度、是否合并心血管畸形有关;缩窄较轻者多无明显症状,缩窄较重者可见头痛、头晕、耳鸣、眼花、气促、心悸、面部潮红等高血压症状。
本病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效果,若未经及时治疗,可导致多种严重并发症。
英文名称:coarctation of aorta。
其它名称:无。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循环系统疾病。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一般不会遗传。
发病部位:心脏。
常见症状:头痛、头晕、耳鸣、眼花、气促、心悸、面部潮红、喂养困难、发育迟缓。
主要病因:本病病因尚未明确,主要与胎儿发育异常有关。
检查项目:体格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磁共振成像(MRI)检查、CT成像检查、主动脉造影。
重要提醒:本病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效果,建议一经发现及早手术治疗,避免进展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临床分类:基于缩窄部位与动脉导管或动脉韧带的关系分类1、导管前型(复杂型、婴儿型)此型比较少见。
缩窄位于动脉导管开口的近心端,动脉导管呈未闭状态,并供应降主动脉血液;缩窄范围较广泛,多累及弓部;常合并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和二尖瓣狭窄等。
2、导管后型或近导管型(单纯型、成人型)此型比较常见。
缩窄位于动脉导管远心端或邻近动脉导管,动脉导管多已闭合,较少合并心脏畸形。
缩窄段以下第3~7对肋间动脉常与锁骨下动脉分支建立广泛侧支循环。
多数患者可活至成年。
二、主动脉缩窄的发病特点三、主动脉缩窄的病因病因总述:主动脉缩窄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
由于98%病例的缩窄段位于主动脉峡部,因此推论可能与胚胎时期血液循环的特殊形式有关。
主动脉缩窄矫治术的体外管理策略

口一期矫治 C A及合并的其它心内畸形 2 O 4例的 l 描床资料 。结果 2 4例 患儿 中1 单纯 C 例 OA,3例 同时合 并其 它心 内畸 2 形 。除 1例为分期手术外 , 其他 2 3例均采取体外循环下深低 温方 法一 期矫治 。死亡 3例 , 中 2例 死于低心排 出量综合 征 , 其 1 例死于主动脉插 管意外 。术后发生短暂肝肾功能障碍 3 , 例 短暂高血压 2 。所有病例术后无肾功能不全或 截瘫等严重 的 例 体外循环并发症 。结论 采用深低温转流技术对矫治 C OA和合并 畸形是安全有效的 。
C PB,a d 1 p t n t t g d o e a i n Th e a in s d e ( o o c r ic o t u n f r a cd n fa r a c n l ) n a i twi s a e p r t . e h o r e p te t id 2 f r lw a da u p ta d 1 o c ie to o t a u a .
【 关键 词】 主动 脉缩 窄 ; 肺 转 流 术 ; 心 回顾 性 研 究
Ad n sr t n o a d o u r o a y b p s n s r e y f rc a c a in o ea ra mi i a i f r i p l n r y a si u g r o o r t t ft o t.WA NG ,SH U L n t o c n o h Li o g,PI i g n.De na M —
[ e od ] A ri c a cai ; ado umo a yb p s ;R t s e t esu i K yw r s o t o r tt n C r i l
( COA) .M eh d Th l ia a a O 4 c s so to s ec i c 1 t f2 a e f n d COA t ta a d a n ma iso e s a eo e a e t e in se n t my wi i r c r ica o l n -t g p r t d wihm da t r o o h n e a d c r ip l n r y a swe ea a y e e r s e t e y n a d o u mo a y b p s r n lz d r to p c i l .Re u t Oft e2 a e ,1 c s s t esmp e C v sl s h 4 c s s a e wa h i l OA ,o h r r t e swe e c mp ia e t n r c r ica o l s Twe t- h e a in s we e t e t d wi n -t g p r t n i e p h p t em i o o l t d wi i to a d a n ma i . c h e n y t r e p t t r r a e t o e s a e o e a i n d e y o h r a f e h o
体外循环上下半身分别灌注主动脉弓缩窄矫治术

体外循环上下半身分别灌注主动脉弓缩窄矫治术作者:乔建民,高立兵,王委三【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弓缩窄;体外循环主动脉缩窄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血管畸形,占先天性心脏病的5%~7%,临床发病率约为先天性心脏病的7%~14%,缩窄多位于主动脉峡部,其范围可位于主动脉弓至降主动脉,也可以累及左锁骨下动脉,缩窄程度不一,最窄处直径1 mm~2mm,可合并多种心脏血管畸形,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广泛的侧支循环。
现介绍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岁6个月,10公斤。
因反复感冒、咳嗽伴发现心脏杂音1年3个月。
口唇无紫绀。
听诊胸骨左缘2~4肋间可闻及Ⅲ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性质粗糙,有震颤,P2稍亢进。
股动脉搏动减弱。
四肢末端无青紫及杵状膨大。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右心室肥大。
X线示:肺血增多,主动脉结不宽,肺动脉段稍凸,心胸比例0.6。
超声心动图示:心脏位置及连接正常,左室壁增厚,室间隔嵴下回声脱失3 mm,二尖瓣后瓣可见宽约2mm的裂隙,致使二尖瓣少量返流。
左位主动脉弓见动脉导管开放,导管直径约4 mm,主动脉弓于左颈总动脉远端可见长16 mm的缩窄段,内径约为3.2 mm,主动脉弓于左无名动脉与左颈总动脉之间内径6.1 mm。
左锁骨下动脉内径为2.7 mm。
诊断: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弓缩窄、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二尖瓣后瓣裂。
上肢血压106/50 mm Hg,下肢血压110/60 mm Hg,经皮血氧饱和度双上肢为98%~99%,下肢为97%~98%,拟行上下半身分别灌注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下主动脉弓缩窄矫治术。
1.2 麻醉方法采用静吸复合全麻以氯胺酮2 mg/kg、芬太尼5~10 μg/kg、阿端0.1 mg/kg诱导,气管内插管,继而以芬太尼30~50 μg/kg、阿端0.1 mg/(kg·h),持续静脉滴注维持麻醉,并间断吸入0.5%~1.5%异氟烷。
全麻体外循环下主动脉弓部缩窄矫治术护理

全 麻体 外 循环 下 主 动脉 弓部 缩 窄矫 治术 护 理
· 57 ·
护 · 理 ·
李 晓琴 ,孙 小 莉 ,刘 晓 莉 ,朱 学敏 ,吴 秀 ,毛 琴 (第 三 军 医 大 学 新桥 医 院全 军 心 血 管 外 科 中 心 ,重 庆 400037)
3 讨 论
出生缺陷是 围产儿 时期 重要死 因,其 中先天性心脏病 又 在致死性 畸形 中居首位 ,在致死 性先 天性 心脏病 中 ,主 动脉缩 窄的检 出率仅 次于大动脉错 位 ,居第 2位[5]。主动脉 弓部缩 窄是一种先天性 大动脉畸形 ,临床少见 。手术最危险
摘要 :目的 总结 主动脉 弓部缩 窄患儿矫 治术后 的护理要点 。方法 回顾 性分析 2005年至 2008年行 主动脉 弓 部缩 窄矫 治术后 患儿 8例 的护 理情况 。结果 无 术 中死亡 患儿 ,对患儿 实施血压 监测 、积极镇静 与预 防肺 动脉 高压危 象等 .无截瘫 和急性 肾功能 衰竭等 并发症 发生 。结论 患儿 主动脉 弓部 缩窄 矫治术后 严密 监测及 采取 有效 的护 理措施 。有助 于准确 、及时 防治并发症 ,提 高手术生 存率和术后 生存质 量。 关键词 :主动脉 缩窄 :护理 :矫 治术 中图分类 号 :R54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688(2010)01—0057—01
1 临床 资 料
收集 2005年至 2008年在 第 三军 医 大学 新 桥 医院 住 院 .诊 断为主动脉 弓部缩 窄并在全麻 体外 循环下 成功进行 了主动 脉 弓部矫 治 术 的患儿 8例 的临床 资 料 .其 中男 5 例 ,女 3例 ,年 龄 3~10岁 。
降主动脉缩窄患者行矫正术的手术配合

合, 继而处 理 心 内畸形 。本组 2例采用 此法 。
左 外侧 和胸 部 正 中双 切 口, 先 在常 温 下经 胸 部左 外 首 侧 第 4肋 间切 断缝合 未 闭合 的动 脉 导管 , 取 人造 血 后 管根 据缩 窄段 长度 剪成 梭形补 片 , 补 片加 宽 法矫 治 用
为 下肢乏力或 间歇 跛行 。体 格检查 示 ,9例下 肢 血压 1 显 著低 于 上肢 血 压 , 上肢 血 压 12 1 6 5 ~6 3 ~ 5 / 1 7mm— Hg 下 肢血压 7 ~ 13 5 ~ 6 。 9 0 / 0 0mmHg 另 1例 下肢 血 ;
魏 敏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玲 , 堂 王 唐
N rigC r h orci f ot ortt n/ IMi W ANG Y l g,T us aei teC ret no rcC acai /WE n, n n o A i o ai n ANG T n a g
摘要 : 2 对 O例 降 主动 脉 缩 窄 患 者在 全麻 及 体 表 降 温 下 行矫 正 术 。 结 果 手 术 均 获 成 功 。术 后 住 院 1 ~ 1 , 均 1 . O 6d 平 27
切开缩 窄段 血 管壁 。合并 动脉 导 管未 闭则 切 断缝 合 。
本 组 3例采 用此 方法 。 1 2 2 端 端吻 合 术 要 求 主 动 脉缩 窄 段 局 限 , 动 .. 且
局 限性缩 窄 、 管腔 变 小 甚 至 闭 锁 . 流 通 过 受 阻 的 先 血 43 . 。C A 的 自然 预后 不 佳 , 经 确 诊 均 应 手 术 o 一
婴幼儿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一期纠治的体外循环管理方法

间断中流量灌注 以及改 良超滤 结合适 3的血 - " 气管理方法不仅能为主动脉 缩窄纠治手术提供 清晰无 血的术野 , 而且
【 关键 词】 婴 幼儿; 主动脉缩 窄; 深低 温停循环 ; 改良 超 滤
Ca r d i o pu l mo na r y b yp a s s ma n ag e me nt me t ho d s of o ne s t ag e r e p a i r o f i nf a nt wi t h a o r t i c c oa r c t a— t i o n c o mp l i c a t e d wi t h i n t r ac ar di ac ma l f o r ma t i o n
A il f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fZ o h e n g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 Z h e n g z h o u 4 5 0 0 5 2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m a n a g e m e n t m e t h o d s a n d c l i n i c a l e f f e c t o f e a r d i o p u l m o .
徐 红 亮 范顺 阳 杨 玉 齐 李群 石磊
【 摘要 】 目的 回顾性分析郑 州大学第三附属 医院 2 0 0 5 年 1月至 2 0 1 1 年1 1 月合并 心 内畸形 的主动脉 缩窄
( c o a r c t a t i o n o f a o r t a , C O A)患儿 2 7例体 外循 环的管理经验和 临床效 果。方法 2 7例 主动脉 缩 窄惠儿均在 深低温 停循 环( D H C A) 下行端端或 端侧 吻合 术 , 合并动脉 导管未闭者先 结扎动脉 导管 未闭后 降 温。降温时充分 游 离主动 脉 弓以利于狭窄段的切除 、 吻合。深低温停循环期 间行端 端或端侧 吻合 术 , 复温期 间纠 治合 并 的心 内畸形。如果 D H C A时间 >3 0 m i n , 则 间断1 0 0 m l / ( k g・ m i n ) 灌注 5~1 0 m i n 。降温期 间采用 P H . S t a r 血 气管理方 法 , 复温后 采用 a — S t a r 血 气管理 方法。结果 2 5例 患者顺利康 复 出院, 2例 死亡。1例 于 纠治术后 第 2天 死于肺 动脉 高压危 象 , 1 D HC A必要 的
主动脉弓缩窄护理观察要点

主动脉弓缩窄护理观察要点
1.血压监测:主动脉弓缩窄会导致血压升高,因此需要密切监测患者血压的变化。
定期测量血压,记录结果,并及时报告医生。
2.心率监测:患者可能会出现心动过速或心律不齐的情况。
监测患者的心率,注意心率的变化,并及时报告医生。
3.呼吸观察:主动脉弓缩窄可能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和肺循环受限,造成呼吸困难。
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深度和质量是否正常,如果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4.外周循环观察:主动脉弓缩窄会导致血液供应不足,特别是下肢。
观察患者下肢的温度、颜色和周围脉搏情况,注意是否有下肢活动受限或疼痛感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5.心肺听诊:定期进行心肺听诊,注意是否有心音增强、杂音、呼吸音异常等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6.患者症状观察:观察患者的一般症状,如疲劳、气促、头晕、心悸等,注意症状的变化和密切监测,并及时汇报医生。
7.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合理安排饮食,控制盐的摄入量,避免摄入高胆固醇和高脂肪的食物,保持饮食的均衡和健康。
8.药物管理:根据医嘱给予患者相应的药物,包括降压药物、扩血管药物等。
注意给药时间、剂量和途径,及时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9.心理支持:提供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支持和教育,给予他们必要的信息和指导,帮助他们应对和理解主动脉弓缩窄的病情。
10.定期随访:定期随访患者的病情,观察疾病的发展和治疗的效果,及时调整护理计划和医疗措施。
主动脉缩窄矫治术的手术配合及术后护理

1 1 一 般 资 料 :本 组 2 例 ,男 1 . O 4例 、女 6 ;年 龄 1 8 例 ~4 岁 ,平 均 2 2岁 ;体 重 8 4 g - 8k ,平 均 2 . g 多 因在 主动 7 0k 。
脉 听诊 区发 现 收 缩 期 吹 风 样 杂 音 而 就 诊 ,> 2 O岁 患 者 多 表 现为 头 痛 、头 晕 、劳 累后 心悸 ,2例 表 现 为 下 肢 乏 力 或 间 歇
主 动 脉 窄 缩 ( o rt t n o c a cai ,C A) 是 一 种 先 天 性 主 动 脉 o 畸形 ,其 发病 率 占先 天 性 心 血 管 疾 病 的 第 四位 。常 见 的 主 动 脉 缩 窄 发 生 在 动 脉 韧带 或 导 管 附 近 ,缩 窄 远 近 端 的 侧 支循 环 升 高 ,因此 必 须 实 行 控 制 性 降 压 。采用 微 量 泵 静 注 硝 酸 甘 油 0 5 2M / ( g・ i) . ~ g k r n ,保 持 上 肢 的 收 缩 压 在 1 O 1 0mm a 1 ~ 3
Hg之 间 。另 外 ,为 了 防止 开 放 主 动 脉 后 血 压 急 剧 下 降 而 导 致 的严 重低 血 压 和心 跳 骤 停 等 现 象 的发 生 ,可 以在 开 放 前 适
当 补充 血容 量 ,开 放 的 同时 可 用 微 量泵 静 注多 巴胺 2 5 g ~ /
( kg ・m i n)。
0 7 1 51 、 直 径 0 3 0 6 c 。 . ~ . m 2 . ~ . m
压 就可 恢 复 正常 。高 血 压 容 易 造 成 吻合 口渗 血 或 破 裂 出血 的 现象 , 因此 ,应 采 取 措 施 控 制 高血 压 ,采 用 常 规 控 压 方 式 即
心脏外科主动脉缩窄手术技术操作规范

心脏外科主动脉缩窄手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单纯主动脉缩窄患儿宜4~6岁后手术,缩窄两端压力>4kPa者手术纠治。
2.婴儿期顽固性心力衰竭,内科治疗无效若应早期或急诊手术。
3.主动脉缩窄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或室间隔缺损者。
⑴伴大室同隔缺损或双动脉下缺损和动脉导管末闭者,一期根治。
(2)伴动脉导管未闭,一期完成手术。
(3)婴儿期伴小室间隔缺损(膜部或小梁部),先行主动脉缺损矫治术。
【禁忌证】1.有重度器质性肺动脉高迅,伴右向左分流者。
2,心力衰竭和肺炎时暂缓手术。
【操作方法及程序】1.单纯主动脉缩窄或伴有动脉导管未闭者,经肋间切口进胸,游离动脉导管及主动脉缩窄段,结扎或切断缝扎动脉导管,缩窄的上、下段置阻断钳后行以下术式:(1)缩窄段全切除,主动脉端端吻合。
(2)缩窄段楔形切除,切口端端吻合。
(3)缩窄段壁纵切开,人造血管补片扩大修补。
(4)左锁骨下动脉远端横断,锁骨下动脉前壁纵形剖开成动脉瓣作为补片扩大切开的主动脉缩窄段。
2.伴有室间隔缺损一期根治者,在体外循环下手术。
胸骨正中切口进胸,游离动脉导管和缩窄段主动脉,先行动脉导管切断缝合;继缩窄段切除,主动脉两端直接缝合;最后心跳停止,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注意事项】1.主动脉缩窄成形术时,阻断主动脉时间不超过30~40min,阻断时体温宜35~36C,以免下半身脊髓神经缺血。
3.游离切除缩窄段时要超过健康主动脉,使吻合时无张力,亦不损伤肋间或侧支动脉。
4.主动脉阻断时下肢血压不宜过低,否则需左心转流下行主动脉成形术。
5.做缩窄段楔形切除或锁骨下动脉瓣扩大者,缩窄段内壁的喳状突起要切除,以免残余梗阻。
6.缩窄段切除时要包括两端部分正常主动脉。
7.避免误伤喉返神经。
主动脉缩窄外科治疗

主动脉缩窄主动脉缩窄(COA)发生率占先天性心脏病的6.25%[1,2],其缩窄段的长短、程度不一,多数合并动脉导管未闭,而且常可合并其他心内畸形,其中以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房室间隔缺损常见[3]。
目前对于最佳的手术方案尚没有统一的认识,本文就COA的外科治疗方式综述如下。
1 手术切口入路的选择1.1 单纯COA一般将主动脉缩窄单纯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患儿定义为单纯COA。
对于这样的患儿,选择左后外侧切口进行矫治手术,经过第3 或者第4 肋间进胸,手术中将体温控制在34~35℃,处理缩窄区域,阻断降主动脉的时间在30 min之内是安全的。
1.2 复杂COA对于合并心内畸形的患儿,以往采用侧面和正中联合开胸的方法,先侧开胸矫治COA,关胸后再转为正中开胸,体外循环下修复心内畸形;这样不仅延长了手术时间、加重患儿的创伤程度,而且在体外循环肝素化后,易引起胸腔切口出血,并发左侧血胸。
目前已有尝试采用正中开胸入路,体外循环下Ⅰ期矫治COA及合并的心内畸形,不但可以使患儿得到有效降温,而且对于伴有主动脉弓发育不良的患儿,正中切口还可获得更好视野[4-6]。
2 手术方式的选择外科手术治疗主动脉缩窄始于1945年,由于主动脉缩窄的病理形态变化较多,手术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经典的方法包括缩窄段切除并端端吻合,左锁骨下动脉垂片成形术。
补片扩大成形术;近来新出现的技术包括主动脉端侧吻合,改良锁骨下动脉垂片成形术。
对于成年患者,缩窄严重者可以植入人工血管置换缩窄段主动脉[7]。
目前对于首选的外科手术方式仍然存在争议。
2.1 缩窄段切除端端吻合术多应用于缩窄段较短,切除缩窄段后主动脉两端的口径相似者,一定要充分游离主动脉,扩大切除缩窄段后进行对端吻合。
本方法可以彻底切除缩窄组织、完全利用自身组织,其术后的再狭窄发生率低,有利于生长,对于婴幼儿病例是主要的手术方式[8,9]。
手术中充分切除缩窄段和动脉导管的“不健康”组织以及确保吻合口没有张力是防止术后再狭窄的关键。
主动脉弓缩窄护理观察要点

主动脉弓缩窄护理观察要点
一、生命体征观察
1.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
2.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二、症状观察
1.观察患者是否有头痛、头晕、胸闷、胸痛等症状,并记录其发生频率和程度。
2.观察患者是否有四肢乏力、活动后气促等表现,并记录其发生时间。
3.观察患者是否有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表现,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三、手术部位观察
1.观察手术部位是否有渗血、渗液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观察手术部位周围的皮肤颜色、温度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四、心理状态观察
1.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如焦虑、抑郁、恐惧等,并记录其发生时间。
2.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
五、饮食护理
1.建议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2.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3.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保证营养摄入。
六、运动指导
1.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医生的建议,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
2.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以增强体质。
3.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七、用药护理
1.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按量给患者服药。
2.观察患者服药后的反应,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提醒患者按时到医院复查,以便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八、预防并发症
1.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感染的发生。
2.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以免引起伤口裂开或其他并发症。
浅谈胸主动脉缩窄患者的外科护理

最 多发 生 于 婴 儿 期手 术 者 。再 狭 窄 与 手术 技 术 、术 后 组织 生长 、吻 合 口变化 等 因素 、有关 ,术 后根 据局 部情 况 , 有 的狭窄 可用经皮 球囊 扩 张 ,有 的则需 要再 次手术 ( 人 造血 管移植 ) 或作 转流 手术治疗 。
3 . 6 . 3 腹 痛
3 . 6 . 2 再缩 窄
2 . 3 超声心动图
二维超声 心动 图可探及 缩窄发 生的部 位 ,测量 各部 位 的
管径 ,并 探 查心 内结构 有 无 畸形 。彩 色 多 普勒 血 流显 像 可 测定 跨 缩窄 段 的压 力 阶 差及 局 部血 流 速度 。这 种 无创 的检 查 对患 儿足 以作 出定量 的诊 断 …。
2 辅助检查
2 . 1 心 电图
左 室 肥 厚 、 劳损 。
3 . 6 手术并发 症
3 . 6 . 1 术后 高血 压 婴 幼儿术 较 少发 生 。多 发生在 4 ~5岁 以 后的 患儿 。 特别 是男性 患儿 术后 高血压 较 常见 f 一 般男 孩血 压 比女 孩高
2 . 2 x线胸片
O 引 言
胸主动脉 缩窄是 胸主动 脉的一 种先天性 重度 狭窄 ,通 常 发 生 于主动 脉 ( 峡部 ) 相 当于左锁 骨 下动脉 或 动脉 导管韧 带 远 侧 ,是 一 种 可作 外科 治 疗 的 高血 压症 。 缩窄 广 泛 的要 儿 常 并存 主动脉瓣 二瓣化 畸形 、P D A、室间 隔缺损 、二尖瓣 异 常 等畸形 。
2 . 4 心血管造影
逆 行动脉 造影 ,显示缩 窄 的部 位 、范 围及侧 支循环 。心 导 管 还 可测 定跨 缩 窄 的 压力 阶 差 。能进 一 步 明确 缩 窄 的严 重度 或是 否合并 的其他 心脏畸形 。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麻醉管理

麻醉风险管理
1
评估患者病情:全面了解患者病情, 制定合适的麻醉方案
2
监测生命体征:实时监测患者生命 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3
预防并发症: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麻 醉并发症,如低血压、呼吸抑制等
4
加强术后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患者 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
3
疼痛管理
01 02 03 04
01
术后镇痛:根据患者疼痛程度 选择合适的镇痛药物
发病原因
01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胚胎发育过程中主动脉发育异常导致
02
遗传因素:某些基因突变可能导致主动脉缩窄
03
环境因素:孕期接触某些有害物质可能导致主动脉缩窄
04
其他原因:如感染、创伤等可能导致主动脉缩窄
临床表现
1
胸痛: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可放射至颈部、背部或上肢
2
呼吸困难:活动后呼吸急促,严重时可出现呼吸衰竭
康复锻炼: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 如散步、慢跑等
饮食调理:保持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避 免油腻食物
心理支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与家人、朋 友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寻求支持和鼓励
复合麻醉: 根据患者病 情和手术方 式选择适当 的麻醉方式
麻醉药物选择
01
局部麻醉药:如利多卡 因、普鲁卡因等,用于 局部镇痛
02
镇静催眠药:如咪达唑 仑、地西泮等,用于减 轻患者焦虑和紧张情绪
03
肌松药:如罗库溴铵、 维库溴铵等,用于松弛 肌肉,便于手术操作
04
镇痛药:如阿片类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等,用于 缓解术后疼痛
演讲人
01
02
03
04
1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麻醉管理护理课件

生活方式调整
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 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
酒等。
并发症预防
了解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措 施,以便及时应对。
定期复查与随访
复查时间安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制定复查计划,以 确保患者的恢复状况。
随访重要性
随访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 ,提高治疗效果。
复查项目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先天性主动脉缩窄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可能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和导 致猝死。
心律失常的原因可能包括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神经反射等。预防措施包括术 前评估和纠正心脏疾病,术中保持心肌供氧和减轻心肌负荷,以及监测心电图和 电解质。处理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电复律和临时起搏器植入等。
肾功能不全
肾功能不全可能导致代谢废物和水分潴留,影响患者生命质量。
肾功能不全的原因可能包括术中肾脏缺血、药物毒性、高血压等。预防措施包括术前评估和纠正肾功 能不全,术中保持肾脏血流灌注和减轻肾脏负担,以及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处理方法包括肾脏替代 治疗、药物治疗和饮食调整等。
05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患者教育
疾病认知与心理准备
了解患者病情、病史、实验室 检查结果等,评估手术风险和
麻醉耐受性。
心理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和麻醉 相关知识,减轻焦虑和恐惧情
绪。
术前准备
指导患者进行必要的术前准备 ,如禁食、禁水、备皮等。
药物准备
根据需要准备麻醉药物和急救 药品。
术中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 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 心率、血压、呼吸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头痛、头晕、心悸、胸闷、乏力等,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 难、晕厥等症状。
主动脉缩窄矫正术的麻醉案例分享讲课

术中重点了解和保护侧支循环,阻断主动脉时,狭窄部位近心端的血流 可以通过锁骨下动脉的分支与胸部和下半身的动脉相沟通。
术中分离缩窄段时注意保护肋间血管,原则上尽可能不切断缩窄段下方 的肋间血管。
麻醉处理的主要问题
01 02 03 04
对于病例一,患儿无需体外循环辅助的手术,手术体位是侧卧位,依 据降主动脉的位置决定手术中患儿的体位。
降主动脉位于患儿身体的右侧,故麻醉后取左侧卧位。
对于COA的患儿需要上下肢体分别穿刺测压,上肢选择右侧桡动脉或 肘动脉,下肢测压血管可以在双下肢的任意一个肢体。
麻醉监测还要注意脉搏SpO2。
主动脉缩窄矫正术的麻醉
汇报人: 2023-11-27
目录
• 病例一 常温CPB技术施行矫正术的麻醉 • 病例二 体外循环下实施矫正术的麻醉 • 病例二是一期纠治手术 • 对于体外循环矫正术的患儿
01
病例一 常温CPB技术施行矫正 术的麻醉
一般情况
01
02
03
04
05
患儿,男,1岁,体重 10kg,因肺炎于当地医 院就诊发现心脏杂音, 行心脏彩超检查,发现 “先天性心脏病,主动 脉缩窄”。
心脏超声心动图显示先 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缩 窄(重度),左心功能 不全。心脏CT提示主动 脉缩窄,侧枝血管丰富 ,左右冠状动脉起源未 见异常。
术前患儿血常规、肝肾 功能基本正常。
麻醉过程
入室后麻醉诱导给予咪唑安 定2mg,芬太尼20μg,维 库溴铵2mg静脉注射,气管 插管后连接麻醉机控制呼吸 ,使用PCV通气模式,I∶E= 1∶2,RR 16~20次/分,常 规建立上下肢动脉进行有创 BP监测,右侧颈内静脉放置 5F双腔管等。
5kg以下婴儿一期矫治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的体外循环管理

5kg以下婴儿一期矫治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的体外循环管理胡琳;周诚;陈剑锋;徐磊;江萍;李平;王旸【摘要】目的总结5 kg以下婴幼儿经胸骨正中切口一期矫治主动脉缩窄(CoA)合并心内畸形的体外循环(ECC)方法及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008年7月至2012年6月一期矫治CoA合并心内畸形 35例患儿,男 28例,女7 例,年龄1~6(2.9±1.3)个月,其中小于3个月21 例,体重2~5(4.1±0.9)kg,全部病例均经胸骨正中切口在深低温停循环(DHCA)结合选择性顺行脑灌注(SACP)下行主动脉弓重建.麻醉诱导后建立上、下肢动脉压监测,鼻咽温、肛温监测.体外循环开始后逐级降温至肛温25℃,鼻咽温22℃~23℃时停体外循环.通过将主动脉插管移至无名动脉进行SACP,流量25~35 mL/(kg·min).主动脉弓重建完成后恢复主动脉插管,充分排气后全身灌注.全组病例均使用零平衡超滤+改良超滤技术.结果 ECC时间 115~138(126.2±10.3)min,主动脉阻断36~68(44.1±4.5)min,SACP时间28~49(33.3±2.7)min.死亡 1 例,于术后9 d死于严重的肺部感染.2例术后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经腹膜透析后恢复,全组患儿均无与ECC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 5 kg以下婴儿行一期矫治CoA合并心内畸形术中,使用DHCA结合SACP方法,采用"改良的"pH-稳态血气管理,合理血液稀释,零平衡超滤+改良超滤技术等综合保护策略有助于重要器官的保护,尤其是减少了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management and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 in one stage repair of aortic coarctation with intracardiac defects in infants less than 5 kg in weight. Methods One stage repair was performed in 35 infants with aortic coarctation and intracardiac defects from July 2008 to June2012. The infants included 28 males and 7 females,with their age ranging from 1 —6(2. 9 ± 1. 3) months. Twenty-one patients were aged less than 3 months and had a weight of 2 —5(4. 1 ± 0. 9) kg. Deep hy 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DHCA) combined with selective antegrade cerebral perfu-sion(SACP) was applied during reconstruction of the aortic arch. After anesthesia induction,lower limb arterial pressure monitoring was performed, as well as nasopharyngeal and rectal temperature monitoring. When the rectal temperature was cooled down to 25℃ or the nasopharyngeal temperature between 22℃ —23℃ ,the aorta intubation tube was moved to the innominate artery,and perfused in a flow of 25 —35 mL/(kg · min). After a ortic arch reconstruction,the aorta intubation and systemic per-fusion were stopped. Zero balance ultrafiltration plus improved ultrafiltration technology was used in all cases. Results The ECC time lasted 115 —138(126. 2±10. 3) min with aortic arrest tim e of 36 —68(44. 1 ± 4. 5) min and SACP time of 28 —4 9 (33. 3 ± 2. 7) min. One infant died from serious lung infection after operation. Two infants were given peritoneal dialysis and recovered. No complications correlated with central nervous system occurred. Conclusion In aortic arch reconstruction for infants with aorta coarctation and intracardiac defects, the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DHCA and SACP is safe and feasible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important organs,especially for reducing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期刊名称】《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3(042)002【总页数】3页(P234-236)【关键词】婴儿;主动脉缩窄;体外循环【作者】胡琳;周诚;陈剑锋;徐磊;江萍;李平;王旸【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外科,武汉,4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4婴儿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aorta,CoA)合并心内畸形,传统治疗方法是先经左后外侧矫治主动脉缩窄,之后同期或分期经胸骨正中切口行心内畸形矫治,随着心脏外科技术和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深低温停循环(deep hy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DHCA)结合脑灌注技术的应用,不仅提供了清晰的术野,还减少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1],使一期主动脉弓成形加心内畸形矫治术成为目前此类婴儿患者的主流手术方式。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矫治术的体外循环管理体会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矫治术的体外循环管理体会
孙艳霞;刘梅
【期刊名称】《局解手术学杂志》
【年(卷),期】2012(021)004
【摘要】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aorta,COA)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大血管畸形,多伴有其它心内畸形。
COA合并心内畸形一期矫治手术操作复杂,体外循环采取深低温停循环可为手术创造条件,但对脑、脊髓和肾功能影响很大。
本院2007年4月至2010年3月共在体外循环下一期矫治COA及合并的心内畸形34例,现将体外循环管理的经验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432)
【作者】孙艳霞;刘梅
【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全军心血管外科中心,重庆,400037;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全军心血管外科中心,重庆,40003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1
【相关文献】
1.主动脉弓中断矫治术中体外循环管理体会 [J], 周成斌;章晓华;陈萍;罗智超;庄建;陈欣欣
2.婴幼儿法乐四联症矫治术体外循环管理体会 [J], 王晓莉;谭红梅;王伟宪;方福珍;万明明
3.体外循环下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联合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小儿
先天性心脏病并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 [J], 彭效芹; 甄清
4.全胸腔镜房间隔缺损矫治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J], 石云;刘宇;兰怀;王镇龙;张永;王辉山
5.法乐氏四联症矫治术中体外循环管理体会 [J], 吴淑红;徐小平;李坚;佟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 用 深 低
关 键词 : 主动脉缩窄 ; 外循 环; 体 深低温
中图分类 号 : 581 R 9.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00 2420 )3 08 —0 10 —29(070 - 07 1 温低 流量 ( HI ) D 3例 、 低 温 2例 。1:4冷 含 血 F 浅 心肌保 护液 , 中血 细胞 比容 ( T) 12 。 术 HC 2 —7
总之对于自发性出血性脑血管病人神经科医生除了治疗脑出血外还应尽快寻找脑出血原因本组资料显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动脉瘤破裂最常见自发性脑内血肿以动静脉畸形多见脑室出血以mayamoya常见其他引起脑出血的原因还有硬脑膜动静脉瘘等发现病因后应针对病因进一步处理以防止再次出血给患者带来危害
维普资讯
进 口人 工 心 肺 机 ( t c I、 r mo、 a n 0 0 S o k[ Te u I S r s8 0
瘫 、 断平 面以下 感 觉分 离 性 丧 失 或括 约 肌 功 能 障 阻 碍 等脊髓 损伤 并发 症 。
3 2 心 脑 保 护 .
降 主动脉 阻断 , 引起 上半 身血压 迅 即升高 , 加之
期先 心手术 的 4 , 体 外 循 环 管 理 的特 点 介 绍 如 将
下。
1 临床 资 料
I I 一 般 资 料 .
脉插 管 意外 ) 。2例 有短 暂 的反 应 性 高血 压 , 3例有
轻 度 的肝 肾功能异 常 , 全组 无 肾 功 能不 全 或 截瘫 等 严 重 的体 外循 环并 发症 。
C0A , VSD, PDA COA , D VS C0A , D VS C0A
血 流 自动调 节机 制 , 如降 主动脉 阻断 时间长 , 神经 损 伤 的后遗 症 将难 以避免 。对 单纯 C A 或 伴有 畸形 O 不复 杂 , 在接 近生 理温度 甚或 非体外 循环 下进 行 , 可 建 议低 温下 较安 全 。低 温 可 降低 脊 髓 代谢 , 保护 其
江西 医学 院 学 报 20 0 7年 第 4 7卷 第 3期 Ac a e a ei n eJag i20 , o 4 , o t Acdmie dc a in x 0 7 V l 7 N 3 a M i
・8 ・ 7
主 动脉 缩 窄矫 治 术 的体 外 管 理
傅 惟定 , 德 明 , 朱 张 蔚, 陈 虹, 王 伟
2 结 果
2 3例心 自动 复 跳 、 1例 使用 药 物 后 复跳 。改 良
超滤( MUF 1 )0例 。主动 脉 阻断 时 间 2 ~ 1 6ri , 9 1 n a DHC 2 3 i, A2 ~6 n DHL 3 ~ 9 i。本 组 2 a r F 0 8r n a 4例 中, 死亡 3 ( 例 2例死 于严 重心力 衰竭 , 1例死 于主 动
本组 2 4例患 者 , 1 男 6例 , 8例 , 龄 2 ~9 女 年 4d
岁 , 中小 于 6个 月为 1 其 0例 ; 重 4 3 4k , 中 体 . ~2 g 其 小 于 5k g为 9例 。除 1例 为单 纯 C OA 外 , 它 均 其
伴 有其 它心 内畸形 ( 1 。 断 情 况
诊 断
C( A , oR V ) D
3 讨 论
3 1 脊 髓 保 护 .
虽主 动脉 缩 窄 ( oA) 有丰 富 的侧 枝循 环 , c 常 但
例 数
3 5 1 3
血 流 阻断后 脊髓 供 血 仅靠 脊 髓 前 后 动脉 , 丧 失 了 且
( 上海 交通 大学 医学 院附属 上海 儿童 医 学中心胸 外科 , 海 2 0 2 ) 上 0 1 7
摘 要 :目的 回顾和总结主动脉缩窄 ( OA) C 矫治术 的体外循 环管理 经验 。方法 2 患儿 , 4例 1例单 纯 C A,3 O 2
例 同时 合 并 心 内畸 形 。除 1 为 分 期 手 术 外 , 采 取 正 中切 口进 胸 , 外 循 环 下 用 深 低 温 方 法 一 期 矫 治 。结 果 例 均 体 2 例 心 自动 复跳 、 3 1例使 用药 物 后 复跳 。死 亡 3 ( 例 死 于 低 心 排 , 例 2 1例 死 于 主 动 脉 插 管 意 外 ) 3例 有 短 暂 肝 肾 。 功 能 障 碍 , 有 短 暂 持 续 性 反 应 性 高 血 压 , 组 无 肾功 能不 全或 截 瘫 等严 重 的体 外 循 环 并发 症 。结 论 2例 全
1 2 方 法 .
松 。本组 2 4例矫 治 C OA 时 间 为 1 ~3 i, 8 5r n 无截 a
患 者均 采用 在体 外循 环 下 一 期矫 治 C OA 和 心 内畸形 , 在体 外 平 行 循 环 下 , 缝 扎 切 断 P 先 DA。转 流降温 至深低 温 阻断 降主动 脉矫治 C OA。
型) 进 口 膜 肺 ( dr nc P lsa 、 d c 9 1 , Me to i、 oytn Dieo 0 、
阻 断前 的流量 和灌 注压会 增加 心脏 前 、 负荷 , 后 中心
( 转第 8 下 9页 )
7 5 a tr 。深 低 温停 循 环 ( 0 、B xe) DHC 1 A) 9例 、 低 深
主 动脉缩 窄是 一 种少 见 的先 天 性 大 血 管 畸形 , 多伴 有其 它心 内畸形 。本 院 自 2 0 0 5年 1 2月  ̄2 0 06
年 3月共 在体 外循环 下采 用胸部 正 中切 口一期 矫治
主动 脉缩 窄 ( OA) 合 并 的心 内畸 形 2 C 及 4例 , 同 占
作 用 已得到 证 实口 。深低 温 转 流 下 同时 矫 治 C ] OA
2
l
C OA: 动 脉 缩 窄 ; 主 DOR 右 室 双 出 口 ; D: 间 隔 缺 损 V: VS 室
A D: 间 隔 缺 损 ; DA: 脉 导 管 未 闭 S 房 P 动
和 伴有 的其 它心 内畸 形 , 全 性 和 阻断 时 限 相对 宽 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