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石二车间电石工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石二车间电石工艺
电石生产工艺课件
一.电炉参数
电石二车间5-8#炉单台变压器的容量为16000KVA 电极直径为1475mm
炉膛内径为9350mm 炉膛深度为3200mm 电极圆心圆直径为4075mm 电极中心距为3529mm电极间距为2054mm 料池容积为
7.4立
二. 在电石二车间5#炉48000KVA电石炉中:
1.每个电极接触原件共有(16)组,其中(2)组为一路
水。
2.每个电极口护屏共有(8)片,其中(2)片为一路水,共为(4)路水
3..每个电极有(8)片底环:其中两两为一路水,共为(4)
路水
4.电石炉炉盖共分为6片炉盖和1片中心炉盖,其中中心
炉盖的水路为(407、408)
6.5号电石炉一号电极的水冷密封套下段;靠近炉心的水
路为(411)外侧水路为(412)上段水路为(413)
7.在电石5#炉中;炉盖系统包括三根电极水冷套有(25)路水,
8.401炉盖上的观察门的水路为(442),443观察门所在的炉盖水路为(402),净气烟道与粗气烟道所在的炉盖水路为(403),409检修孔在(405)炉盖上
三.选择
1.电石炉循环水的压力要求范围是(0.28~0.3MPa)
2. 电石炉循环水的水温要求范围是(35~55摄氏度)
3.净化系统中三台过滤器中,单台过滤器有(8)个仓室,每个仓室有(17)布袋,所以一台过滤器共有(136)条布袋。
4.压缩空气的作用是:1.为气动蝶阀提供动力源2.正吹管路中余水
3为环形给料机刮板气缸提供气源
5.氮气的管道标示为(黄色),压缩空气的标识色为(蓝色),水管的标识色为(绿色)
6.电石炉工艺上的要求石灰粒度是(10~50mm),碳材的粒度在(5~25mm)之间,电极糊的粒度在(50~100mm)之间
7.在48MVA电石炉中,一次线电流应控制在(791)A,最大二次电流应控制在(110K A)以内,但目前测量点由三次侧经通讯管理器存在一定变比,故二次电流控制在(82)
KA。
8.电石锅的冷却时间应大于(3小时)
9.电极压放间隔一般原则上最低不能小于(35分钟)
10.压缩空气的压力(≥6MPa),氮气的压力(≥4MPa)
11.当前我48000KVA原料的称量是以800Kg白灰为准进行炉料的混合,假如要降低2Kg的配比,那么调整后的配比比原配比下降(0.25%)
12.电石5-8#炉电极的最佳工作长度为(2100-2400mm)
13.一般工艺上要求电极的入炉深度是(900mm)以上
14.电极大力缸液压系统的液压油压力设计要求为最大(12Mpa)
15.在电石5#炉所用的变压器单台容量为(16000KVA),一次额定进线电压为(35KV),变压器共分为(35)档,其中(35档—8档)为恒电流输出,此时,随着档位的提升视在功率不断升高,到(8)档时达到满容量(7档—1档)为恒功率输出。
其中每级二次电压相差约为(3.5)V左右
16.因电极糊柱太高压力较大易发生(胀桶)现象,而糊柱太低,会导致焙烧电极的(致密度)较差,故工艺上要求电极糊柱高度为(3.8-4.5米)
17.电石5-8#炉每台炉有三个电极总共有(24)个夹紧缸。
18.电极的工作长度是指:(底环至电极端头之间的距离)
5-8#炉:测量电极的公式为(2400×tga+H把持器的位置-50)
19.电石炉二层的标高为(5.85米)四层的标高为(19.75米),
当电极全部下落底环距二层的高度为(350mm)因此可计标出,测量电极糊柱公式为(13.65-绳长+四层电极筒高-H把持器的位置)
20.密闭电石炉操作的炉压范围应为(±10帕)
21.氧气瓶要离开操作台(10)米,吹氧后氧气瓶内的气体压力不得低于(0.3-0.5Mpa)。
22.测量电极时一定要保持炉子(负压操作),不可正对测量口测量,以免喷火灼伤人。
23.根据电石炉运行状况,调节(电压级数)即(功率大小),根据电石炉负荷掌握电极(压放时间),(长度),次数等。
控制好一次、二次电流(额定值),在保证电极的(入炉深度)时,努力的提高(操作电阻)即提高(功率因数),合理组织生产,保证三相电极安全,正常,平稳。
稳定生产,做到电石生产优质,高产低耗。
24.巡检人员在巡检时应携带(CO检测仪),应两人以上(一前一后),保持五米距离巡检,以防中毒。
25.电石炉着火时不得用(水灭火),必须用(CO2)或(干沙)灭火。
26.电石炉正常运行时,作业时不能同时接触(二相电极)。
27.电石炉送电时,严禁任何人登上(炉盖)。
28.电石炉熔点随电石中CaC2含量而改变,纯的CaC2熔点为(2300。
C)工业产品电石CaC2含量一般控制在80%左右其熔点为(2000。
C )左右,当CaC2含量越高导电性能(越好)。
29.生产中不得有大量的水进入炉内,如果发现(1炉压不稳并伴随大型塌料、2氢含量达到16%、3 电极电流大幅下降)有其中一项必须进行停炉,待炉压将为(负压时)并严禁(活动电极),方可打开观察门检查。
30.电极糊采用安全性能,质量性质能可靠的密闭糊,电极糊在(90-120 。
C)温区内开始软化,熔化,在(400-500。
C )温区内开始烧结,主要由电极的(电阻热)及(传导热)提供热源,用(加热风机)调整烧结状况。
31.电石生产中,原料的选购很重要,其生石灰CaO的有效含量控制在(92% )。
,进厂的兰碳控制在(84%)以上。
32.巡检人员应密切监视电石炉运转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联系)或(上报),情况紧急应(立即停电)。
33. 在炉面上巡视检查时,应与炉盖保持(10m)左右距离,且不得在短网下方(停留)。
34. 进入环形料仓,首先把现场操作柜旋钮打于中位,并在操作柜放置(有人工作)的标志,然后测得一氧化碳浓度低于50PPM时方可进入作业。
35在检修刮板与气缸时,因启动刮板只有远程信号,故
在检修前,一定由巡检班长告知(配料工),以防误操作伤人。
36.发气量的定义是指(每公斤电在1.01*105Pa,200C时加
水后所得干乙炔气体的体积)
37.电单耗的计算公式(电单耗=总电量/总产量);合格率计算公式(合格率=合格品总量/产品总量);平均负荷计算公式(平均负荷=总电量/电炉实际运行时间);电炉作业率的计算公式(作业率=电炉实际运行时间/电炉计划运行时间)38.电石质量等级划分:优等品(≥305L/Kg),一级品(<305L/Kg,≥295 L/Kg),二级品(<295 L/Kg,≥280 L/Kg),三级品(<280 L/Kg,≥255 L/Kg)不合格品(<255 L/Kg)二、问答题
1紧急停电原则?(回答至少五条)
2炉盖温度高的原因?
1.电极偏短
2.负压操作
3.料面有熔洞
4.温度传感器故障
5.电极不下
3电极压放不下来的原因
1.油泵未启动
2.压放电磁阀未打到自动
3.液压设定压力低
4.电机壳卷铁皮
5.夹钳打开不到位
6.电极壳筋刺口有焊疤
4、电石炉工艺指标
一、电极
1.电极糊:灰分≤3% 挥发分13.7%----14.1% 水分≤1.5
2.糊柱高度:
3.8---
4.5m
3.电极工作长度:2.1—2.4m
4.电极入炉深度:0.9—1.2m
5.电极压放周期:≥30min
6.测电极:φ22六棱钢,长4.5m,6根
二、中控
1、二次操作电流≤82 KA
2、功率因数COSφ≥0.59
三、出炉
1、炉眼深度:a、备眼深度300mm
b、堵眼深度300mm---500mm
2、炉次:a、负荷24MW以上不少于8炉次
b、负荷在20MW----24MW不少于7炉次
c、负荷在20MW以内不少于6炉次
5、怎样判断电极偏长
当发气量在290—310L/Kg时1.某电极电流偏高
2.操作电阻比正常炉况时的操作电阻小
3.电极把持器的位置较高
4.上升电极,操作电流不减小或减小幅度小回升快
5.功率因数偏小
6.怎样判断电极偏短
当发气量在290—310L/Kg时1. 电极把持器的位置较低2.操作电阻较大
3.功率因数偏高
2电极硬短时有何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1.如何判断电极硬断
电极电流下降幅度较大,一般不会回零,硬短后常伴随有炉面冒火现象,冒火现象的程度随影段程度而不同电极位置较高时,有时还能看到弧光外泄。
电极硬短表现为电极电流突然下降与提升电极时电流缓慢下降有明显不同。
2.电极硬短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电极糊挥发分低灰分高;停电频繁;停电时间较长;电极过长;电极糊中固体物料产生离析;电极电流过大,电极过烧;电极硬短的处理方法是:紧急停电,根据电极所断的长短确定电极的处理,一般是降电极断头压入炉内;焙烧电极;
3 电极软断时电极电流有何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1.某项电极电流突然升高,并超过给定电流范围,此时虽提该项电极,电流值不减,可判断为软断。
处理方法:应立即停电,下降电极后报告负责人员进行处理
2.电极软断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电极糊力度大,架空;电极糊挥发分高;电极压放间隔短或压放量过大;压放时,电流负荷过大;电极的筋板与接触元件接触不良;电极壳制做不良;处理方法是:紧急停电,迅速下降电极,减少电极糊的外溢,清理外溢的电极糊,补充电极糊,按特殊情况焙烧电极。
四、填空题
1最佳的操作电阻将是(不造成出炉困难)和(炉料上层内温度不太高)的最大数值。
2增大操作电阻也能改变出炉条件,因为(电压低将使电弧炼焰口低于电极头,并且使三项熔池沟通不良)。
3出炉时,电石的流速是判断(电极入炉深度够)的唯一标准。
4当石灰粒度一定时,炉料电阻随着(碳材的粒度增大而减小)。
5当配比一定时,炉料电阻随着石灰粒度的不断减小而(不断增大)。
6当电极入炉深度与功率因数发生冲突时,那一定是(配比)发生问题。
7配比是调节(电极入炉深度)。
试
计算石灰氧化钙含量为91%,炭材固83.5%,兰炭水分2%,,生产发气量为300L/Kg理论配比为多少。
兰炭水分为6%时为多少。
水分增高1%,配比这样变化。